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葵当然是同意了,带着两位领导和跟着的两位秘书往清河大队去,见几人都是走路,她没问什么,也推着自行车走。
路上,向书记跟她攀谈。
“苏葵同志,你们大队的大队长是谁,平时对大队里的人怎么样啊?”
“大队长是我二叔,至于为人的话我也不避嫌说一句,他确实十分公正。”
听到她直爽的话,向书记笑了笑,又问她:
“大队里收成怎么样,家里人的生活还好吧?”
苏葵忽然说:“向书记,你们去清河大队是为了调查粮食减产的事情吧?”
一句话把向书记几个惊住半天。
“您是调查下面有没有虚报瞒报?”所以这么低调地过来。
“你这小同志——”简直要成精了!
当然这话不合时宜,向书记没有说出来。
既然已经知道他的身份,那也没有隐瞒的必要了。
向书记说,今年开始,全国大面积出现干旱,好些地方受到影响,导致粮食减产,结果有些地方报上来的还是高产,根本不知道底下人到底怎么样了。
他们接到上级首长的命令,组成几个调查组,分别前往下面的农村调查。
本来是没打算暴露身份的,他们连车都没开,谁知道这样偏僻的地方竟然还会碰到认识他的人,还是个聪明得过分的女娃!
看到几人复杂的表情,苏葵笑道:“您放心,我不会说出去的。您想要知道什么,也可以问我。”
*
此时,周家。
“小梅,今天觉得怎么样?”周建林给她端来一碗红糖鸡蛋来,目露关心。
“建林,我没事。”她露出喜悦的笑,“孩子也很好。”
苏梅坐在床上,摸着自己的肚子,一想到自己怀孕了,她心里就有说不出的喜悦,她终于和这个男人有了真正的牵绊,心里的大石头也终于落下。
“那天,你看见了……”他隐约记得苏梅往一个方向看后,呼吸急促,然后就栽倒下去。
“没有!”苏梅飞快否认,见自己太急切,又放缓语气,“就是人太多了,我身体就不舒服,我现在没事了。”
周建林坐在她床边,摸摸她的额头:“没事就好,医生说你情绪受到影响才晕倒,那以后还是少往人多的地方去。”
虽然有些奇怪,但怀孕的人体质确实差,他相信了苏梅的说法。
苏梅扯出一个笑,掩住心里的翻滚的情绪。不,不是因为什么人多,而是因为她看见了那个人。
梁锋!
她上辈子嫁的那个人!害了她一辈子的人!
嫁给周建林以后,生活就此稳定,她整天沉溺在未来会跟着他变得如何有权势的幻想里,竟然有些遗忘了这个人。
没想到今天骤然见到,一时那些被背叛,被打骂,被那两个狗男女折磨,凄苦一生的痛苦回忆瞬间涌入,她一时控制不住情绪,又因为怀孕的关系,所以就晕了过去。
梁锋!上辈子被他害得那么惨,这辈子怎么能放过他?
苏梅眼睛里闪着莫名的光。
对,她发过誓的,她一定要那个男人遭到报应!
周建林不知道苏梅此时在想什么可怕的东西,只是有些愧疚地说:“对不起,小梅,我又要走了,这孩子……”
说实在,这就是他不想再要孩子的原因,他这次的假期不多,解决了大娃上学的事情,又因为苏梅怀孕陪了她几天,他要归队了。
家里面所有的一切,就要交给苏梅了。
苏梅也从复仇的思绪里抽离出来,周建林要走了?
他的假期不多,一年才能回来几次,这次走了,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或许是怀孕了思绪有些敏感,她竟然控制不住掉眼泪:“建林,我什么才能跟你一起去随军……”
“大概还要几年。”周建林替她擦眼泪,眼里的愧疚几乎达到顶点:“小梅,这家里辛苦你了。”
苏梅从没觉得这五年的时间是那样长,等五年后,她在家里会变成什么样子?周建林他在部队里会变心吗?
她拉着周建林要一个保证,叫他绝不许看别的女人一眼,必须和所有异性保持距离。
周建林体谅她,全都答应,安慰她绝不会忘了她和孩子。
苏梅放下心来,对,她还有孩子,这才是她最大的保障。
她又提到:“建林,我想你陪我回家一趟。”
现在她怀孕了,难道爸还能忍心把她赶出去吗?
*
苏葵带着几位领导往清河大队去,他们没有打算进大队,而是要去地里看看。
路上还是能碰到几个人的,他们看见苏葵十分热情。
“葵花回来啦?”
“还喊葵花,人家是写文章的,大作家!那得喊老师。”
“喊老师怪怪的……”
“人家文化人都喊她老师!”
