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懿懿却不理她,只是直视着太后的眼眸,一字一顿问:“母后可想过此事传出去,那些公卿会如何想?今日母后能凭此审问臣女,那明日……”
明日,皇帝也能毫无根据审问大臣。
倘若大臣们真这么想,费了几代人,好不容易才压下去的士族,只怕又要反扑回来,做濒死前的最后挣扎。
太后面色沉了沉,她如何看不出来,皇后这是在威胁她。
她突然冷笑了一声,垂目道:“皇后是要与哀家作对了?”
“儿媳不敢。”赵懿懿神色平静,沉声道,“兹事体大,万望母后慎重,能为陛下着想一二。”
“你!你!”太后被她激得没了理智,怒吼道,“你们还愣着做什么!”
宋媪给宫人使了个眼色,将太后轻轻抱着,颤声道:“娘娘三思!”她不着痕迹看了眼里间,垂眸掩去思绪,劝道,“娘娘,二姑娘到底是公侯之女,怎可如此?”
太后浑身发着颤,咬牙道:“什么公侯之女?不过一养女罢了,哀家今日真动了她,又能如何?”
她说着,又令身侧宫侍上前。
然一众宫侍却推推搡搡,慢腾腾地靠了过去。
果然,早已传得人尽皆知了。
赵懿懿如今最听不得人说这话,当即怒斥上前的几个宫侍:“放肆!”她今日来万春殿,所带宫人不少,此刻也团团围拢,成了数道人墙,将她护在中间。
“都下去!”
殿外倏地传来革靴声响,众人回头看去,见是皇帝面容怒容阔步而入,都不由变了脸色。
太后迎上前两步,忙道:“皇帝,你快去瞧瞧你妹妹!”
赵懿懿僵硬地转过了头,仍是用力抱着赵端端,死死地盯着顾祯看,眼底那片猩红之色,几乎要溢出血泪。
顾祯心尖刺痛,扫了眼赵端端后,沉声问:“谁让母后动她的?”
太后道:“她今日将你妹妹推进了海池里头,皇后还护着不许哀家动,说什么公侯之女的话。不过一赵家养女罢了,来路不明,怎及你妹妹重要?”
“来路不明?”顾祯突然就冷笑了声,问太后,“母后说谁来路不明?”
太后指着矮榻之上,被赵懿懿抱在怀中的小女郎,声音沉沉:“你打量哀家在宫里,就什么都不知道呢?不过赵家收养的孤女,又来路不明,你还想瞒着哀家?”
顾祯神色冰冷,俊美的面容陡然沉得骇人:“来路不明?母后真知道谁来路不明吗?今日朕就告诉母后,母后的那个眼珠子,才是真的来路不明!”
“皇帝,你在胡言乱语些什么?”
太后一脸震惊且失望地抬头,不敢相信儿子为维护那小女郎,竟是诋毁自己亲妹妹。
“你要护着谁哀家不管,可你不该……”太后身子发着颤,不敢置信地看着皇帝,声音带了些哽咽。
顾祯眸中映着寒雾,朝太后走近两步,目露凌厉之色:“母后听不明白?好,那朕就再同母后说一遍,临川才是那个来路不明的人!她根本就不是母后亲女、朕的妹妹,是被人给换了!不知是从哪弄来冒充的!”
“这么多年,临川出生时的印记没了,难道母后就没怀疑过吗?胎记能消,痣怎么消?”他又迫近几分,继续说着,“此事尚未了结,朕本不想今日说,可母后若旨意对赵二动手……”
太后道:“临川的胎记和痣,长着长着就没了,何况她是哀家的女儿,谁敢做这种事!”
他突的回身一喝:“将赵二姑娘左边衣袖卷上去。”
周遭宫侍早已被斥退下去,赵懿懿又抱着赵端端,尚未反应过来之时,赵端端的衣袖便被女官卷了起来,露出一段白皙藕臂。
其上,赫然有一月牙状胎记,并一红色小痣。
熟悉的印记,尘封的记忆骤然被打开。
太后猛地怔在那,唇瓣哆嗦着,脸色唰一下就白了。
便是连一旁的宋媪,也一下子怔住了。
“事到如今,母后还不明白吗?”顾祯看向太后,眉心骤然拧紧,“她同祖母生得有四五分像,母后难道看不出来吗?”
赵懿懿怔了半晌,才动作僵直地低头去看赵端端的手臂,回想着皇帝刚才的话,面色也是一片惨白,纵然僵在那。
肖似一位故人,原来是肖似他的祖母。
她突然将赵端端轻轻推开,自榻上站了起来。
因站得急了些,一阵头晕目眩,身子摇摇欲坠。
“阿姐!”赵端端唤了一声,立马飞扑过去将她抱住,极为害怕地颤着声唤她。
赵懿懿却将她拂开了。
自己踉跄着往后退了几步。
赵端端不顾仪态地掀开薄毯下了矮榻,又朝她行去。
顾祯蹙眉过去扶住她,低声道:“懿懿?”
