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范雎、蔡泽等能臣没跟着嬴稷一并来到此处,但嬴稷麾下许多将领都允文允武,暂时拿他们来应急是不成问题的。
在刚刚接手这些工作时,这些人对于战国初期的诸项事务还有些手生,但他们很快便对这些工作熟稔了起来。
他们纪律严明,处理公务的速度比原有的卿大夫们快了不止一倍,这也让嬴渠梁啧啧称奇。
嬴渠梁向自己的孙子虚心请教道:“你是如何敦促这些人干活的?”
身为秦君,嬴渠梁可太清楚手底下的人拖拉起来是什么样了。
这些人处理起公务来居然不需要嬴稷监督,便能自发自觉地卖力干活,嬴渠梁自然感到惊讶。
“是秦法。”
当着嬴渠梁的面,嬴稷也没有卖关子,径直道:“商君与大父第一次变更的律法名曰《垦令》,《垦令》中的第一条,便是要求诸位大臣当日事当日毕,不得拖延到第二日。如有违背秦法者,必将受到严惩。如此一来,官吏自然养成了高效处理政务的习惯。几代过后,官吏们也习惯了我秦国的风气。”
“原来如此,这新法看来当真是好东西。”嬴渠梁道。
“新法能够令我秦国国力大增,能够让我秦国黔首变得骁勇善战,自然是好东西。”
对于嬴渠梁的话,嬴稷表示赞同。
“也不知,你口中的‘商君’究竟是谁,何时会来助寡人变更我秦国律法。”
从嬴稷口中听多了变法之后的美好未来,嬴渠梁不免对“变法”一事心生向往。
“其实,稷也可助大父完成变法。毕竟我秦国如今所奉行的律法,就是当初商君所变之法。不过,变法非一朝一夕之事,稷又不能在此地久留。这事儿还是交给商君来办吧。”
这是嬴稷第一次提到“离开”这个话题。
嬴渠梁当然知道,嬴稷身为国君,不可能离开他的秦国太久。但好不容易才见到的孙子,这么快就要离开了,也让嬴渠梁心中生出了淡淡的不舍之情。
“大父放心吧,稷虽不会在此地久留,但既然稷接了大父的《求贤令》,稷至少会助大父夺回河西失地。”
嬴稷已经盘算过了,等到那批在秦国游历的士子们重新回到此地,他正好可以将那些从老氏族们手中夺来的职务交给那些士子。这时候,白起练兵也应该能够看到一定的成效了。
他和白起将崤山和函谷关屏障夺回来,让秦国有天险可依,他们的使命,就算初步完成。
没有嬴稷的襄助,史书中的嬴渠梁都能够咬着牙从那样艰难的境地中熬过来,有了他的襄助,秦国的发展只会比从前更加顺当。
当然,这也会让秦国提前进入魏国、齐国的视线范围之中。但风险一向与机遇并存,他们绝不会畏惧风险!
这时,手底下的人来报,道是赵成侯和韩昭侯送来了求和书。
嬴渠梁将这封求和书打开的时候,嬴稷就在一边跟着一起看。
当他看完这封求和书后,面上布满了阴霾:“看样子,寡人打他们打得还不够狠,他们居然觉得出些钱财,就能将俘虏换回!”
“赵侯和韩侯无非是在试探我秦国罢了。”嬴渠梁道:“若我秦国不答应他们提出的要求,他们才会一点点往上增加筹码。”
“大父耐心好,稷却没什么耐心。”嬴稷对身旁的使者道:“去告诉赵侯和韩侯派来的人,赵国与韩国需要一家割让十座城池给我秦国,否则,休怪寡人与他们翻脸!这十座城池必须是地段好且与我秦国接壤的城池,不可随意拿一些边陲小城来充数!”
“还有,我秦国不养闲人,赵侯和韩侯拖延一日,便需为这些俘虏提供一日的粮草!他们若是不想要这些俘虏,这些俘虏可就随我秦国处置了!”
第11章
经过一番交涉之后,秦国最终得偿所愿。
赵成侯和韩昭侯按照秦国方面的要求,以十座城池,换回了他们被虏的统帅、军官以及两万精兵。
至于其余的八万士兵,他们决定不要了。
这些人在秦国呆了一个多月时间,消耗了不少粮食。赵成侯和韩昭侯若是想要将这些人带回本国,不仅需要将这些粮食尽数补给秦国,还需要承担来回路上的粮食。
对于赵成侯和韩昭侯而言,这八万士兵只是临时招募起来,进行过一些训练的农夫,与那些养在军营中专程为他们打仗的精兵地位大为不同。这样的兵卒,他们要多少有多少,不值得花费大代价将这些人赎回。
当两万精兵随着赵侯和韩侯派来的人离开时,其余的八万兵卒就那样木愣愣地看着他们。
明明都是同一个军营中作战的兵卒,却在这一刻被划分成三六九等。
白起见状,对他们道:“莫要难过了。赵国和韩国不要你们,我秦国要你们。”
他这话一出,立刻引来了赵国使者和韩国使者的怒目而视。
这都是谁害的啊!
若不是秦国狮子大开口,索要的粮食数量太多,赵侯和韩侯岂会忍痛决定放弃这些兵卒?
对于赵国使者和韩国使者的目光,白起只当看不见。
他对留下的赵国兵卒和韩国兵卒道:“日后,你们就是秦人了。若你们有家眷,可一并接到秦国来。在我秦国,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若能在战场上立下功劳,便能获得相应的爵位,可分得农田,减免徭役,抵扣刑罚,岂不比帮着赵国和韩国卖命来得舒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