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九娘的声音继续传来,“大伯母,九娘可把梅子让给八姐了,您可得多给八姐再备上梅子橘子。十妹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八姐可不得天天抱着梅子橘子吃个不停啊。”九娘笑嘻嘻的对着老夫人眨眼睛。
大夫人心里恼怒九娘下她们母女的面子,但看老夫人一幅护着九娘的样子,只能强颜欢笑道:“真真是咱们九小姐一张嘴,她一开口,我们就都是张嘴哑巴了。”
这话算不得好话,但长辈打趣小辈,九娘也奈何不得。
“你个促狭鬼!”老夫人用手指戳九娘的额头,“看你大伯娘生气训斥你了吧。以后啊,就乖乖的当个小哑巴吧。”老夫人话一出口,大夫人面色就白了。这话可比刚才自己说的话要重的多。
九娘父母俱在,且父亲还是从四品的一方大员,没得人家父母俱在,自己一个当伯母的教训人家女儿的道理。且还有祖母教导这一说,自己刚刚那番话岂不是摆明了说人家父母祖母不会教导子女么?
当下大惊过后就是埋怨,这个老太婆总是当着别人下自己的面子。这下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八娘讨好被奚落,自己也被老夫人敲打,二房指不定怎么看自己的笑话呢。
越想越气,却也奈何不得,只能硬着头皮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母亲知道我的,我,我这个人嘴笨。”老夫人也不理她,只坐在上座喝茶。
九娘藏住眼底的笑意,把十指竖在嘴前,瓮声瓮气:“九娘是个小哑巴。”心里得意不少,哼,这个大伯母,平日里仗着自己管家,没人克扣自己房内人的份例。
父亲母亲不在家,远水救不了近火,祖母年岁大了,姨娘也劝着自己要忍。今日借着这个机会,先给她个苦头吃,反正爹爹母亲快回来了,九娘有恃无恐的继续作怪。
“噗,九妹这个样子,太好玩了。”六娘忍不住笑道,“来,六姐给你糖吃。我看啊,不只是八妹吃醋,我们的小九也一股子酸味呢。”六娘拉了把九娘,轻轻的在她手心点了三下,事不过三。九娘看看六娘,一幅不好意思的样子伏在六娘肩头。
“祖母,别说八妹九妹,看着祖母夸十娘,我也醋呢。”六娘大大方方对老夫人道。
“一群促狭鬼。快别闹你祖母了。也不怪娘您夸十娘,十娘那孩子小小年纪,进退有礼的,可比家里这几个皮猴子稳重多了。就是我们六娘,平日里看着稳重,可您看这不也原形毕露了。”二夫人笑着道,今天留下来真是留对了,这出戏还真是精彩。
“我们六娘可比两个小的稳重多了。今儿闹了大半天也都累了,你们都回去歇着吧。六娘九娘留下陪老婆子我说说话,其他人散了吧。”老夫人慢慢说道。
八娘跟着大夫人走前,狠狠瞪了六娘九娘一眼。他们母女一走,二夫人带着其他人也退下来,一行人渐渐走远。
上房的风波,十娘自然不会知道,此时她正在自己院子里带着万嬷嬷摆着香炉给母亲上香。
“娘,你放心,我会过得好的,会过得比这府内任何一个人都好。”十娘默念,双手合十。
再睁开眼睛的时候,那点点悲伤已经不见了踪影。万嬷嬷知道,十小姐是真的长大了。从前那个单纯活泼的十娘,在夫人离世的时候已经跟着走了。
现在的十小姐经过南山三年的历练,已经不再是什么都不懂的大家闺秀了。只有狠,只有坚韧,才能在这后院生存下来。万嬷嬷看着才只有十岁的小姐,心酸不已。
“嬷嬷,我不在家,咱们院子辛苦你了。”十娘对着万嬷嬷,还像从前一样尊敬。万嬷嬷是母亲的奶嬷嬷,也是跟了母亲一辈子的老人,当年护着十娘避过后院的各种暗害,是以十娘一向把万嬷嬷当成自己的亲人。
