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既肯定了孙膑的才干,又表明了秦国国君对孙膑的势在必得。
当初,孙膑被庞涓所害,一心想要在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同时,找庞涓报仇雪恨。在他看来,国力日益强盛的齐国就是他最好的选择。
那时的孙膑,完全不曾考虑过秦国。他如何会知晓,在不久的将来,秦国这个身处西陲之地的偏远国家竟能给六国带来这么大的威胁?
蒙恬见孙膑对于入秦一事并不十分排斥,又道:“齐王能给予先生的,我秦国国君也同样能给予先生,先生何必执着于齐国?”
“齐人毕竟对膑有救命之恩。”孙膑道。
当初,孙膑初出茅庐,师兄庞涓已在魏国混出了名头。庞涓邀请他入魏为官,孙膑欣然同意。谁知,这竟是一个巨大的骗局。
庞涓邀请孙膑入魏,并不是为了提携这个师弟,也不是为了让魏国变得强大起来。
庞涓深知孙膑的才干远胜于自己,他怕孙膑有朝一日在魏惠王面前崭露头角,取代自己的地位,更怕孙膑去辅佐别的国君,与他所在的魏国为敌。于是,他决定对孙膑动手。
孙膑一进入魏国,就被庞涓派来的人秘密监视了起来。
没过多久,庞涓就找理由将孙膑下了狱。
在狱中,孙膑被砍去了双足,又被人在脸上刺字。
接受完严酷刑罚之后的孙膑奄奄一息,幸亏那时,齐国使者见他谈吐不凡,偷偷找人来给他疗伤,并将他运回了齐国。否则,孙膑早就性命不保了。
伤愈之后,孙膑被齐国使者引荐给了齐威王。齐威王在与孙膑经过一番交谈之后,惊为天人,当即便要拜孙膑为上将,却被孙膑以身有残疾为由婉拒。
此时的孙膑,历尽生死磨难,早已不再是刚刚离开师门的那个他了。他知道,自己双腿不便,在齐国又毫无根基,如果一上来就夺走了上将军之位,不仅会让原本的上将军田忌心生芥蒂,同样也容易引起齐国其他高官的忌惮。
况且,孙膑对齐威王说的这番话,也不完全是托词——依照他的身体状况,是无法尽到属于上将军的职责的。
在孙膑的推脱之下,齐威王最终任命孙膑为军师,以最高礼节来对待孙膑。田忌也因为孙膑有着如此才华,却不与自己争夺上将之位,而对孙膑颇为尊敬。
田忌虽然担任着齐国上将之职,但他自知在谋略方面他不如孙膑,他对孙膑的意见十分重视。
齐威王是孙膑的伯乐,齐人更是对孙膑有救命之恩。正因如此,孙膑无法轻易舍弃齐国。
蒙恬会意:“齐国为我秦国保住了先生的性命,我秦国自当派人送礼感谢齐国国君。”
孙膑:“……”
齐人救了他,与秦人有什么关系?说得好像齐国是在为秦国保管人才似的。
“我秦国求贤若渴,必不会让先生为难。”蒙恬对孙膑道:“如果先生答应效忠于我秦国国君,往后十年,除非齐王攻打我秦国,否则我秦国绝不会主动对齐国用兵。”
仅凭蒙恬,当然无法给出这样的承诺来,授意他这么说的,当然是秦王政。
秦王政这么说,看似对齐国颇为有利,实际上对秦国产生不了什么影响。
秦国刚刚进行了第一次变法。接下来,秦国君臣要做的,就是巩固秦法,并着手开始进行第二次变法。
与其他国家相比,嬴渠梁时期的秦国,面积太小,人口太少。
为了吸引其他诸侯国的百姓入秦,嬴渠梁下达了诏令:“其他诸侯国来秦者,立刻免除三代人的徭役、赋税。秦国四界之内,岭坡、土山、沼泽,十年不收取任何赋税。1”
也就是说,秦国起码要花费十年以上的时间,来开垦荒地,发展国力,并让这些从其他国家来秦者对秦归心。
之后,秦国还需要平定周边的国家,特别是拿下巴蜀之地,得到当地的盐池、粮食和人力,为日后东出函谷做准备。
对于嬴渠梁来说,在接下来的十年甚至二十年中,齐国根本不会成为他的战略目标。
正因如此,秦王政才会授意蒙恬对孙膑说这样一番话,以此来打消孙膑心中的顾虑。
孙膑没有立刻给出答复,他只道:“先入秦看看吧。”
蒙恬应了一声,而后吩咐身边的亲兵将孙膑抬走。
秦王看上的人,不管他是否乐意为秦效忠,此后,他都无法再离开秦国。
这时,田忌刚好率军离开了秦军的包围圈。他一抬头,就看到孙膑被秦人抬走的一幕,不由目眦欲裂:“先生!”
齐军来一趟函谷关,本是为了试探秦国的实力。没想到,秦国的实力没有试探到,反而弄丢了自家的军师。回去之后,他们该怎么向齐王交代?
当下,田忌便决定不计后果地夺回孙膑,哪怕是他自己丢了,也不能让孙膑丢了呀!
眼见着田忌率领齐军气势汹汹地杀了过来,王贲率领一支精兵拦在了田忌跟前:“蒙恬,你带着孙先生先退回关中。”
王贲与蒙恬所率领的士兵人数本就不多,按理说不该在此时分兵。但后方就是函谷关,对于蒙恬来说,只要带着孙膑撤回关中,他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一半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