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现在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且路公公说的不无道理。在湖上,一是不安全,二是人手和医治器物都不足,不利于救治。”
皇帝中箭后,跟着的人都快吓傻了,一个个都不敢轻易移动,是以刚开始他们一行人躲在湖边的画舫中并不敢出来,也并未移动。
直到小路子回过神,想起皇帝的交代,才急忙派人去运史府传信,调派人手。运史杜贤雨接到信儿后,立刻带着人赶到了岸边,杜大人跟小路子合计后,决定立即把皇帝挪回运史府。
挪动过程中,尽管太医随行,尽管伺候的人小心,皇上的伤口还是不可避免的裂开,且裂得更大了。
回到运史府,伤口出血也越来越多,太医们商量之后,都不敢贸然拔箭,请来了两位娘娘和杜大人一起商议。
“郑太医,你给本宫说实话!”十娘逼着手下不停,在帮皇帝清理伤口附近血迹的郑太医。
作为这次南巡随行的资深太医,郑太医的医术和为人是皇上和十娘都十分放心的。
郑太医闻言并未抬头,声音也有些低沉,“皇上的伤必须把箭拔除后才能包扎,不然伤口一直是裂开的,血就止不住。”
“臣先想办法帮陛下把伤口出血的地方清理干净,尽量减缓伤口出血速度。一会拔箭时可能会引起大量出血,娘娘们莫慌。”
“太医准备何时动手拔箭?”陈氏拉了把十娘,自己先冷静下来,“皇上身边,可要人留下来帮忙?”
“回两位娘娘的话,微臣会尽快动手。皇上这伤口,箭头位置有些偏,伤口很深,拔箭地干脆利落。快速拔除箭头的那种疼痛,即使皇上神志不清也会下意识地挣扎,因此臣需要一名强健男子的帮忙,按压住皇上,不让他因为疼痛而挣脱,引起更大的出血。”
“没有问题,乙卯,出来。”陈氏话音刚落,乙卯就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太医还需要什么帮助?”十娘站在床边,拿帕子擦去皇上额上的冷汗,看着他痛,自己也白了一张脸。
“除了人手外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十娘轻声问道,皇帝不能有事,真出了事,帝国就……
“取壶温开水来,加入一些锣盐和糖,快速的搅拌均匀。给皇上喂下,喂不下就灌,实在不行,就拿帕子沾湿后给他沾嘴唇。”郑太医话音刚落,陈氏身边的大丫鬟就出去去取温开水。
“再来就是煮沸的烈酒和消过毒的匕首,以及足够多的白布硼带用来止血,此外,止血的草药备上,熬煮着。”这次郑太医每说一句,就有一边打下手的太医和大夫去准备。
“杜大人也留下吧,其余人,都出去等!”郑太医呵道,“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把窗户打开,通风透气。”
十娘放开皇帝的手,起身,来到窗边,伸手推开了窗户。窗外梧桐树的叶子随着风飘飞,有一片落在了她未收回的手上。
她收合拳头,就要离开,却被被郑太医叫住,“顺华请留步!”
“那妹妹就留在这帮郑太医的忙,本宫去问下各位姐们当时船上发生了什么。”慧昭媛道,她上前几步安抚的拍拍十娘的手,“别怕。”
“劳烦慧姐姐了。”十娘回握住慧昭媛的手坚定道,“我是皇上的女人,我不怕!”
