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王夫之位非己莫属,谁知道还需要竞争上岗啊。
当新帝履行承诺,在朝堂上宣布即将册立平叛有功的西境军将领兰羽时为王夫时,朝臣们沸腾了。
“雨露均沾啊皇上!武阳侯的功劳难道就这样被抹杀了吗?”御史大夫率先出列,语气铿锵。
“男人心海底针,若厚此薄彼,只怕养虎为患,皇上三思!”有人一带头,原本抱臂沉思的几位言官纷纷附和,一时众说纷纭,都是反对意见。
“太尉!卿总管军事,对这两位将才,有何高见?”黄了了按了按突突跳的太阳穴,开口询问道。
七嘴八舌的朝臣们安静下来,目光都投向了队列之首的太尉。
太尉是一个丽色犹存的中年妇人,尽管未着甲胄,但周身散发出一股剑拔弩张的气势,从黄了了宣布册立之事时,她就不动如山,一副从容淡漠的样子。
“臣以为,这王夫之位,熹贵妃也未尝不可。”
一丝微妙的沉默,在空气中蔓延开来,之前窃窃私语的朝臣们都屏气凝神,专心盯着手中的玉笏。
黄了了:……我看您是来整顿职场的。
深吸几口气后,她面色和煦地开口:“噢?爱卿何出此言哪?”
“熹贵妃出身贫贱,又来自地广人稀的北境,得知熹贵妃自入宫起盛宠不衰后,北境百姓不重生女重生男,结果劳动力增加、不断拓荒,如今的北境,隐有南境繁盛之貌。若从长治久安记,熹贵妃夫仪天下,北境富庶,指日可待。”太尉躬了躬身,“只是现在熹贵妃被褫夺封号,幽居冷宫,只怕北境百姓心寒啊。”
敢情熹贵妃是北境的送子娘娘和吉祥物呗。
刚刚还在争论二选一的朝臣们瞬间又分裂成三个阵营,居然还真替熹贵妃喊起冤来了。
原先指望重臣能提出点建设性意见的黄了了平复了一下心绪,将期待的目光投向了武阳侯。
“为圣上效劳乃末将本分,不敢贪功。且末将处处不如兰将军,哪舍得如此让圣上为难。因此,末将自请永镇京畿,以军功为圣上分忧!”
茶香四溢。
兰羽时在心里惨然叹了口气,正待出列,只听高居庙堂的皇帝一声轻咳:“诶对了,各位爱卿平叛有功,长公主之乱后,朕尚未来得及宴请诸位以表谢意,不如十日后就在宫内举办春酒,诸爱卿携家眷出席,如何?”
众臣均口称“陛下圣明”,倒是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兰将军,此次春酒就由你全权操办。散朝。”黄了了当机立断站起身来,假装没听见几声微弱的抗议。
啧,谁还不是个端水大师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