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没把“吧”字说出口,苏葵就拿出《北方日报》来递给张厂长:“上周,我在京城大学文学研究所主办的《文学周刊》版面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您可以看看。”
她当然是有备而来,白纸黑字才更有说服力。
家具厂里也订了报纸,张厂长虽然没认真看,但也知道能在上面发表文章的有多厉害。
他指着文章上的作者名:“你就是苏葵?”
“是我。”
他又看向陈校长,陈校长也说:“这篇文章的确是苏葵同学写的。”
“哦对了,还有,这是京大给我的汇款单据,这是京大教授和我的通信。”
苏葵从包里将这些东西一一拿出,放在桌面上,说出的名头一个比一个大。
这下张厂长终于有点相信,苏葵能考上京大了。
他咽了咽口水,才小心翼翼地拿起来看,信上一串文学他看不懂,但京大汇款的章他还是认得的。
“怎么样,您同意了吗?”
张厂长看了看陈校长,又看了看手里的信件单子,最后眼神复杂地看着苏葵,一咬牙:“成,我同意了,就按你说的办!”
他又道:“你要是真能考上京大,别说桌椅了,以后你家里的家具,我包了!”
陈校长的保证和报纸上发表的文章给他吃了定心丸,不说别人,光是苏葵一个人,京大这块响亮的招牌就能给他带来多少品牌效应!
这会儿除了苏葵家人,恐怕就是他最盼着苏葵考上了。他又提出苏葵不是说有什么高考模拟吗,到时候这成绩得让他看看,苏葵当然是一口应下。
张厂长更高兴了,他们又商量好明天派人拉过去,还带苏葵去看了桌椅的样式,让她自己挑。
直到出了厂子门口,陈校长都是恍惚的。
“这就成了?”
他都做好准备要是不成,学校里怎么也得先垫上这笔钱,谁知道苏葵三言两语人家就同意了!他这个校长光在那儿当个背景板了。
“对,成了,咱们得赶紧回去,跟小学那边说一声,还得把礼堂再布置一下,对了,校长,要尽快通知同学们做好准备……”
对对,是得这样做,陈校长不断点头。他又怔住,不对啊!他两到底谁才是校长?
*
回来后,陈校长想起苏葵立下的军令状,忍不住催她赶紧回去复习,其余的事儿交给他和其他老师。
苏葵也没有驳他的好意,在她看来,这次的考试就相当于以前的高考一模。她已经将各科知识框架搭建好,将所有知识点先过了一遍,拿出全力以赴的态度。
不仅是为了检验自己的水平,也为了给所有关心她的人上一针强心剂。
*
然而不仅是这些人关心她,此时,京城大学文学研究所也在谈论着她。
京大校长郑云和问陆子光:“上次给你寄信的那个苏葵怎么样了?”
“来往两封信。相谈甚欢。”陆子光笑道。
她那些新奇的思想给了他不少启发。
“对了,这几天有收到苏葵的来信吗?”
“我看了,没有。”董其民问:“老师,那个苏葵到底是哪个学校的老师啊?”
后来老师和她通的信他都没看过,老师一个人在那看得手不释卷。
郑云和也问:“对啊,你还没说她是哪个学校的老师?”
“老师……”陆子光的神情有些古怪:“她说她不是老师,还是学生。”
“学生?”董其民和郑云和都愣住了。
“老师,你是说这是学生写的?”董其民咋舌,他上大学那会儿还只会写写高考作文而已。
“居然还是个大学生!”郑云和也惊讶,“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了不得了?”
“这有什么?”陆子光当初比他们还惊讶,现在也平静了,“这说明咱们国家的教育好啊,年轻人后来居上。”
“那倒也是,国家越来越好,人才是少不得的。”说起人才,郑云和就想起一人,“成明呢,不是说他回国了吗?怎么不见人?”
“看他妈妈去了。”提到这个儿子,陆子光满是骄傲,“就是回来就得跟着他们院长进实验室,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时间了。”
第19章
经过陈校长和学校老师的讨论,终于将模拟考试定在星期三,考完三天正好放假。
想起苏葵的话,陈校长甚至提前在教室门口贴了考试通告,显得十分郑重。
大清早,同学们一来就看见了,议论纷纷。
“模拟考试是什么?”
“高考模拟?做高考试卷?我们离高考还这么早,这谁会做啊!”
