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除了我,谁都不能说!我们也要特别小心,不要泄露了出去。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宁有为惊喜之后,就只剩下惊吓了。
杨小云点点头,自从重生以来,她都格外小心。所以,连枕边人宁有为,也没有发现她身上的秘密。
“还有,你刚刚说的晚上给大叔大婶运粮食这件事,我和你一起。”宁有为郑重的说道。
一下午,宁有为都有点魂不守舍,实在是太过震惊了。不过,好在他心理素质一直都很强,所以,下午下班回家的时候,他已经恢复如常了。只是,每当和杨小云视线交汇,总会有种我们有共同的秘密的默契感。
天黑了,杨小云和宁有为借口有事,就一起骑车出门了。直到骑到离大叔家不远的地方,宁有为才停了下来。
找了一条巷子的巷尾,这里除了来路,其他三面都是墙。宁有为才示意杨小云把粮食从空间里拿出来。
看着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六大袋粮食,宁有为依然有点不适应。每袋一百斤,六袋刚好六百斤。
“你在这里等着我,我去让他们来搬粮食。”杨小云对宁有为说道。
宁有为点了点头,杨小云转身就去到了大叔家里。
刚一敲门,门就开了,显然里面的人已经等了很久了,一直守在门口。
在杨小云敲门之前,大妈和大叔都很忐忑,毕竟只是口头上约定了,并没有实际上进行交易,他们心里还是放心不下,害怕杨小云不来了。直到打开大门,看到杨小云,他们的心才放了下来。
“我的家人将粮食运到了前面的巷子里,你们自己去搬运吧。拉过来太显眼了。”杨小云解释道。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巷子里,分好粮食,杨小云也收下了他们的宝贝。大家也就悄悄的回家了,这种事情,须得秘密进行。
第36章 医闹?
两天的休息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时间到了第二天早上。今天,杨小云就要到县医院报到了,为期两天的休假结束。
没想到,杨小云刚到医院的大门,就看到一大群人围在医院门口,这是出事了?杨小云立马跑了过去。
还没有走近,杨小云就听到了一个义愤填膺的声音:“你们医院的医生是干什么的?只查看了一下病人,就说没得治了!快点给我爸治病,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们还我爸的命来!”
只见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子举起拳头,冲向急诊科于主任。幸好于主任前面有两名医院保安,才拦了下来。
杨小云顾不得问事情的经过,俯身看向躺在担架上的一名中年男人。看来这就是病患。不过,他的情况看起来没死,好像还有救。杨小云立即求助小九。
“小九,快点帮我看看躺在担架上的中年男人!”
杨小云拨开站在中年男人旁边的亲属。
“想要救活他,就别影响我!”杨小云的话听起来特别严厉,但是有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有护士已经看到了杨小云,忍不住叫出声来。
“于主任,杨医生回来了!”
在县医院,杨小云其实是个名人。上到医生,下到护士,都认识或者听过她的名字。同时,也知道,杨小云的医术很不错。可是,这个病人已经没救了,杨医生还过去干嘛?刚才尖叫的护士心里很是担心。
于主任自然也看到了杨小云的行为。他心里十分着急,恨不得马上把她拉过来,这个病患的家属可不好惹。
杨小云可不知道他们的心理活动,此时,她正在听小九的检查报告。
“小云,病人情况不妙,是青霉素过敏引起的过敏休克。病人的心跳已经停止了两分钟了,快点注射肾上腺素1毫升,然后进行心脏胸外按压术!针刺人中,内关,印堂,合谷,涌泉等穴位!时间紧急,要快!”小九冷静但是快速的说道。
杨小云打开随身携带的医疗包,立即给病人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毫升。放下注射器,立马给病人做心脏胸外按压,并且依照小九的指挥,刺激相关穴位。
殊不知,周围围观的群众已经炸开了锅。
“她这是在干什么?医院不是已经宣布病人无法救治了吗?”
“真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想和阎王抢人,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
“也不能这么说,事情都有万一,要是真给救治过来了呢?”
不仅仅是围观群众,医生和护士堆里也在低声讨论。不过,话题自然是集中在杨医生能不能创造奇迹。
“听说杨医生医术很好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救过来。我还是祈祷出现奇迹吧,这位病人的家属太凶了,都恨不得把我们吃了。”这是刚才尖叫的护士。
“可能性不大!”一个医生低声说道。
杨小云这时候,可管不了周围的人。她甚至觉得,这一刻,只有她和病人,其他的人都不存在。小九一直在她耳边播报病人的情况,所以她很镇定,手脚麻利的做着手上的动作。
令人欣慰的是,病人心脏复跳了。但是,这不表明病人已经治好,只是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后面还要进行一些后续的处理工作,针对病人的身体情况,及时作出相应处理,同时用一些活血升压药物。
病人的家属并没有阻止杨小云的行为,他们期盼着这个看起来很年轻的医生,能够给他们带来奇迹。躺在担架上的人,是他们家里的顶梁柱,可不能就这么走了。
杨小云处理完毕,站起身来,发现周围的眼睛都在看着自己,似乎想要自己给出答案。其实医生那边已经不用说了,因为他们看到了病人心脏跳动时胸前微小的起伏。
“好啦!病人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我们还是进去坐下来好好说吧。况且,病人现在需要休息和进一步医治。”这句话杨小云对病人家属说的。
话音刚落,响起了一阵哭声,还有一片热烈的掌声。
很明显,哭的是病人家属,热烈鼓掌的是周围围观的群众和医院的医生和护士。
这一刻,杨小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医生。医者,治病救人,救的也许不仅仅是病人,还包括他的家人。无论什么时候,多么困难,我们都不应该放弃,哪怕只有一丁点的希望,医生也要紧紧抓住。挽救病人的生命,治疗病人的病痛,也等同于是在积善行德。
之后,杨小云了解到,原来这个病人是今天一大早从乡村里赶过来的。病人因严重感冒,到村医疗点就诊。该医疗点的医生认为,病人前不久在本医疗点使用过青霉素。于是,在未做皮试的情况下,给病人注射了青霉素。
结果,病人过敏了。数分钟之后,出现了咽喉水肿、呼吸困难、低血压。眼见情况不对,病人家属立马送病人来了县医院急诊科。
经医院诊断,病人的情况十分不乐观,还没来得及医治,病人就出现了心跳骤停的情况。在当时的医疗环境下,心跳都停止了,表明病人没救了。医生也只有遗憾地宣布,病人不行了。
实话实说,医生也没有错。六十年代的医生,各方面的素质,都还有待提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