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奚年说不出话来了。
陆子光还在笑:“徐主编,之前你批评她写的没有思想性,方才又夸人家对文学有很深的见地,奇怪了,这篇文章到底好是不好啊?”
他神色揶揄地看着眼前这一幕,这是可以载入文坛趣事的一幕啊!
“我之前不知道是……”他顿住了。
苏葵挺好奇:“如果您知道是我写的,会怎么样?”
会怎么样?他要早知道这篇文章还是一个尚在读高中的学生写的,那肯定不会批评她,就算他不赞同,也会温和地指引。
在这个年纪写出这样水平的作品,只要善加引导,将来必定成就不凡。这种刚长起来的幼苗,当然要好好爱护,将来才能让她茁壮成长。
可现在的问题是,该批评的都已经批评了,该夸的,也已经夸了,就是现在有点尴尬。
“苏葵同学啊,其实我并不是针对你……”徐奚年有些不知道怎么说。
苏葵主动道:“徐先生,我明白的,作品摆在那里,别人就有解读的权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
“至于文学评论,本就应有自己独立的品格,只专注作品,而不是考虑作者是谁。您要是因为我年龄小就放弃批评,这才是否定了文章的价值。”
徐奚年更惭愧了,他还在担心是否打击到了这样一个好苗子,不想她不仅没有生气,甚至看得比他还通透。
这年轻人了不得啊!
“你们几个站在这里做什么?”
一进来,宋万章就看见了他们。
陆子光和他是多年老友了,打完招呼,他对苏葵说:“这位就是《六月》的主编宋万章先生,目前也担任咱们作协的名誉主席。”
“这位小同志是?”
“宋主席,这位就是咱们这次座谈会的主人公,《小草青青》的作者,苏葵小同志了。”
陆子光还没回答,徐奚年先答了。
宋万章奇了,不同于徐奚年,宋万章那里陆子光替苏葵投稿的时候告诉过他,他早知道苏葵是学生。
他奇的是徐奚年的态度,谁不知道这场引发了文学界大震动的《小草青青》之争就是从他这里开始的?而现在见了作者本人,他竟然还主动介绍?
他笑问:“你们什么时候关系这么好了?”
“说来惭愧,之前发表文章是想要给人启发,没想到却是苏葵小同志给了我启发……”
宋万章更奇了,能让一向以评论犀利,坚守观点的徐奚年说出这样的话,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他忍不住把目光放在苏葵身上。
这个真正处于风暴中心的人,面对这样的大风大浪,却依旧神色淡然,面不改色,小小年纪有大家之风啊。
他笑道:“那我今天可就等着听这位小同志的高见了。”
苏葵谦虚道:“哪里有什么高见,还要请几位先生多多指点。”
*
本次座谈会由宋万章主持,几人一同进去。
礼堂里安排了一个大会议桌,足以容纳几十人,已经有不少人坐下交谈了。
华国作家协会原身是华国文协,从建国前夕就已经成立,创办了《六月》《文评报》《新月报》等报刊,又建立了文学研究所及理事会,目前下辖十多个单位,文学界着名人士都是作协的成员。
苏葵还在这里面看见了几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教科书上的面孔。
宋万章先是笑着和几位老朋友打招呼,问他们最近创作如何,其余人也在相互攀谈,讨论着最近的文学创作。
说是座谈会,其实氛围并不严肃,大部分作家都是很随和的。
而在这群平均岁数都超过苏葵两倍的作家群体中,只有苏葵这么一个年轻得过分的新面孔。
作协的人都相互认识,看到苏葵都在询问。
宋万章也没有卖关子,笑道:“各位,这就是《小草青青》的作者苏葵同志了。”
众人都惊讶地看着他。
宋万章干脆让苏葵来做个自我介绍。
苏葵站起来,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开口:“各位老师好,我是苏葵,能够参加这次会议我感到非常荣幸。”
苏葵一开口,终于确信了,只是他们沉得住气,只是惊讶地看着她,并没有发出声音打断。
“前段时间,因为我的一部作品在报刊上发表,没想到引起了各位老师的关注。”苏葵谦虚道,“只是一部不成熟的作品,让各位老师见笑了。”
“苏葵小同志是太谦虚了。”说话的是徐奚年,“在你这个年纪,能够创作出这样的文学作品,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这下大家和刚才宋万章一样奇了,就有人开玩笑:“徐奚年同志,你在报纸上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之前在报纸上争论得那么厉害,现在见了真人反而夸起她了?
“恐怕这就要得缘于徐同志和苏葵同志的相交了。”
“这怎么说?”他们之间居然还有交情?
说起这个,陆子光还是止不住笑意,“前日,我这学生苏葵在火车上遇一先生,一番交谈之下,先生对其大加赞赏,谁知今日再见,昔日先生,竟成报上批评之人!诸君,有趣否?”
有人听懂了,抚掌笑:“‘新友变旧交’,文坛又多一趣事!”
“徐同志也是惜才了。”
宋万章笑道:“徐同志,这批评和夸奖的话都让你一个人说了,这让人家小同志到底听哪一个?”
