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棋抿唇不言。
芳昭容气急:“本宫还在呢,何轮得到她抚育元璋!”
“那若娘娘不在了呢?”弈棋的语调四平八稳,这份四平八稳却透着寒意,“娘娘以为昔年斗倒林氏的是谁?林氏做玉妃时,圣宠比起娘娘可也只强不差。”
这话说得芳昭容彻底慌了。
她容不得儿子被旁人抢走,更不想不明不白地丧命。她不由自主地又想起莲贵人,几日之前,莲贵人还是莲贵嫔呢,只是与倩妃见了那么一面,现下就已降到在宫中排不上号的位份上去了。
芳昭容强缓了一息,勉强稳住阵脚,向弈棋道谢:“本宫心里有数了,多谢你。”
“娘娘太客气了。”弈棋含笑福了福,“娘娘日后多添个心眼便是,奴婢告退。”
芳昭容忙递了个眼色,示意近前侍奉的宫女去送。等弈棋出了殿门,她坐回茶榻上,心惊一阵压过一阵。
入宫三年,她好像还没正经与谁斗过。莹妃虽比她得宠,却和她井水不犯河水,至于旁人,自有皇后娘娘替她压制。
可现下,皇后身子弱成那样,只怕顾不得这些,她也只得自己尽一尽力了。
.
戌时二刻,徐思婉才带着两个孩子一起从清凉殿中告退。她先将元琤送回了肃太妃处,又带着念珺一道去见恪妃。
恪妃原本正陪两个女儿一起在院子里玩,见念珺来,三个小姑娘顿时笑在了一起。徐思婉与恪妃相互见了礼,恪妃想想,便由着孩子们玩闹,请徐思婉进殿去坐。
二人坐定,便有宫女前来上茶。徐思婉衔着笑无声地抿了口,恪妃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将宫人们都摒了出去,继而问她:“妹妹是有事?”
“算不得有事,只是有些担心姐姐。”徐思婉开诚布公,“前日与陛下闲聊时提起姐姐与两位公主,陛下欲言又止,似是有所不快。我唯恐给姐姐惹祸,不敢在陛下面前多问,只好来问问姐姐,可是出了什么事了?”
恪妃面上的笑容骤然凝滞,僵了半晌,又想再强笑出来:“也没什么……”
“姐姐是不想同我说,还是不便与我说?”徐思婉凝视着她,“其实,我也没什么别的心思,只是与姐姐相识一场,想帮一帮姐姐罢了。姐姐若肯将难处说与我听,我帮得上自会去想办法,若帮不上,姐姐就当我没听过,我总犯不上害姐姐,是不是?”
“……你言重了。”恪妃忙道。
的确。徐思婉就是在后宫里本事再大,也没必要害她。
恪妃沉了沉,便轻轻道:“我也不是不肯告诉你,只是觉得这事说来有些丢人——前些日子,我与陛下争吵了几句,闹得脸红脖子粗的,很不好看。”
这话听得徐思婉一奇,她打量着面前的恪妃,实在无法想象她这样和气温婉的性子“闹得脸红脖子粗”是什么模样,就又问说:“这是何故?姐姐在宫里从来不争不抢,如今又已高居妃位,是出了什么事,值得姐姐这样动怒?”
