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好一段时间忙的不可开交,且母后再叁派人来“请”,索性直接将李荣送进了佛光寺。
四月杨敬生辰的时候,因着太子的事情也没怎么大操大办。一早上官如意带了杨恭杨敬进宫请安,云儿月儿这些日子一直待在千秋殿陪着她们皇祖母说话。
一见到皇祖母,杨敬乖巧的依偎在皇祖母身边,这嘴也跟抹了蜜似的,直哄得他皇祖母心情舒畅许多。只是到底是孩子心性,待了一会儿便闹着要出去玩儿,
皇后也是愿意见到他这般活泼的样子,甫一点头允准了,这小子立刻朗声行礼告退了,领着些奴才丫头风风火火出门去了。
先是去了马场看了会儿赛马,又去划船,后来又嫌船上憋屈,拿了风筝分给奴才们沿着湖边放起了风筝,说要比赛看谁的风筝飞的最高,
奴才们自然是不敢放得高过主子去,遂收着力道一会儿拉线一会儿放线,小小年纪察言观色甚是机灵,真是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奴才,
比他大一岁的杨恭的奴才就不是这样,自进了崇文馆跟在大哥杨昭身边读书后,他的性子也一日比一日静了,自己心思沉了,挑选奴才的时候反倒喜欢一些性子直的心善话少的,
如此,杨恭身边的奴才和弟弟杨敬身边的奴才相比较,便显得有些呆傻了,为此杨敬身边的奴才最喜爱和杨恭身边的奴才打交道了,往往过去一趟,这扁了的钱袋子就能鼓起来些,也不论是赌牌时耍了诈,还是斗鸡时做了弊,
殿中的上官如意见杨敬迟迟不归,一时有些担忧他玩得太欢,出了汗奴才劝不住要脱衣服,生病了可怎么好,
杨恭见母亲不时望向窗外,思索片刻,起身道,“母亲不必忧心,儿臣去将敬儿带回来。”
上官如意稍愣了一下,挤出些笑容,点点头道,“好孩子,去吧”
刚还夸奴才们机灵,可这老话儿说的好啊,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这不,有个奴才一时没收好力度,直接将风筝放得飞过了小主子的,偏就连春日的风也不放过他,可劲儿的助他上青云…
这下小主子杨敬可不高兴了,咬牙切齿的盯着那个高过他的风筝,忽的瞥见不远处的山,心思一转,他飞快地往那处跑去,
踩着各处崎岖的凸起直往上爬,婢女们拦都拦不住,几个不怕高的赶紧也跟着往上爬,好高的一座假山,直爬到半山腰的亭子附近,才歇住脚,
谁知这一歇脚竟让风筝被树枝缠弄得给挂断了,杨敬眼睁睁的看着断了线的风筝顺着风向远远飘走了,
杨敬踮着脚手搭在额前聚精会神的望,看那个方向是…宫娥乖巧回答,是佛光寺的方向。
正想着要下去呢,就听见叁哥喊他的声音,
杨恭问他在上面做什么呢?杨敬一五一十风筝被吹跑了,现在要去佛光寺找一找。
杨恭皱眉,看你满头大汗,还是留在此处歇一歇吧,风筝就让奴才们帮你取…
杨恭刚说完,便遭到了杨敬的大声反对,
“不行,这风筝是我最喜爱的,我一定要亲自去取才放心!我这就下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