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戴什么不好看?”他笑笑,“不是簪子的功劳。”
徐思婉抿笑,不再多语,踱着步继续前行。临近紫宸殿不远处,终于看见花晨,她正匆匆往回赶,看见徐思婉忙驻足,福身道:“娘娘,陛下确已睡下了,但御前宫人说陛下睡前专门留了话,让娘娘随时回来便可,不必顾着那些虚礼。”
“好。”徐思婉点点头,遂侧首看向唐榆,“你回吧。”
“诺。”唐榆应了声,颔首恭送。徐思婉径自入了紫宸殿,边往汤室走边将那枚翡翠簪子摘了下来,装回锦盒中,递给花晨:“这个你帮我好好收着。等霜华宫正殿修好了,就收进我的妆奁里去。”
花晨听得一怔:“娘娘若是喜欢,现下就可放到紫宸殿的妆奁里?奴婢已挪了不少首饰过来了,用起来方便。”
“不了。”徐思婉摇头。
紫宸殿到底是御前宫人们在日日收拾,虽然御前宫人干活细致,她却还是怕他们不经意间打了碰了。
.
次日是正月十六,年过已过,百官上朝。宫中一下子再度忙碌起来,又因年节时积压了些事情,一连几日的早朝都变得格外漫长。
皇帝因此时常忙到半夜,彼时她已入睡,他也就不再折腾她。她白日里就有了出去走动的心思,到了正月廿一,她在御花园散步时,总算听到了新的进展。
花晨禀话说:“奴婢听出去采买的宦官说,小公爷听说那些传言大为震怒,险些在闹市里打了说书先生。常与他同去福兴楼饮酒的几位公子也都大为光火,说那天他们都去走亲访友了,没人去那酒楼,传出这样的话必是有人蓄意作祟。”
徐思婉一壁静听,一壁缓缓踱向太液池畔的凉亭。
她在亭中落座,花晨蹙眉道:“奴婢问了问唐榆,唐榆说这些不是他传的,想来也不会是吴述礼说的……”
“嗯。”徐思婉颔首,“是小公爷自己说的。流言如沸,他不可能毫无应对之法。”
花晨点点头:“娘娘可需要安排些人,将这些话传到陛下耳朵里?”
“他会做好的,不必我们插手。”徐思婉一哂,“林嫔那边,皇次子的病如何了?”
“似是好转了。”花晨垂眸,“但奴婢听闻,近来鸿胪寺办差也很用心,上回的事又过去一阵子了,不知陛下……”
“没事。”徐思婉笑意轻松,“都能成的。”
都能成的。
因为林嫔不知道从一开始就是她在请君入瓮,吴述礼听去的每一句传言都是她有意为之。所以林嫔也自然不知那些都是假的,卫川没去过福兴楼,不仅能自证还有人证,只要他们出来说话,一切流言都会不攻自破。
林嫔更不知道的是,她其实早就盯上了吴述礼。他们自以为将流言散播得神不知鬼不觉,其实街头坊间早就将这一切都安在了吴述礼身上。
为了将戏做得更真,她还拿莹婕妤做了障眼法。
随着卫川的自辩传开,宣国公府悄无声息地出手,果然不同凡响。短短几日,卫川就揪出了吴述礼,直接在早朝上堂堂正正地上疏,参吴述礼构陷朝臣。
同时,关于莹婕妤的传言也被挖出。这传言亦连在吴述礼之后,说是吴述礼在外明言,是莹婕妤意欲谋害倩贵嫔。