恪妃勉强勾了勾唇,想要强撑住一抹笑,但那笑意已沉郁之至。
她扫了眼徐思婉,喟叹:“陛下既没同妹妹说,妹妹就当不知道。这事……我看妹妹也是帮不上忙的,别为着我,和陛下生了隙。”
“好。”徐思婉点了头,恪妃这才说:“是与若莫尔的事。这一转眼,两国间已打了三四年了,胜负难料,却弄得民不聊生。这几年你在冷宫,大抵不太听得到外头的动静,大魏实则已是内忧外患,大大小小的谋反已又过十余次。所以早在年前,便有朝臣上疏,劝陛下停战。陛下当时并未准允,可实际上我们心里也清楚,陛下是动摇了的。”
恪妃的声音很好听,透着一种为人母的温柔,娓娓道来。徐思婉听及此处,道:“若这能停战,是好事啊。这样打下去劳民伤财,迟早是撑不住的。”
“这个我也知道。”恪妃苦笑,遂又一声叹气,“可那日陛下来与我说,若莫尔欲与大魏和亲。若莫尔汗王会将亲妹妹送到大魏,同时,却也要佳颖嫁到若莫尔去。”
这话直令徐思婉也轻吸了口凉气,接着她慢慢平复心神,恍惚间惊觉佳颖过了年关便也十四了,两国和谈、筹备一应事宜,再行送嫁,满打满算也要一年多,恰好便是嫁龄。
于情于理,若莫尔的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只是可怜了两国的公主,就此背井离乡,恐怕一辈子也不能回朝了。
这样的分离,恪妃身为人母自然不肯,也无怪她素来温婉恭谨,却会因此与皇帝生出不快。
徐思婉想着从前的交情,自知该为恪妃陈情,将佳颖留下。说到底,宗室里的女儿还有许多,若能与若莫尔谈妥,选个翁主郡主封作公主送去和亲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过,她又不得不虑及“大局”。
就如恪妃所说,眼下的大魏,骑兵谋反之事已如家常便饭,虽然尚未见哪股势力能成大气候,但这种事有一就会有二。有了挑头的,就会有效仿的。
几年来,她也在悄无声息间亲自送了不少银钱相助。几万两的银子,在京中宫中或许不值什么,但放到那些贫瘠之地,足够让谋逆者养精蓄锐、豢养兵马,哪怕他们输了,这些粮草马匹也未见得能被朝廷尽数抄走,便多少会有些遗留在民间,供下一支势力起家。
而这样不成大器的谋反,国库已空的朝廷或许尚能轻而易举地镇住十来次,可若再有三五十回呢?
她赌的就是一次次地事端里迟早能有一拨人赢,能击垮这大魏的江山,只是这话不好同恪妃说。
漆黑夜色里,殿中纵使灯火通明也透出一股凄清。徐思婉与恪妃静默地坐了良久,沉沉喟叹:“姐姐说的是,这事,我恐怕也帮不上忙。只是如今我也是为人母的人了,为着两个公主的前程,我不得不劝姐姐一句。”
恪妃看看她:“你说。”
徐思婉颔首:“陛下若再与姐姐提起此事,姐姐切莫与他争执了。这事我们左右不了,与他相争又有什么意义?徒增烦扰罢了。”
恪妃闻言蹙眉,眼露不满:“便是知道天命难违,我也总要为佳颖争一争的,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
“姐姐这就是自欺欺人了。”徐思婉缓缓摇头,“倘若这一战是大魏占尽优势,若莫尔自然不敢说什么,陛下就是挑个宫女封为公主送过去,若莫尔也只得认了。可如今是两国僵持几年难分胜负,若莫尔汗王主动提出送亲妹前来和亲已是表明了诚意,陛下若不选个身份足够贵重的公主过去,就是在打汗王的脸,姐姐去争又有什么用?”
“那依你的意思呢?”恪妃面上的不满愈显分明,“难不成我就叩谢皇恩,任由佳颖去那蛮夷之地?”
