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苏葵见到的她,已经完全失去了以前那种温和,就是有那也是她拿来伪装的武器。
听见苏葵的话,想起自己从前的事,蒋美琴有些不自在:“你早就认出我了?”
苏葵点头。
蒋美琴的语气有些冲:“那你为什么不说?”
早就认出她了还装作不认识,难道是想看她的笑话吗?
“蒋女士。”苏葵说道,“我想我跟你并不熟,也没有任何叙旧的必要,你说呢?”
蒋美琴没有说话,就在苏葵说没事她要走了的时候,蒋美琴却忽然开口道:“你知道周建林吗?”
真难想象从她口里还能听见这个名字。
“知道,一个大队的。”
蒋美琴想听的当然不是这个。许是这里只有苏葵一个能问的,错过了她可能很久都不会知道消息,她还是开口问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再婚了,人怀孕了,大概三个月了。还有问题吗?”
被苏葵的直白震住,蒋美琴竟然一时说不出话来。
很久后,她问:“他娶的人是谁?”
“大队长的女儿,苏梅。”
这个名字蒋美琴也是听过的,一时间有些怔愣:“她不是在读书要考大学吗?为什么会嫁给建林?”
她对苏梅的印象比苏葵还深,实在是吴莲英天天把她这个女儿挂在嘴边吹嘘,说她就是全大队唯一一个能考上大学的。
“这谁知道呢?”苏葵道,“也许是她觉得跟着他有前途?”
她仿佛只是随口一说,蒋美琴心里却有些不舒服,想起之前在广场上看见的那个人,心里也有了动摇,会不会他以后真的更有前途?不然苏梅那样一个能考大学的凭什么嫁给他带三个孩子?
对了,还有孩子。
“孩子……那几个孩子怎么样了?”
她居然还会问孩子,不过苏葵看她并不是担心这个,而是想问一问他们和苏梅的关系怎么样,还记不记得她。
蒋美琴等着苏葵回答,谁知她竟然说:“不知道。”
“你怎么会不知道?”
苏葵意有所指:“我确实不知道他们心里还有没有惦记你这个亲妈。”
以前或许有,现在多了周平这个变数,谁知道呢?
蒋美琴被说中心事,有些不自在,一时也不说话了。
“没事的话我先走了。”
见苏葵要走,她最后说道:“你见过我的事情,不要告诉任何人。”
“事实上,如果不是你来找我,我根本就没打算跟你见面,当然你的事情我也完全不关心。”
她的话实在太直白,虽然是她想要的,却仍旧让她不舒服。
“还有一件事,惟伦他对你……”她点到即止。
苏葵同样明白,再次重复:“我说过了,我对你们的事情完全不关心,希望也不要再来找我。”
蒋美琴看着她的背影心情复杂:“最好是这样。”
然而事情却并不会按照苏葵希望的那样。
作者有话说:
1.参考资料《美元文化与爱国文化——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的新闻出版环境》许永超.
ps
说一下女主在外语和文学上天赋的问题,其实这两个原主都没有,而女主前世都有,这辈子也是借着天赋的名义才能将它们合理展现出来。所以她显得厉害是正常的,不是没有逻辑哦~
pps
周建林和蒋美琴等人是不会重生的,不然这世界就真被穿成筛子啦
明天继续~
感谢在2022-04-08 23:54:47~2022-04-09 23:57: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58938809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皮蛋瘦肉粥 10瓶;rainy、留白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7章
苏葵回到会议上的时候, 两岸作家已经商讨完图书引进的事宜,正谈到新马两地的出版之事。
由于去年英殖民政府下达禁令,不准大陆出版社的图书进入新马发行销售, 因此现在在这两地的大陆出版社的图书全部成了禁书, 出现了庞大的市场真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话题不是文学交流会的主题, 还是别的原因,大家只是提了几句, 便转向另一个话题。
张瑞山不知什么时候和谭惟伦坐在了一起, 两人一边交谈, 一边用隐晦的目光打量苏葵。
他们自认为隐蔽,然而苏葵目光敏锐,一进去就发现了。在他们再次看过来的时候, 就对上了苏葵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
两人有一瞬间的不自在,随后谭惟伦冲她点头微笑,张瑞山则是冷哼一声,别过头去。
蒋美琴回到座位坐下, 正好听见谭惟伦在说:“不过只是一本小说,并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张先生不必担心。”
“你大概没有看过那部小说吧?”张瑞山摇摇头。他根本不知道这部小说里面传播了怎样的思想, 况且还是用娱乐的手段来宣传。
“别人或是直接传播大陆的积极信息,或是描写大陆的优良传统文化,只有她故意用这种方法, 潜移默化地让人在娱乐中被这种思想感染左右。”
他甚至给苏葵下了一个定论:“这个女作家, 心机太深。”
谭惟伦摇头笑道:“张先生,您也太言过其实了。”
显然, 他并不这么认为。
张瑞山却说:“只怕这些图书一旦引进, 会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就像苏葵说的那样, 人类精神上对于苏爽的追求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小说在大陆受到欢迎,难道在港城就不会吗?
