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月,总算大概听明白了,但是要么回答不出问题,要么不敢举手。
就在她和同专业的华人同学在微信群里互相调侃“跑到外国还是躲不开熬夜写作业的命运”时,时间已经无声息地飞逝而去。
除了学业上的压力以外,林曼在生活上遇到的碰壁也是比比皆是。
从和宿舍里的投币式洗衣机烘干机对峙一样大眼瞪小眼,到对着超市的理货员连比带划地想问苏打粉在哪结果被领到一排可口可乐面前**。
林曼不禁暗叹:远在异国的“生活”二字,竟是该写成摸索垦荒般的“生存”,才更合适。
但更多的时候,其实物质上的差异并不是最难受的,最难过的是那种时不时跳出来的深入骨髓啃咬着你的孤独。
当所有华人留学生的社交都变成了在某人家里的客厅,来一顿diy火锅,你才会真实的体会到:在这陌生的土地上,刻骨的寂寞是最大的敌人。
人和人对抗寂寞的办法也截然不同,肖染依靠外界的热闹,可林曼却只觉得那些party喧嚣吵闹得厉害。
她倒情愿宅在家里,追剧、上网、写写画画。
如果说每个纯洁的天使心里都住着一个不那么纯洁的小恶魔,那么林曼的小恶魔就是她一直以来对“切肤之痛”的难抑渴求。
刚上高中的时候,学校叁令五申地禁手机,上个网都要像做贼一样偷偷摸摸,但那个时候的网络管控要比现在宽容不少。
当时的林曼纠结于自己“恋痛”的古怪体质,又不敢跟他人提及。
于是只好悄悄求助于万能的互联网,试图探寻自身这样“特殊”的原因。
她也就是在那时,误打误撞地找到了sp的圈子。
最初发现圈子的存在时,林曼并不十分肯定自己的内心。
她注册了不起眼的id,默默地潜水进到几个论坛里观望,虽然开始只是好奇,然而越到后来,越沉迷而无法自拔。
她渐渐地像是一个找到了森林深处糖果屋的小孩子,又惊讶又期待又兴奋,更多的还是心情的释然。
在心里长久存在的刺痒渴望,像是终于找到了归宿。
原来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群跟自己如此相似的人类。
对他们而言,肉体上的痛苦不是可怕的可恶的,是被接受被喜欢的,因为疼痛带来的可能是放松、可能是愉悦、甚至是呵护,是解除精神压力的出口。
在这里,他们懂得心灵需要的爱护不仅仅是称赞和夸奖,还有责备跟惩罚。
在这里,他们把喜欢打人的叫主动,喜欢被打的叫被动。
在这里,很多女被动们都被称为小贝、贝贝、美贝。
看,在圈里人眼里,她们并不是“被动挨打”而已,是“宝贝”啊,要人疼要人爱的啊。
不得不承认,有时生活中给你剧烈疼痛的那个人,也正是关心你爱护你的那个人。
在贝贝们的世界中,打是亲骂是爱,是最为准确的。
为什么要打你呢?
打你可能是因为你没有好好照顾自己,让主人担忧心疼了;打你也可能是为了帮你解压,释放心里的负能量,才有足够的精神去继续迎接挑战;打你更可能是恨铁不成钢,本来可以做到更好,逼你努力,这是因为主人相信你。
严厉和温柔,雷霆和雨露,都是关爱。
这样的关爱,林曼渴求,但从来没有过。
如果能找到一个更安全有效的方式疏通心情,她想,谁会再需要尖利的金属呢?
**
这个是真事~(′?︵?`)~
q:excuseme,mayiaskwhereicanfindsomesoda?
a:(带路到饮料区,一脸热情)hereyougo!wehavecoke,pepsi,mountaindew….
苏打粉=bakingsoda,放在冰箱里做除味剂很好用!碳酸饮料=sod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