徐思婉摇头:“不,姐姐不仅要叩谢皇恩,还要告诉陛下,姐姐已想清了个中道理,是以愿意顾全大局,舍弃小我。”
眼见恪妃面上的不满几欲转为怒色,徐思婉一口气说下去:“唯有这样,才是真的为两位公主好呢。陛下见姐姐如此识大体,才会更觉得委屈了姐姐和公主,才会在公主的嫁妆与陪嫁侍从的事上尽心。这些事虽然说来都是依着礼数去办,但陛下若肯亲自过问,与撒手交给礼部总归是大有不同。到时公主有了丰厚的嫁妆、又有为自己尽心的人马,到了若莫尔才能不受欺负。”
恪妃听及此处,眼睛怒色淡去,怔怔地露出恍悟。
徐思婉语重心长地续道:“况且,姐姐别忘了,姐姐膝下除了佳颖,还有佳悦呢。数年来姐姐一直担心因自己的出身拖累公主的婚事,如今便是大好的机会。倘使姐姐在和亲之事上能使陛下舒心,陛下心中那份亏欠必会弥补到佳悦身上,姐姐何愁她来日不能有个好驸马?她的驸马有出息,远在异国的佳颖也能多个靠山,姐姐想想,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你这话……”恪妃滞了滞,点头,“我倒是没想过。”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徐思婉长声喟叹,“事关两个公主一辈子的大事,姐姐可别为一时之气打错了主意。”
恪妃神情松动,可这事太大,她一时仍拿不定主意,只说:“你容我想一想。”
“姐姐自行斟酌便是。”徐思婉抿笑。说罢见恪妃出着神,就不再多语,直接告辞退出了寝殿。
走出殿门,她就看到夜色之下,佳颖与佳悦正在院子里踢毽子。念珺太小,只能看着,但两个姐姐都不忽视她,时而往她那里踢上一次,也不在意她接不接得住,就将她哄得也很开心。
徐思婉立在廊下静静看了会儿,才扬音唤了声“念念”。念珺闻声就回头向她跑来,佳颖佳悦亦上前见礼,徐思婉抱起念珺:“我们先回去睡觉了,明日再来找姐姐们玩,好不好?”
“好——”念珺点着头,朝佳颖佳悦摆手,“姐姐明天见!”
徐思婉这便带着念珺回了披香殿,等她将念珺哄睡,皇帝就已在寝殿里了。
适才她从清凉殿告退时,他本没提过要过来,亦没要求她晚上再回去。她对此却也并不意外,到床边落座,就直接伏进了他怀里,促狭地眨眼道:“臣妾要问一问,臣妾不在的这几年,后宫有几位宠妃?”
他嗤地一笑:“怎么,突然想起吃醋了?”
“才不是呢。”徐思婉娇声,“臣妾只是怕陛下近来日日都陪着臣妾,让旁的妹妹们嫉妒。”说着就掰着指头数起来,“先前那位莲贵人生得就不错,该是很合陛下的心意;芳昭容亦美艳动人,应该也是陛下喜欢的;还有……”
不等她说完,他捂住了她的嘴:“好了。”他自顾在她眉心一吻,“皇后这几年对后宫很上心,朕总要给她面子。但她们都不及你半分,你若不喜欢,朕日后都可不见了。”
“臣妾只是问问,可没有那个意思。”她笑道,语中一顿,神情里多了几许真诚,“陛下还是雨露均沾的好,不然嫉恨臣妾的人更要多了。”
她这话自然是真的。后宫里的道理就是那样,他越宠她,恨她的人就会越多。
但细想他方才的话,虽是很有几分推卸责任的味道,却恐怕也有三分是真的。
这几年,皇后对后宫是着实很上心。两次大选,她在冷宫都听说他没什么心思,皇后却做主留了许多人。
而如芳昭容、莲贵人这样的“后起之秀”背后,也都是皇后在撑腰。皇后自己病重无力争宠,就这样提拔了许多形形色色的美人来讨他的欢心。
徐思婉不太清楚皇后在挑选美人时,有没有那么一闪念是为了提防冷宫里的她。若是没有,皇后显是低估了她;而若有,皇后现下怕是更要郁结于心了。
说起来,皇后病成那个样子,也实在不该再占着一国之母的位子了。等她摸清思嫣的路数,就让皇后腾地儿。
