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才灌下去的那几口参汤多少让他恢复了些气力,他于是看清了她精巧的绣鞋,又看到她绣着花枝的裙摆……再往上抬,他看到了那张妩媚而娇俏的脸。
“贵人娘子……”张庆慌忙低头,顾不得什么伤势,撑着劲儿磕头,“不是下奴,不是下奴……”
“行了,我知道冤枉你了。”徐思婉将他的惊惧尽收眼底。随着她的一句话,张庆再度滞住。
她提步上前,无所顾忌地在他面前蹲下,明眸与他视线齐平:“是阿凡受陶氏指使要来害我,又栽赃给了你。现下阿凡与陶氏俱已被发落,不关你的事了。”
张庆怔怔回不过神,徐思婉一哂,抬手从小林子手中接过那碗尚未饮尽的参汤,往张庆面前递了递:“快喝了。一会儿太医过来,有什么不适还需你自己告诉他,你若没力气说,只怕要耽误医治。”
张庆仍自滞着,一旁的花晨适时催促:“快呀。这是娘子专门从家中带来的千年老参,又怕你虚不受补,着意掐了最嫩的几根参须来熬汤,你快趁热喝了吧。”
徐思婉笑意不改,边听花晨说,边静静看着张庆的神色变动。果见他眼底猛然一颤,一股泪意翻涌而出,接着就是逃避与推辞:“下奴没事,娘子……”
“快喝了。”他不接,她就一直端着碗,“这回的事是我对不住你。你倒是个老实的,既不招供也不攀咬别人,唉……”她一声喟叹,仿佛含着许多愧疚,又告诉他,“等把伤养好,就到近前侍奉吧,给唐榆做个帮手。”
张庆心绪翻涌,一时似有千言万语想说,但嘴巴张了又张,终是一个字都没说出来,只得接过碗,大口大口地灌下去。
徐思婉无声地看着他,眼见他将参汤往下喝,眼泪却在往下落,便知火候已到,这人日后就是她的人了。
说来这也可怜。他们在这一方深宫里当差谋生,要赚钱或许还可放手一搏,但几分温情或许这辈子都得不到了。
平日若犯了错,动辄挨打受罚。但若是蒙受冤屈,可没几个人会在事情查明后与他们说一句“是我对不住你”。
所以,这也正是她的机会。
她全然知晓宫中旁的主子为何不会这样低头,因为位尊者本就没有向低贱者低头赔不是的道理,更何况换个宫人来使唤也不是难事。
没了这个,下一个或许办差更机灵更利索,反倒能让日子过得更舒坦。
可她低得下头,因为她不是来过日子的,她是来杀人的。
为着这个,她什么事都愿意做。
她于是一直耐心地蹲在那里看着张庆,待他将那碗参汤饮尽,她顺手就又将碗接了过去,再摸出帕子,擦去他嘴角残存的汤汁。
她的动作那样自然,既没有嫌弃也并不做作,好像一切都理所当然,好像她是个极尽仁善、打心眼里平易近人的主子。
大多为奴为婢的人都存着幻想,期盼自己能遇上一个这样的主子,然后鞍前马后地为她效劳。
这是她从前从府中下人们的交谈中自己摸索出来的。他们自不曾直言过,或许也不曾意识到自己在期待什么,但从那些或慨叹或羡慕的话中,她渐渐明白了这些。
所以她愿意低头、愿意收用旁人不会收用的人,只要能取得他们全部的忠心,他们日后就都是她的剑。
作者有话说:
本章随机50条评论送红包,么么哒
第26章 寂寥
为表歉意, 徐思婉着人为张庆收拾了一间更好的卧房,日后就让他自己住。等太医来了, 徐思婉也在旁边守了许久, 看到张庆背上伤势太重,就花重金买了上好的药膏给他,再命太医配以药膳, 尽全力保他无虞。
这一番安排下来,张庆自是感激涕零。徐思婉笑笑,便回了房去。
过不多时,听闻她醒来的思嫣就赶了来, 进门看到她气色尚可, 重重舒了口气:“吓死我了……姐姐没事就好。”
“我没事。”徐思婉拉着她坐到床边,她显是不安尚存, 仍在不住地打量她, “姐姐睡了大半日,宫里头流言四起。有人说……说是陶氏想伤姐姐, 争执之下却误伤了自己,还有人说是姐姐杀了陶氏……”言至此处她面色白了一瞬,薄唇用力抿了一下,打量思婉的神情变得更加小心, “究竟……怎么回事?”
