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嬴政相比,嬴稷对卫鞅的需求小得多,故而,嬴稷对卫鞅的态度还算正常,既不冷淡,也不显得过分热络。
嬴政颔首,对嬴稷的话语表示认同:“几国联军来袭时,看似声势浩大,实则满是破绽。只要我秦国顶住了第一波攻击,令其中的一路军队损失惨重,其他几路军队自然心生顾虑不敢再全力与我秦国对战,转而优先保存自己国家的战力。”
当然,嬴政手底下人才济济,秦国与其他几国的较量往往在大战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在嬴政统治的时代,他并未真正见到过所谓的“六国联军”,因为他和他手底下的大臣们足够睿智,早在大战开始之前,嬴政君臣就已经通过攻心战以及金钱攻势,完成了对六国的分化。他们选择完主要的攻打对象后,自有数种手段,让其他几国保持沉默,隔岸观火。
“政儿说得不错,六国联军怂得很,只要我大秦态度强势一些,他们自然就怯了,他们彼此之间可还相互防备着呢。一开始不顺,后头,他们就别想顺当!我秦国伺机在他们之间制造一些矛盾,他们自己就散了。”
嬴稷和嬴政二人这轻描淡写的口吻,既让嬴渠梁的朝臣们惊讶,又令他们十分羡慕。
看样子,未来的大秦是真的很强,否则,嬴稷和嬴政在提及六国之时,绝对不会这样底气十足。
卫鞅在证实了心中的猜测后,又问:“敢问二位秦王,后世是如何制定与六国抗衡的策略的?”
其实,从刚才嬴稷和嬴政的话语中,卫鞅已经得到了部分答案,不过,他希望了解更多的细节。秦王稷和秦王政对于应付六国联军,那是经验丰富,可对于嬴渠梁君臣而言,这还是他们从未遇见过的场景。
“六国要战,寡人便战!谁人胆敢牵头攻打我秦国,那人只管洗干净脖子给寡人等着!”嬴稷极为硬气地开口。
他神色桀骜,似乎不将其余几国看在眼里。
嬴稷也的确说到做到。
楚怀王胆敢担任合纵长,为“五国攻秦”之事增砖添瓦,嬴稷便将他骗到秦国,囚禁至死。
楚怀王的儿子楚顷襄王胆敢联合他国合纵攻秦,嬴稷便派白起等人一路打到楚国都城郢,一把火烧了楚国先王的陵墓。
后来,楚顷襄王之子楚考烈王倒是不敢再直接跟秦国对着干了,他暗搓搓地撺掇周赧王做牵头之人,号召其他国家一起加入攻打秦国的队伍中。结果,害得周赧王创造了“债台高筑”的典故不说,周王室也让秦国给灭了。
嬴稷不管别的,只管盯着牵头合纵攻秦之人一顿穷追猛打,他的这种做法,也让一些与秦国并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国家出工不出力。
所谓的“合纵长”听着好听,实则对于六国之人来说,是烫手山芋。万一合纵抗秦不利,能不能承受得住来自秦国的怒火,这对于诸国国君来说,需要他们好生掂量掂量。
眼见着嬴稷和嬴政对于抗击六国之事经验丰富。嬴渠梁朝中的不少臣子也收起那副“天要塌了”的表情,开始认真思考迎击六国之策。
六国联军固然强大,他们这边也有三位秦国国君呢。嬴稷麾下有二十万大军,嬴政麾下有二十万大军,再加上嬴渠梁还能从秦国招募来数十万大军,三朝联手,未必打不过六国联军。
起码三位秦国国君麾下的军队,会比六国联军心要齐得多。
嬴渠梁想了想,道:“武安君白起战功赫赫,寡人听闻不仅寡人麾下的将士们在武安君的指点下颇有进益,就连政儿麾下的将领们对武安君也十分敬服。这一仗究竟该怎么打,交由武安君来定夺就是。我们这些人,只需做好战场外的事,确保前线粮草的供应,同时,派出人手与六国进行交涉,扰乱六国君臣的判断。”
“就依照老祖宗说得来办吧。”此时,嬴政不免有些懊恼,他出发之时,怎么就将那些善于与六国打交道的“外交官”们全部留在了大秦。
但凡他身边能带几个如姚贾、顿弱、甘罗一样的能臣,现在他就能省力许多。
沉默不语的嬴稷则打定了主意,要给白起去一封书信,让他打仗之时考虑考虑秦国现在的实际情况。
如今大秦的后勤保障能力远不及后世,白起可别把后世跟六国对抗的经验,带到如今的战局中来。
这时,卫鞅又主动向秦国国君们献策道:“六国国君彼此之间矛盾重重。魏国与楚国有夺地之仇,三晋之地虽名为同盟,实则貌合神离,魏齐之间既有争霸的矛盾,两国的统军之人又有血海深仇,燕国地理位置偏远,与我秦国并无直接的利益冲突,反倒与跟它接壤的齐国和赵国矛盾更大。请君上派人出使列国,劝说楚国与燕国保持两不相帮,并派人在前线散布流言,令其余几国离心。”
嬴渠梁点了点头:“既然你是这项提议的倡导人,这散布流言之事,就交由你来做吧。”
至于该派遣何人出使他国……
嬴渠梁在自己朝中的大臣们之间扫视了一圈,感到有些头疼。
先前,六国不屑搭理秦国,几代秦国国君为了避免自取其辱,便也甚少派人出使六国。可以说,他这朝堂上的大臣,与六国打交道的经验相当少。究竟谁能为他完成这项重要的任务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