徐思婉自顾想着,又柔柔顺顺地笑了声,信手扯去系在床幔上的带子,床榻瞬间被笼罩起来。
他更深的吻随之落下,她玉臂抱住他,与他痴缠。
看他这两夜的劲头她就知道,这三年里,应是没人能带给他如她一般的欢愉。
真是苦了他了。
第100章 朱砂
次日天明, 徐思婉听闻朝臣们已陆续到了,皇帝晨起就去清凉殿廷议了一场, 自己就索性在披香殿歇了半天, 午后听闻朝臣们尽数告退,才带着念珺一起过去。
他见到她们,就放下了手头的奏章, 一片慈爱地陪念珺玩了许久。
临近傍晚,又有两封急奏送来,徐思婉见他不得不看,就先抱着念珺坐到了一旁, 念珺也不恼, 只是压着声音好奇地问她父皇在看什么。
徐思婉笑着解释给她听,便见他俊朗的侧颊也勾起笑容。不及他看完, 外殿有宦官朝内殿走来, 在门边立住脚:“陛下,芳昭容娘娘带着四殿下前来问安了。”
徐思婉眉心微微一跳, 继而直作不言,垂眸沉默。
他默不作声地划了她一眼,就道:“告诉她朕忙着,让她回去吧。”
那宦官一应, 躬身告退。徐思婉仍自哄着念珺, 对他的安排不置一词。
若放在刚进宫那会儿, 她见到他这样,必要大度一番劝他见人。但现下,她已可心安理得地做个不知谦让的宠妃。
又过半晌, 外头再度有宦官入殿:“陛下, 恪妃娘娘求见。”
他犹是那句话:“告诉她, 朕忙着。”
徐思婉却心念一动,睇了眼殿门的方向,同时扯了下他的衣袖。他看向她,她道:“恪妃姐姐无事不大外出走动,更鲜少来陛下这里求见,今日突然过来,怕是有紧要事的。”
他略作沉吟,就朝那宦官改口:“去请恪妃进来。”
“诺。”那宦官领命告退,徐思婉笑笑:“那臣妾先带念念回去用膳了。”
他点了头:“朕迟些再去找你。”
“好。”她柔柔地笑着,抱着念珺浅浅一福,就出了殿门。迈出外殿时,她与恪妃碰了个照面,二人视线相触,当着御前宫人的面都不好多说什么,只相互颔了颔首。
徐思婉猜想恪妃该是想通了,回到披香殿和念珺一起用完膳后不久,皇帝寻过来,也果然一派神清气爽。
她施礼间见他含着笑,作势愣了愣,好奇道:“陛下这是有喜事?”
“喜事倒说不上。”他一叹,“只是前阵子有些话与恪妃说不通,不料如今她自己倒想明白了。”
“恪妃姐姐素来是明理的。”徐思婉含着笑走向侧旁的矮柜,边亲手为他沏茶边问,“不知是何事?”
齐轩本也无意瞒她,又见她好奇,就将两国和亲的打算一五一十地说给了她听。她听罢露出讶色,笑道:“这还不算喜事?两国停战讲和,于天下万民都是喜事。”
说话间,沏好的香茶已送到他手里。他揭开茶盏吹了吹,喟道:“只是委屈了佳颖。其实那日恪妃不快朕也明白,佳颖这一去,就再难回来了。”
“恪妃姐姐无非是担心女儿罢了。”徐思婉坐到他身侧,缓缓道,“姐姐慈母之心,陛下可不能让她失望。必要给公主备好嫁妆,再挑选一班可靠的人马跟去。若公主在那边能过得好,姐姐也就心安了。”
“你说的不错。”他攥住她的手,“父皇将这天下交给朕时,国库就算不得充裕,这仗朕本就不愿打,却无奈若莫尔屡次挑衅。如今终于熬到若莫尔肯和谈,朝廷也该好好休养生息了。”
“陛下说得是。”徐思婉含笑,温和柔弱的样子端是一位贤妃,“天下太平才是万民之福呢。”
可她心里却知道,这天下早已不能太平了。已然空虚的国库还要为公主精心备一份嫁妆,更是雪上加霜。
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被称为“国”的这个“家”,更是处处都要用钱。倘使没钱,帝王再有雄心壮志也会显得气力不足。
她就等着看他一点点陷入绝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