彼时拈玫阁起火一案刚刚被宫正司了结,郑经娥虽咬死自己对纵火之事不知情、亦不知下给楚舒月的药会致她浑身无力,也仍落了罪,打入冷宫。
孙徽娥虽抽身而出但知情不报,被罚俸一年。
而在那之前,孙徽娥在上元节后刚刚听闻,全家都因烹汤时误食了毒草中毒而亡。
阖宫对此众说纷纭,许多宫人嫔妃都觉得是林嫔下的手,因不快于孙徽娥的背叛,就杀了她全家。
而林嫔因皇次子尚在病中,一切罪责被暂且压下不提。但随着宣国公府上疏,原是宫正司掌事的吴述礼一朝间自己成了犯人,接二连三的,很快牵连出了不少人。
林嫔被杀了个措手不及,一夜之间兵败如山倒,不仅近来散播谣言的事被翻得明明白白,过往旧账也都被陆续挖出。
“陶氏、锦嫔、方如兰、楚舒月、郑少使……”
林嫔被传去紫宸殿问话的时候,徐思婉原在莹婕妤宫里喝茶,听闻圣颜震怒,掰着指头数了一遍,忍不住地笑音出喉:“桩桩件件都有她,无怪陛下震怒。啧,这茶我不喝了。”
她说着将茶盏一放,起身就走:“我得到紫宸殿去,有了结果,我再来讲给姐姐听。”
“你快去。”莹婕妤半分也不挽留,催着她走。
徐思婉不急不慌地入了紫宸殿,步入内殿时,正听到里面在怒斥:“倩贵嫔对你百般容让,你还这般不知收敛,还要嫁祸给莹婕妤!”
徐思婉脚下一顿,抬眸扫了眼跪在地上泣不成声的林嫔,复又前行,温声开口:“事已至此,查明原委便是了,陛下消消气。”
林嫔已哭得满面泪痕,顾不上徐思婉,连连摇着头:“臣妾、臣妾没有嫁祸莹婕妤,许是吴述礼……许是吴述礼自作主张!”
“吴述礼若非受你指使,如何会去与莹婕妤为敌!”皇帝脸色阴沉,端坐在御案前,面上已无半分怜惜,“就算你不曾明言指使,也是你有敌意在先,手下的宫人才会想这般为你办事!”
“臣妾没有……”林嫔无力地争辩,徐思婉不声不响地行至皇帝身后,轻柔地为他按起了太阳穴。
林嫔怒然看向她:“倩贵嫔,凡此种种,你当真能无愧于心吗!孙氏……孙氏一早就是你的人,是你设计害我,是不是!”
徐思婉一怔,倒没料到她会想到这一点。不觉笑了笑,复又颔首淡言:“林嫔,你便是再无计可施,说话也要讲些道理。你想放火烧死我,孙徽娥不肯帮你,如何就成了我的人?你应当也知道,孙徽娥一家老小前几日都亡故了,若她真是我的人,如此舍身护我,我无论如何也当护她阖家周全才是,否则岂不让她对我生恨,反要过来咬我?”
“我也没有害她的家人!”林嫔双目猩红,“是你……是你,是不是!”
“……你适才还说她是我的人。”徐思婉一脸好笑地看着她,“她是我的人,帮我做了事,我却去害她的家人,我疯了?”
言及此处,她无可奈何地摇一摇头:“若放下那些恩怨,我该称你一声姐姐。林嫔姐姐,你听我一句劝,事已至此,你这样胡搅蛮缠已是没有用的了,不如好生认错,莫要毁了与陛下仅剩的情分。”
她立于皇帝的身后,皇帝看不到她的神情,只听到她口吻坦诚。唯林嫔紧盯着她眉目间耀武扬威般的笑意,恨恨道:“徐氏,你蛊惑圣心,是要遭报应的!”
