唐婆婆佝偻着脊背起身,差点打了个踉跄,被小家俊扶起,可正当他准备开口时,又被唐婆婆缓慢而坚决的推开,摸着他的小脑袋嘱托道:“乖,听阿奶的话,去把豆腐板洗洗干净。”
“可是那不是……”早就洗好了吗?!
韩家俊莫名心慌的开口,但是看着自家奶奶一脸枯瘦的模样,几乎本能的住了口,怔怔的看着老人家比往日更加蹒跚的背影,不知怎么的,忽然一阵酸楚的预感袭来。
“奶奶……”
他轻唤,带着一丝恐慌。
另一边,支开了自家小孙子的唐婆婆塞了一把柴火进灶口,浓烈的白朦遮挡下,她只能隐约的看到那火热方向的一抹亮光,缓缓的挥了挥手,灼热的感知之下,是一片轻轻晃动的黑影,看不清半点轮廓。
“瞎了啊……看不见。”
一声轻叹,眼泪终于是滚了下来,映着通红的灶火,越发显得朦胧了起来。
“看不见我家阿俊长什么模样了,到时候老爷子问起,又被他埋怨了。”
眼泪不停的落,吧嗒打在热腾腾的豆浆里,然而声音却依旧平淡,枯瘦的手拿着撇沫的木片,稳稳地一圈圈捞过沸出的白色泡沫,不需任何人的指点,不一会儿,撤火,降温,大大的锑锅中已是干干净净。
老人家从木头的橱柜里摸出一个大碗,盛了满满的豆浆搁在一边,先从瓦罐里舀出白糖兑甜,罩在餐桌上等一会韩家俊回来喝掉,纯手工的豆浆,算是小家伙一天的零食。
然后,她才慢腾腾的勾兑石膏,准备待会豆浆的温度降道差不多八十度这样,以木勺一边搅动一边倒入其中,让它与豆浆充分反应形成豆腐花,并让其冷却凝结。
然后,取几块长宽各六十厘米,深约四厘米的方形木槽,各垫上一块洗干净的白布,用瓢将已经凝结的豆腐花舀到几块木板槽里,用槽里的白布将其盖住,再压上一块木板和石头,令其减少含水量并被压迫成型。
这样一个多小时后,搬开石头和木板,并将其翻转过来,除去白布,一板乳白色呈方格状的豆腐便新鲜出炉了!
若要卖时,便用一块长六十厘米,宽六厘米,其上被一条条刻线分为十个正方形的“木尺子”丈量,以干净的刀片切成一个个小正方形,一条十个,一斤豆子就可以换一条,便宜实惠,是农村长盛不衰的几种食物之一。
唐婆婆吃力的搅动着已经越发粘稠的豆腐花,大半辈子做豆腐出来的经验让她光凭手感便已经知道行程到了哪一步,摸索的来到门边,从水井方向喊:“阿俊啊,洗好了没有?盛豆腐啦!”
“洗、洗好了!”