说话的当然是以李卫民为首的几个在假期一点没学习的人。
明明新学期才刚开学,忽然要考试不说,还要进行什么模拟高考。
白纸黑字,一个个高考的字眼像大山一样压来,所有闲适的姿态都被一种莫名的紧张感取代了。
“还要去隔壁礼堂考试,单人单桌,老师监考巡考,准时开考收卷,这也太吓人了,我现在就开始紧张了。”
有紧张的,自然也有观望着不出声的,大部分人还是处于好奇的状态。
怕他们不重视,陈校长又特意来班上通知。
他站在讲台上,郑重道:“这次考试是完全按照高考来进行的,就是为了检验你们的水平,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凡是迟到的一律记零分,到时不交的记零分,交头接耳按作弊处理,也是零分!都把这给我当成高考来对待!”
陈校长一番话又震慑了不少人,李卫民嘴角抽抽,还当成高考呢,高考都没这么严吧!
校长甚至还给他们准备了准考证,说完就下来挨个发:“都收好了,到时候没有证的都不许进去。”
他忍不住问他同桌:“你准备得怎么样?”
“我也没把握啊,尤其是那个英语,文章我读不懂,题目也不知道在问什么,到时候看运气吧。”同桌刘建叹气,他其他成绩还好,就是有些偏科,英语很差,所以在班上排名不高。
“赵慧娟,你呢?”关心完“学渣”,他又关心学霸。
赵慧娟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模拟考试她也是第一次经历。
说完,她偷偷看了苏葵一眼。
巧了,周围这几个人,李卫民最关心的也是苏葵。
看苏葵低着头不知道在写什么,他凑上去问:“苏葵,你觉得你这次能考好吗?”
苏葵收起笔,侧身回头,看他一脸期待紧张的样子,玩味道:“我觉得我能考第一,你信不信?”
李卫民脸绿了,啥?第一?看苏葵的表情,又像认真,又像在笑,他一时间竟然分不出她是不是开玩笑的。
但别说第不第一,苏葵要真的考到他前面去,那谁来垫底?
*
在一阵紧张的氛围中,模拟考来临了。
赵慧娟特意起了个大早想到教室里看书,到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有人站在窗边,拿着一本笔记本,神情认真,好像在默背。
是苏葵。
此时,天还未完全亮,她也默默走到窗边,拿出书开始看,并不时观察苏葵几眼。
苏葵背完今天早上该背的政治,看时间差不多了,放下笔记本往考场走去。
赵慧娟也连忙放下,跟在她后面。
苏葵却忽然停住,回头看她。
“怎、怎么了?”难道自己跟在她后面……
“你不带笔吗?”
“啊?什么?”赵慧娟一下没反应过来。
苏葵指指她放在桌上的书包:“我说你忘了带笔了。”
这时候的考试所有文具都是自己自带的,没有的话是可以借,但大家也都不富裕,可能根本借不到。
“哦,对。”她的脸悄悄红了,连忙跑过去拿,又小声对苏葵说:“谢谢。”
苏葵只是笑了笑:“走吧,我们早点去。”
*
虽然陈校长将这次考试说得十分郑重,但毕竟没有经历过,很多人拿不准,有怕万一的很早就到了,也有虽然放在心上了但实际也没怎么重视的。
李卫民就是其中一个,这天,他按照往常的上学的时间慢吞吞走在路上,想着待会儿的考试,他可是跟家里保证了绝不垫底的。
忽然三个人从他身边狂奔而过,差点撞到他。
“干嘛跑这么快?”
其中一人回头,看见他也是大惊:“李卫民,你怎么还在这儿?就剩三分钟了,还不快跑!”
他心里猛地一咯噔,下意识地跟着拔腿狂奔。
一路冲到礼堂门口,两位老师一左一右站在门口,其中就有教历史的秦老师,平时十分严厉。
秦老师看着他们几个,眉头狠狠皱起:“不是告诉你们不许迟到吗?”
“秦老师,我们、我们忘了考试的时间……”几人一路跑来,气都喘不匀。
“学校再三强调你们还是不重视,连考试时间都能忘,是个学生的样子吗?”
他一边批评,一边让他们上交无关物品,检查准考证。这时候没有以后那些作弊手段,也就检查一下有没有夹带。
几人被这一连串动作整晕了,又被骂得不敢开口。
“好了,进去吧。”检查完最后一个人李卫民,秦老师重重哼了一声,“算你们跑得快,踩着点来,再晚来一步就别想考试了。”
果然在他们后面来的两个同学被老师拦住不让进去了,那两个同学好话说尽,老师也不让进,都快哭出来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