“小姐快别这么说,都是嬷嬷无能,才让小姐去南山那种苦寒地一呆就是三年。”万嬷嬷心疼自责道。
“嬷嬷禁言,我去南山是为母亲守孝,也是为了杜家祈福,没有什么辛苦之说。”十娘淡淡打断嬷嬷的话。这后院,有些话能说,有些话就得烂到肚子里。刚敲打了一个宝琴,又来了一个嬷嬷。十娘一时间有些头疼,怎得她身边的人都是这般口没遮拦的人。
“小姐说的是,是老奴糊涂了。”万嬷嬷一惊,猛然醒悟过来,这浣花院的动静,各房可是都有关注。
“嬷嬷,先前我不在,这院子里你也不好多管,我对你的要求只有守好这院子,守好我母亲留下来的遗物。至于其他的,他们爱怎么闹就怎么闹吧。”
十娘想了想,有些话是得敞开了说,也让各房知道,什么是他们能动的,什么是他们不能伸爪子的。
“是,老奴一直记得小姐的吩咐,夫人的东西谁都不能动,老奴幸不辱命。小姐,钥匙给您。”万嬷嬷从贴身的小袄里掏出一把小巧的钥匙,交道十娘手上。
十娘看着掌心的小把银色钥匙,抬头直视嬷嬷,“嬷嬷,完璧归赵还不是时候,你且看我把娘留下的东西完完全全的拿回来。到那时候,我们在开库房看大戏。”十娘一笑,嬷嬷也跟着笑“夫人,你在天有灵,且看吧。”
“小姐,你身边的几个丫鬟,你准备怎么安排,我听入画说,侍书和宝琴……”
嬷嬷想到跟着回来的几个丫鬟,轻声询问。本来小姐身边按例是四个大丫鬟,四个二等丫鬟,六个小丫鬟和院内婆子若干。现在宝琴被降为二等丫鬟,四个大丫鬟里就有一个空缺,一个处理不好,会引起混乱。
“让入画去管小厨房,茶水吃食一定要注意,别让那起子小人钻了空子。抚棋,屋子里的大小事务都交给她,也算是历练历练。侍书,就跟着我吧,侍书心细稳重,不容易给人抓住把柄。宝琴,二等丫鬟给她管,尽快换上咱么的人。请安的时候,让她跟侍书一起跟着我,这丫头嘴甜,跟各房打交道用她准没错。至于院子里的事务,还要嬷嬷你多操心。只要没有二心,你看着提拨,我必会重用。往后我们用人的地方还多。”十娘想了想,跟万嬷嬷细细交代。
“嬷嬷,只一点,我容不下嘴碎的,告诉他们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都心里掂量掂量。”十娘想起宝琴和万嬷嬷,不得不再次敲打,以防生出事端。
“老奴省的,小姐放心。小姐,七日后,您就要除服了,你看要怎么准备。”万嬷嬷想到七日后的大事,又细细的问了十娘。
“嬷嬷不说,我也记得,我娘走了也三年了。除服后,我们得想办法劝爹爹尽快去陈家下定。黎姨娘那,我们也要给她个回礼不是。看看新夫人进了门,把持爹爹后院的黎姨娘还怎么张狂。”
万嬷嬷看着小小年纪就一副成竹在胸的十娘,莫名的信服。
“嬷嬷,你附耳过来,咱们得商量下细节。”十娘悄声道。
万嬷嬷听完后,拿着十娘又交还给她的钥匙自去库房取十娘吩咐的物件,内心暗暗道:且等吧。
且等新夫人入府,跟黎姨娘斗吧。只有这样,她们才能腾出手来,收回夫人留下的产业和陪嫁铺子。
十娘生母陆氏,出身玉京望族陆氏,跟当今的顺华陆氏同出一族,是陆顺华的族姐。陆氏十五岁刚嫁入杜家时,也曾跟四房老爷杜贤学琴瑟和鸣,举案齐眉。好景不长,一直无所出的陆氏,抬了自己的大丫鬟春芬为姨娘,然陆姨娘跟夫人一样,也一如所出。四年里陆氏顶着巨大的压力,求医问药,期盼为杜四老爷生儿育女。
哪成想,在杜学贤中了庶吉士后,老夫人做主抬了黎氏入府,是为贵妾。黎姨娘出身名门黎氏,虽然与当今的鹂顺义也是同族,但黎姨娘娘家父兄皆亡,只余一个寡母与幼弟依附族里接济过活。老夫人看黎氏好生养,遂抬入府来,给自己儿子做小。谁成想,黎氏入府三月即传来喜讯,陆夫人强忍着嫉妒命人好生照顾。
