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行,等之后有空了,我也跟你学,天天跑步。”李先河去休息之前还叮嘱贺旭东一声,“小贺也一起吧,咱们也不能被小苏给甩下。”
贺旭东感觉身体中了一箭,越来越感觉自己就是个废柴,智商干不过别人,现在连身体素质也被开除出年轻人行列了。
“……学,我也学。”学的东西太多了,不差这一件,反正还有领导陪着。
*
苏葵说是休息半小时,还真是巧合,半小时后,部里收到了首长的指示。
要求印军撤退至59年11月7日线,归还59年以后侵占的华国领土。
副部长唐兴文立刻召集几位负责人开会,外交部在首长指示下快速运转起来,向印方发布了这则声明。
印军对这则声明迅速给出了回应,他们当然不肯接受,要求华国军队应该撤退至62年9月8日线才肯与我们进行谈判。
“得寸进尺!”
苏葵刚刚往翻译科来,就看见他们科长兼英文组组长贺红峰一边看一边狠狠拍桌子。
四五十岁的人了,还是那么中气十足。
其他人也是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有几个人看见了她,就喊了一声:“组长。”
这几个人就是他们法文组的成员了,说来苏葵当个组长好像挺了不起的,实际上呢,组里加上苏葵总共十个人。
毕竟现在国内这门语言还不是大众,学校专业也才刚刚开起来不久,他们几个能进这里,要么是当年出国留学过的,要么是曾经在沪市那边上过教会学校的,还有一个挺厉害,他是自学的,不过也学了很多年了。
翻译看的是什么?最直观的能力。刚开始,对于苏葵以最小年纪直接担任组长不是没有人不服的,可大家看看书架上苏葵翻译的书,看看她编写的学习方法,再看她来之后参与的几项文件翻译——下笔从无错,不需修改,还能指点他们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下还能有什么话说?
虽然她年纪最小,但能力最强,气场也最强啊!
“小苏来了?”看见苏葵贺红峰微微收敛了一下怒气,他们翻译科的几间办公室都是连着的,尤其是英法两组,几乎面对面不分家。
英文组人就多一些了,大概有十八个,他们负责这次的外交通告一切翻译,也难怪贺红峰这位老革命气得冒烟了。
“你说他们怎么就这么不要脸,自己偷偷摸摸侵占我们的领土,竟然还让我军后退,退个屁!给他脸了!”
说着说着他又激动起来,大家早就熟悉他的暴脾气了,纷纷让他消消火,在这里说两句就算了,出去还是要收敛一点。
苏葵也算是了解他了,这位贺红峰科长业务能力强,精通英法两种语言,除了担任翻译科科长外,他还给首长当法语翻译。就是脾气不太好,为这领导还批评过他,现在已经改了好多了。
苏葵也跟着几位劝道:“科长,您也不用生气,他们什么德行我们还能不知道吗?”
“我当然知道。”贺红峰重重叹了一口气,“就是这心里堵得慌。”
谁心里不堵啊,大家都是憋着一口气的,看到他们发过来的声明都暗骂一声欺人太甚不要脸。
见他冷静下来,苏葵也跟他说起了正事:“中午几位领导要开会,让我来问问翻译资料的进度。”
这次会议要用到很多之前的资料,有些是他们之前就翻译过的,有些领导要的资料还要现翻。
贺红峰工作还是很认真的,亲自将所有资料找出来:“大部分都在这里了,还有两份我们正在翻译,争取中午之前完成,到时候我让人直接送到办公室去。”
“我就在这里等等吧。”苏葵看贺红峰看她的眼神,又说道,“或者我来帮帮忙?”