“这些年引进的大陆图书还少吗?”谭惟伦轻笑,“港城终究不是他们做主,依您在那边的影响力,还用担心这些吗?”
张瑞山没有再开口,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离开,谭惟伦看见蒋美琴,问了一声:“怎么去了这么久?”
蒋美琴已经收敛好情绪,只说出去转了转。
“美琴,你对这里不熟悉,还是少出门为好,别让我担心。”他英俊儒雅的脸上带着关怀又带着深情,连蒋美琴一时都会被他迷惑,生出我就是他唯一的感觉。
然而只是感觉。想起刚才听到的,她不由问道:“我听见你们刚才在说苏葵?”
没想到刚才出去一趟见到那个人,现在进来还会听见在谈论她。
“张先生不是不喜欢她吗?”蒋美琴问,“你怎么还要站在她那一边?”
谭惟伦并不在意她语气里的些微泛酸,只说道:“父亲和联华书店的徐先生几位是好友,既然是徐先生的意思,我怎么也该给他们一些面子。”
“只是这样?”
谭惟伦笑道:“当然只是这样。”
那你为什么要一直看着她?只是这句话终究没有开口。
她的目光同样不由自主地和他看向同一个人。
苏葵当然知道有很多人在看她,但怎么也想不到她基于时代背景创作出来的小说能被人解读为“心机太深”。
而此时这部“心机太深”的小说已经确认会成为下半年第一批入港的小说之一。
交流会在宋万章的主持下正式闭幕,然而苏葵发现,自始至终宣传部的那位部长还有坐在他身边的那位中年人基本没有发言,只是和苏葵一样拿着笔记本记录一些什么,仿佛真的是来旁听的。
《北方日报》的记者全程记录下了这场会议,会议结束后,为参加本次交流会的所有作家来了一张大合照。
这张照片被后世人称为“文学界半壁江山”,还不时上各种盘点。上面每一个人拿出来都是行业大家,几乎全部在他们的课本上有名有姓。
*
会议结束后苏葵本应离开,却在看到一个地方时停了下来。
“苏葵同志,你是早知道我要过来找你?”宋万章看着她笑。
苏葵也笑道:“并没有早知道,不过是看见您往我这里看,猜想大概是还有事情告诉我吧。”
宋万章却没问她是不是猜到了什么事,反而问道:“你的入会申请写得怎么样?”
“已经写好了。”
宋万章说:“苏葵同志,有些事情可能需要一些名目才能进行,你明白吗?”
苏葵闻弦音而知雅意,并没有问到底是什么事,只从善如流道:“我回去马上就提交。”
宋万章笑道:“那我们就等着了。”
于是苏葵回去后,以最快的速度将申请表提交,附带她取得的成就,发表的作品,这些都是必要的程序。
*
苏全福今天是来找苏葵辞行的。
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本应该在庆典结束后就离开,不过好多人很不容易来京城一趟,有一些就暂时留下了。
苏全福就暂时留了几天,苏葵提出带他在京城转一圈,不过苏全福拒绝了,他知道苏葵不仅参加了庆典,还在当翻译,更何况她还在上学,孩子那么忙,怎么能因为他的事耽搁?
他不想耽误苏葵的时间,于是苏葵就包了他这段时间在京城的所有花费,让他和杨市来的几位算是同乡一起去参观京城,至于他在招待所的所有费用苏葵也替他交了。
苏全福当然不愿意接受,苏葵却说是她长大了挣钱了孝敬他的,是她的一片心意,把苏全福听得感动不已。
今天他就是来京大找苏葵辞行的,在京城待了好些天了,不能再让孩子花钱了。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