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向书记听了苏全福汇报今年清河大队农作物的生产情况,他是大队长,又认真负责,讲的东西更加详细。
苏全福感叹:“天气不好,粮食一减产,大家就更吃不饱了……”
向书记还惦记着苏葵刚才说的办法,这会儿就直接问:“苏葵同志,你刚才说有办法解决目前的困境?”
苏葵道:“抗击天灾需要长时,解决吃饭问题却就在眼下。”
“你说的办法是?”
“解散公共食堂。”
解散公共食堂?
向书记惊了一下。
“书记,您也看到了,目前的公共食堂存在一些很大的问题。”
这就是她玩让向书记去食堂亲自看看的原因了。
“大家都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久而久之,大家失去了劳动积极性。”苏葵继续道,“所有东西全部上交到食堂,然而仅靠食堂根本无法供养这么多人,一遇到天灾就会受到巨大的冲击。”
向书记陷入了思考:“东方同志,全福同志,你们怎么看?”
苏全福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书记,小葵说的是对的,现在确实是这么个情况。”
苏全福着重讲了一些现在食堂里的情况,他们的食堂已经办的算成功了,但依然存在这种多吃多占的情况。
赵东方先是诧异地看了苏葵一眼,然后道:“下面的公社大队都有人反应过这种情况。”
不过现在全国各地都这样,大家也就这样过了,平时的不满在粮食减产后更是达到顶峰。
苏葵说:“书记,您也看得出,现在的状况不太好,以后可能还会更差,必须早做准备。”
就像周建林说的那样,他们站在领导这个位置,知道的东西更加多,他们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早做准备。
“苏葵同志,说说你的看法。”
“解散后,将粮食分配到各家,锅碗等上交的东西也发还各家,多劳多得,让大家为自己的粮食打算。”
而且既然是自己的,积极性就上来了,还会为了不挨饿一家人精打细算,不会再出现觉得不公平的情况。
这样确实是个办法,可向书记又说:“就算如此,恐怕粮食依旧不够。”
只能说最大程度上达到公平,节约粮食了。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了。”苏葵说,“以前是食堂统一种菜,统一养猪,解散后,可以重新把自留地划给大家,把菜种起来,把猪和鸡鸭养起来,最大程度上保证能够养活全家人。”
“这是个好办法!”苏全福率先说,“书记,现在这种情况,让大家各管各家,才是最好的办法。”
“上面统一协调,下面自给自足。”赵东方想了想说,“书记,可行。”
向书记当然不会看不到这个办法的好处,明显他已经动心了。
“苏葵同志,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实行公共食堂,贸然要改的话恐怕不行……”
牵涉的事情太大,不是他一个人能决定的。
“向书记,非常时行非常事。”苏葵忽然说。
“怎么说?”
“您忘了联考的事情了?”苏葵笑道,“没办法改变所有地方,难道还没办法试验一个地方吗?”
“你是说……”
苏葵直接道:“既然能在杨市举行联考试点,那么为什么不能在这里也举行一次试点呢?”
向书记的眼神亮了。
“苏葵同志!”他一时难以自持地站起来,甚至拍了拍苏葵的肩膀,“好同志!好主意!”
苏全福和赵东方也用惊讶的目光看着她。苏葵却依旧淡然的笑:“书记,或许我们可以商量一下试点的问题?”
向书记一连说了几个好,便和几人说起,期间他不会忘了问苏葵的意见。
最后,暂时提出一个方案,解散公共食堂先从清河大队开始试点,再扩散到和平公社此事和贺县,以观后效。
赵东方跟进,苏全福配合。而苏葵——
向书记看着她,开玩笑地说:“苏葵同志,将来有没有兴趣到政府部门工作?”
苏葵笑了笑:“我确实有这个想法。”
向书记眼睛一亮,那是恨不得现在就把这人带走,不过孩子还小,以后还有机会。
向书记还要走访几个地方,这件事也不是说做就做的,他要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先向上级首长报告。
“苏葵同志,到时候如果有需要你帮忙的地方,还得再麻烦你。”
苏葵当然说如果有需要,她一定义不容辞。
临走前,苏葵顺便向赵东方问起何春红的情况,听说这件事是移交县里审批了。
赵东方确实知道这件事,只是没想到当事人居然就是眼前这个人。
“已经判了,她要去农场劳改五年。”
*
苏葵几人一出门,那是受到了十二万分的关注,众人就看见她跟着那个什么书记站在一起,几个人里就她一个小女娃!
