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便睁了眼,见是长姐,立刻强撑笑颜,道,长姐别担心,我一定要练就,像杨长庚一样的箭术,我一定会比他强,将来他若是敢欺负长姐,我必,我必挽弓将他射死在我箭,我箭之下…
话音刚落又昏了过去,李荣心酸不已,太子殿下是她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是她唯一的弟弟。
擦了泪,她接过奴才递来的汤药,黑压压的,只观其色便知奇苦无比。李荣忍不住,又落了泪,一点一点哄着喂给弟弟药,其间,她落的泪许都要赶上太子喝的那碗汤药之多了。
在东宫用晚膳时,李荣还有些纳闷,怎么今一整日都没见到蕙儿,蕙儿一向爱往东宫来,缠着太子。犹记幼时太子爱腻着李荣,蕙儿爱腻着太子,兄妹三人便成日待在一处。
甚至有时夜里蕙儿也赖着不走,非要让太子给她讲那些个刀光剑影的江湖故事。
后来再长大些,李荣被蕙儿磨得软了性,想着不如就宿在东宫吧,这时孙嬷嬷就会适时站出来,朗声劝告不妥。
若是蕙儿继续泼皮耍闹,孙嬷嬷便会厉声斥责,拿出那一套用了多少年的说辞,“奴婢奉逝去的皇后娘娘之命,负责照顾三位皇子公主的日常起居。且若是三位皇子公主有不规矩之处,奴婢亦可全权处理…”
一旦孙嬷嬷搬出母后,太子便会立刻泄气,抱着长姐李荣眼含热泪,而蕙儿那边则相反,她心中虽也难过,但到底不似太子那般。
只因皇后仙去之时,蕙儿才六岁,且皇后仙去之前,缠绵病榻,曾有一次长达四个月蕙儿都未见到母后的身影,记忆多多少少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淡忘。比起母后,蕙儿觉得长姐更像是她的母后。
李荣问为何不见蕙公主,奴才回话,“回公主,蕙公主前些日子因随意置喙国家政事,即荣公主的婚姻大事,而被陛下斥责,罚其禁足雀雀宫,半月不得出。”
怪道这些日子总觉得少点什么,原来是蕙儿这丫头没有来闹,也是李荣自大婚后总爱睡觉休息的缘故,竟忽略了蕙儿。
又几日,奴才慌张进屋,见李荣陪李蕙正玩得高兴,遂附耳告知孙嬷嬷,孙嬷嬷听罢,神情立刻严肃起来。李荣见状,问发生了何事?孙嬷嬷缓和神情,道,并无大事。是驸马的妾上官氏携子女前来拜见公主。
李荣听是驸马的妾室,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一双大眼睛望向嬷嬷寻求帮助。孙嬷嬷安慰李荣,“公主别怕,那驸马的妾已不小,若是娘娘还在,应与其年纪相仿,公主不必惊慌,只需拿出妻室的态度以礼相待便可。”
孙嬷嬷怕公主退缩不见,失了礼数,便做主吩咐奴才将人请进来。
甫一进殿,李荣便被眼前这女子的相貌吸引,杏面桃腮,颜如渥丹。端庄窈窕,实是明艳之美人。这便是驸马的妾室吗,身旁跟随的一男一女便是她与驸马的孩子。
女子向公主李荣行跪礼,道,“妾上官氏如意,携子杨昭,女杨云给公主请安,公主洪福。”
话音方落,便见那杨昭杨云一左一右皆是十分愤恨的模样,杨昭更是握紧拳头,不愿下跪,上官如意握他手劝导。杨昭恨恨道,“母亲为何!”身旁杨云也跟着母亲一起劝,小声道,“哥哥,忍耐啊…”如此,杨昭跪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