“就等你这句话了!”贺红峰一点不跟她见外,“你也别去翻译了,过来帮我看看这些有什么问题。”
组长不必事事亲力亲为,更多是起到一个审核和把控的作用,避免文件交上去出现任何错误。
“科长,怎么还跟我们抢人呢?”说话的是他们法文组的组员徐闻英,就是那个自学成才的。
他也拿了一份文件过来给苏葵:“组长,昨天那份文件我们已经翻译好了,您看一下有什么问题。”
贺红峰就瞪他一眼:“什么抢人,小苏本来就是我先定下的。”
贺红峰跟下面的同志关系都挺好,徐闻英也不怕他,还跟他笑道:“那她还是我们组长呢。”
苏葵直接拍板:“放下吧,我一会儿看。
其实翻译科的任务还是挺重的,不仅要担任领导们的翻译,所有重要文件,外宾交流稿件文件都要这里负责翻译。
虽然现在我国还没有与法国建交,看上去法文组好像没什么作用,实际上并非如此。除了法国,非洲很多国家都讲法语,也是联合国的几大语言之一,各种对外会议上都要用到。除了这些,他们还要负责国内国外官方文件的翻译,任务一点也不轻松,有时候就是十个人都忙不过来。
比如现在,由于这场剑拔弩张的华印边境纠纷,很多国家向华国发来问讯,想知道他们下一步如何应对,是继续谈判还是直接打?
这些消息全部被汇总到外交部经由他们翻译然后汇报给领导。
苏葵在检查文件的时候就有人向她抱怨:“组长,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多两个人啊!”
“我觉得多两个人不够,之后说不定更忙,起码得多五个人才行。”
“你说我们这里什么时候才能像人家英文组俄文组一样受重视啊。”
大家都是一个部门的,这两个部门却一枝独秀,翻译人员众多,还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涌入,而他们这里人才都快要断档了。
苏葵放下一份翻译文件,思考了一下:“我觉得我们这里应该没有这么惨吧?”
他们人数其实不是最少的,翻译科人最少的是阿拉伯语组,总共才五个人。
组里一位女同志叫苗雨的立刻道:“不,组长,我是觉得我们应该受到重视!”
徐闻英理智地思考了一下:“其实我们已经在逐渐受到重视了,人数不算少,大学那边马上就会为我们输送一批人才,假如以后我们和……”
他忽然停了停,看向苏葵,苏葵也正好看向他。这人还挺敏锐。
苏葵合上英文组那边最后一份资料,对现在办公室的九个人说道:“徐同志说得对,大家根本不用担忧,至于重不重视——”
想起之后马上要到来的大事,苏葵笑了笑:“恐怕到时候有得你们忙,说不定你都不想要这个重视了。”
几人都面面相觑。
有人正想要问什么,就见苏葵微微皱了皱眉:“这份资料怎么回事?”
她手里正拿着他们交给她审核的翻译文件。
“怎么了?”别看苏葵年纪轻轻的平时又一副温和可亲的样子,但只要她一严肃起来,看起来就特别威严,硬是让他们几个年纪比她大的人都被震住了。
一听有问题就赶紧过来了。
苏葵指着文件上面的一处:“这里怎么出现了两个名字,是哪位同志翻译的?”
这是非洲某个国家的驻华大使的名字,被音译成了两个名字。
“是我。”两位组员站了出来。
鉴于他们翻译的文件很长,都是每个人负责一部分翻译,哪里有问题直接找对应的人。
两人一看脸就红了,把头埋得低低的:“抱歉,组长,是我们失误了,马上就改正。”
外交翻译是有规定和程序的,不能想怎么翻就怎么翻,人名地名必须固定下来。
别以为这是一件小事,苏葵为此严肃起来不值得。之前翻译科就有人犯过这个错误,两个不一样的人名直接被送到了首长手里,被首长亲自指出来,批示他们请注意这个问题。
当时给编译组(当时还没有翻译科,只有秘书处领导下的编译组)的所有翻译人员都敲响了一个警钟,大家都觉得自己犯了错误,痛定思痛保证改过,没想到今天又出现这个失误。
苏葵问:“之前华新社的同志不是编了一词典过来吗,大家有没有看过?”