既然已经说过了,徐奚年就没有开不了口的:“我批评她的文章,是站在文学评论的角度,而我夸奖她这个人,则是出于我的私人感情,这两者并不冲突。”
陆子光听了就笑:“徐奚年同志说得有理。”
能看到他在批评后还夸奖的作者可就只有苏葵一个啊。
原以为今日见面定是争论不休,没想到最大的矛盾已经在这之前解决了。
几位前辈开口,让苏葵讲一讲自己的创作思路。
即便苏葵年纪小,但既然能受到邀请,就代表他们认可她的能力,并不会因为她的年龄而看轻。
苏葵能感受到这种良好的交流氛围,心态也非常放松。
她简单讲了讲自己创作这部小说的思路,提到了当代文学中“通俗”的缺位,她只是有感娱乐功能的丧失,才一时起兴写了这部小说。
“……创作之时,或有考虑将娱乐性与启蒙性相结合,倒不曾考虑深刻的文学性,使其成为经典……”
徐奚年想起之前在火车上的对话,还有些赧然,不过这会儿也释怀了,只问苏葵为什么不考虑这些,为什么要过分地注重娱乐性?
“因为在任何时代,人民的精神需求都是有相通之处的。”
简而言之,人类追求更好更强的心从未改变过。
“通俗被取缔,不代表它不受到欢迎,相反正因为它的缺失,导致人民极度渴求这种娱乐,而《小草青青》只是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
在座的都是文学界大家学者,除了少部分,大部分人其实都是赞同《小草青青》这部作品的,认为它确实开启了一种新的能将启蒙和娱乐相结合的方式。
等苏葵这个作者亲自剖析透彻后,确实也受到了不少启发。就着这个话题继续交谈,讨论这样的写作方式以后会如何发展,对社会又有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会儿气氛正好,一位老先生对苏葵好奇,问起苏葵喜欢看什么文学作品。
“王先生,其实我就很喜欢您的作品。”苏葵说。
王国梁是华国着名作家,一生着有多部散文集和诗歌,曾被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在后世也是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之前他也曾在报纸上发文,肯定过苏葵这种小说的创作。
王国梁来了兴趣,有意考验她,让苏葵谈一谈他的作品,并问她最喜欢哪一篇。
“《暴风》。”苏葵给出了一个完全出乎他意料的回答。
“……您的诗歌热情壮烈,但我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应该是《暴风》,我认为它其实是开启了一种新的创作手法,接下来还可以往……这种方向发展……成为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创作方式……”
“这、这都是你自己看出来的?”
王国梁有些激动,《暴风》是他尝试的新式创作,虽然他创作了出来,却觉得它应该还有更好的进步空间,只是一时没有办法突破这种写作模式。
而现在苏葵的话却好像点透了眼前这层薄雾,给了他一种前进的方向。
“苏葵小同志,你真是给了我不少启发啊!”王国梁朗声笑着,仍然有些激动,“等我回去就进行尝试,到时候也寄给你品鉴品鉴。”
作协的人都认识,大家的作品都知道,也看得出王国梁是真正得到了大启发。
“小同志,那你觉得我的作品怎么样?”听得王国梁这样激动,一位女作家也笑着开口。
这个人,苏葵也认识。
“您最擅长的是刻画人物。”苏葵说,“……后续可能会更加专注于人物心理的剖析,更好地揭示思想性格……”
苏葵并非无的放矢,这些都是知名作家,当年读文学时,都研读过他们的作品。她不过是借着后世的基础,稍微透露了一些,若能使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那就再好不过了。
接下来,又有几位作家感兴趣地问她,苏葵也一一对答,仿佛对他们所有人的作品都了然于胸。
徐奚年越听眼睛越亮,他也是第一次感受到苏葵在文学评论上的功底,或许这才是她真正的天赋!他也忍不住问起苏葵他的作品。
苏葵就笑,说起他的作品那是又红又专,正得不能再正。
这是时代特有的折射,也是他特有的情感融入,就算叫她来写,她也不可能写出这种深刻的情怀,这也是他让人敬佩的地方。
徐奚年听得又是感叹又有些羞愧,没想到苏葵对他的作品评价竟然这样高。
而且不管大家是夸她还是批评她,她都能这样理性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作品,整个人的心态都十分稳。
他以前,真是误会这个孩子了!
座谈会整整进行了一天,等结束后,大家还有些意犹未尽,看向苏葵的目光格外和蔼。这会儿他们已经不再把苏葵看做是后辈,而是真正把她当成同辈的小友了,纷纷和她约定,有机会一定要常常通信往来。
王国梁匆匆走了,告诉苏葵他有灵感,马上要回去创作,写好了就寄给她这个大功臣!
众人纷纷失笑。
徐奚年拉着苏葵,极力劝说她将来到他们《文评报》工作,能写作能评论,这样有天赋的人才他们特别需要!
陆子光赶紧把苏葵拉走,不让她被这人带偏,徐奚年就说要送她一套自己创作的短篇小说集,让她继续创作。虽然是不批评她了,但还是惦记着让苏葵从注重娱乐性的小说以后往“经典”的方向靠拢。
陆子光听得直摇头,苏葵含笑应下了,观念是难以改变的。
宋万章笑着看着这一幕,看到这样的年轻人,他就觉得文学界未来可期啊。
临走前,他也鼓励苏葵继续创作:“苏葵小同志,我盼着你加入咱们作协的那一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