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楚舒月。她原本也算得宠, 后来为着锦宝林的事, 徐思婉三言两语就让她搬出了妙思宫。皇帝一时觉得她为人刻薄没再见她,后来瞧着就更像忘了她了,如今再行相见, 她面上多少有了几分落寞。
思嫣朝她福了一福, 她们没再多说什么, 相安无事地各自离开。
出了长乐宫的宫门,思嫣终是禁不住急道:“姐姐怎可准允三姐姐与小公爷的婚事?若是成了,就害了三姐姐,也害了小公爷!”
徐思婉神色淡淡,望着幽长的宫巷,长缓一息:“若此事真的成了,他们固然心里都苦。可若我出言回绝,只怕立时就能要了他们的命。”
思嫣一怔:“什么?”
思婉摇摇头,心下烦乱,无心多语。她径自前行,思嫣犹在原地滞了半晌,倏尔回神,忙提步追她:“姐姐是说……太后娘娘是故意的?”
说罢不及思婉应声,她径自恍悟:“怨不得……小公爷适才也无半分异议。原来就我傻,我还道他是被姐姐伤了心,所以觉得娶谁也不打紧了……”
徐思婉沉默不言。数月不见,她忽而发现他好似比从前沉稳了些,如今沉着应对的样子,已然不像当时拦他车驾的少年郎。
她一时不敢细想,不敢细想这些时日他都经历过什么,一些旧日的甜蜜仍盘旋心头,她只得将它们狠狠摒弃,只将他视作陌路人。
她心下清楚,他待她是极好的。十几年的相伴成长,说一句青梅竹马再合适不过。
只可惜她脚下的路她已然选定,这条路容不下半分情爱,除却让她心有亏欠的徐家与唐家,旁人都只能是棋——或是敌方的棋,要杀之而后快;或是己方的棋,就推去上场杀敌。
徐思婉沉默地回到拈玫阁,换了身轻便地衣裳,兀自坐了良久。思嫣知她心情低落,不敢搅扰,陪她待了会儿就回了敏秀居。
临近晌午,徐岳氏入宫叩拜过皇后,匆匆到了拈玫阁。徐思婉静坐在茶榻上,听到兰薰桂馥问安的声响,蓦然起身,向外迎去。
“婉仪娘子万安。”行至屋门口,徐岳氏先一步拜了下去,徐思婉忙上前搀扶:“娘……”刚唤了一个字,她已禁不住哽咽。徐岳氏被她扶起身,攥着她的手,温声哄道:“大过年的,莫哭。快进屋去,让娘好好看看你。”
“嗯。”徐思婉连连点头,忍住泪意,绽出一抹笑容,遂吩咐兰薰,“快去请四妹妹过来。”
言罢就扶着徐岳氏进屋,落了座,又忙不迭地喊花晨去沏徐岳氏爱喝的白毫银针。
待得香茶奉上,她便将花晨也摒了出去,只唤了唐榆来,落座一并说话。
徐家从前对唐榆多有关照,但怕她知道太多细由,入宫反有麻烦,便未与她提及过分毫,只私下与唐榆说了一说,请他多加包涵。如今见她与唐榆相处成这般,徐岳氏多有些意外,徐思婉见她露出惑色,含笑主动道:“女儿记得曾听爹爹偶然提起过一位唐家哥哥,进宫一问才知就是他。娘请放心,您与爹爹都悉心关照的人,女儿也会视作家人一般,平日也相互照应。”
“如此甚好。”徐岳氏欣慰点头,转而却扫了眼唐榆,目中露出几分犹豫。
唐榆见状就要告退,徐思婉猜到她要说什么,神情轻松:“娘,女儿素日没有事情瞒她,娘也不必有什么芥蒂,有话直言便是。”
“……好。”徐岳氏缓了口气,面色笑容却淡了,不安地抿了抿唇,“我适才进宫,原是依着礼数去见皇后娘娘便是,不料却被长乐宫的人请了去,说太后娘娘要见我。我不知出了什么事,就随着他们去了,进了殿才见你卫家伯母也在,太后说……说是要给他家的小公爷说亲,看上了你的三妹妹。”
徐思婉垂眸淡笑:“这原是晨起去向太后问安时,太后向我提过的事情。我当时推说自己进宫数月,不知三妹妹是否议亲,才将事情推给了母亲。”
说着她小心地睇了眼徐岳氏的神色,问她:“不知母亲是如何作答的?”