“原是她刺了自己一刀, 想将这错处栽到我头上, 让旁人以为是我杀了她。”她平淡地笑着,“可她不知道,她能留着命进冷宫是我向陛下求的情, 陛下自然不会信她这种鬼话。”
“原是这样?!”思嫣骇然, “搭上自己的命也要拉姐姐下水, 她倒也真狠……”说着顿了顿,转而松气,“姐姐这大约就是善有善报了,她那样尖酸刻薄的人哪里想得到!”
徐思婉笑而不言,露出几许疲色。思嫣见状就收了声,与宫人们一起服侍她梳洗一番,又喂她再饮了些安神药就径自告了退,嘱咐花晨催她早些睡。
往后三五日里,皇帝来探望过徐思婉一次,各式赏赐也有不少。可再往后,赏赐就不见那么多了,他也没再亲自来探望她。
徐思婉听花晨说:“玉妃近来时常面圣。”
徐思婉对此并不意外。玉妃从前长宠不衰,必定有她的本事。她们这些新人想让皇帝新鲜一时容易,但想赢过玉妃与皇帝多年的情分却难。
眼下她不能侍寝,皇帝自是要想起玉妃的好的。
花晨对此有些惶惶,趁徐思婉安坐在茶榻上读书的工夫,小心劝道:“玉妃对娘子以显敌意,若由着她得势,娘子只怕日子要不好过。其实娘子那日虽受了些惊,可现下也已无事了,不如这就着人告诉尚寝局,将娘子的绿头牌添回去?”
徐思婉缓缓摇头:“绿头牌是皇后娘娘做主撤下的,她不开口,我就先等等。”
花晨黛眉轻蹙:“可这等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徐思婉一哂:“你说我和玉妃之间,皇后娘娘看谁更不痛快?”
“自然是玉妃,玉妃不仅有宠,还分了权。相较之下娘子不过是……”花晨言至一半蓦地回神,目光一凝,“皇后娘娘在试探娘子?”
“说不准,但多半是。”徐思婉平心静气地抿了口茶,“所以姑且先等等看,若她真是此意,对我也不是坏事。”
在这样平淡养病的日子里,很快就到了六月末。眼见七月初一又是要去长秋宫问安的日子,皇后提前两日就着听琴亲自到了拈玫阁一趟,为徐思婉送了一应上乘的补品,又客客气气地告诉她:“娘娘虑及暑热重,怕娘子再伤了身子,特遣奴婢前来告诉娘子,请娘子好生安养,初一先不必去向皇后娘娘问安了。”
徐思婉闻言莞尔:“谢皇后娘娘关照。烦请姑姑代我回禀,我这身子不妨事,若娘娘有事传召,我必定尽心。”
“诺。”听琴平静垂眸,就含着笑告了退。徐思婉目送她远去,俄而视线一转,目光落到她送来的那些东西上。
皇后送来的这些东西显是用心准备的,除却各式补品还有两副首饰,另更有文房四宝及翰林院新送进宫的话本。这些消遣之物耐人寻味,看来既像是细致入微的关照,又似乎想将徐思婉在这里困上许久不许出门,所以拿这些东西来让她打发时间。
徐思婉对此欣然接受,乐得用大把时间读书练字。又过两日,已安养近两个月的唐榆终于能回来当差了,他在徐思婉用过早膳后进屋问安,徐思婉当即将旁人都摒了出去,温言道:“坐吧。”
唐榆迟疑片刻,一语不发地坐到了与茶榻相距几步的桌边。徐思婉打量他的脸色,欣然含笑:“那日陶氏下手不轻,我只怕你要留下病根。如今两个月能将养成这般,真是上天庇佑。”
“承蒙娘子照料,岂是上天庇佑。”唐榆失笑摇头,沉了沉,笑容淡下去,“这两个月出了不少事,我也多有耳闻,只恨自己帮不上娘子的忙。”
“来日方长。”徐思婉道。
唐榆颔了颔首,又说:“那个张庆……娘子究竟什么打算?”
