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她等不到周建林的回信,谭家父子现在一心要走,她也没有办法。
他们来大陆将近一年的时光,以光鲜的姿态来,却以最丢脸的方式离开。
此时他们还不知道,这一趟大陆之旅会给他们谭家的未来带来什么。
*
“你前几天去公安局了?”
问苏葵的人是冯立国,苏葵点头:“是去了一趟,您怎么知道?”
“我儿子就是一名公安。”
这个苏葵倒是不知道,她开始回忆有没有哪位公安同志跟这位师长长得像。
“你应该没有见过他,他只是在公安系统工作。”
谭惟伦这个本来不算什么,但因为查到他之前的事,所以才向内部打过报告。
苏葵没有多问,只说道:“感谢您关心,这事已经解决了。”
经过这件事,他们这辈子应该都不想再踏足大陆了。不过事情哪能如他们所愿,谭家的好多生意都是跟大陆有关的,根本就错不开。
还有这次华国运动这个组织在港城被清洗,港城现在和美欧各方关系有点微妙,就是不知道对他们做船运的有没有影响了。
冯立国不是随便提起这件事,而是告诉她:“你的警觉性很好,以后这样的事情可能还有很多,你要继续保持。”
干这一行,尤其是现在国际国内环境都不太稳定的情况下,意外事故不是没有。
谭惟伦这种还不算什么,要是真的遇上什么特工反动势力那就危险了。
他还不知道苏葵其实早就遇上过他说的这些情况了。
苏葵明白上面的想法,他又何尝不明白,不出意外,他们将来要一起共事。
领导让他跟苏葵学习,其实同样也是让苏葵跟他学习。她的学习能力强,但斗争经验不丰富,封恒要负责提点她。
“我明白。”苏葵正色回答,虽然她从来不惧怕任何挑战,但完全明白所有人对自己的良苦用心。
看她这样正色,冯立国又想起来她年龄其实还小,又说道:“你也不用太担心,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专心做你的事情就好。”
现在她虽然被称为天才,寄予厚望,但终究不是什么重要身份,不会有人把她怎么样。
等以后她真的担任重要职位,到时自然有专门的人负责他们的安全。
各司其职,才能让工作效率提高。
但苏葵的脑回路和他不太一样,她点头道:“确实,我确实不太擅长自我保护。”
苏葵直接问他:“冯师长,您有什么好方法吗,我想学。”
其实她自保的手段还挺多的,从前跟她爸爸学了不少,但现在基本没有光明正大拿出来的机会。
就上次帮抓个人,她还顾忌着只敢扔个石头过去,用的最多的还是给调查部那边送情报。
“你想学什么?”
“就学一点自保的手段。”苏葵说,“您说得对,以后的情况谁料得准,万一以后有什么事,我也能自己保护自己。”
冯立国说的还是“可能”遇到,但苏葵可是真真切切知道发生过这种事的,她不得不未雨绸缪。
提到这种事她不怕也就算了,竟然还这样冷静地提出补足短板,冯立国很欣赏她的这种心态,但还是说道:“你现在学习太晚了。”
部队的训练十分辛苦,但凡有点水平的,哪个不是花大量时间练起来的。要是随便练练,还不如别耽误这个时间。
而且他看苏葵身量纤细,实在是不像能吃这种苦的样子。通常这种脑子发达,学习厉害的人,身体素质都不太好。
苏葵挑了挑眉,她明白冯立国的意思了。
他两的对话又没有瞒着别人,这会儿课间的功夫旁边人都听见了。
这几天不少人都跟苏葵搭上了话,发现她确实是一个挺好相处的人。
最重要的是她身上完全没有学生的稚气,也没有因为自己年少得志的傲气。整个人就是非常平和,也非常包容,仿佛阅历比他们还要深,和她相处起来不会觉得违和。
这批学员中女同志还不少,基本都来跟苏葵说过话。这里又不是大学,完全是入岗前职业培训,对于未来的同事,都是想有一份相交的情谊的。
冯立国那里他们不太好直接跟他交谈,但问苏葵还是可以的。
“苏葵,你是说你要跟冯师长学点自保的手段?”
问她的这位女同志是从报社那边调过来的,叫俞芳,能担任科级干部,又被选到这里来,她是个挺聪明的人。
当即就提出:“我可不可以也跟着你们学?”
好家伙,冯立国还没同意,她就把自己安排上了,倒像是默认一定会教一样。
当然,如果她没有将那种黏糊的目光一直放在冯立国身上的话,苏葵就相信她是真的想学。
冯立国只同样摇头:“太晚了。”
旁边一位女同志就笑起来:“俞芳,人家师长是说你年纪太大了。”
俞芳一下子气红了脸:“我年纪大?”
那位女同志笑了笑:“人家小苏还没有二十,师长都说她太晚了,你都三十岁了,还想学什么?”
陈秀娥!说她年纪大,竟然还把她真实年纪就这样抖露出来!