黎氏却恃宠而骄,处处寻陆夫人难堪,陆夫人只有隐忍。待到生产,双胎落地,杜老爷大喜过望,当场抬黎氏为侧夫人,上族谱。产子又升侧夫人的黎氏,更加肆意张狂。杜四老爷因是第一次有后,整天围着儿子转,去黎氏屋里也多了起来。陆夫人惊怒交加下晕倒,大夫诊断下,才知有了身孕,也动了胎气。
盼了那么久才有的孩子,陆夫人自然紧张万分,在大夫说要静心养胎后,甚至连房门也不太出,低调安胎。只为一举得男,为杜家延续香火。然陆夫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待到生产,稳婆被黎氏收买,要让她一尸两命。
好在万嬷嬷在紧要关头发现异常,迅速把有异心的稳婆甩出门去,陆夫人在万嬷嬷的帮助下产下十娘和小少爷。但因孩子待在腹中时间过长的缘故,只十娘一人独活。小少爷确是生下来就断了气,陆氏的身子也从此再不能生育。
吃了这么大的亏,甚至险些丧命,陆夫人岂会善罢甘休,出月后她迅速收回内院管理权,又使出所有手段重新笼络了杜四老爷。杜四老爷本就与陆氏有感情基础,要不是一直无子也不会被老夫人强迫抬黎氏入府。对黎氏,杜老爷是感激的,因为她为他延续了香火,但说到宠爱,实则不多,黎氏也不过是仗着自己的肚子耀武扬威。
因着生产时的混乱,待到万嬷嬷想起那个稳婆时,稳婆已畏罪自杀,证据也就不了了之。拿不到证据,陆夫人知道黎氏也是个有手段的,于是开始不动声色打压黎氏。
一时间黎氏在杜府举步维艰,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黎氏的次子因为一次小小的风寒,满岁即殇。经此事后,黎氏收敛起张狂,在陆夫人跟前小心伺候,两人心里都明白,斗争才刚开始。
后院的女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从来后院就没有干净的时候,争斗更是非死即伤,就看谁的手段更高明。
此后七年,两人明争暗斗,一直是陆夫人略胜一筹。陆氏和黎氏一个有宠一个有子,老夫人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三年前,陆夫人染病去世。黎氏才算是正在的在杜府四老爷的后院一支独大。
十娘当时只有七岁,陆夫人去世后,十娘在府内半年间被暗害不下十次。十娘跟万嬷嬷商量后,带着丫鬟求到老夫人处,自请为母亲去南山守孝,为家族去南山祈福。
老夫人本想把十娘接到身边教养,十娘把母亲陆夫人的陪嫁铺子拿出来两个,恳求祖母帮忙打理,自己却一心求去。老夫人只好派护院下人一起随十娘去南山。
十娘再次回忆起嬷嬷讲给自己听的往事,朝着偏院的方向一笑,黎氏,等着收我的谢礼吧。
七日后,除服礼毕,四房正院,十娘同着父亲杜四老爷的面,送予七少爷杜子君一方徽墨,说是代替母亲给七少爷的贺礼,唯望七少爷治学上进,跟父亲一样,少年得志,得中秀才。
七少爷看着十娘送上的徽墨,笑着推辞“多谢十妹相赠,但这徽墨想必是母亲留给十妹的,君子不夺人所爱”随之不在意拎起墨匣,又把墨匣合上递给了十娘身后的侍书。
杜四老爷看着徽墨匣,良久才回神,对着七少爷不在意及推辞举动皱眉,而后呵斥“混账东西,你就是这么对待你嫡母的赏赐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长者赐不敢辞,你倒好,不但要推辞,还轻视你母亲的遗物。罚你去祠堂向你母亲请罪,你可服?”