“他是个老实人,你平日多照应他一些吧。”徐思婉顿了顿,“你家里是因为秦家上疏求情才遭了牵连,若不然,咱们徐唐两家原是故交,我该叫你一声哥哥。为着这个情分,我有话就直说了,你莫怪我所求太多。”
唐榆一哂:“这话听来便很见外,不像是故交。”
“是我不好。”徐思婉笑了声,转而正色,“我初入宫闱,能信任的人太少,也不敢随意去信。可认真说来,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咱们自己眼皮子底下倒还罢了,紧要的事我大可只交给你和花晨月夕、兰薰桂馥,其他人也闹不出什么大的风浪。可其他各处若没有人,总有行事不便的地方,日后恐要吃亏。”
唐榆沉然:“这话不错。”
徐思婉续道:“我知你从前不大与旁人打交道,倒也不需你为我引荐什么人。你只需帮我想想,可知道什么忠厚可靠、又在宫中尚无靠山的人么?六尚局与内官监且先不急,可先想想太医院的。”
“太医院?”唐榆眼眸一抬,“娘子近来吃了太医院的亏?”
“也不算。”徐思婉轻笑,“只是我那日在冷宫中晕了过去,醒来就听花晨说,太医说我需要静养,皇后娘娘便撤了我的牌子——皇后娘娘位高权重,想办这事总是办得到的,便也说不上是我因为太医的缘故吃了亏。只是这事提醒了我,太医们治病救人,遇了大事便也算握住了一个人的命脉,太医院里没有自己人终是不行的。”
唐榆缓缓点头:“娘子容我想想。”
“不急。”徐思婉抿笑,“事情总归是要慢慢来的,你若从前对太医院知之不多,现下为我慢慢留意也可。左右我现下一心养着病,皇后娘娘格外关照着,一时也难有什么麻烦找上门。”
“我对尽心为娘子留意。”唐榆颔首。
又几句无关紧要的交谈后,外面有了声响,兰薰禀说“四小姐来了”。唐榆闻言离席,若寻常宦侍般侍立去了一旁。徐思婉也默契地并不多语,蕴着笑扬音请思嫣进了屋,姐妹两个无所事事地吃着点心下棋。
再几日后过了七夕,暑热终于淡去了些许。大半个月来,原本独占风头的徐思婉安静了,后宫里倒有数人崭露头角,很有几人晋了位份。也不乏有人各自寻了高位娘娘做靠山,又或在同时入宫的新嫔妃中有了交好的同伴,后宫里忽而有了各自为营的架势。
再至七月中旬,众人在晨省时听闻一位充衣何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屈指数算,该是入宫不多时就已怀上了,谁都不得不赞一声好福气。
彼时徐思嫣及笄的生辰刚过三天,傍晚与思婉一道用膳时说起此事,慨叹之余不免扫了眼姐姐的神色,神情里添了不少小心:“不妨事的,姐姐……何充衣虽然有孕,可陛下待她比不得先前对姐姐用心。等姐姐将身子养好,她的这份福气姐姐自然也有。”
“你当这是好事?”徐思婉挑眉而笑,给她夹了一枚鹌鹑蛋。
思嫣一滞:“身怀有孕,自是好事。这宫里新人不断,圣宠总归靠不住,可若有个一儿半女……这辈子便有着落了。”
“有没有着落,也得分是什么时候。”徐思婉夹了一筷笋丝,细嚼慢咽地吃着,“如是本身位份尚可,那自然好。又或是吴充华那样的潜邸老人,有孕时陛下身边的人还简单,她生了也就生了,算是实实在在地为自己挣到了前程。但何氏……”
她摇摇头:“她自己都还是个新嫔妃,乍然有孕,能不能保得住都还两说。就算保得住,也还分母子平安与母亡子存两样情形。哪怕这一切都顺顺利利过去了,她有孕生产一场也不免疲累,显出苍老,到时色衰而爱驰,若有旁人要与她争这孩子,去留就都在陛下一念之间。”
思嫣听得心惊,连连摇头:“何充衣出身也不低的!”
