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杨氏招贤纳士任用贤才的名声已是天下皆知,武阳郡王杨长庚的名号更是如雷贯耳。
众人道杨家势猛,不日就要攻入京师元安啦。
又有人言,我与那杨玄幼时还是一个县的,他自小便不平凡,听闻出生时有飞龙绕柱,盘踞许久迟迟不下,直到五十二日后才肯离去啊…
后人不服,你倒记得清楚,你且说明你姓甚名谁,年岁多少?五十二日?这能说明什么?…
十月,杨玄二十万大军已抵达元安,驻营皇城东面的忠义门外,将士整装待发,欲攻皇城。至十一月七日,杨长坚率先领兵攻入,随后杨玄杨长坚入城。
杨氏军队杀入皇城,侍卫誓死抵抗,昔日金碧辉煌端庄巍峨的皇宫霎时间满目疮痍伤痕累累,昔日繁花盛开贵女云集的金玉花廊眨眼的功夫已变得空空荡荡无人踏足。
自李荣被冯延接回京,太子再无担忧,调兵遣将,一心同大臣们商议如何抵抗意欲入京的杨氏。
若说其他,太子并不在意那个身上既流着皇室血脉也流着杨氏血脉的孩子的生死。待日后将杨氏拿下,叛乱平定,他会上奏父皇为公主重新选定一门亲事。
他派出马既冯术等人领兵阻敌,又闻杨氏军中病情严重,心中大快,一副势必取胜的样子。
谁知过数月,战报传来,注石郡被占,马既等人被俘,又数日,丹东郡也被杨长庚攻下,冯术等人战败往南逃走。
如此迅猛的攻势,打得十四岁的李升平措手不及,往日的胜券在握仿佛是今日的凌迟刀,一点一点昭示着他的无能,他越发恨杨氏,恨叛军,更恨杨长庚…
看着太子一天天将自己关在殿中闭门不出,李荣蹙着眉头在门外踱步,她问出来的大臣,发生何事?
大臣们皆闭口不言,李荣隐隐猜出太子并不愿她插手这些事,就连知道也不愿…升平总是这般好强,怎能不让李荣担忧,她示意奴才将参汤端进屋内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一日日过去,消息陆续传来,无一捷报,城池一座座被攻占,能用的将士死的死降的降…
城破之时,李氏皇族按着计划好的路线逃跑,李荣大着肚子实在拖慢速度,劝说升平先走,升平使劲攥着李荣手腕坚决不同意先走,无奈之际,护送的梁将军击昏太子先往密道去了。
李荣被麒麟扶着匆匆往密道处跑,望着早已乱作一团的宫闱,弥漫着浓重血腥味的长廊,她心中乱作一团,可奇怪的是她并没有哭,反而有些麻木,她不敢承认,也许在河东的一年多日子里,她内心深处早已接受了这兵败宫倾的一日。
奴才们四散奔逃,其实她也一样,胆小怕死,一心想通过密道获得自由,可是真的走得了吗?
果然下一刻,踢踏的马蹄声从他们身后传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