看着长子跪在地上不服气样子,不由得怒火更胜。待要继续呵斥,就听到黎氏劝阻的声音和十娘轻声叫喊。
“老爷,您是知道子君的。子君一向懂事,这次的事情,子君也是好意。十娘把姐姐的东西拿出来给子君用,子君也是心疼十娘小小年纪就没了母亲,不忍心嫡母留下的东西让他自己糟蹋了,故而推辞不受。绝无不敬嫡母之意,望老爷明察。”
黎氏声音不大,但句句话滴水不漏。一时间,杜四老爷迟疑了。
“父亲,是女儿不孝,一回家,就给父亲侧夫人七哥添麻烦,让父亲烦心了。侧夫人说的是,七哥是疼我的。也必然不会不敬嫡母的。母亲在世时,常说望七哥像父亲一样读书识字,做锦绣文章。当时女儿和七哥还小,母亲就说等我们长大了,最好的徽墨留给七哥。女儿一看到七哥,一高兴就想着必不能辜负母亲生前的意愿,就让嬷嬷开库房找出了母亲当年送予父亲的一模一样的徽墨。却忘记了,七哥心疼女儿就像女儿挂念七哥一样,是女儿的错。请父亲莫责罚七哥,女儿收回徽墨就是。咱们一家人万不可因一点子徽墨而大动干戈。”
十娘跪在七少爷身边,一脸恳切。
“罢了,十娘起来,你也是一番好意。七郎也起来吧,祠堂就免了,罚你抄写礼记三遍,供奉你母亲牌位前,就当是为你母亲尽孝了。十娘来,跟父亲去你母亲那,这么久没回来,陪父亲说说话。其他人都散了吧。”
杜四老爷疲惫的站起身来。十娘向侧夫人七少爷行半礼后,捧着徽墨匣子,上前跟随父亲向母亲生前居住的恬然居走去。
“你母亲生前最爱菊花,她常说菊是花中隐士,恬淡宁静,内心方能淡泊致远。十娘喜欢菊花么?”杜四老爷带着十娘穿过一片菊花地,推开了以前曾经推开过无数次的房门。
十娘没有回答父亲的问题,而是放开扶着父亲的手,快步走进母亲的屋子,把徽墨匣子轻轻放在桌子上,点起了一角宫灯,琉璃宫灯映照着十娘恬淡的眉眼,白色衣裙随着晚风飘荡。
十娘没有回身,背对着父亲杜四老爷轻声道“娘,以前总是点着一角宫灯等父亲回家,娘不在了,十娘为父亲点灯。”杜四老爷看着十娘身影,眼圈暗暗变红。十娘越长越像亡妻陆氏,让人心疼。
杜四老爷缓缓走上前去,摸了摸十娘的头,坐在一旁,看桌上的徽墨匣子。徽墨匣子是用上好的紫云木做成,不用打开杜四老爷就能回忆起匣子内里的情貌。
那还是陆氏刚嫁进府时的往事了。
当年两人夜读,娇妻红袖添香,有回刚好墨用尽,她就送自己一方徽墨,自己高兴下回送她一精致妆匣。后来发现她按着他送的匣子的样子打造了各种匣子装各种物件,有墨匣子,有首饰匣子,有画匣子,都是上好的紫云木。
自己打趣她喜爱紫云木成痴,她却说“相公,我才不喜欢紫云木呢。我是喜欢相公送我匣子时的那种心情啊。我有这么多匣子,就有这么多喜悦啊。这样子,相公也会喜悦啊”
杜四老爷在陆夫人去后,不忍在看紫云匣子想到亡妻,是以三年来从不用任何关于紫云木的物件。看着小女儿捧着紫云匣子的小心翼翼,想到儿子的满不在意,心里还是有了淡淡的隔阂。终究不是亲生的就是养不熟,夫人的好心,怕是白费了。也好,不诚心期盼的东西,不给也罢。