徐思婉哑然,愣了一愣,一声笑音出喉,好似听到了一句很荒唐的话。
这声笑是真的,她着实觉得林嫔此言荒唐,却不是因为林嫔的攀咬,而是费解林嫔自始至终明明也不干净,竟还有脸这样说。
可也只这么一瞬,她就明白了。一如她时时都在皇帝面前做戏一般,林嫔也没什么分别。所以到了这生死关头,林嫔自是更要摆出一副刚正不阿的模样,哪怕自己已罪责难逃,也要惹起皇帝的疑心,拖她下水。
徐思婉无奈地摇摇头,向一旁走了两步,行至皇帝身侧,盈盈一福:“宫正司呈来的供状臣妾看过了,林嫔姐姐素来会将错处推去旁人身上,还在这里苦心相劝,是臣妾想得太轻巧。陛下与林嫔姐姐多年的情分,想来还有许多话要说,臣妾先行告退。”
她说罢就向后退,刚退一步,被他拉住手。
他没看她,也没看林嫔,视线低低垂着,透出一股淡漠:“朕与她,已然无话可说。”语毕扬音,“王敬忠。”
“陛下!”林嫔忽而喊起来。她望着皇帝,双目通红,满目悲恸,好似觉得他这样的淡漠不可置信,她连连摇起头,“陛下……陛下当真要如此绝情?臣妾侍奉陛下七年……臣妾、臣妾也为陛下怀过一个孩子,若没有那个孩子,臣妾不会触怒太后被废妃位!若那孩子还在,臣妾也……也不会如此嫉妒宫中姐妹,变得这般面目可憎!”
说到末处,她哭得泣不成声,有悔,更有恨。
殿中一时凝固,皇帝一语不发地看着她,面上的阴鸷未变,徐思婉无声地看着他,却从他眼底觅得了一缕不忍。
她就知道,林嫔会拿那孩子说事,那孩子也的确是他的软肋。
只可惜被押去宫正司的宫人竟没供出林嫔小产的始末,或许是宫正司没察觉异样,便也没想着问,亦或许是林嫔当初拿定了主意自己就做了,连身边亲近的宫人也不清楚。
但总之,这孩子现下成了林嫔的一道护身符。
徐思婉先前失去“孩子”的时候,他那样心疼,对林嫔自然也是一样的。更何况林嫔又因此被太后则难过,为他背了骂名,他本就心存愧疚。
徐思婉心底盘算一番,终是只轻轻一喟,好似寻常感慨:“臣妾也失过一个孩子。可那孩子走得再凄凉、再不甘,臣妾也不能拿旁人的性命来平他的怨气。”
而那个“孩子”,是因林嫔才没的。
他刚刚柔软两分的眼底骤然生冷:“传旨,林嫔废位,打入冷宫。亲近宫人一律杖杀,余者发落浣衣局。”
“陛下!”林嫔惶然,急急地膝行上前,到底是慌得什么也顾不得了,“陛下,臣妾知罪了!”
王敬忠挥了下手,两侧的宦官当即上前要将她押走,她奋力挣扎,哭天抢地,样子一时颇为狼狈。
“陛下!”她不管不顾地抓住御案案面四周的雕镂,喊得声嘶力竭,“陛下说过要一辈子待臣妾好!君无戏言,陛下如今……”
王敬忠神色一变,岂能容她将这话说完,亲自上前一把捂了她的嘴,另一手狠狠在她手背上一掐。
林嫔吃痛,抓在雕镂上的手倏然脱力,两旁的宦官抓住机会,立刻将她脱远,任凭她再如何挣扎也凑不近御案了。
徐思婉漠然看着这一切,不经意间视线下移,就见御案前的地面上落着一截沾血的长甲,像是林嫔方才奋力抓那雕镂时剥落下来的。
她只作未见,想来御前宫人也不会让皇帝烦心,自会有人悄无声息地收拾掉。
她只安静地踱回他身后,俯身将他圈住,下颌倚着他的肩头,轻声言道:“陛下别难过。”
“朕无事。”他哑笑,将她揽到身前,她乖顺地坐到他膝头,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看起来有些疲惫,也有些失神:“陪朕待一会儿。”