慧昭媛陈氏深深的看了眼十娘,带着一群哭哭啼啼的女人离开。
这边,十娘打湿了帕子,帮皇上擦拭了头上的汗,接过宫女送来的兑好的糖盐水,一手端着茶盏,一手拿起小汤匙,有些艰难的往皇帝嘴里喂去。
皇帝无知无觉的躺在那,吞咽困难,糖盐水顺着他的嘴角流到耳边,像是透明的眼泪。十娘看到此情此景,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十娘想到这个总是很有控制欲的男人,这个总是很霸道的男人,这个总是很有主意的男人,现在只能安静的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等着别人救他,就觉得心酸苦楚。
十娘看了一眼郑太医和她三叔。郑太医正在火上烤着刀子,做再次的消毒,他三叔靠着打开的窗户,朝她的方向望着。二人的眼神在空中交汇,十娘在他的眼神中读出了担忧、犹豫。
来不及多想,她收回了目光,含了一口糖盐水,俯下身去。低头把水喂到皇帝嘴里。
她的嘴唇紧紧贴在他有些发凉的唇上,把糖盐水一点点的渡了过去,然后用舌尖挑开他的嘴唇进入其中,用舌头堵住他嘴里想往外流的水。
一盏糖盐水,喂喂流流,喝下去大半,待十娘再要取第二盏时,郑太医已经给刀子消好毒,看到她的举动,忙拦住她,“娘娘莫喂了。差不多了。臣这就下刀取箭。”
十娘退到一边,等郑太医取箭。
郑太医动刀前指挥在场的两个男人,“杜大人,一会烦请你按住皇上的下身,让他不要乱动。这位小哥,你上到床上去,按住皇上的上身,不让他挣脱。”
“明白。”二人快速的走到相应的位置,按着太医的指示做好了准备。
太医又道,“顺华娘娘,麻烦你一会把布条即使递给臣。”
十娘点头表示明白。
郑太医握着刀,划开皇帝的伤口附近的衣袍,“布,消毒。”
十娘上前去,拿棉布擦去血迹,又拿起另一块布条浸入酒中,然后拿着浸过酒的布条,对着伤口按了下去。昏迷中的皇帝一个哆嗦,刺激之下微微呼痛。
十娘干净利落的处理好伤口附近的血迹,对着那伤口周围一圈用酒消毒。
郑太医的刀,快准狠的宛入肉中,血很快的渗出来,郑太医的刀在伤口里刮、剜、旋转,带着倒刺的箭头,被慢慢的寻到。郑太医把箭头附近的血肉挖开,箭头只剩下一点连在肉里,他的手有些发抖。伤口位置比他想象的要深得多。
“太医!”十娘看他想要迟疑,忙出声呵道,“快动手!”
郑太医一使劲,刀剜入更深处,刀尖一挑,那带着血肉的箭头,就被起了出来。被起的那刹那,
皇帝不受控制的全身痉挛,按着他的人忙用力压制住他。
郑太医搁下刀,换手去取,那箭头被他快速的拉了上来。连着箭羽的箭头被完全拔除了。
把箭头扔到一旁的盘子里,郑太医先接过十娘手边的布条,把伤口附近的血擦干净。
十娘回过神来,递给他浸过酒的布条,郑太医接过按在伤口上,皇帝的脸色白的如纸片一样。
郑太医接过旁边太医递来的捣碎草药,均匀的涂抹覆盖在伤口上。伤口被草药盖住,一片黑乎乎的。看不到出血与否,十娘不由得急道,“这药能行么?”
“顺华放心,这药是藏地特产的,用来止血消炎,功效立竿见影。皇上的血不消片刻就能止住。”
“那就好。”十娘看到郑太医开始拿着布条帮皇帝包扎,松了一口气。提着的气一卸下来,十娘立刻感到了头晕。
口鼻间一股血腥味,扑面而来,浓烈的让人窒息。十娘晃了晃,身子微微向前倾倒。
“十娘!”盐运史大人脱口而出,奈何他站在床尾,离她还有段距离。只能眼睁睁看着她晕过去。
就在她要摔到在地的时候,斜插入一只手,拽住了她纤细的腰,避免了她的摔倒。
这边太医不一会就包扎好了皇帝的伤口,站在原地缓了片刻后,要去净手。又被盐运史大人拽住。
“烦请太医为顺华娘娘诊治。”杜大人拽着太医,一路拽到了靠近窗户的贵妃塌边。
郑太医在十娘人中上一掐,十娘就悠悠转醒。接着郑太医对着十娘道,“顺华请伸出手来。”
十娘有些迷瞪的伸出手来,郑太医在她腕上蒙上一层手帕,开始搭脉。
“本宫没事,就是太累了。”十娘对着一边担心她的杜运史道。
“娘娘脉象平稳,没什么大碍。”郑太医开口道,“唯一要注意的是,多加强点营养。”
“营养?”十娘觉得有些奇怪,往日里太医并未这么交代过。
“胎儿只有汲取了足够的营养,在母腹中才能充分的成形。娘娘注意下膳食的均衡就够了。”
“胎儿?!”十娘惊道,“你是谁,本宫有了孩子?”十娘手指抚摸着平坦的小腹,难以置信。
她停了避孕的药物,就是在南巡路上。那就是说,这孩子是在来南锣的路上有的。想到这,十娘不由得脸红,那段日子常常跟在皇帝身边,侍寝的机会是要比别人多很多。
欣喜过后就是淡淡的失落,这孩子来的巧,确不太是时候,他的阿爹还昏迷着,也不知道他阿爹知道他的存在后,会是何种反应。
十娘想的出神,一抬头,发现室内只剩下了她和皇帝二人。三叔和郑太医都不见了。
她下了塌,缓步来到床边,低头看着床上的皇帝,伸出手去,摸上他的脸,他的脸已经不再像刚才那样冰凉,开始泛着一丝丝热气。
“我们又有孩子了。”十娘收回手,坐上床塌。一只手拉起皇帝的手,放在自己的小腹上,另一只手覆盖住皇帝的手,“为了我们的孩子,请您也一定要醒来。”
微微闭上眼睛,再睁开,温情和柔情已经不见,她放下皇帝的手,离开床边,来到屋子中央。
拍手三下,梁上有个黑影飘下,“乙卯,今日到底为何?”