“十娘,怎么想起给你七哥徽墨?”看着乖巧懂事的女儿,杜四老爷觉得有些事情,得教给女儿知道。
“父亲,你别生气了。女儿就是觉得徽墨配七哥,没想到七哥体谅女儿反而是女儿考虑不周了。那父亲,这方徽墨给您用吧。您一定能用徽墨给咱们杜家争光添彩的。”十娘捧起墨匣恭恭敬敬的递给杜四老爷。
“父亲不怪吾儿。十娘乖,父亲收下了,父亲很喜欢你和你母亲送的礼物。”杜四老爷接过紫云匣子和匣子里的徽墨。
“父亲,你想母亲么?”十娘伏在父亲的膝头。杜四老爷抚摸着十娘的头,手里一顿,又继续轻拍。
“天晚了,十娘回自己的院子休息吧。改日父亲休沐,带你去你母亲的庄子上耍。”杜四老爷像是不在意十娘的问题,轻推十娘回去休息。
十娘看父亲神色,起身告退“那十娘回去了,父亲也早些安置吧。”
帮父亲阖上门的刹那,十娘透过门缝看着抱着紫云木匣子的父亲,眼圈红了,内心震动但不动摇“父亲,对不起。”
谁也不知道这夜发生了什么,只听说杜府四老爷,正七品翰林院编修杜贤学在正房先夫人陆氏的恬然居一夜未眠。只有四老爷自己知道,他用十娘送的一方新徽墨写下了“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两句诗,放入紫云木匣子内,收好保存,此生再未开匣一次。真真是竟夕辗转起相思。
☆、第3章 锦衣玉食事奢侈
正卯刚过,十娘就被侍书喊起,侍书带着宝琴一同伺候十娘更衣。十娘除服已有一段时间,但因着三年孝期穿素,再加上身量见长,三年前的都不大能穿,现今很少有华丽的衣裳。
十娘也不多说什么,大多是挑拣一些素色衣裳穿戴,只在首饰上下些功夫。宝琴这次却捧着三件从未见过的新衣裙供十娘挑选,十娘不解的皱眉,宝琴也不慌张,平稳的解释起三件衣裳的由来。
“紫色尊贵立水缎裙是大夫人那边派人送来的,说是特意让绫仙阁的绣娘赶制出来给小姐穿戴的。缕金百蝶穿花云烟缎裙的是二夫人那边派人送来的,说是一点心意,望小姐喜欢。米分霞锦绶藕丝缎裙是九小姐送来的,说是衣裳上的米分霞是自己亲手绣上去的,想跟小姐讨教女红呢。抚棋姐姐整理小姐的衣饰,大都是素色,怕小姐一直着素色被老夫人不喜,故让婢子挑出了各房送来的衣裳供小姐穿戴。”
宝琴回府后,跟着侍书一起随侍小姐左右,跟各房丫鬟婆子打交道,不急不躁,人缘很好。她性格活泼又有分寸,去老夫人院内请安的时候,跟院内丫鬟一来二去的也能说上话。更是跟掌管老夫人饰物衣裳的二等丫鬟夏依交好。时常能从跟夏依的交谈中不经意得到老夫人的喜好,故而明白抚棋的顾虑。
“拿那件缕金百蝶穿花云烟缎裙予我,剩下的两件收起来吧。年关将近,祖母那边会吩咐人给姊妹们裁制新衣的,且忍忍吧。没得为了一件衣裳巴巴的去闹,让外人说咱们四房没教养。当然咱们也犯不着给大房遮掩她的错处。母亲孝期一过,我就会除服,在外三年衣裳均未按着府里份例供给。如今回府了,还想让我吃这个哑巴亏,她倒是打的好算盘,也得看我能不能看上她的衣裳。”