“我有什么可答的。”徐岳氏一喟,“冬月里才给你三妹妹说了一门亲事,是你爹爹的门生。我和你爹爹想着,你三妹那个性子只怕难与婆家相处,才挑了这样一门压得住的。虽说是低嫁,比不得宣国公府门楣高贵,可已下了订,总也不能随意悔婚,我只得据实禀奏太后,将这亲事推了。”
徐思婉听至此处,心下了然,暗自松气:“这样便好。”
“只怕会给你惹麻烦。”徐岳氏又一声叹息,眉目间染上愁容,“太后素来不是这样热络的人,如今突然张罗起臣子的婚事,只怕名为抬举,实则试探。别的也都罢了……我说句自私的话,你别不爱听:卫川那孩子是好,思婵性子冷僻一些,本性却也不错。但说到底,他们两个与我都隔了一层。倘使太后今日之举真有什么旁的缘故,我宁可他们两个成了婚,左不过日子过得难受一些,总好过牵连到你。你若有个三长两短,我可真是受不住的。”
“母亲多虑了。”徐思婉笑意舒展。见她这般忧愁,就从案头的琉璃碟子中拣了枚蜜饯,像小时候一样乖乖地喂给她吃。
徐岳氏瞥她一眼,将蜜饯吃了,她才续道:“我方才在长乐宫时就在想,太后也不是爱为难臣子的人。若以此为试探,只怕是三妹妹已有了婚约,我只消应对得体就已过了关,她再去问母亲不过是将这事顺水推舟地了了罢了。”
徐岳氏听得怔忪:“是这样?”
“我觉得是。”徐思婉笑意柔和地点头,“况且就算不是也不妨。咱们徐家是大户人家,何日订的亲、亲家何日下的聘,只消差人去京中稍作打听,答案自然明了。只消母亲没有骗她,这亲事不成她就怪不得母亲,总没道理因为她开了金口就要我们毁约,那徐家日后还要如何在京中做人呢?”
“这倒也是……”徐岳氏恍然大悟,长声舒气。
再看向徐思婉时,她神情变得有些复杂:“数月不见,你长大了。”
徐思婉羞赧低头:“到底是嫁了人了,哪能还像小孩子似的呢?”
话是这样说,可她心下清楚徐岳氏指的是什么。
她从前是养在闺阁里的女儿,虽说大魏一朝民风开放,女儿家说不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可骑马投壶玩蹴鞠,但终是没有太多心思。
那时她闲来无事,爱读书、爱抚琴、爱作画,亦或拉着爹娘聊些有的没的,哪里会想透这样的纠葛?
——只可惜,那终究也只是徐岳氏所以为的。
她的那些筹谋,实则早就在心底扎了根、发了芽,数年来步步为营。不让他们知道,半是怕他们担心,半是怕他们阻拦罢了。
只是如今既已入宫,那些真相不提也罢。她若现在告诉徐岳氏她什么都进宫,她想复仇,徐岳氏多半还是要吓死。不如就还是当个爹娘心里的乖女儿,让他们少些操劳。
徐岳氏唏嘘不已,感慨万千:“你本就聪慧,凡事一点就透。如今能看明白这些,我和你爹爹自能放心许多。只是在宫中还是要多添个心眼,知人知面不知心。再则就是……莫要怕事,但也莫要惹事,倘使能与人为善,就不要去结怨。圣宠都是虚的,唯有这条命才是你自己的。”
“女儿都明白,断断不会做那些糊涂事。”徐思婉抿笑,应得恭谨和顺。
她想,她大概至死都不会告诉徐岳氏,自己在宫里惹事惹得多么开心。更不会告诉徐岳氏,陶氏实是死在她手里的,锦宝林目下的处境也是因她将计就计。
除非有人能技高一筹将她除掉,否则她就会不计手段地一步步爬上去。到了那个能与天子并肩的位子上,再令天子也坠入深渊。
他欠秦家的命,她会一条条清算清楚。
她含着乖巧的笑意自顾喝了口茶,月夕的声音在屋外响起:“娘子,四小姐来了。”
徐岳氏闻言,下意识地又看向唐榆,唐榆笑道:“我知伯母要来,备了些年礼,正好去取。”言毕起身告退,徐思婉向外扬音:“快请。”
思嫣进了屋,徐岳氏就不再多提宣国公府一事,只拿出提前备给二人的压岁钱为她们贺年。
压岁钱是给小孩子的东西,这样出了嫁的女儿原不必再拿,但当母亲的既然有这份心,女儿们便乖乖都收了。除此之外,徐岳氏还给拈玫阁与敏秀居的宫人们都备了些礼。到了晌午,母女三人又一并用了膳,徐岳氏用过膳才走。
