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葵笑了。
今天相亲本来应该是苏葵她妈秦晓兰跟着去,也应该商议好了才对外宣布,要是不成也不会耽误女方的名声。
谁知吴莲英非要自告奋勇陪着去,一路上碰见的人,人家一问她就大嘴巴说去带侄女去相亲,导致还没进周家,就有很多人知道了,所以刚才看热闹的来得那么快。
吴莲英开始给自己找补:“我还不是为你好,你二叔天天操心你的婚事,我不也着急吗!”
着急?是着急把她赶紧打发出去吧,最好名声再坏点,衬托一下她女儿。
苏葵的二叔和苏葵父亲是亲兄弟,在苏葵她爹牺牲后经过众人的推举当了大队的队长。他和吴莲英不一样,一直是个正直的老好人,也是他叮嘱吴莲英好好谈苏葵的亲事。
苏葵扬眉:“既然是为我好,那今天的事,我就告诉二叔了?你说的每句话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说什么说,我、我懒得跟你说!”吴莲英脸色变了,转头就走,还一步三回头,生怕苏葵追上来。
*
苏葵暂时没空修理她,按着脑海里的记忆,找到了自己家——位于大队东边,临近村尾的一座土坯房。墙面的泥都有些脱落了,在她的记忆里这房子已经很有年头了。
院子门敞开着,一个女人正在水缸那里舀水,背影有些佝偻。正是苏葵的母亲,秦晓兰。
她一转头看见苏葵,连忙放下瓢走过来:“小葵,你回来了。”
苏葵还没回答,从屋里又走出来一个女人,比苏葵也大不了多少,是苏葵的大嫂李桂珍。
李桂珍看见她,脸上带着笑,赶紧上前来问:“小葵回来啦,相亲咋样,成了没有?”
秦晓兰也看着她。
苏葵摇头:“没有。”
“啥!怎么没成呢?”李桂珍脸上的笑没了,赶紧追问,“这都上门了,不是就差定日子了吗?”
确实,按照本地习俗,男女相亲前双方都是提前通过气的。到了上门谈这一步,只要没有什么大毛病,接下来就可以准备结婚了。
谁知道今天会出这种事呢?
见苏葵往屋里走,李桂珍就想拉住她,却被苏葵错开。
秦晓兰也急了:“小葵,这到底怎么回事儿啊!”
苏葵的爹苏永年早年战场上牺牲了,那会儿苏葵才几岁,家里内外全靠秦晓兰一个人,把他们兄妹两人拉扯大。四十岁的人眼角沟壑深深,皮肤粗糙,头发半白,看起来已经像五六十的人了。
“妈,你别急,我没事儿。”苏葵给自己做了很多心里建设,这会儿才能喊出这个称呼来。
苏葵让秦晓兰坐下,用搪瓷缸子给她倒了水,这才不带任何情绪地将今天的事讲了一遍。
第3章
“他家怎么能这样!”秦晓兰气得手指都在哆嗦,“小葵,这亲咱不结了,不结了!”
她又急急忙忙要来看苏葵的伤:“让妈看看,别撞出什么毛病来!”
“不结了!”李桂珍猛然反应过来,“不行啊妈,不结婚难道让小葵留在家里?咱家可供不起啊!”
苏葵看向她:“大嫂,我吃你的饭了,花你的钱了?”
李桂珍噎了噎,随即又理直气壮起来。
她说得没错啊!
虽然吃饭是在公共食堂,但家里哪样不需要花费?多一个人那就多一笔开支!
“妈,我看周家也没那个意思,就是小孩子不懂事,以后小葵嫁过去好好教就是了嘛!”
李桂珍见秦晓兰不为所动,又打起感情牌,“妈你也知道家里的情况,实在是供不起小葵上学,她留在家里干活儿还不如嫁个好人家,起码过得好啊!”
秦晓兰抱着苏葵,眼泪簌簌地流:“妈对不住你,对不住你啊!”
要不是家里穷,闺女也不会主动说辍学,就不会发生今天这种事了。
“不嫁了,不嫁了,大不了妈养你一辈子!”她已经耽误了闺女的前途,怎么还能把她下半辈子搭进去。
李桂珍急了:“我和爱国还打算把这房子修一修……”
这钱可还指望着苏葵的彩礼呢。
“周家我是不会嫁的。”苏葵打断她,“至于我以后干什么,那是我自己的事。”
没等李桂珍说话,苏葵又对抱着她不放的秦晓兰说道:“妈,我去县医院一趟。”
“对对,是得去!”大队里连个卫生所都没有,只有公社才有,但苏葵想顺便去县城看看,为以后做做打算。
“妈陪你去!”
“去啥呀去,随便敷点药就好了,谁家没个磕磕碰碰的,去医院花多少钱呢,人家给的钱你还真用啊……”
李桂珍也不知道一贯内向的小姑子怎么就敢跟她呛声,但不妨碍她心头不满。
“大嫂,我没花你的钱,没用你的药,没让你送我去,你到底有什么不满?难道是怪我没把医药费留给你?不能吧?”
苏葵毫不留情地指出她的心思,而后话音一转,微笑:“最重要的是,如果我有什么问题,是不是你负责?”
好话坏话都让苏葵说了,李桂珍被堵得说不出话,只好站在一边生闷气。
秦晓兰也心疼亲闺女:“桂珍你少说两句,我陪小葵去县里看看。”
“您就待在家里吧。”苏葵拒绝了,秦晓兰还是硬要跟着,苏葵只好使出杀手锏,“妈,也不知道看多久,多一个人多花份儿钱呢。”
秦晓兰没去过县城几次,一听说花钱咬咬牙还是要跟:“妈啥也不吃不买!”
