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戴婶家门口,戴婶正在厨房里洗碗。杨小云走到厨房门口,笑着喊了一声:“戴婶!”
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转过身来,藏青色的衣服,肥肥大大,更本看不出身材。戴婶皮肤黄黄的,这个年代的妇女,没有几个脸色红润的。连家庭条件较好的宁有为家里,也只能偶尔改善一下伙食。
“哎,原来是小云啊!你找婶子有事吗?”农村里,说话大都很直接,没有弯弯绕绕的。
“戴婶,你家里有小-鸡-仔-儿吗?”杨小云迈进厨房,问道。
“小云,你想养小鸡啊?怎么不早点来问婶子?4、5月份才是孵小鸡的季节,现在已经不孵小鸡了。不过婶子家的鸡养得多,可以分你几只小鸡。”戴婶麻利的干着手中的活儿,一边回答杨小云的问题。
“那真是太谢谢你了,戴婶。我跟您买五只小□□!”杨小云也没打算多养,养几只母鸡就好,还可以下蛋。
“买什么,不用跟婶子客气。你们家就你和有为两个人,有不懂的事情,就来问婶子。婶子虽不是多能干,好多事情还是知道一些的。”戴婶说着将碗筷放进橱柜里,然后用围裙擦了擦手,就准备去给杨小云抓小鸡。
走在戴婶身后,杨小云心里默念:009,你给戴婶检查一下。
“好的,宿主,请稍等一分钟。”009立刻回应道。
不一会儿,脑海里传来了009的回答。“她的身体没有什么大碍,但是营养不良,生育能力正常。”009知道杨小云想关心的是哪一部分,所以特别补充道。
杨小云听了009的话,陷入思考。看来不是戴婶的问题,那么就是戴叔有生育障碍了。不过,应该不严重,毕竟他们都已经生过两个孩子了。
“小云,你看看,给你抓的这五只小鸡,够吗?”戴婶很快就用篮子装了五只小鸡出来。
“够了,戴婶。这是一角钱,您别推辞,要不然我可不敢把小鸡拿回家。”杨小云将一角钱塞进戴婶的手中,没等她反应过来,提着小鸡转身就走。
“哎,你这是……”戴婶看着手中的钱,最终还是没有追上去。
杨小云心中感慨,现在的钱真的是太值钱了,不像以后,一百元都买不了几样东西。现在的大米才4分钱一斤,而杨小云死前,普通大米也要3元一斤,物价真是涨得吓人。
可是,这个时候没钱啊。要不是宁有为在政府部门上班,每个月会发二十块钱的工资,他们家也不可能会有八块多钱的积蓄。
宁有为的工资看起来很多,实际上买了米、面、油还有一些必须的生活用品,就剩不下多少了。尤其是他们结婚那会儿,花了不少的钱,宁有为为了不委屈她,还给了她爸妈50元的彩礼钱,相当于他不吃不喝两个多月的工资了。
1956年的农村真的很穷,哪家哪户家里要是有点闲钱都是富户了。所以,钱在当时格外值钱。戴婶小心翼翼的收起杨小云给的1角钱,心中感叹:宁有为是个好孩子,也娶了一个好媳妇。就是家里长辈去世得早,这两个孩子也是可怜。
今天依旧是收割麦子,由于今年的收成还是不错的,所以队长无论走到哪里都是笑呵呵的。这时候,绝大部分人还是勤劳的,毕竟麦子的收割关系着家家户户的口粮,所以大家都干劲十足。
杨小云依旧是和一群小少年一起拾麦穗,这件事,她做得很认真。只有挨过饿的人才知道,粮食是多么珍贵。
下午,太阳更加的猛烈,又有几个大人也晕倒在了田间。这时候的人,基本上都营养不良,加上有的家庭饭都吃不饱,所以身体普遍不是很健康。杨小云根据009的指示,在田间找了些草药,揉碎了放进中暑的人的口中,他们也都缓过气来。
因此,杨小云又获得了4点能量,现在她一共有5点能量。杨小云还跟队长建议,用野菊花和金银花熬水供大家喝,天气太热了,人们也流了特别多的汗水,喝这个水不仅可以解渴,还可以解暑。
队长大手一挥,让杨小云立马回家熬水给田间地里送来,并让戴春梅等几个半大的小孩给杨小云打下手。
幸好,杨小云在009的指挥下,在附近田埂上发现了不少野菊花和金银花。指挥这些孩子将这两种花朵摘下来,杨小云便回家用大锅烧了一锅开水。水刚下锅,火也刚点燃不久,戴春梅就带着这群小子回来了。
直接将这些花朵放进锅里,杨小云安排戴春梅烧火,自己又去找了两个大水桶来,洗净放着备用。忙活了这一通,杨小云早已是汗流浃背。好不容易坐下休息一会儿,又想起来自己和这些孩子是没办法把解暑的水挑过去,于是又安排了一个孩子去告诉队长,让他叫人来挑熬好的水过去。
外面忙碌的人们在喝到了杨小云熬制的解暑水后,都表示很感谢杨小云。除了李燕子,她一边大口大口的喝着解暑水,一边说杨小云的坏话。