思婉和思嫣一起将她送到朝堂与后宫之间的那道宫门,再往前就是紫宸殿。放在平日,紫宸殿思婉也去得,只是此时入宫觐见的朝臣正多,她们不好再往外去,倒正好让唐榆再去送送。
徐思婉回到拈玫阁,屏退宫人,独自想了会儿宣国公府之事。唐榆回来见花晨月夕都在外面,想了一想,叫上花晨,一并进了屋。
徐思婉原料到他大抵有话要说,却不料他叫花晨同来。定睛间不由一滞,视线落在唐榆面上,静待其意。
唐榆摇摇头:“我知道娘子有意维护我的颜面,但在宫中,许多事都需身边的掌事宫女配合行事。我早先就仔细想过,花晨姑娘也是娘子信得过的人,不妨什么都让她知道,这样日后若有什么,我也好与她商量。”
花晨闻言,只因他语中的自称露出三分疑色。徐思婉略作沉吟,心下了然。
先前她虑及唐榆的身份,又知他性子有几分清高,就没将事情告诉花晨。这样一来,她若私下留他说话,看着就像是连花晨也信不过,是以小心提防。如此若时久了,饶是花晨与她相伴多年,她也摸不准花晨会不会生出怨怼,所以唐榆说得也对,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开诚布公。
徐思婉缓了口气:“那叫月夕也进来吧。”
她自家中带进来的四个婢子,兰薰桂馥资历稍差一点,花晨月夕却都是自幼相伴,是她实实在在的心腹。这事若能告诉花晨,也就不必瞒着月夕了。
花晨被他们两个的哑谜弄得满目不解,倒也不急着问,挑帘出去唤了月夕。再进屋一看,唐榆竟已自己搬了张绣墩坐着。
徐思婉一睇她们两个:“你们也坐。从前咱们在府里原没有这么多规矩,入了宫把你们都束得拘谨。今日将这些事给你们透个底,日后私下里大家便都随意些好了。”
二人一福,各自也取了张绣墩,在茶榻前落座。接着不必徐思婉多言,唐榆就将唐家与徐家的旧日交情、以及唐家后来如何败落、徐家又是如何一直关照他的过往一一说了。两个姑娘家听得瞠目结舌,月夕哑了哑,起身深福:“原不知还是有这样的过往……这可说得上是与徐家过命的交情,当称一声唐公子才是!从前若有逾越的地方,公子……”
“快免了吧。”唐榆听得失笑摇头,他颔一颔首,声音清隽温和,“我告诉你们这些,原也不是为在身份上压你们一头。只是咱们既要一道帮娘子做事,总不能相互生出猜忌。其实你们伴在娘子身边的时日远比我要强上许多,娘子能说拿我当哥哥,心里未尝不是拿你们当姐妹,你们若知道了这些就对我客气起来,可就是拿我的出身寻我开心了。”
月夕连忙摆手:“没有没有,我可没有那个意思……”
花晨抿笑,打量着唐榆,斟酌道:“既然都是能交底的人,那我可有话直说了。”
唐榆点点头:“你说。”
花晨眸光流转,望向徐思婉:“娘子,今日之事虽则有惊无险,奴婢细想却觉得奇怪——算起来,娘子是四月里入的宫,小公爷阻拦娘子车驾也是那时的事,这都过了八个多月了。陛下初时因这事心存芥蒂,倒在情理之中,可太后那时都没说过什么,何以现下会突然提起?”
“我方才也在想这个。”徐思婉长声舒气,“想是……近来有人在太后面前嚼了舌根,让太后留意此事了。好在太后并非真要乱点鸳鸯谱,否则只怕终是有祸。”
月夕性子直爽些,闻言浅怔:“竟如此凶险么?就不会是正好碰上宣国公夫人入宫议起婚事,太后就顺口一提?”
花晨无奈地瞥她,她顿显窘迫,离席伸手从茶榻的榻桌果碟里摸来两颗梅子,又悻悻地坐回去吃:“我就这么一说……”
唐榆沉吟半晌:“我适才在想,是谁嚼舌根其实倒不妨事,症结所在还是小公爷这个人。阻拦娘子车驾的事他已然做过,宫中人人都知他对娘子有情。这话柄就像把刀,只消他还在,刀就一直悬在娘子头上,不知哪一日会落下来。”
他这话里好似有些不同寻常的意味,月夕听得打了个寒噤,试探道:“可是……总不能为着这个……杀小公爷灭口吧?”