苏葵当然不能同意,带上人她怎么去考察?
后来她保证去县城后就去找她舅舅秦大军,才把秦晓兰劝住了。
出门要介绍信,她直奔大队办公室。说是办公室,其实就是个大点的屋子,不过这屋子可是青砖瓦房,比她家强多了。
她二叔今天往公社开会去了没在,会计小王刚才也是看热闹的一员,这会儿看见苏葵,不仅给她开了介绍信,还把队里的自行车借给她。
苏葵真诚地说了谢谢,要没自行车,她就得搭牛车去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呢。
*
“目前看,只是皮下血肿,不是什么大问题。”戴眼镜的医生拿着苏葵的检查结果,话音又一转,“不过不确定会不会有硬膜下血肿,造成颅内出血,建议留院观察。”
听到没什么大毛病,苏葵先松了口气,毕竟原主都直接撞没了,苏葵真怕留下什么后遗症。
这会儿还没有ct,并不能看到细致的结果,所以医生建议留院,确认她的情况是否会恶化。
“不好意思啊孙医生。”苏葵看见他的工作牌,“我是从大队里来的,我妈还在家里等着,实在不好留在这里。”
医生也知道这会儿农村家庭的不容易,好多人生病了连医院都不会去,就自己采点草药熬,苏葵能来县里的医院他已经很惊讶了。
他推了推眼镜,温声建议:“这样吧,我开点药你先拿回去,过两三天来医院复查。如果没问题就可以了。”
苏葵也是这么打算的。
开了药去交费,检查费加药费,一共六块七毛。
看苏葵不说话,收费的还以为她嫌贵:“妹子,你不是城里人,没法用公费医疗,这医药费可是不能少的!”
苏葵当然不是嫌贵,她只是对两个世界的物价差异一时没反应过来。
这要是在她的时代,花个成百上千都是少的。看来周建林给她的钱真不少了,难怪周老娘一副要了命的样子。
苏葵爽快地付了费,出来时天色已经不早了,她得赶在天黑前回去。
骑车回去的话要差不多一个小时,她的时间不多,所以苏葵打算逛一个小时就回去,下次倒可以早点来。
贺县并不大,并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只有低矮的房屋,街道并不是水泥路,只是铺平的黄泥路。墙上刷着标语口号,人们穿着单一质朴的服装,远远看去,好像一幅老旧的彩色照片。
虽然穿着朴素,但大家精神面貌却特别好,好似处处洋溢着热情,充满着干劲,呈现着这个年代特有的风貌。苏葵受到感染,脸上也不禁带上了笑。
她推着自行车往县城最高的建筑百货商店走,虽然头上包着药,但用了围巾包着,倒是看不出来。
“喂,秦文,你看,那是不是你表姐?”
苏葵刚进去,远处几个人指着她问旁边的一个少年。
被称为秦文的是苏葵舅舅家的儿子,正在读初三,今天是周末,他们几个同学约出来玩儿。
“她还住在你家呀?”
“她不是没上学了吗?”
公社有初中,但高中只有县里有一所。秦晓兰不忍心苏葵每天走几个小时的路,就让她上学时住在舅舅秦大军家。见得多了,秦文的同学也有认识她的。
秦文眯眼看了看也没看清,直接摆手:“管她是不是!”
听说她不读书回去嫁人了,就是说以后都不会住在他家了,他是无所谓,不过他妈何春红烦她很久了,巴不得她走。
苏葵不知道这个小插曲,径直走进了商店。
大街上人少,百货商店里人可不少。左侧是卖碗碟文具的,旁边角落里还有收农民货的。中间透明的玻璃柜台里面放着各类布料和针头线脑,上面的货架上摆着鸡蛋糕、果脯等吃的,刚过年没多久,还有糖果在卖。好多小孩子拉着大人不走。
其他的苏葵暂时没看,只听见一声声的“红糖八毛八,票给我”“两尺布,结婚用的是吧,布票呢”“暖水壶上二楼,券拿了没有”……
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或许是苏葵站了好久,售货员直接喊道:“同志,你到底买不买,不买别挡道啊!”
苏葵倒是想买,现在的家里穷得什么都缺,可她没钱啊!周建林是赔了她钱,看了病还剩下很多,可苏葵不想贪他的便宜。除了医药费她并不想跟他再有牵扯,剩下的钱是要退回去的。
而且这年头光有钱没用,还得有票。粮票肉票油票布票,没有票拿着钱也花不出去。
售货员还要说什么又别的顾客打断,人太多了苏葵赶紧走开。二楼是日用品,要靠工业券才能买,她是不打算上去了。
苏葵叹了口气,家里太穷,没钱没票,怎么才能改善这种困窘的状况呢?
出了商店,旁边就是邮局,苏葵刚才就把车停在这中间空地上。
邮局里人倒是不多,门口就只有一个大爷,坐在凳子上,正翻着张报纸边看边嘀咕:“这报纸咋回事,不写新闻写啥论文,看都看不懂。”
苏葵心头一动,把车重新放好,上前问道:“大爷,这报纸能借我看看吗?”
李大爷抬头,眼前的小姑娘穿着一身明显缝补过几次的衣服,但明媚的样貌却遮掩不住。见她态度礼貌,李大爷就把报纸递了过去:“读过书?”
“读高三呢。”苏葵接过,又道了谢。
“哟,还是高中生!”李大爷来兴趣了,“那你还是我家卫民的同学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