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样一支虎狼之师,没个数年功夫,怕是训练不出来。
看样子,秦国君臣早早就开始蓄力了。
齐威王将邹忌唤至跟前,对他道:“看来,我们日后要多留意与秦国有关的消息了。”
明明眼下,他还在与秦国联手抗魏,但他已经隐隐感觉到了来自秦国的威胁。
“不错,秦国君臣隐忍这么久时间,必定所图甚大。”齐相邹忌对齐威王的话表示赞同:“不过,在魏国倒下之前,我齐国与秦国始终是朋友。”
“是啊,在魏国倒下之前……”齐威王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
第13章
“你说什么?我魏军……败了?”魏惠王不敢置信地听着前线兵卒的禀报。
他派了十五万大军去攻占韩国和赵国的城池,后来,又从河西之地调派了八万兵马前往韩地和赵地进行增员。
他魏国的大军,怎么会这么快就败下阵来呢?
而且,魏惠王从河西之地调去的大军,居然全军覆没,这让魏惠王无法接受。
“千真万确。”魏兵一脸苦涩地道:“此次,秦国出动了三十万大军来攻打我魏军。当他们发现王上从河西之地调派援军后,他们兵分两路,在半道上设伏……秦人歼灭我河西守军之后,又迅速攻打防守空虚的河西之地……如今,大半个河西之地,已经让秦人给夺回去了!”
“如今,秦人据险而守,我魏军却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境地……还请王上早作定夺!”
“秦人究竟是如何在短短时间内,将军队实力提高这么多的?难道,秦人当真有天兵相助吗?”魏惠王百思不得其解。
秦魏前线,白起所率领的秦国大军将魏军打得节节败退。魏齐前线,庞涓也同样没在田忌和孙膑手中讨到什么好处。
在秦齐之间当夹心饼干的日子实在不好过,最终,魏惠王选择向秦国低头,同意将韩国和赵国原本打算割让给秦国的城池归还给秦国,以此来换得秦国退兵。
哪知秦人却不肯答应,他们得寸进尺地要求魏惠王将整个河西之地尽数还给秦国,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求魏惠王割让河东之地的部分城池给秦国,其中就包括了魏国旧都安邑。
安邑不仅是魏国的旧都,更是盐池所在之地,其地位极其重要,魏惠王自然不肯答应秦国的要求。
最终,双方经过了一番讨价还价,魏惠王同意将整个河西之地,以及赵国和韩国打算割让给秦国的二十座城池还给秦国,并赔偿秦国粮草若干。
秦人终于不再围剿余下的魏国士兵,而是放任他们逃回了魏国。
此次,魏国在与秦国的大战中,损失惨重。魏惠王派了十五万大军来抢夺城池,最终,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回到了魏国。原本镇守在河西之地的那些魏军,更是只有不足万人逃回了魏国。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斩杀了这么多的人,秦将白起“人屠”的名声,逐渐传播了开来。
与白起的凶名一并传播开来的,还有秦军“虎狼之师”的威名。
嬴稷对此十分满意。
这才对嘛,山东六国,就该对秦国充满敬畏之心。
哪怕骂秦国凶残,也比诸侯卑秦来得强。
在嬴稷这儿,什么“暴君”,什么“虎狼之师”,那都是对他的夸赞,他才不在乎呢。
不对,现在似乎还不能称呼魏国为“山东”六国之一……
嬴稷似是想到了什么,不甚满意地皱起了眉。
他对嬴渠梁道:“大父,如今函谷关虽已夺回,崤山却仍在魏人手中。咱们要不要乘胜追击,直接将魏人驱赶至崤山以东?”
喊了那么多年的山东六国,嬴稷只要一想到魏国如今的国土延伸到了崤山以西,他就倍感别扭!
那可是他秦国的地盘!
虽说以函谷关之险,据敌绰绰有余,但再多一道崤山屏障,岂不是更加舒坦?
至于秦魏已经派人签订停战协议一事,嬴稷全然不放在心上。
对他而言,只要利益足够大,他甚至可以当场将自己说过的话给吞回去,就是这么无赖!
嬴渠梁道:“我秦国如今刚刚将河西之地收回,又新得了二十座城池,还是先将这些地方纳入我秦国的管理之中吧。眼下我秦国根基不稳,把魏国逼急了,对我秦国并没有什么好处。”
与嬴稷不同,嬴渠梁是走稳健路线的。
秦国的处境,也让他不得不稳健一些。
他的任何一个决断失误,都可能让本就处境不好的秦国雪上加霜,因此,他须得慎之又慎。
嬴渠梁所谓的“根基不稳”,不仅是指秦国还没有彻底掌握这许多土地,更是指粮草撑不住了。
白起拉着三十万大军出去大杀四方,的确风光,但如今秦国还没有经过变法,国力不济,根本就没法支持白起继续东进。
嬴渠梁话语中的未尽之意,嬴稷很快就明白了。
“既如此,那就暂且让魏国再嚣张一段时日吧!稷先帮着大父强国,也让白起接着帮大父练兵!过些时日,待我大秦攒够了军粮,稷再找那魏王算账!”
嬴渠梁发现,每当说起攻打其他国家的时候,嬴稷的眼眸深处,便会燃起一团不一样的火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