十娘是十一月二十五回的杜府,陆氏的忌日是腊月初一,现今已是腊月十五。这季的八套冬装连个影儿都没有,前后快一个月的时间,大夫人愣是没有按着份例为十娘补添衣物添加丫鬟。十娘暗道:大房真真是好算计,也不知道公中的银子被他们补贴自家家用了多少。
十娘任由侍书和宝琴服侍着更衣,梳洗。二婢都不在说话,只专心为十娘打扮。坐在梳妆台前的时候,十娘还在盘算府里各房的各处的心思。
一时间室内安静下来,侍书快速又细致的将十娘的发分股,结鬟于顶,沾一点玫瑰头油,并不用托拄,使发自然垂下,并束结肖尾,垂于肩上。一个垂鬟分肖髻就成了,宝琴在一旁忙把玉衩银钿递予侍书给她簪上,二婢又一个在她耳垂夹上金镶红宝石耳坠,一个给腕上套入金镶玉手镯,这才算是打扮妥当。
侍书扶着十娘起身,轻声询问“入画在小厨房灶上炖着紫米山药粥和羊肉当归汤,还新做了几样时令小菜,还准备小姐爱吃的梅花栗子糕,小姐要不要先用点。”
十娘想了想还是回绝了“祖母那边必定赐饭,我就不用了,倒是你喊入画带上一蛊紫米山药粥,捡上几块梅花栗子糕,细细的包好,天气凉,别入了寒气。我孝敬给祖母。”
宝琴听后自去寻入画交代。侍书又为十娘披上妆缎狐肷褶子大氅,才后退几步跟着十娘从内室出来,宝琴此时已提着食盒等候在房门外。十娘看一切准备妥当,带着丫鬟婆子一行人去了老夫人居住的上房云然居。
到云然居的时候,刚卯时,老夫人刚起身,看见身着缕金百蝶穿花云烟缎裙的十娘,忍不住直夸口“果然是人靠衣装,这么打扮多好看。平日里十丫头穿着素净,看着就是一团孩子气;今儿猛地这么一打扮。但显得我们十娘越发出落的水灵,看着就像画儿里的仕女。”
“祖母取消孙女,孙女不依。”十娘不好意思道,说着噗嗤一笑,“再说了我哪儿祖母说的那么好,五姐六姐七姐八姐九姐才真是长的好,像画里的仕女呢。”
“你这孩子,还编排起你姐姐们来了。”老夫人指着她笑骂。
围着老夫人的丫鬟听了,忙笑着恭维老夫人“老祖宗您教养出来的小小姐,这满玉京谁不夸赞。上次辅国公府的黄老夫人还直夸咱们八小姐九小姐教养好呢。咱们十小姐更是个顶尖的,您老啊就好好享福,等着孙少爷孙小姐好好孝敬您。”一席话哄得老夫人喜笑颜开。
“十娘可没各位姐姐说的那么好,家里的姐姐们才真真是顶尖的,十娘也就盼着多跟祖母亲近好沾沾祖母的福气,将来啊保佑我像祖母一样当个老封君,那就是我的大造化啦。”十娘一幅占便宜的样子,又逗得老夫人直笑。
边笑边打趣道,“刚说十丫头看着稳重像仕女,看看,有这么淘气的仕女么。”
“能逗的祖母笑,一会多用几碗饭,十娘就是变成皮猴子都愿意。”十娘讨巧卖乖。
对着大一早就来自己这请安说笑十娘,老夫人十分受用。轻拧了十娘小脸一把“去小花厅玩会,让你玛瑙琉璃姐姐伺候我梳洗。”十娘笑吟吟道,“今儿让姐姐们歇歇,我也孝顺祖母一回。”说着就要上前帮老夫人更衣。
“我的十小姐呦,您就别抢奴婢们的活计了。您这么能干,老夫人可就不要我们了。您行行好,饶了我们吧。”玛瑙直笑着讨饶,并把十娘轻轻扶到一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