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其实她是预估错误,苏葵看重的不是什么家庭,而单纯是看重她这个原身的母亲。她也不是什么面冷心热,对于看不惯的人她是面冷心也冷。没踩她底线还好说,一旦在她面前犯事,还想和平相处?
要是李桂珍还跟以前一样,那下一次回去她真能冷酷无情地把人撵出去。
不过这些事情就不必让秦晓兰知道了。
在信里,秦晓兰还主动说,叫苏葵这段时间都不要寄钱给她了,家里好多东西都能自给自足,之前给的钱她也还有。她现在马上要参加工作了,得给自己置办点好东西。
秦晓兰本来想过完年就回京城照顾苏葵的,但李桂珍之前进了医院她也放心不下,就想着情况稳定一点再过去。
谁知李桂珍一听,立刻拍着胸脯保证,她身体好得很,根本不需要人照顾!让秦晓兰赶紧过去,小葵那边就她一个人特别需要人照顾。
秦晓兰就犹豫了,询问苏葵的意见。
苏葵给秦晓兰回信,说了这段时间在京城的生活,没什么需要人担忧的地方,让秦晓兰暂时不用过来。既然情况不稳定,大队里平时又还要上工,还是帮大哥大嫂看着家里。
苏葵的话秦晓兰一般都是会听的,这次也不会例外。
*
她说生活不用操心还真不是说假的,秦晓兰不在,赵芝兰可还在。一听说人暂时不过来,立刻就说要负担起小苏的生活,要么叫她常到家里来,要么直接把一大堆东西往苏葵那儿送。
所有东西堆在一起的时候把教导她上课的女教官都吓了一跳,有吃有喝有穿有用,还全都是亲手做的。
连她也不由得感叹这位老师对苏葵的良苦用心:“苏葵同志,你这位老师简直是要把家都给你搬来了。”
假期的时候这位女教官常常来教导苏葵训练,她还挂着这个只有一个学员的任务,但是态度很认真,同样也很欣赏这个努力又有天分的学生。
她们的训练地点要么就在学院,要么就在苏葵的家里。好在买的是四合院,地方足够宽敞也足够有隐蔽性,苏葵还在请教教官以后,在院子里给自己搭了一套训练的器材,看起来像模像样的。
这会儿只见教官快速出招,丝毫不让,而对面穿着改装过的衣服的苏葵面不改色,快速躲过她的攻击,在更快更狠的攻击到来避无可避之时,直接与她对上,竟然能与她来往数次,发出阵阵破空声。
两人过招许久,最终苏葵接不住最猛的一波攻势,电光石火间,强大的反应能力让她强行侧开。
教官停下手,面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不错。”
“老师,我……”苏葵是想承认刚才的不足,但教官知道她要说什么,笑着打断了她,“苏葵同志,你现在已经比以前进步很多了。”
因为男女构造的不同,女生的力气不能和男生比,在训练上比较吃亏,女兵的数量一直很少。但世上总有不服输的,她就是那个不服输的人,一心往军队里奔,夜以继日,从不放松训练,就想证明她们女兵也可以这样强。
她多年训练才有今天这样的成果,苏葵一个半路出家的在这么短时间内能和她过几招已经是非常让人惊讶的天赋了。
况且苏葵最大的天赋不在于她学得快,而在于头脑灵活,反应也灵活。懂得避开锋芒保存实力而不是一味地莽。
“苏葵同志,依你现在的水平,一般的情况自保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特殊的情况凭借她的反应能力也能拖个一时半会儿,这样的情况很少,也不是她能够应付的。
教官已经不再是纠正她的动作,而是衷心鼓励她,苏葵知道明白她的意思,却完全没有她那么乐观。不过她没有表现出来,只是问道:“您这学期应该就要离开了吧?”
“任务的确是完成了。”教官点点头,又问她以后的打算,“我听说这学期开学你们就要实习工作了,你之后是怎么打算的?”