仍是被赵懿懿用力推开,不留半点情面。
突然间,她转身向外行去,步子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眨眼已出了殿门。
顾祯令道:“将人都带过来,让母后好好听听。”语罢,他也转身追了上去。
椒房殿内殿大门紧闭。
赵端端趴在外边敲门,哭道:“阿姐你别不要我……”
“你且下去吧。”顾祯低头看了眼赵端端,“皇后这会不愿见你,就别打扰她了。”
赵端端抬头看向皇帝,本能的惧怕迫使她后退了半步,讷讷地看着,甚至不敢发出声音。
顾祯揉了揉眉心,心知懿懿这会儿不好受,只是淡声道:“先下去,等皇后心里舒坦些了你再过来。”又看了眼紧闭的殿门,他吩咐了句好生照料后,也随之离去。
赵懿懿默不作声地躺在榻上,双眼空洞地盯着帐顶出神,翻了一个又一个身,却睡不着。
她午膳也没用,就这么直愣愣地躺在榻上,也不知躺了多久,竟是就着外边的哭声,就这么睡了过去。
黄昏时分,云竹进去看时,一掀开那鲛纱帐,却见皇后双目紧闭,面生红晕。
再一探,滚烫滚烫的。
她心下大惊,忙唤道:“娘娘?娘娘?”
赵懿懿迷迷糊糊睁眼看了看她,不耐烦地推了几下,又要睡过去。
云竹心惊肉跳地跑了出去,急声道:“快去、快去请太医过来!咱们宫里可还有多的发热的药?先去给娘娘煎上,等太医过来了,再看能不能用!”
一通人仰马翻,太医总算是过来了,瞧了椒房殿预留的方子,还有庖厨里煎的药,道了声可,又道:“娘娘应该是惊吓过度病倒的,所幸没什么大碍,臣另外再开几贴,等这贴用了再服。”
不多时,皇帝满面尘霜的赶了过来,自云竹手中接过药碗,进了内寝。
他将赵懿懿扶起身,后边垫了个隐囊,听她嚷着难受,忙低声哄道:“先将药喝了,就不难受了。”
赵懿懿道:“陛下先出去吧,妾身想一个人静静。”
“懿懿。”顾祯神色一僵,耐下性子又唤了她一声,将舀了汤药的羹匙往她唇边一递,哄道,“乖些,快将药喝了,就能好了。”
“陛下为什么不早些告诉我?”赵懿懿突然仰了头,颤着声问他。
顾祯沉默片刻,低声道:“朕怕你知道了,会不高兴。”他知懿懿不喜自己,倘若知晓赵端端实则……是他的妹妹,心里恐怕不好受。
也因此,他原本打算等懿懿回心转意了、再将剩下的事处理好了,再公布此事。
今日,却不得不提前说了。
赵懿懿突然就笑了起来,笑着笑着,心口又难受了,浑身都不舒坦。
她承认,她确实不高兴了。
她疼了十年的妹妹,怎么就成了顾祯的?她阿娘的女儿,怎么就成了太后的?
倘若是别人,她还不会那么难受。
偏偏是他。
凭什么是他?
“陛下是何时知晓的?”她问。
舀出来的汤药冷了,顾祯将羹匙拿回来搅了搅,低声道:“数月前有所怀疑,前段时日刚确认的。”
赵懿懿看着他笑,一双杏眸凝在他身上,化作道道利刃而去。
顾祯有些狼狈地别过眼,轻声道:“懿懿,是朕思虑不周。”
“像一位故人?”她轻声问着,突然又道,“陛下出去罢,让妾身自己静静,出去罢。”
顾祯坐在榻前不肯动,赵懿懿却忽而伸手,用力推了他一把,高声道:“我说出去!”
滚烫的汤药尽数泼在他身上,再顺着衣角滴滴答答,滴落于地衣上。
“出去!你出去!”她颤着声,自矮榻上下来,用力将他朝外推搡着。
顾祯怕她烫着,又怕她情绪过于激动,忙安抚道:“好、好,朕现在就出去,朕现在就出去,一会让宫人将药拿进来,你乖乖喝了睡下。”
赵懿懿不理他,只是一个劲地将他往外推。
等将人推出去了,关上了殿门,才陡然放松,贴着门扉跌坐于地。
比起愤怒,她更多的是不愿相信。
不但太后不愿相信,连她也不愿相信。
纵使前段时日他说有了眉目时,她就已经有了准备,却从未往这一处想过。
更从未设想,端端会与他有关联。
“阿姐。”门扉外又传来赵端端的声音,带着浓重的哭腔,“阿姐,我不做别人的妹妹,我也不要做谁的女儿,我只做你妹妹好不好,你别生我的气了。”
赵懿懿仰头看着椒房殿高大的房梁,掐了掐手心,道:“没生你的气,你下去歇着吧,让阿姐自个静静,阿姐只是有些难受。”
她坐在这,一时间,又有些心疼端端。临川锦衣玉食长大,要什么有什么,而她却自幼寄人篱下,看人眼色长大。
倘若端端真是他的妹妹,于端端来说,其实也非什么坏事。
一层长公主身份加身,无人再敢轻视于她。
可她就是……觉得难受。
不愿相信自己的妹妹,疼爱了那么多年的妹妹,竟然会是顾祯的妹妹。
凭什么都要跟他扯上关系,自己是皇后,一辈子逃不脱也就罢了,可为什么连她身边的人,也要跟他有关联?
赵端端仍在外边哭着,也不知过了多久,声音才逐渐小了下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