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当赵国发现这场仗继续打下去对他们来说得不偿失的时候,赵孝成王开始在战与和之间动摇。赵孝成王在与楼昌、虞卿等朝臣们商议之后,甚至派出使者郑朱前往咸阳,欲与秦国议和。
嬴稷亲自接待了郑朱,给与了郑朱最高规格的礼遇。但每当郑朱想要与嬴稷和秦国大臣们商议休战细节时,嬴稷等人总是顾左右而言他。
和谈迟迟没有进展,但其余几国都已经知道了秦赵正在议和之事。嬴稷此举,等同于断绝了赵国向其余几国求援的希望。3
对于其余几国的国君而言,赵国要是一边与秦国议和,一边向他们求援,他们恐怕得在心中嘀咕着赵国不会是伙同秦国给他们使绊子吧?
嬴稷这么做,意思也很明确,他并不想与赵国和谈。他一方面用暧昧的态度麻痹赵国使者和赵王,一方面却在为即将到来的决战暗自蓄力。
彼时,秦国已经在长平之战中付出了太多,仅仅只是从赵国手中夺回上党郡,已不能弥补秦国的损失。唯有歼灭赵国的有生力量,将赵国彻底踢出争霸行列,对于嬴稷来说,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胜利。
正因如此,在此后的战役中,嬴稷采纳了范雎的谏言,利用离间计迫使赵国撤下廉颇,换上了缺乏实际作战经验的青年将领赵括。白起则抓住时机引诱赵括主动进攻,最终断了赵括的粮道,赵军被迫向秦军投降。
面对这四十万的赵兵降兵,白起没有手软,他背负骂名,将这四十万赵兵全部坑杀……
白起所做出的选择并不符合道义,他也因此而饱受诟病,但这却是最符合当时秦国利益的选择。
谁都不曾料到,一场为攻城略地而发动的战争,最后竟会演变成秦赵两个大国的举国之战。
在此战之中,赵国一度濒临亡国,作为胜利者的秦国同样也损失惨重。
这样惨烈的战争,即使是在这纷扰不断的乱世之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现在,这一切都还没有发生,嬴稷和白起君臣可以选择是否要将这场战役继续进行下去,以及要如何将这场战役进行下去。
嬴稷和白起都默契地选择了后者。
在这大争之世,不进则退。
当初他们没有掌握这么多信息时,他们都不会选择退让。如今,他们对敌我双方的情况知之甚详,他们就更不会后退半步。
这一次,他们非但要击败赵军夺回上党,还要一举灭赵!
用嬴稷的话说:“寡人多做一些,政儿就可以轻松一些。攻灭六国的功绩虽然显着,但政儿能一口气攻灭六国,他还能一口气让六国对我秦国归心吗?”
“还是让寡人这个做先祖的替政儿分担一部分吧。先把刺头赵国灭了,再把韩国灭了,然后是魏国……寡人那不中用的太子,寡人也不指望他做什么了,能够顺顺当当将王位传给政儿的阿父……那个谁,叫什么来着?总之,把王位传给他就行。”
“政儿的阿父若是有能耐,便让他把燕国给打了……不,他必须有能耐,寡人可不想再看到那什么燕太子派人去刺杀政儿了。”
嬴稷越想越激动:“趁着寡人还有余力,赶紧将三晋之地给打下来,并在三晋之地推行秦法,燕国就交给政儿的阿父。到了政儿上位的时候,政儿再伐楚,灭齐,一统天下,如此一来,我秦国的万世基业便稳了!”
白起并不想打断正在兴头上的嬴稷,但此刻,他不得不打断自己的主君了。
“王上,有了公子政,您的计划才能顺利实行。可公子政现在是否已经出生,我们还不得而知。若他尚未出生,这仗,只怕我们暂时还打不得。”
这番话语如同一盆冷水,朝着嬴稷兜头浇下。
嬴稷意识到白起说的是对的。
这场战争对于秦国而言固然重要,但都敌不过一名优秀继承人的价值。
嬴稷想了想,道:“在开战之前,寡人先派人去邯郸城中打探一番。若政儿已经出生,便尽快将政儿和他的阿母带回秦国,若政儿尚未出生,就将他的阿父和阿母护送回秦。”
“可公子政是在邯郸出生的,若是他尚未出生,他的父母就离开了邯郸,那他最终还能出生么?”
“看样子,只能等到他出生了,寡人才能放开手脚,跟赵王决一胜负。”嬴稷迅速地调整了战略:“秦赵双方的对峙老路,看样子咱们还得继续走下去。既然这样,那就暂且不忙着逼迫赵王换下廉颇。咱们先前往前线吸引赵军的注意力,再派人暗中潜入邯郸,密切监视政儿父母的动向。”
白起听嬴稷左一句“政儿的阿父”,又一句“政儿的阿父”,忍不住提醒道:“公子政的阿父是公子异人。”
虽说这位王孙在秦王稷面前一向没有存在感,但毕竟是日后做了秦王的人啊。秦王稷应该不至于到现在还叫不出他的名字来吧?
“反正日后他回了咸阳要给自己改名字,寡人去记他现在的名字有什么用?”嬴稷眉眼冷肃地道:“等他改完名字,寡人再去记他的新名字好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