“你们感谢她做什么,你看我们大家都面朝黄土背朝天,晒得脸都通红,她却好好的待在家里。就是烧火熬水而已,真是享福啊!同人不同命啊!”李燕子说完,呸了一声。
也有人被李燕子的话煽动了,认为杨小云凭什么不下田劳动,现在又正是农忙的季节,偏偏她在家里做事,又不晒太阳,又轻松。
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杨小云突然有了灵感。她要是能够进村里的医疗点工作,不是既能够挣得能量点,又能够赚钱。
这时候,每个村都设有一个医疗点,其实也就只有一个医生,负责整个村子里的人的一些简单疾病治疗。农村人生了小病都不会去看医生的,像感冒了直接不吃药,拖好。只有到病得不行了,才会去看医生。
怎么样才能够进医疗点上班,这是个问题。杨小云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办法来,只好等宁有为下班回来了跟他商量。
田地里劳作的农民们,因为杨小云熬制的解暑水,再也没有人晕倒了。队长因此在心里给杨小云记了一功。
今天收工天也快黑了。杨小云等太阳不晒的时候,还是去地里拾麦穗了。宁有为回家的时候,明显的发现柴房里的柴少了。因为家里经常都是宁有为在做饭,所以家里有多少柴火,宁有为心里还是很清楚的。
等杨小云收工回来,宁有为才知道,下午,杨小云给生产队里的人熬了解暑水。他一个劲儿的夸杨小云聪明。
晚饭是宁有为做的红薯稀饭,说是稀饭,其实有就是红薯汤里抓了两把米。宁有为炒了个青菜,这顿饭也就这样解决了。天天吃五花肉的生活,在1956年,估计是首长家里也做不到。
杨小云照旧是吃得津津有味,也许是因为怀孕的缘故,杨小云的胃口越来越好,晚上的红薯稀饭,她足足吃了两大碗。吃饭的碗比她的脸都大,可见杨小云的胃口有多好。
由于这时候的油荤很少,所以人们都很能吃饭。若是按大米算的话,一个成年男子一顿至少可以吃一斤米,像杨小云这样的妇女,一顿也可以吃半斤米。可惜的是,并没有这么多米供大家吃,所以大家也只有搭配杂粮吃个半饱。
吃晚饭的时候,杨小云就跟宁有为说了自己下午的想法。宁有为表示很赞同,可是他也很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够让杨小云名正言顺的进入医疗点。
他并不知道杨小云身怀医疗系统,他只是希望杨小云去医疗点打打下手,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可是没有听说医疗点要招人啊!宁有为有点苦恼,打算明天上班的时候去卫生部门询问一下情况。
没想到,第二天宁有为刚走进办公室,就听到他们科长在兴高采烈地说着什么。
“科长,你怎么这么高兴呀?在说什么呢?”宁有为放下公文包,问道。
“好消息啊!上级部门特别关心农村的医疗情况,所以特地下达指示,要关心人民群众,扩大各个村医疗点的规模,还会提高各医疗点的配置。这难道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科长喜气洋洋的说道。
这下可好了,真是刚打瞌睡就有人送上枕头啊!当然,有些话是不能和科长说的。宁有为觉得自己终于是可以稍稍放下一些担心了。
晚上回家,宁有为迫不及待的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杨小云,杨小云也很兴奋。虽然不知道自己最后到底能不能够去医疗点工作,但是有机会,总比没有强。
宁有为琢磨着,马上就到月底了。新一个月的工资也就要下来了,是不是该给村长送点礼物,毕竟有求于人。送点什么好呢?宁有为还没有想好。
第6章 工作落实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大湾村,这个时代,政-府的地位还是很高的,能够得到领导的关心和重视,群众们都拥有很高的热情。毕竟,如果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医疗点上班,那将是多么光荣的事情。
最终的通知下来了,大湾村医疗点要新增两名医务人员,都从大湾村本地人民中选拔。要求是年龄二十至三十五周岁,身体健康,小学及以上学历,细心,听从组织安排,选拔人群为女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