“好。”她温柔点头,便在紫宸殿中陪了他许久。直至晌午过后,边关有急奏传来,她才总算从紫宸殿告退。
离殿之时,外面阳光正好。早春的阳光有一种别样的暖意,不似夏日灼烈,却恰可穿过重重寒凉,让人心旷神怡。
徐思婉没乘步辇,悠哉地往盈云宫走,打算去与莹婕妤讲讲故事。
经过盈云宫前的那条宫道时,却正碰上宫正司的人押着人浩浩荡荡地往西去,动静之大,惹得两侧宫室中不少宫人与闲来无事的小嫔妃都出来驻足张望。
徐思婉便也定了脚,定睛一瞧,才发现押的原是郑经娥。
现下该叫郑庶人了。
她在宫正司时应是受了些刑,现下虽然还能自己走,却脸色惨白,形容枯槁。
押解她的宫人并不客气,嫌她走得慢了,就推搡催促。郑氏一路走得跌跌撞撞,又被旁人指指点点,死死低着头,一个字也不敢多言。
徐思婉淡看着她,忽而余光里人影一晃,就见不远处莹婕妤也迈出了宫门,来看热闹。
“莹姐姐。”她遥遥一唤,衔笑迎上去,莹婕妤亦望过来,正要搭话,郑氏忽而还魂似的急走两步,扑跪过来:“两位娘娘,两位娘救救臣妾……”
她跪地的位置离莹婕妤更近,莹婕妤吓了一跳,赶忙一躲:“别来这套,咱可不熟!”
郑氏仰起脸,满目含泪:“臣妾没想害死楚少使,真的没想……是林嫔跟臣妾说……”
“还不快走!没的惊扰了娘娘!”押解的宫人不容她多说,胡乱在她胳膊上一拽,也不管她起没起身,就蛮横地拖走了。
郑氏惨叫一声,却也顾不上再喊疼,只是拼力地嚷道:“婕妤娘娘,贵嫔娘娘!救救臣妾吧!”
二人自是都没做理会,莹婕妤等她离得远了,皱了皱眉:“瞎嚷嚷什么,好像跟咱们有什么交情似的。”
徐思婉衔着一缕若有似无的笑,淡看着郑氏离开的方向:“本朝从未有过活着走出冷宫的嫔妃,一旦进了那道门,就再无翻身之地了,她自然要争一争。”
话音未落,不远处有人轻叹:“真是同人不同命。同是落了罪进冷宫的,林氏可比她错处更多,却还能全须全尾地进去。她倒好,在宫正司受了刑,只怕进去连伤药也没的用,也不知还能有几天好活。”
接着就有人说:“也是她自己傻。林氏昔日何等得宠,自然胆子大些。她从未侍过驾,也敢掺和这些事。我瞧着……”这人轻轻啧了声,“这回住了冷宫,林氏也是衣食无忧的那一个,陛下就算再厌恶她,也不会让她惨死。但这郑氏,算是完了!”
徐思婉安静地听着,拽了拽莹婕妤的衣袖,与她一并回到盈云宫中。
莹婕妤进了门就笑:“可惜林氏被押去冷宫没走这条道,不然我指定还要赶出去瞧瞧。”
徐思婉一哂:“我给姐姐讲讲紫宸殿中所见,让姐姐听个热闹,可好?”
“这我喜欢。”莹婕妤承认得大方,与她一并入了若华殿,就将宫人们尽数摒了出去,落座问她,“林氏入了冷宫,你可还有什么打算么?是饶她一命,还是……”
“人在宫中都有身不由己的地方,她也算是为情所困,是个可怜人。”徐思婉缓缓言道。
旋即话锋一转:“可我不能饶了她。”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斩草不除根的坏处,她太清楚了。
“那你可想好怎么办。”莹婕妤嘴角轻扯,“她已入冷宫,没有翻身余地了,宫中的势力也已被连根拔起,按理说除掉她倒不难。可你若做得不周全,不免要让陛下觉得你心狠,反倒惹祸上身。”
徐思婉一笑:“既然要做,自然不能让陛下觉得是我的过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