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听着,一时间也不知道该不该怪黎筠。
对一方初生的小世界而言,还没诞生灵识便被破了个口,后续无法弥补,又有天雷受缺,导致修道者身死道消,执念却化魔危害天地。
可这缕清气究竟会跑向何方,谁又算得准呢?
况且即便没有这缕清气,这方小世界诞生于一本粗浅的小说当中,早已经被写明了结局,若无这缕清气,只怕没有挣脱之日。
因果纠缠,早已经无法分清对错了。
陆听澜心中思索,却又听到黎筠继续道。
黎筠道:“先前瞧见你们寻来一女修修复劫雷,正巧用了我那法器,那女修的魂魄在法器下护得一缕不散,又巧在盘旋在界外天幕上,便顺手将其捡了来。”
陆听澜这回看向碧玉灯的目光便不大一样了,“这里面是月如槐?”
黎筠点头,“可惜只有一缕魂魄,且颇为奇异,分明是阴魂,又附着阳雷,单靠我这法器蕴养并不能成事,还得另想法子才行。”
按理说,月如槐以身送天雷归位,原身早已挫骨扬灰,连一点踪迹都寻不到了,况且又隔着一重天,难道要送归下界,如清云大陆一样,放在灵植灵兽中蕴养,重新修出灵智吗?
陆听澜说着,黎筠却摇了摇头。
“仙君可是有了别的法子?”陆听澜问。
黎筠道:“她有些功德在身,又与天雷有些不解之缘,投入人间重头来过未免太过耽误时间,倒不如将她送入天雷里面,叫她自行寻回先前的碎掉的魂魄。在天上,还能再收些功德。”
只要有人飞升,就会有人念着她的功德,不仅对她重聚魂魄有用,对日后修行得到,也大有助益。
陆听澜想明白了,很是惊奇,“这倒是个好法子,只是不知要怎么实现。”
黎筠能这么说,自然是有好好研究过的,他告知陆听澜,一些初生世界的天雷与天道是一体,但成熟之后,便会分开。
不过道总是凌驾于所有事物之上的。
清云大陆能有人破障飞升,便是成熟世界的体现,他们可以徘徊在界外,当天雷驱动时,将魂魄打入。
陆听澜:“……这真的不会再打散吗?”到时候可没有另一个黎筠,能再好运捡到魂魄蕴养了。
黎筠回答给他一个微笑,“今时与昔日已是不同了。”
陆听澜明白了,而且他与那贼天道还有些联系,对方应该会给些面子,给月如槐一点机缘,帮忙控一控天雷。
盘算好了要做的事情,二人送别黎筠,便开始研究送月如槐这一缕魂魄入清云大陆的天雷之中。
顺便还得潜心修炼一下,想要出界,还需得提升修为,免得待不了多久就被弹出来。
二人相视一笑,本以为飞升之后就能养老休息,谁知道还是要再努力一回,不然耽误了月如槐可怎么办?
之后数年,二人修得金仙修为,再亲手将碧玉灯中魂魄送入天雷。
又过几百年,月如槐凝聚魂魄,借用天道之眼感悟世间真情,提升道意和积攒功德,于天雷中悟道飞升,落于九星界。
清云大陆飞升的人也变多了,他们的修为散去化为灵霖,除尽魔气,灵体消解填补天幕,世间灾难一一减少。
此消彼长,气运昌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