向上面领导申请的这个任务就是负责这批学员的训练,而现在他们已经要参加工作,差不多已经算是从学院里毕业了。也就是说,她这个只有一个人的任务已经结束了。
“教官,训练我并不打算荒废,”不练手生的道理苏葵是明白的,“之后也会一直坚持训练的。”
教官欣慰地点点头,这个孩子这样勤奋,完全就不用她督促提醒:“该教的我已经教给你了,剩下的就是要自己熟练了。”
临告别前,她还向苏葵感叹:“这一趟任务其实我觉得非常有意义,苏葵同志,虽然你从没有问过老师自己怎么样,但我现在要告诉你,你是我教给最好的一个学生。”
她这样说当然不是因为苏葵送了她一份亲手做的新年礼物,而是发自真心的这样认为。
苏葵笑:“您也是我见过最好的老师。”
起码在教这个上面她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这个年代苏葵非常敬佩的人。
“老师。”苏葵真心实意喊她一句老师,“祝愿您以后事事顺遂,以后还能有再见的机会。”
“会有的。”她笑道,“苏葵同志,你这样有名,恐怕我还会在更多地方能看见你的名字。”
国际关系学院培养的是什么人才她是清楚的,这位小同志的将来连她也有些期待了。
*
她眼中期待的苏葵的未来并没有让人多等。
三月出头,国际关系学院的第二学期正式开学,他们这批学员即将踏上外交部的实习岗位。
苏葵的任命也很快下来了,注意,是任命,不是实习工作。
她被任命在办公厅秘书处工作,并且是被李先河直接调到他身边担任主任秘书。如果这已经让人惊讶的话,还有一个消息更让人侧目。除秘书外,部里还让她兼任办公厅一科翻译科法文组组长。
消息一出,瞬间就引起了轰动,就连苏葵自己都有些意外。
“李主任,这就是您说要给我的惊喜?”苏葵好奇。
之前李先河开玩笑问她想不想知道他们怎么安排她,苏葵义正辞严表示一切听组织的安排,倒把李先河一噎,就笑着告诉她不知道也好,到时候给她一个惊喜。
“怎么样,苏葵同志,这难道不是惊喜吗?”
可不惊喜吗?还是“双份”的那种。
难得看苏葵出现意外的表情,李先河就笑了:“苏葵同志,我们盼了你这么久,这回可算是把你盼进来了。”
虽然意外,但苏葵一想也能理解,李先河一直都想她尽快进部门,所以才会直接让自己跟在他身边工作。
之所以她不是实习而是直接定下工作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她之前还在京大上学的时候李先河就为她在部里挂了实习岗位,跟着他已经参与了不少会议,如今当然不用她再实习,就是直接上岗。
和原来的性质有点像,不过这次竟然多让她挂了一个职位。
对此,李先河解释道:“现任的翻译科科长贺红峰同志已经快要退休了,他之前就兼任法文组组长和口译组组长,工作量大也十分辛苦。”
李先河一直说的外交部缺人真不是说假话,尤其是缺少高端的人才,毕竟新华国成立也不过十几年,要培养出一个能够挑大梁的翻译实在是不容易,不是任何一个人就能随便被安排来接班的。
至于为什么选中苏葵也很简单。
“无论是之前组员里还是你们这一批学员里,你的法语能力都是最强的,加上你曾经的履历经验,还有贺红峰同志的推荐,我们也是再三考虑才让你接下这个重担。”
其他的苏葵能够理解,但是——“您说这位老领导推荐了我?”
“苏葵同志,我看你是对自己的名气一无所知。”李先河笑了,说她那些事迹在全国都不是什么秘密,目前国内会法语的就那么一撮人,谁不认识谁?
“就现在翻译科那里还有你翻译过的书和写过的语言学习方法,贺同志还号召大家跟你学习,他是早就了解过你了。”
光是这些可能不足以让他开口,其实最重要的是苏葵和他见过,就是之前来实习的时候,萨拉来华商议书籍引进的事情。
这位老先生也在会议上,当时的法国方面的讲稿都是他们负责翻译的,苏葵更多的是充当萨拉的个人翻译。两人就是在那时候打过交道,所以贺红峰才非常信任她。
苏葵已经完全理解他们的考虑:“主任,让我兼任两个职位也是部门里的考虑吗?”
“能者多劳啊,苏葵同志。”其实苏葵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外交部现在几个机构的领导都曾经身兼数职。比如李先河,除了是办公厅主任外,他还同时兼任部长助理,还有还有之前的贺红峰,担任科长的同时还兼任下面的两个组长。
虽然这是少数几位领导才有的待遇,其他人身上不会出现,但苏葵怎么能以常人看待呢?
“这是领导,是部门,也是组织上对你的信任。”李先河忽然就郑重起来,“苏葵同志,你有没有信心挑起这个重任?”
这还用说,苏葵当即立正,也郑重说道:“主任,我从前说过,学语言用语言,为国为民而已,我的志向从来没有改变过。无论以后遇上什么样的困难,前路有多么艰险,我都不惧,必将竭尽所能为外交事业奉献,为祖国奉献。”
“好,好同志!”李先河知道在这一点上,从来没有看错过这个孩子。
*
这个消息当事人早就消化了,只留下一地被震惊的同届学员。
大家都实习,她直接上岗。大家都是一个岗位,她直接担任主任秘书就不说了,竟然还兼任法文组组长,知道她厉害,受重视,但没想到这样重视,这是一上来就挑大梁啊!