手忙脚乱的捧着早就放在一边的木板槽,韩家俊吸吸通红的鼻子一溜烟跑来,却避开了奶奶迎接的手,端到桌旁放下东西,很是自觉的拿过另一个小瓜瓢,哼哧哼哧的干起活来。
“唉……”
似乎感觉到孙子的抗拒,然而唐婆婆什么也没说,拿过另一个稍大点的瓜瓢,一边舀着一边叮嘱:
“记住了,要做豆腐,选豆子是关键,一定不能用那些陈年的老豆子,那些东西没了生气,做出来的豆子不好吃……”
“泡豆子呀,不要泡得太久,四五个钟头就好了,泡太久磨出来的豆浆发,口感不好……”
“磨豆浆别太急,就像你说的那样,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把豆子都磨碎了,磨出最里边的精华出来,这样做的豆浆才好吃……”
“煮豆浆记得撇沫子,不撇干净它有气……豆浆煮开后不要马上停火,多煮个三五分钟让它熟透……放石膏记得比例,咱家那种勺子舀一勺兑一大碗水,调成石膏浆,刚好可以做这么多豆腐,你要记住了啊。”
她摸着小孙儿的脑袋,缓缓的诉说着这么些年做豆腐的秘诀,说着说着又落下泪来,赶忙背过身去,不敢让小家伙看到——
“我、我记不住,奶奶……”
旁边传来小家俊带着哭腔的声音,唐婆婆笑着默默他的脑袋,说:“没关系的,不要紧,记不住就算了,以后我家阿俊又不用这个养家是不是,以后啊俊是要挣大钱的人呢。”
喃喃道:“撑船打铁卖豆腐……我家阿俊一辈子都别碰才好……”
将石头压在木板之上,唐奶奶轻轻拉着他的手,进了里屋她的房间,新建的补贴房还算宽阔,但是老人家的东西太少了,一张结婚时拼的木床,用了大半个世纪,已经咯吱作响,老旧的蚊帐悬挂其上,虽然洗的干干净净的,但好几个硕大的补吧一个贴着一个,显得破败不堪。
一个陪嫁的,红漆已经掉光了的红木箱,一个老式衣柜,几张自编的草凳,连个正式的木椅子都没有,这就是唐婆婆的全部家当,全填在这个明显是偏房的房间里,还是显得无比宽阔。
老人家颤颤巍巍坐在床边,从脖子上摸出一把黄铜钥匙来,递给呆呆跟在她身边的小家俊,说:“乖,阿俊,去把那个红箱子打开。”
小家伙点点头,却没有先接钥匙,而是跑过去连拉带拽的把那箱子拉到祖孙两的跟前,这才坐在草凳上,拿着钥匙探索着那把把他巴掌还大黄铜锁,上边的花纹都有些模糊了,如意纹的式样依旧光洁澄黄,不知道是传了多少年的物件。
“吧嗒”一声,铜锁打开,掀开老旧的箱体,露出底下被几件衣服遮挡的什么鼓鼓囊囊的东西。
唐婆婆摸索着翻开旧衣裳,那些是早年前还穿的,带盘扣的旗装式样,颜色非黑即蓝,是女人家一路从清末穿过来的式样,现在几乎已经没人穿了。
旧衣裳底下便是不同的时代,一个图画鲜艳亮眼的蓝色小书包当先映入眼帘,还有成套成套的衣服、裤子、鞋袜、手套……大小不一,最小的现在韩家俊就能穿上,大一些的已经是成年的体型,看得出来是给不同的年龄段准备的。
掏出了衣服,还有藏在枕头下的碎钞票,那些是来买豆腐时攒下的,大部分都换成了整的每月交到村长那儿,生怕什么时候她不在了没人知道藏在哪儿,而这些零零散散的,全部留作小家伙的零花钱。
还有房产证、土地出让证明、户口本、应急存折……总之零零碎碎的一大堆东西,她像是下一秒就要离开人世那般,事无巨细的一遍遍嘱咐,直到她确认小家伙已经记住方才罢休。
“阿俊啊,你喜不喜欢你们小韩老师啊?”
唐婆婆摸着他的小脑袋,仿佛怎么也摸不够似的,忽然又开口问道。
“喜、喜欢……久久姐对我们很好。”
小家伙低垂着头格外乖巧,仿佛也意识到今天的气氛格外不同,闷声应道。
“那你愿不愿意拜小韩老师做师父啊?”
“师父是什么?”
“跟老师差不多。”
“那久久姐本来就是我的老师啊。”
“不,光是老师还不够,师父就像阿爸阿妈一样,会教你很多很厉害的东西,还可以住在师父家里,就跟和奶奶住一样。”
“可、可是我有奶奶了,我不要跟别人一起住,我就要跟奶奶一起住!“”
呜呜呜,奶奶你也不要我了吗……像阿爸阿妈一样,你也不要我了吗,我会很乖的,我只吃一点点东西就好了,不要赶我走好不好!我不要师父,我要奶奶——呜呜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