两人虽然不是一个单位的,但却是一个地方的,从小就不对付,谁知道她现在当着这么多人面给自己难堪!
“你——”她正要指着人说什么,上课时间就到了,只好背着人狠狠瞪了她一眼。
“瞪我干什么,这年头实话实说还要不得了?”
她还想说什么,教授已经进来了。
冯立国正好看见苏葵一副错过好戏的表情。
可不是错过好戏吗,苏葵本来什么也不知道的,谁让陈秀娥偷偷告诉过她让她不要搭理那个俞芳,她男人早没了,急着找第二春想拿苏葵当跳板。
苏葵看了看旁边的这位,位高权重,妻子又走了很多年,确实容易被人盯上。
*
几位教授让做的作业这周他们已经交上去了,大家都等着看结果。
谁也不会把这当作普通作业,这分明是对他们的职业考验。
“大家做的作业我都看了。”
看到大家不同的眼神,魏教授直接一指道:“苏葵同志,你上来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苏葵之前还在看好戏,现在就轮到她给别人看了。
一来就让苏葵上台?是她做的作业太好了吗?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苏葵身上。
“大家先听。”魏教授罕见地向他们解释,“听完再告诉我,你们都学到了些什么。”
大家越发看不明白了,但有人已经反应过来了,问他们学到了什么,不就代表将她的作业作为范本,甚至是作为老师都认同的标准答案了吗?
她到底写了什么?
苏葵写了什么其实很简单,一篇论文而已,一篇长达五万字的论文……而已。
她上一次写这种,还是在当初没钱用的时候给《文学周刊》投的两篇稿子。
这一次,苏葵不过是又把自己的老本行捡起来了,只是内容从文学相关换成了外交相关。
陈教授让他们分析华苏两方的关系,这对苏葵来说是个大好机会,能够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合理化地展现出来。
“这篇文章,我先采用宏观的方式,主要从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分析两国……”
华苏两国这几年交往甚深,这边能查到的资料不少,给了苏葵非常大的便利。
有时候有了结果再推过程反而容易很多。苏葵是早就知道了所有结果,只缺少佐证让她想要的结果“合理”地被推测出来。
她先是从起因谈起,从各个方面分析了两国关系破裂的原因,又谈到这次撤回专家分别对华苏两方的影响,对国内国际的影响。
详尽全面到几乎找不出任何可以删改的地方。这种大事,国内早就分析过无数次,当然结果不会告诉大家的。可苏葵就是有这样的本事,能够把他们分析过的所有点面全部考虑到。
整整几万字,她只是简要说明。所有学员想到的,想不到的,她都全部考虑到了。
听着听着,大家的表情就开始凝重。
然而这还不是苏葵最让他们惊讶的地方,最令他们重视的是苏葵最后的一个大点。
两国的未来将会走向何方?
“目前,他们的经济基础强盛,是唯一能与美直接抗衡的国家,但国内依旧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国内组织能力与动员能力与经济实力不匹配,对外不得不与美多年对峙,消耗巨大。最关键的是,失去了我们的支持,对他们其实有非常大的影响……”
苏葵同样是从多个方面分析,甚至还摆出了她查到的一些数据。
这些数据有些是学校图书馆里存放的,有些是她当初有意识的收集的。学校俄语系发展了多年,带来了不少资料,苏葵是那边教研室的常客。
一个国家的衰落不是一年半载形成,其实这时候就有些征兆,但是很多人都只能看到它此时的辉煌盛大,尤其是在这一二十年,更是达到了鼎盛。
此时此刻或者说就是将来,大概都没人敢相信,这样一个超级大国会走向崩离解体的命运。
“……所以,唯有我们自身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苏葵用这句含义深长的话做了结尾。靠别人终究受人掣肘,只有我国自主研发的的两弹成功,我们才能真正拥有话语权。
听完这篇长长的论文,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她还真敢说啊!
这样的观点不是说他们没有,只是根本拿不出论据,总不能说原来这个老大哥不干人事,所以我觉得他将来一定后悔一定垮台。
毕竟怎么看受影响最大的都是我们这边,他们怎么也不像苏葵说的那样有什么危机的样子。他们的强大全世界有目共睹,真的像苏葵说的,我们对老大哥的地位有这么大影响吗?
魏教授问:“大家知道我为什么要让苏葵同志来上来了吗?”
能不知道吗?听了她的分析,他们就觉得是在拿自己的答案跟标准答案对。能对上她的越多,成绩就越高。
他们有分析原因的,有罗列影响的,有谈论未来的,也有全都一起的,但绝没有一个人能像苏葵这样全面。
有一位学员思考道:“魏教授,您觉得她的分析会成真吗?”
“好问题。”魏教授跟他故作沉吟,“我争取活得久一点,看看这事儿到底是不是真的再来告诉你。”
未来的事情没有人会知道。实际上,他们所做的一切分析都是基于现实做出合理的推测。大家也明白,只是想求一个心安而已,毕竟谁都巴不得苏葵说的是真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