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有。”苏葵用最温柔的语气,说着最豪气的话,“修多大,管够。”
苏爱国和李桂珍都咽了咽口水,娘咧,管够是多少钱?
小葵她到底挣了多少钱?
秦晓兰不问,这两人也不敢问,只说:“小葵,你说要怎么修?”
本来就是保证过的,以后他们都听小妹的话。而且修房子这是好事儿啊,他们心里一万个同意!
“我打算把房子全部重建,盖几间瓦房。”
“瓦房?”
现在大多数人家都是土墙垒起来的房子,大队里盖得起瓦房的那就没有几家,都是家庭条件好的。
现在,他们也能盖上瓦房了?
怎么觉得有点像在梦里呢。
而苏葵已经开始给他们分配任务,先去大队上提交建房报告,然后跟她一起去砖瓦厂谈好要拉多少砖瓦,再请泥瓦匠和大队里的乡亲们来帮忙,争取早点把房子建起来。
“小葵,这得花多少钱呢!”秦晓兰听着都觉得工程量大,“要不随便修一修……”
“妈,这房子是我为您建的,不能随便。”
听到这话,秦晓兰一下红了眼眶:“妈住哪儿都行,你挣钱也不容易……”
“您养我也不容易。”苏葵拍拍她的手,“我现在挣了钱,就该回报您了。”
见她仍然心疼,苏葵说:“妈,这也是我的家,我也要住的。”
对啊,小葵也要住在这里,那得修!
“小葵,那有我和你大哥的吗?”李桂珍忽然想起这个重要问题来。
她说是给妈修的,可没说让他们住啊!
苏爱国也看着她有点懵,妹子修的房子,当大哥的有理由住不?
“你们也想住瓦房?”
两人点头。
“拿什么来换?”
对啊,房子是小妹给的钱,两人要住就得交换,可他们啥也没有啊!
李桂珍忽然想起之前缝纫机的事,大喊:“我们拿劳力抵债!”
“小葵,我们可以干活儿,家里所有活儿都干!”
苏葵不说话,像是思索起来,两人紧张地看着她,等了许久她才答应道:“行,就劳力抵债。我还在读书,建房子的事,就交给你们看着了。”
苏爱国特别高兴,把胸脯拍得响:“小葵你放心读书,修房子的事情你放心,咱肯定修得好好的!”
小妹已经把钱出了,那他们干活儿就是应该的。
李桂珍也高兴:“对对,小葵你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活!”
毕竟这修的也是自己的房子啊,能不卖力吗?
*
大队的审批已经下来了,今天,苏葵和苏爱国一起去砖瓦厂下订单。给了钱之后她就直接回去,其余的事情就要苏爱国负责了。
贺县的这个砖瓦厂名叫国营长远砖瓦厂,坐落在贺县的东南角,建国后发展好几年,是远近闻名的大厂,周围都来这里拉货,特别紧俏,常常是刚生产出来就被人订走了。
“你是——苏葵同学吧?”
苏葵一见到厂长,人家竟然就把她认出来了。
看苏葵不知道,涂厂长笑着解释,说他家孩子就和苏葵一个班。
那孩子回去是天天把班长挂在嘴边,拿着苏葵跟市长握手的图指给家长看,说这就是他们班长,她被市里表彰了!上了省城的报纸!
这一来二去,苏葵不认识学生家长,但这家长们基本都认识她。这可是全县城的名人!
一听说苏葵是来订砖瓦的,涂厂长当场表示之前的都被订走了,只剩下一些不多,可以给他们拉走,下一批出来马上给她留意。
几人正在办公室里说话,忽然一个人走进来,没注意到苏葵两个,直接开口说:“厂长,有人给我们递了一封举报信。”
“举报信?”