为了解决人名地名不统一的问题,华新社那边专门编了一本词典,英文法文都有,能让大家对照翻译。
“看了的。”那两位组员声音都小了,看是看了,但是没有完全记住或者说是记错了,就按照自己的记忆翻译了,结果就出现了这个情况。
苏葵并不是要批评谁,相反她的语气依旧是和缓的:“各位同志,你们在这里工作的时间都比我长,是这里的老同志了。既然选择当翻译,严谨认真就是我们最重要的态度,大家工作的时间越长,就越不能忘记这个道理。”
虽然她的语气和缓,不紧不慢,但仍旧让两人觉得压力很大,再听了她一番话,更觉得抬不起头来,是羞愧的。干了这么多年工作了,还出这个错误,要不是苏葵这里发现了,文件交上去再被指出,他们才真是没脸了。
其余几人也都低下了头认错,尤其是苗雨:“抱歉,组长,是我没有检查仔细。”
他们不是翻译好就直接交给苏葵的,还有人做初稿的审核工作,结果竟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首长同志曾经告诉过我们,外交无小事。”苏葵没有说什么,却提到了首长说过的一句话,“现在我也要告诉大家一句,翻译也无小事。将翻译这座桥梁搭好,搭稳,也是首长对我们的要求。”
何况他们做的还是外交翻译,一点点小的失误可能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这个道理大家不是不明白,因此才更觉得自己不应该,纷纷向苏葵保证:“组长,我们以后一定更加严谨认真,保证再也不犯任何错误。”
“这倒不用。”见气氛凝重严肃,苏葵就缓和了一下,“我并不要求大家什么错误都不能犯,是人就会犯错误,我们要做的只是尽量减少,让错误不要走出这个门。”
这话好像很有道理,大家也感受到了组长安慰他们的心情。
就是大家看着她的背影觉得欲言又止。
是人就会犯错误?那她咋就不犯?
“……也有可能,她不是凡人吧。”有人幽幽说道。
*
中午的会议苏葵也参加了,部里领导遵照首长的指示,坚决不同意印方的无礼要求,并且研究了目前边境线的情况还有他们国内的情况。
“小苏,你对目前的情况怎么看?”
会议进行了一个下午,李先河整个人都很疲惫也很担忧,就是贺旭东叫他休息也是不肯的,只好认命地给他泡茶。
结果一进来就听见李先河问这句话,他脚步都顿了一下。
他或许是想发泄一下担忧,或许是想找人聊聊,或者是真的寄希望于苏葵能给他一些启发。
最后一种,可能吗?
他刚刚把茶放下,就听见苏葵的声音响起:“主任,我认为武装冲突无法避免,甚至就在眼前,我们应该早做准备。”
一句话惊得贺旭东差点把茶都打翻了。
她还真敢说啊!
本以为李先河不会当真,谁知他竟然慎重起来,立刻坐直了身体:“你仔细说一说。”
而苏葵也像早有准备一样,拿出自己刚刚准备好的资料——正是她之前从英文组那里拿来的关于他们国内和边境的资料,会议上也用过。
“……两国边境存在争议不是一天两天,而且他们国内受到‘前进政策’的影响,大概是不会退让的。您也看到,他们完全没有之前的协议放在眼里,现在的情况调解谈判是没有用的,或者说就是要调解,也要打过之后了。”
两边互不退让,我们的需求他们完全不听,还直接往封锁线那里跑,在我们境内设点,硬要抢占我们的领土,那可不就是要打起来吗?
打或者打不起来,这个会议上也讨论过,目前大家都不能确定。但苏葵怎么就这么肯定?
她甚至还说道:“他们不听我们劝告,忽略我们的声明,表面上看起来是暂时对峙,但他们的态度完全没有谈判的意思。我们的边防部队没有收到命令是不会动的,所以我怀疑他们会趁这个机会先动手,想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贺旭东都给她震住了,这人是苏葵?她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而李先河好像也是被震住了,看着苏葵递给他的资料久久没有言语。
许久,他说道:“你跟我来。”
贺旭东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只知道一周后发生了一件大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