大家都是恍恍惚惚,都是同一届的,她怎么就这么秀?苏葵是本届学员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学生,职位却是他们之中最高的,他们有些人女儿都和她一样大了,他们当父母的还没有人家厉害?
本来是有人不解,有人不平的,比如之前那个俞芳,一看到公告栏,整个人就在冒酸水。
“凭什么她比我们都好,就算再厉害,不也是一个学生吗?”她心里十分不平,“我懂了,这就是跟领导交好的好处了。”
话说得小声,实际上大家都听得见,好些人并不赞同,纷纷皱起了眉头,这样的话也是能随便污蔑的吗?
还没开口制止她,她的老对头陈秀娥一听就笑了:“不就是学生?你说的学生人家以最高分考上了京大,用一年的时间修习完大学五年的课程,并同时拿到多门外语专业证书。在咱们学院进修期间,又同时学习两门课程,作业全优,成绩从来位列第一,更别说她在校期间做出的所有成就——”
“我就不明白了,一个连人家一半成就都没有人,怎么好意思站出来酸人的?”陈秀娥“真心实意”好奇了,“难道要领导放着最优秀的人才不要,让你来担任这些职位——不是我说,就是给你,你有那个能力干下来吗?”
这可是干实事的岗位,不是坐着享清福的,真以为是个人上去都能做?
“你、你——”俞芳叫她说得面红耳赤,偏偏又找不到话来反驳,谁知道她抱怨两句还能被这女人大做文章,看旁边人都不赞同地看着她,只好抓着苏葵的年龄说事,“我就是觉得她年龄这么小……”
“不会吧,你不会以为部门里按年龄来安排职位吧?”陈秀娥能放过这个阴阳怪气的机会?
“所以你年纪这么大了,部里就应该给你安排一个最高的职务——怎么的,是要部里提前给你养老了?”
大家哄然大笑,好歹是碍于女同志的面子给控制住了。
“陈秀娥,你别太过分!”俞芳却气得要死,这女人,竟然一边讽刺她,一边又拿她的年龄出来说事!
不就是觉得自己没去高干班,接触不了冯师长,而苏葵能去心里嫉妒吗?不就是被一个年龄比自己小的人压在头上觉得丢脸吗?不就是原先被人捧着,来这里直接垫底受不了这落差吗?
俞芳觉得丢脸,她陈秀娥还觉得无语呢,都有点怀疑这么多年把这人当对头是不是自己太菜了。
她都懒得再搭理这人,生怕传染上她的低智商,赶紧摇摇头走了:“我过分?这人呐,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知之明……”
俞芳是没搞清楚,比起苏葵,她们这种其他部门里调过来的对于外交部来说才是半吊子,半路出家的好吗?
最大的优势就只有一点外语基础和工作基础而已。外语基础你跟苏葵比?是没被她的几张毕业证书秀到吗?渣渣都不是。
工作基础?人家还在上学期间就为各个部门领导建言献策,参与多项国家大政策,立下的功劳,获得的成就无数。又是教育模范,又是首长亲自颁奖,随便一项甩出来都可能是他们这辈子都没法获得的。
也不知道哪来的脸用一个半吊子的水平跟人家有能力,有经验的专业人才比?
说句不好说出来的,要是她是领导,铁定也要对这样的人才委以重任啊!
她是一个非常看的清的人,也是第一个没有对苏葵的任命有惊讶情绪的人,仿佛这个结果是理所当然的。
像她一样看得清的人不少,毕竟在原单位也是个干部了,不至于跟瞎了一样。
也只有少数几个像俞芳那样心里觉得不平的,这会儿看她被一阵突突,看着陈秀娥离开的背影气得发抖,脸上红得滴血的样子,啥话也不敢说了,最多在心里偷偷不平。
说实在,不平的少,但不解的人还挺多。
直到听到关于苏葵同志任命的解释——
直接任命原来是因为之前已经参与过实习,那这正常。
进入秘书处工作,他们也有几个人进去了。这也正常。
至于被调到主任身边,学院领导尤其是李主任对她一直十分看重,甚至从她还没上大学起就把人定下了,苏葵更是直接为此放弃了保送选了学外语,这个大家也听说了。完全可以理解。
而同时兼职接任翻译科法文组组长?因为她的法语能力最出众,也有丰富的个人履历和工作经验,还是科长直接推荐。
这个大家还真没法反驳,他们班上就没有一个人学了法语这门语言,别说跟苏葵这种翻译书籍出过国还为学习方法出过书的人比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