苏葵连忙告诉他们,她不是什么老师,喊她名字就行。
问起旁边人是谁,看着像城里人,苏葵说他们几个才是老师,来咱们这里取材的。大家只是更加羡慕地看着苏葵。
等人走了,向书记问:“苏葵同志,你还会写文章?”
“只是随手写过几篇。”
向书记笑:“你随口一提就是联考那样的大事,现在你这个随手一写怕是不简单吧?”
乡亲们说的话他可都听见了。
苏葵只好说起自己在报纸上发表了几篇文章,向书记来了兴趣,这些有名的报刊他也是听说过的,于是说等回去后一定要好好看看她写的文章。
他们去的地方是年后点了花生的那片地,有几个人安排在这里给花生浇水。
向书记几人走过去,他十分随和,蹲下跟人攀谈起来。
“同志,今年花生的收成怎么样?”
那人就是队里的张叔,张大婶子她男人。也是认识苏葵的,苏葵就说这是别的学校来的老师,人家为了写文章来乡间取材的。
“写文章!和葵花一样啊!”张叔一拍手,顿时来了兴趣,感叹文化人就是不一样,写个文章居然还要来地里看。
不过说起地里的情况,张叔就是叹气:“今年天不好啊,地里干得很,指望不上老天爷,我们这只有天天守着。”
向书记问起产量大概减少了多少,他也老实说了,比去年差,不过他们贺县这个地方,依山傍水,地理位置优越,倒不至于绝收。
但其他地方真就不一定了。
“那大队的领导有没有说过要多报点产量上去?”
“没有没有!”张叔否认,“咱全福队长是个负责的,那该多少就多少,咱队里就这么多,要报多了上哪儿拿去?”
“二牛,你又在那儿偷懒!”那边,一个人指着另一个人在骂,“大家都在干活,你在那儿蹲着,吃饭的时候你倒积极!”
二牛可不服:“我干多少关你什么事!我吃我自己的饭,你管不着!”
“啥叫你的,你吃的那是大家的!没我们种粮食,你吃个屁!”
“那粮食是分配的,我该得的,和你有什么关系!”
“行,那大家都像你一样别干了,我看粮食从哪儿变出来!”
早看不过去的几人跟他吵了起来。
“又来了又来了。”张叔看不过去,“要我说,就该多劳多得,干多干少吃一样的饭,那不是闹吗?”
他又跟向书记说,好在他们大队长管得好,大部分人还是勤劳的。
这会儿到吃中饭的时候,张叔让他们一起去食堂。
向书记当然不想去吃乡亲们的粮食,他向来生活简朴,他们自己带了吃的。
苏葵却说:“饭可以不吃,但我建议您去看看。”
向书记同意了。
大队有两个公共食堂,之前修起来的时候,花了很多功夫。离他们最近的一个就在大队长苏全福家旁边,苏葵他们平时就在这里吃饭。
食堂很大,桌椅摆在大堂里,是家家户户交上来的,锅碗瓢盆也全是交上来的。
还显得有些新的墙上刷着“吃饭不花钱,努力搞生产”的标语。
刚开起来的时候,那是顿顿吃好喝好,有大肉有馒头,大家是敞开了肚皮吃。
现在不让自己种菜,也不让养鸡鸭猪,这个吃法很快就供应不上了,大队里这么多人,食堂只好经常做些野菜糊糊玉米馍,以前那种情况是不存在了。
刚才地里吵架的几个也在,二牛干活偷懒大家都知道,可打饭的也不能不给他打,黑着一张脸,其他人也嘀嘀咕咕,说现在都吃不饱,凭什么还要把饭给不干活的人吃。
苏葵等人一进去,那是所有人都看过来。
苏家人也在食堂里,之前就听人说看见小葵带着几个城里人回来了,说人家是老师,葵花给人领着路。
直到现在苏家人才看见这几个人。
秦晓兰小心翼翼地问:“小葵啊,这是你们学校的老师啊?”
苏葵只说这是别的学校的老师,来这里有点事要办。
知道这是苏葵的家人,向书记笑着和他们打招呼。
秦晓兰结结巴巴,李桂珍和苏爱国都不知道怎么接话。
这时候大家对文化人是非常尊敬的,见苏葵能跟人自在谈话,苏爱国和李桂珍都有些敬畏,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个妹子好像确实很厉害。
周围人听见了,也拿羡慕敬畏的的眼神看着他们,大家甚至主动让他们坐在一桌,都不敢靠过去的。
向书记几人自己带了馒头,苏葵说就请食堂的同志给他们热一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