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关中之地的兵颇为忙碌,时不时就要赶赴别处救火……
卫鞅听得很认真。
未来那个庞大的帝国会遭遇这样的困境,他并不感到奇怪。大秦骤然一统天下,却没办法一下子就将各地的人转变为秦人。
想要让各地黔首对自己的新身份产生认同感,无疑还有一段漫长且艰辛的路要走。
“各地皆不认同大秦的统治,您打算怎么做?”卫鞅问始皇政。
“朕原本是打算先统一思想……待思想统一,许多难题便也迎刃而解……”
始皇政的眼前,闪过了那些反对他的博士们的面孔,他的神色变得愈发冷硬。
曾经,他对这些人好言相待,让他们在学宫中为他出谋划策,他想让这些人的智慧为他所用。可区区博士之位,怎能满足这些人的需求?
大秦朝堂上,高位已满,且都是开国功勋,博士们无法与这些人相争,便盼着始皇帝能够效仿周王朝,行分封制,他们也好去属国混个高官做做。有了各个属国,他们的选择自然也就多了起来,这个君王不肯重用他们,他们还可以找下家。
博士们的诉求,无疑是与始皇帝的利益相违背的。
对于始皇帝而言,他好不容易才一统天下,他自然不会允许这些土地再从他的手中分裂出去。
周王室实行分封制的种种弊端,始皇帝已看得十分明了。他不允许任何一块土地,再脱离朝廷的掌控。
始皇帝与支持分封制的朝臣们,以及学宫中的相当一批博士不欢而散。
许多博士对始皇帝,对大秦本来就没什么好感,见状,他们愈发要用尖锐的话语来讽刺、谩骂始皇帝。
当始皇帝试图取百家之长的努力无果后,当各地时有叛乱的消息传来时,始皇帝终于下定决心——他要将藏书全部收入咸阳宫中,全部焚毁,只在咸阳宫中留一份备份。
唯有统一了天下所有的思想,他的大秦,大概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宁。
始皇政原本坚信,自己的决定没有问题。
但胡亥那边带来的消息,却让他迟疑了。
“始皇帝”过世不到一年,秦地便叛乱四起,各路黔首纷纷奋起反秦,六国余孽接连复辟。
在这过程中,胡亥与赵高固然功不可没,可他的大秦,当真就没有问题么?
他的决策,真的是对的么?
始皇政陷入了迷茫之中。在一统天下之前,他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从未有过这样迷茫的时候。
但在建立秦朝之后,始皇政却时常看不清前路。
他走在一条全新的、从未有人走过的道路上,他正在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没有任何经验能供他参考。
他必须凭着自己的意志,来做出大大小小的决策。
在人前,始皇政必须表现出他掌握着真理的样子,可人后,在一个个不眠之夜中,始皇政也曾辗转反侧……
因着卫鞅对嬴渠梁的忠诚,始皇政毫无保留地将大秦如今的状况告诉了卫鞅,包括胡亥那个时代,大秦江山的摇摇欲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他盼着先祖们身边的能臣为他出谋划策、挽救大秦,他所提供的信息自然越详细越好。
卫鞅在听完嬴政的话后,陷入了沉默之中。
和嬴渠梁一样,他也万万没有想到,大秦在经过短暂而又绚烂至极的辉煌之后,居然会转瞬间便烟消云散。
良久,卫鞅才在始皇政期待的目光中,对始皇政说道:“您统一思想的想法,并没有错。但您有没有想过,您焚书,统一的究竟是谁的思想?是士人的思想,还是黔首们的思想?黔首们并不懂百家学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识字,您焚书与否,对他们又有什么影响?”
原本,卫鞅不曾将底层民众放在眼里。在他看来,底层民众,就是一群沉默的背景板。他们只需要继续懵懂下去,按照上位者的指示做事,指哪儿打哪儿,便足够了。
但,让卫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率先扛起反秦旗帜的人,竟然会是来自底层的人,而不是六国后裔。
随后,各地的反秦势力中,更是不乏黔首们组织起来的势力。
卫鞅这才真正意识到,来自底层民众的威力。
他对始皇政郑重地道:“如果朝中的大臣反对您,您可以杀了那名大臣;如果六国之后反对您,您可以杀了六国之后。但,如果全天下的民众都反对您,您又该杀谁呢?您能杀得完么?”
“大秦想要长治久安,便不能将黔首推到对立面,他们是朝廷手中最重要的力量。”
第64章
“鞅为了方便管理黔首,曾想过使愚民、弱民之策。如今看来,鞅此计,实在错得离谱。”
若不是与黔首的那段短暂的接触经历,让卫鞅对于这项策略心生迟疑,只怕他已经这么做了。
他虽然暂时没有这么做,但在另一个世界中,这项策略显然已经被贯彻到底。
“黔首们或许愚昧无知,然而,当他们被逼到绝境之时,他们亦会奋起反抗。您务必要将安抚黔首作为首要任务。若能将黔首安抚住,即便日后仍然有人反秦,也可将战火的范围控制在大秦能够承受的限度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