“计划刚开始没错,后来不知怎的,船上乱了起来。混乱中,。奴才等人要出去救驾,又被皇上暗中制止。还是孟婉仪眼尖,看到了射过来的箭,想为皇上档箭,情急之下扑了过来,只她力道太猛,无形中把皇上朝右推了一大步。箭头这才射偏了,射到了皇上的前胸,而不是正心口。”
“她倒是真心。这件事,没那么简单。去查,是谁走漏了消息!”带出来的人中,只有这几个暗卫知道具体的计划,其他人包括十娘也是皇帝不允许她跟随暗示下才明白他的用意。
十娘猜想皇帝原本是打算要以身犯险的,为的就是制造出他在南锣受伤的假象。
皇帝在南锣受伤,朝廷一定会震惊,这时候查南锣改盐政朝廷上的反对声音和阻力就会小不少。这样才方便加大改革力度盐政,整顿南锣吏治。
谁承想,出师不利。皇帝自己差点折损在这南锣,折损在自己布的局里。
跟着皇帝身边这些时日,十娘或多或少知道这位的心思,“皇上吩咐你们的事情照做,不用停。需要杜大人配合的地方,就拿着本宫的玉牌去寻他,他不会为难你的。”
“奴才明白。”乙卯道,他看了十娘一眼,下定决心道,“每个暗卫都有要盯着的盐煮和世家势力,只有奴才原本盯着的卫家,不久前被皇上下令撤销了。奴才这才一直跟在皇上身边。”
“你是说卫家?”十娘一点就透,“你去查,真的是卫家的话,也不用顾虑,尽管收集来证据。只有证据,本宫必定不会手软,定让他家知道,帝国的命运是他们偿还不起的!”
☆、第48章 细把衷肠略略诉
“娘娘,卫府少夫人求见。”若敏端着一碗黑乎乎的药从外面进来,搅拌后递给十娘。
“不见,这种时候她来干什么?”十娘把药微微吹凉,拿着汤匙小心的喂给皇帝,皇帝已经可以吞咽,但依然昏迷不醒。
“皇上今日好些了么?”
“还是老样子,不知道陈姐姐那边安排的怎么样了?”
“昭媛娘娘的意思是再等等,说不定皇上能醒来。”
“醒来又有什么用?”十娘问道,“他这伤口一直在反复,人也一直昏昏沉沉的。除了那次清醒的时候长些,再没有醒来那么久.。”
那次清醒是拔除箭头后的第二天。皇帝醒来时候,陈氏和十娘都守在床边。他趁着意识清醒,吩咐二人帮着宣召了南锣盐运使和随行的史官。
皇帝先是吩咐杜贤雨开始动手整治盐政,不要因为自己遇刺而放慢速度。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加大力度,狠狠打击私人煮盐。
接着皇帝握住十娘的手,提高声音“皇三子慕遥,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加封八王摄政王叔,摄朝堂事。两宫太后亦垂帘听政。”
一旁候着的史官忙记录在案,来不及写圣旨,皇帝直接在其上加印。
“皇上!”十娘一惊,拉着皇上无力却又坚持的手,“您这是做什么?遥儿还小,当不得如此重任。帝国还需要您!”
“丫头莫哭,告诉朕,最初你许下的诺言。”
“十娘愿辅佐主上,定计策,守江山,愿大梁国泰民安。”十娘的手紧紧拽着皇帝。
“大声说,能不能做到?”皇帝话音急促,有些上气不接下去。
“妹妹,快答应!”陈氏突然道,“您想让主子爷不安心么?”
“能,十娘愿辅佐主上,让大梁富强。”十娘松开手,皇帝快速的盖印,给一旁候着的史官。
十娘看到皇帝的手在盖下印后无力下垂,连一枚小小的私印都捏不住,再也忍不住,伏在皇帝床边哇的哭出来。
“记住你的话。”皇帝举手艰难的摸摸她的头,“帝国就交给你了。”
“您别说话,好好休息。”十娘抬头,“小八还等着阿爹抱,我们又有了孩子了。”
“好,小八阿娘要乖。”皇帝对着她微微一笑,头一歪,昏了过去。
“那奴才去遣卫夫人走。”若敏看十娘对着皇帝和药碗发呆,小心的开口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