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小嬴驷还没有想到,他这一等,就是大半年功夫。
在他们努力修建新都、耕种田地、壮大自身的时候,韩、赵、魏、燕、齐等国联合了起来,准备给最近大开大合的秦国一个教训。
最先察觉到不对劲的,是驻扎在秦韩边境和秦赵边境处的嬴渠梁军。
由于嬴渠梁早得了嬴稷和嬴政的警告,他对于东边六国的动向十分上心。这一瞧,顿时就瞧出了问题来。
韩国和赵国在将城池割让给秦国的时候,还是比较老实的。在秦国军队悄无声息地越过魏国的防线,占领魏国都城大梁后,韩国和赵国在秦国面前更是恭顺无比,似乎生怕自己会步魏国的后尘。
然而最近,韩、赵二国却开始异动频频。
秦国将领留心之下,发现他们竟然在调兵遣将!
与此同时,驻扎在崤山脚下的嬴政军,也察觉到了魏国的种种异样。非但如此,他们还发现有纵横家频繁地往返于三晋之地。
各处的急报几乎是前后脚被呈上了嬴渠梁的案头。
收到急报的嬴渠梁赶忙将嬴稷、嬴政和卫鞅等朝中重臣召集过来,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嬴渠梁将六国可能要联合起来对秦国用兵之事告诉了自家大孙子和曾曾曾孙。
嬴稷和嬴政对于这则消息相当重视。他们当即便拿出自己的印玺,发布了一道诏令,命白起、王贲等将领即刻率兵前去迎战。
与此同时,嬴渠梁也命举国上下筹备粮草,为即将到来的大战作准备。
眼下,秦国还没有修建郑国渠,将关中之地变成千里沃土,巴蜀之地的盐池和粮仓也还没有归秦国所有。
嬴渠梁所拥有的,仅仅只是变法之后在秦国原有土地上划分出来的三十一个县,韩国和赵国割让给秦国的三十座城池,秦国从魏人手中夺回的河西郡,以及嬴政从魏惠王那儿坑来的土地。
仅凭着这些土地上出产的粮食,平日里供养大军尚且捉襟见肘,若要应对一场大战,是绝对不够的。嬴渠梁只要稍微往深处想一想,就愁得不行。
嬴渠梁朝中的大臣们在得到其他几国将要联合起来进攻秦国的消息时,都有些回不过神来。
这怕不是他们耳朵出现了幻听吧?向来那么瞧不上他们秦国的东边六国,居然联合起来,只为了一起攻打他们秦国?秦国何德何能,居然能够劳动这些国家同时出手!
即使最近两年,秦国托后辈们的福,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些亮眼的战绩,也不至于被忌惮到这种程度吧?
第41章
与一些大臣们恍惚的表情不同,在这场紧急会议上,嬴渠梁的面色十分严肃。
这场仗,想要不打,是几乎不可能了。可要如何打,又是一个相当棘手的议题。
秦国如今有嬴稷的大军在,有嬴政的大军在,并不缺精兵良将。在秦国颁布了“军功爵制”后,嬴渠梁麾下的士兵们也被调动了起来。他们并不缺乏与六国相抗衡的实力。
只是,打仗拼的从来都不只是军队的实力,拼的同样是国力,是后勤。
以秦国如今的国力,根本支撑不起一场持久战。如果要打,秦国必须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冲破六国的围堵,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唯有如此,秦国才能震慑住六国,让六国日后不敢再轻易对秦国动手。同时,秦国也能凭借战胜国的身份,从六国处获得足够的赔偿,来给自身回血。一旦让六国看出秦国的弱点,必将后患无穷!
与众多还未回过神来的秦国大臣们不同,卫鞅在思索片刻后,转向了嬴稷与嬴政:“敢问两位秦王,后世,这样的情形是否十分寻常?”
卫鞅能够察觉到嬴渠梁心情的沉重,以及他诸位同僚的恍惚。
唯有嬴稷和嬴政的臣子面色如常,似乎被其他几国围攻,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不错,六国国君忌惮我秦国,时常联合起来围剿我秦国。”
嬴政对于卫鞅相当有好感,在回答卫鞅的问题时,他态度简直称得上热络。
卫鞅倡导变法,废黜卿大夫们的封地,聚乡为县,将整个国家划分为若干县,直接归拢于朝廷的管理之中,这为日后秦国普遍采用郡县制提供了根基。
与此同时,他所倡导的“农爵制”和“军功爵制”,又将秦国变成了集耕战为一体的国家。
虽然卫鞅制定的秦法因为过于严苛细密而备受人诟病,但他站在时代的前沿。对于很多制度的利弊,他有着极为敏锐的嗅觉。
秦国从开始变法到迁都咸阳,这是秦国从旧时代迈入新时代的一大步。而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之时,站在岔路口的秦国,同样也面临新的挑战。
如果卫鞅不是自家老祖宗手底下不可或缺的人才,嬴政定会想法子将卫鞅拐走。
待嬴政一统天下,各项律令少不得要进行一些变革,他手底下可太缺卫鞅这样的人才了!
面对和善的嬴政,此时还寂寂无名的卫鞅,显得有些受宠若惊。根据嬴政和嬴渠梁之间的辈分差推断,嬴政的时代距离嬴渠梁的时代,应该已经相当久远了。
难道,他卫鞅在后世秦王那里,竟也这么出名么?
“六国国君,不过是一群喜欢抱团的弱鸡罢了!”紧跟着,嬴稷也开口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