“自然不能。”唐榆笑一声,顿了顿,正色道,“我只是觉得,既然如此,若能给小公爷寻一门亲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若有了妻室、有了孩子,少时的一些过往总会变得不值一提,流言也就闹不厉害了。”
“这倒是个办法。”花晨点点头,“不若正好借着太后提起的契机,娘子顺水推舟地对这事热心一些,帮小公爷推举些才德兼备的贵女?这样一则成了事可免去后患,二则推举之间娘子也摆明了态度,可堵那些人的嘴。”
徐思婉柔声笑笑,却摇头:“他的事,我原也有些打算。眼下这般……姑且走一步看一步吧,若实在不成,你们这法子倒也可以。可若是过得去,我还是想依自己的法子办。”
“娘子心思缜密,若有打算自是最好的。”花晨听她这样说就松了口气,徐思婉不想再多言这些烦心事,遂懒懒地扯了个哈欠:“我要睡一睡。你们将那些剩下的福字拿去,给四妹妹、莹贵嫔、吴充华、苏徽娥都送些,皇后娘娘那里也记得奉上两张。晚上既有宫宴又还要守岁,若是无事,谁也别来叫我。”
“诺。”三人不禁一哂,唐榆就送那些福字了,只留下花晨月夕侍奉她就寝。
这一觉徐思婉睡得昏沉,睡梦之中,心里很乱。许多旧事都在心头扰着她,让她直后悔自己认识卫川。
报仇的那些念头,她到底不是从三岁起就有的。三岁的孩子还太小,知道害怕、也会不安,却不知世上还有复仇这条路可走。
而她又在太早的时候就结识了卫川,那时复仇之心尚未萌芽,相伴之下便总有些情分是真的。后来她生出了那样的心,对他也有了利用之意,却也总有愧疚并生,时时觉得自己对不住他。
再睁眼时,周围已天色昏暗。徐思婉翻了个身,平躺在那里,一双美眸直勾勾地望着幔帐顶子。她将手搭在额头上,久久沉吟不言,直至花晨推门而入,立在床幔外轻道:“娘子……该起了,若再不起,怕是要误了宫宴的时辰。”
“嗯,醒了。”徐思婉道。说罢就坐起身,花晨边扶她边禀话:“福字都按娘子的意思送去了,皇后娘娘、吴充华娘娘与苏徽娥都回了一张,但莹贵嫔娘娘说自己的字不好看,便不肯写,就着人送了条珍珠手链来。奴婢瞧了瞧,成色极好。”
徐思婉笑了声:“那今晚就戴。”
正好今晚依着大魏过年的规矩,女儿家尽要穿大红赴宴,多一缕莹白在手腕上,必会衬得好看。
花晨又轻道:“锦宝林那边,适才遭了陛下训斥。”
徐思婉一怔:“还坐着月子呢,怎的就挨了训斥?”
“说是锦宝林思子心切。”花晨垂眸,“借着今日是除夕,她托方才人求到了御前去,说是想见皇次子一面。陛下或是因忙着见前来贺年的朝臣宗亲本就心烦吧……便将方才人斥走了,另差御前宫人专门去妙思宫告诫了锦宝林一番,要她适可而止。”
“瞧她托的这人。”徐思婉嗤笑摇头,“方才人那张嘴,我们都嫌聒噪,只怕在陛下面前也好不到哪里去,自然不能成事。不过……”她顿了顿,“锦宝林也可怜,孩子生下来就抱走了,竟连一面也见不上。”
“有什么可怜的。”花晨忿忿,“早先是她自己为了算计娘子,连孩子的安危都不顾。奴婢倒觉得皇次子可怜,摊上这样一个糊涂又恶毒的母妃。”
徐思婉笑笑,不予置评,侧首问她:“从前咱们与锦宝林走动得多,你与她身边的下人可有交情?”
“有是有。”花晨颔首,“只是她那时就存着心要害娘子,身边的下人只怕也是表里不一,娘子若想离间她们为自己办事,恐怕也不大容易。”
“我用不着她们为我办事。”徐思婉轻哂,“但以她现在的处境,身边下人的日子必定更不好过。你平日与她们搭一搭话、接济一把总是可以的。咱也不求她们念着咱们的好处,只是得让她们知道该恨谁。将这水搅混了,免得她们一个两个只知道冲着咱们来。”
作者有话说:
本章随机50条评论送红包,么么哒。
第38章 楚氏
除夕宫宴设在最为宽阔宏伟的含元殿中, 酉时开席,直至过了子时才会散。
除却妃嫔, 宗亲、命官也多会到场, 含元殿在初建时就顾及到了这样的宴席,整个殿阁坐北朝南,分为两个部分。北侧的九阶之上有一方偌大的平台, 除却天子御座还可另设许多席位,供后妃宴饮。九阶之下便是大殿,面积之大可供近千人同时参宴。上下又以珠帘相隔,既可同乐, 又可避免妃嫔见到外男的不便。除此之外更还有两方侧殿, 官位低些的京官或旁支宗亲的席位正可设在侧殿之中。
徐思婉到的时候时辰还早,她行上九阶, 入座的妃嫔还不大多, 除却身边同来的思嫣,只莹贵嫔和吴充华两个熟人。
吴充华不是喜欢热闹的性子, 遥遥与她颔了颔首就算打过招呼。身边的两个小公主倒都欢快地向她跑来,雀跃地唤她“婉仪娘子”,徐思婉抿唇一笑,揽着她们一同去见莹贵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