这会儿那人才注意到还有人。
既然差不多谈好了,苏葵于是提出他们先离开,涂厂长就让人带着苏葵他们去把那批剩下的先拉走。
苏爱国忙跟苏葵说砖瓦的事儿以后就都交给他了,让苏葵赶紧回去学习,苏葵点了头。
两人一出去就听见厂子里几个人在谈论这件事。
“那举报信你们看见谁放的没?”
“没看见,谁知道有人会把信放在人家桌上?还就那么敞着,大伙儿都看见了!”
“你说这老梁跟谁有仇啊,竟然举报他作风不端!”
这老梁平时工作也挺老实的,这几年干到了一个车间的负责人,过几年退了就给他儿子了。这一举报要是真查出什么,那工作都得受影响!
苏葵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即便是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像是书中出现过的“梁锋”这个名字,也不过是稍微顿了顿。
她有自己的事要做。
七月七日,离高考还有十二天。
这天,他们拿到了高考志愿表,需要提前填报高考志愿。
作者有话说:
小天使们真是太聪明了,什么你们都猜得到!感谢在2022-03-29 20:42:11~2022-03-30 04:35:0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竹筒c平方 3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2章
高考志愿分为“理工医农类”和“文史类”, 共有两张志愿表,第一张可填报十所重点大学,第二张是非重点大学。前五所可报三个专业, 后五所可报两个专业。
毕竟是高考前填报, 其他人都在纠结, 一看班长,她早就放下笔了。
同桌的赵慧娟一眼就能看到她填报的一志愿。
京大, 英语系。
果不其然。
“班长, 你说我能报京大吗?”赵慧娟有些不确定。
苏葵看着她, 目光含笑:“可以。”
赵慧娟一下子生出无限的信心来,对!她可以,她也要考京大, 和班长一个学校!
老师们都在上面看着,为学生们解答疑问,提供意见。
可大家却不由自主地询问苏葵的意见。
“班长,我想报清大……”
“我想读京城医学院, 我能考上吗?”
“我也要和班长报一个学校!”
苏葵都根据他们的情况一一鼓励,她知道,他们心里其实早就想明白了, 只是缺少一个精神支柱,于是,苏葵成了这个领航的灯塔。
只要她还坐在那里, 就能给人无限的勇气。
几位老师含笑看着这一幕, 眼里有些一些欣慰,也有不舍。再过几天, 这群孩子就要走进高考考场, 从此踏上人生新的旅途。
又是一年告别季。
*
七月十八日, 离高考还有一天。
苏葵拿着手上的准考证打量,一张巴掌大小的长方形纸片,最上面写着“江省1959年高等学校招生”,上半部分左边贴着他们的寸照,右边写着考区,报名号和考生姓名。
下半部分是考试时间表,写着从七月二十日到七月二十二日三天的考试时间安排。中间加盖了教委的公章,背面写着考试须知。
非常具有年代感的准考证,黑白寸照上的她浅淡柔和,仿佛也和这个年代融为了一体。
明天早上,他们就要出发前往杨市。
高考考场依旧被定在杨市,就是他们参加联考的地方,不过这一次却不是模拟,而是真正的战场,他们一生命运的重要转折点。
高三的最后一堂课,他们没有喧嚣,没有吵闹,甚至没有不舍,而是像往常一样,低着头安心学习,用努力缠绕成茧,静待成蝶的那一刻。
好多年后,他们都还能回忆起这一天窗外的夕阳,照在人脸上,照进他们每个人心里。
苏葵也没有不舍,人世总有重逢。她的脸上带着浅淡的微笑,慢步往家里走去。
“等等。”
一道身影从教职工楼那里走起来,好像在这里等了很久。
他的年龄不大,眼里却仿佛有着成人也难有的成熟沧桑。
周平。
苏葵看见他,也没有惊讶,只问:“有事吗?”
他抿了抿唇:“听说,你们明天就要去杨市参加高考了。”
苏葵点头。
“我……”心里的冲动让他等在这里,却不知道到这里来是为什么。
“我会好好学习,将来——也一定会考上京大的。”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向她说出这种保证的话,只觉得他应该告诉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