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今年一定是食粮丰收百姓安乐的一年。皇宫年宴上,大臣们如是说,讨好着大周朝实际的掌权者。
身为丞相,皇帝李升平特赐其上坐于身侧,不必与众臣同列。
丞相杨玄两辞不受,言自己不过是一介臣子,岂能与天子并尊,即使曾解陛下于危难之际,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又岂能不守臣子的本分而逾矩呢?
直到皇帝第三次提起,大臣们纷纷跪地恳求丞相上坐,杨玄才连声叹气,大步上阶朝龙椅旁的位子走去。如此言行,臣下欣慰点头,直叹大周有希望了…
大殿之中灯火通明歌舞升平,皇室宗族世家大臣欢声笑语举杯换盏。
忽而一人起身,不合时宜的问题打破了这样祥和热闹的一幕。
张川举杯敬酒,“丞相大人,这两月以来陛下每每上朝不是头戴帷幕就是垂帘遮面,敢问这是为何?”
此话一出,龙椅上的人不言一句,动作拘谨,只望着丞相的方向。
有倒戈杨玄的大臣开口,“张大人这是何意?难不成暗讽丞相挟天子令诸侯吗?”
张川冷哼,“只怕不是天子,而是冒牌货!”
这大臣更是震惊,一掌拍飞酒盅,“大胆!那上面的不是陛下还能是谁?张大人,你怕不是喝酒喝昏了头!”
张川直盯着杨玄,“那就请陛下揭帘示面!”
另一大臣也跟着辩驳,“陛下染了风寒不能着风,你要求揭帘不是故意损害龙体吗!你居心何在?”
张川道,“天下间何有风寒两个月不能痊愈?且陛下临朝之际,臣从未听见陛下咳嗽一声,就是声音都不曾发出一次!如此种种,臣实在难以不疑!”
许是这话有理,陆续又有两名臣子一同跪下附议。
杨玄丝毫不受影响,满饮一杯,随意道,“陛下要咳吗?”
陛下摇头。杨玄示意奴才上来,“既如此,就按张侍郎的要求撤帘吧。”
谁知才掀至膝盖,陛下便大咳不止,奴才接过帕子一看,跪地颤声高呼,“陛下见风,咳出血啦…”
张川握拳,怒视杨玄。众臣实在捏一把汗,杨玄下令将陛下请回内殿,让御医诊治。
就在众臣认为丞相一定会迁怒张川时,只听杨玄慈祥宽容道,“张大人的担忧本相完全理解,只是本相所言皆是事实,大家也看到了,陛下确实不能见风。到底,是张大人的疑心重要,还是陛下的龙体更重要?不过念在张大人一心为大周着想,本相不予追究。只是此事不可再提,免得伤害陛下的身体!”
张川隐忍作罢。如此宴会继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