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后来,嬴稷被派往燕国为质,他也将《商君书》和《秦律》带在身边,时时研读。
嬴稷十分聪慧,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成为法家学说的奴隶,而是融会贯通,让法家学说为自己所用。
卫鞅在与嬴稷进行了进一步交流之后,对嬴稷扎实的法家功底十分叹服。
他已经开始考虑,要不要说服嬴渠梁,让公子稷给年幼的太子嬴驷做老师了。
若是由公子稷来教导太子,让秦国未来的继承人打从心底里理解并认可秦法,卫鞅也不必再担心秦国变法会像楚国变法那样,人死政消。
亏得嬴稷现在还不知道卫鞅的想法,否则,他一定会十分无语。
让他来给他家年幼的阿父做老师,认真的吗?
别看秦惠文王嬴驷继位以后那么稳重,甚至能够以一国之力,抵挡住六国合纵抗秦的压力,但嬴驷年少时,还真算不上什么老实的孩子。
嬴渠梁和卫鞅在推行秦法的过程中,太子嬴驷就曾触犯秦法。
彼时,许多人对新法正抵触得厉害,若是对太子犯法一事轻轻放过,那么新法在秦国的威信便将荡然无存。
可嬴驷毕竟是秦国的储君,难道,真要对嬴驷用刑么?
在经过一番考量之后,最终,这惩罚落到了嬴驷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头上。
这二人受了黥刑,脸上被刺了字。
这惩罚伤害不大,但侮辱性极强,相当于罪犯的烙印要刻在公子虔和公孙贾的脸上,跟随他们一辈子。
要是将嬴驷的老师换成嬴稷……
到时候嬴驷触犯法律,接受黥刑的岂不是就变成嬴稷了???
第21章
经过反复商议,嬴渠梁、嬴稷与卫鞅将需要变更的秦法确定了下来。
卫鞅认为,想要让秦国国力变得强大起来,农事是根本。因此,他这次变法,主要针对的是农事方面的改革。
嬴渠梁和嬴稷也认同他的想法,粮食不足,底层士兵吃不饱饭,哪有力气去打仗?
打仗需要大量的粮食,秦国未来想要挥师东出,就更需要提高粮食产量,否则后勤无法得到保障。
只是……嬴渠梁看着卫鞅由拟定,他和嬴稷修改、补充细节的《垦令》,深觉《垦令》的推行必定会遭到来自各层人士的抵抗。
因为,这则《垦令》为了敦促黔首们去种田,为了对官员和卿大夫们加以限制,有许多堪称严苛的条款。
比如嬴稷曾经与嬴渠梁提到的,对朝中官员们的行事作风加以限制,不许他们将今日的事拖延到明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官员们的办事效率,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忙碌起来,没有时间去叨扰底层的黔首。
卫鞅认为,这么做,黔首们就不会受到来自官员的干扰,就能专心开垦荒地了。
这对于嬴渠梁来说,自然是喜闻乐见,一举两得的事,可朝中的官员们必定会感到不高兴。
想想吧,本来这些官员们可以在岗位上舒舒服服地躺平,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处理公务。现在,这些官员们却被逼着内卷起来,为了保证效率,甚至不得不频频加班,谁会高兴呢?
当内卷变成常态,当加班加点变成分内之事,又有谁能乐意?
这条律令一出,秦国朝堂上的官员们或许不敢怨恨嬴渠梁,但卫鞅是必定要遭到怨恨的。
另外,在卫鞅看来,那些被卿大夫、贵族们养着的门客也是不事生产的人,必须得到限制。
在新法中,卿大夫和贵族必须按照他们府邸中的人数来缴纳赋税,如果有人胆敢收留这些“吃闲饭的”,更是会被从重征税,这样一来,贵族们就要考虑养这么多门客究竟是否值得了。
在这种政策下,贵族们必定会遣散一批门客,只留下他们认为必须留下的人,他们的智囊团、他们的势力会减少。这些被遣散出去的门客,如果找不到收留他们的人,为了生存下去,也将不得不亲自下地劳作。如此一来,务农的人自然会变得更多。
如果说以上两条会让卫鞅招致卿大夫、贵族们的怨恨,那么接下来的几条,就是真正动了他们的利益。
以前,贵族和卿大夫之子都是不用服徭役的。新法却规定,只有卿大夫和贵族的嫡长子不必服徭役,其他儿子必须服徭役并缴纳赋税。
为了把这些“不务正业”的富家子抓出来干活务农,为了削弱卿大夫与贵族们对秦国的影响,卫鞅可以算是煞费苦心。
除此之外,卫鞅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人们享乐,让酒肉变成了奢侈品,禁止音乐和奇装异服在各郡县流行,加重商税……
如果将卫鞅比作大家长,他一定是最严苛的那一类。对于任何有可能让他手底下的人“玩物丧志”的行为,他都十分警惕,严厉禁止。
那些底层黔首最好除了吃饭睡觉造人之外,就是种田、种田、种田,不要去想些有的没的。
等到他们习惯了服从秦律,以后,秦国军方需要征召他们入伍的时候,他们也会成为最听话的士兵,能够让指挥官如臂使指。
卫鞅所限制的人,包括底层的黔首,包括外国来秦国游学的士子,包括秦国本国的官员和贵族。除了国君没被他限制之外,其他人或多或少都要接受来自新法的制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