人家书记还跟她握手,跟她说话!
说什么来着,他们好像听见了什么“优秀的同志”“帮了我们的大忙”“以后还要麻烦苏葵同志”……
书记在夸葵花啊!
娘咧,葵花这是做了什么厉害的事,居然连书记都夸她!她还一点不紧张跟人说话!
这就是文化人吗?
大家送走了满面笑容的书记,又敬畏地目送苏葵走回家去。连苏爱国和李桂珍都跟着在她身后,不敢靠近她三步内。
苏梅站在人群里脸色难看,无论怎么说周建林都一动不动,不肯挣表现,你看那个苏葵,风头都让她出尽了!
“小葵,你咋认识书记啊?”李桂珍现在是问话都小心翼翼的,好像苏葵是什么大人物一样。
连苏葵坐着她都不敢坐下了。
“我认识的人可多了。”苏葵不紧不慢道,“比如什么书记,市长,县长,哦,对了,还有人家公安局的局长——”
乖乖,李桂珍被这些名头给吓得不轻,尤其是什么公安局的局长,没看那何春红就是被公安抓走了吗?
苏葵仿佛看出她在想什么,告诉她何春红判了五年劳改。听得李桂珍和苏爱国都直咽口水。
完了,想起以前她干的那些事,这小姑子不会哪天让人来把她给抓走吧?
李桂珍连忙保证:“小葵,啊不,妹子,我亲妹子!以后这家里全都听你的,你让我干啥就干啥!”
就是别抓她去劳改!
“对对,小葵,咱家里都听你的!”苏爱国也说,反正他平时也没什么主见,小妹厉害就听她的。
苏葵很满意这个效果,却告诉他们,她对他们以前的行为确实非常不满意。吓得两人马上说改。
“说改我就信了?必须有一个考察期。”苏葵说,让秦晓兰来监督他们,改掉以前所有懒散的坏习惯,别整天盯着妈的钱,盯着东家长西家短,好好劳动,争做劳模。
她要定期抽查询问,看他们在家里的表现再做决定。
“要是让我发现有人没听……”
她故意留白,这才更加吓人。
两人连连点头,秦晓兰好像也被苏葵说的吓到,保证爱国和桂珍一定会改的。
*
苏葵回去的时候经过了邮局,想起李大爷求她的事,苏葵在课堂上就关注起了李卫民来。
他上课看似和大家一样努力,拿着笔写个不停,实际上根本就没过脑子,熬到下课一把扔了笔跟人说话。
就听他在说:“你们看见高一那个神童了吗?才十岁,居然就能来上高中的课,简直比咱们班长还厉害!”
班上下课好多人也在学习,挺安静的,他一说大家都听见了。本来没空搭理的,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
“比咱们班长还厉害?不可能!”
“班长考了全市第一,他能吗?”
李卫民不服:“那人家年纪还小啊!”
刘建立刻反驳他:“年纪小又怎么样,班长能考第一,能说外语,还能写文章,没人比我们班长厉害!”
“没错。”一向沉默的赵慧娟也不沉默了,“班长还带着全班同学一起进步,帮了我们这么多,李卫民你没良心。”
“对!没良心!”
群情激奋,李卫民懵了,他怎么就没良心了?不是,他就顺口感叹一下而已啊!
他们这群“班长吹”也太无脑了吧。
他忍不住对事件主人公说:“班长,那人家确实厉害……”
“李卫民,那个厉害的人是你吗?”
苏葵一句话,李卫民忽然就怔住了。
“班上的同学也很厉害,只是你没有发现。”
李卫民抬头一看,发现竟然所有人都拿着笔拿着书,要么做题,要么小声讨论,除了他刚刚引出来的话题,一点玩闹的话题都没有!
就连那几个人怼完他也继续埋下头做题,整个班上只有他格格不入。
他忽然有些茫然。
“苏葵,你说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
他忽然问,不会到时候只有他一个人考不上大学吧?
“对,没错,到时候就只有你考不上大学。”
李卫民没发现他竟然把心里话问了出来,更难相信苏葵竟然会这么打击他。
“班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