思婉粲然而笑:“宫中有多少嫔妃出身又低呢?”
皇权之下,万般荣耀皆如粪土罢了。所以强盛如秦家,也会一夜之间就那么没了。
其实若认清这一点,这宫中许多人都会变得更为谨慎、更加清醒,只可惜能认清者注定寥寥,因为人都太容易被眼前的浮华所迷惑,将那脆弱不堪的风光视作一辈子的担保。
唯有真正痛过的,才能认清,才会知道这一切都信不过。才会明白自己一刻都不能松懈、每一步都需加倍小心,才有可能谋得那一丁点可能,踏着血安然走完这一生。
只不过那样痛过的人,大抵也不在意是否能“安然走完这一生”了。
倒是复仇的快意更让人心醉。
她现下回想陶氏殒命的样子,都还着魔。
作者有话说:
明天开始日更六千
每晚9点直接更六千
第27章 殊荣
翌日清晨, 皇帝下旨晋充衣何秋月为锦宝林,皇后与太后俱有厚赏颁去。便是在拈玫阁中“安养”的徐思婉也听说锦宝林的住处被踏破了门槛, 就连像方才人那样素日刻薄的也都备下厚礼赶去道贺了。
徐思婉对此没什么兴趣, 就像蛰伏在草丛里等待狩猎的狮,不会在意远处的鹿群如何打闹嬉戏。若真让她费神,她倒更愿意想想下一次送谁归西合适, 毕竟秦家的账离算清还远着呢。
过了晌午,皇后又遣了听琴来。听琴一如既往地恭敬守礼,进屋便福身道:“贵人娘子安好。皇后娘娘听闻娘子近来身体渐好,想邀娘子去长秋宫一叙。”
徐思婉颔首:“我也正准备去向皇后娘娘问安。”
这样一问一答之间, 双方自明其意。听琴就先退出了拈玫阁, 回长秋宫复命。花晨领着宫女们一起为徐思婉梳妆,徐思婉专门从皇后前几日送的首饰中挑了几件来戴, 穿的衣裳则一应是尚服局日常制了送来的, 并无半件是皇帝特意赏赐的衣料。
梳妆妥当,徐思婉步行而往, 约莫一刻后入了长秋宫的宫门。门口的宦官见状,即刻进去禀话,不多时又折出来,笑道:“贵人娘子请。”
“有劳了。”徐思婉随他一并入殿, 皇后身着一袭杏色对襟的常服, 安坐在寝殿中的茶榻上。她衣衫上没有太多繁复的绣纹, 珠钗也简单,手上正坐着女红,看上去很像一位寻常人家的贤妻良母。
徐思婉却不敢因此大意, 一丝不苟地施大礼叩拜:“皇后娘娘万安。”
皇后手中的绣活又绣了两针, 才像刚看见她似的, 笑吟吟地抬眸:“贵人来了,快坐吧。”
“谢娘娘。”徐思婉拎裙起身,被听琴扶去茶榻另一侧落座。皇后将没做完的绣活随手交给听琴撤下去,抿起微笑:“贵人安养数日,宫中风云变幻,不知贵人怎么想。”
徐思婉恭顺垂眸:“后宫之中以和为贵,百花争奇远好过一枝独秀。陛下若能雨露均沾、让皇家枝繁叶茂才是最好的。况且臣妾养病时多得皇后娘娘照料,也不曾受什么委屈,倒偷得一时清闲。”
这番话听得皇后舒心而笑:“好个偷得一时清闲。先前看贵人盛宠,本宫倒不知贵人还是这般洒脱的性子。”
徐思婉依旧低着眼帘,仿佛未觉她目光中的凌凌审视,径自温婉笑道:“世上的荣华富贵,若要争是争不完的,不如宽待旁人,也宽待自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