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知鱼觉得小舅吹牛,看顾慈道:“你以前吃过吗?”
顾慈想想道:“我往日都没出过门子,哪里吃过外头的包子,但这味道和兰婶婶做的都能一比了,可能是真的。”
李三郎更得意了,当年进县城都还迷路的小土包已经来了不少次姑苏,早比顾慈这个本地人还要更熟悉这个城。
张知鱼看着净往小吃店钻的小舅,拆台道:“一把年纪了,还到哪儿都看羊肉汤,还在这显摆!”
李三郎:“那你吃不吃?”
张知鱼闻着越来越浓的味儿大喊:“我要三大碗!”
路人笑喷。
几人又吃又拿,带了一大盆羊肉回去,张知鱼酒足饭饱,见着夏姐儿身上还有被蚊子咬出来的包,便指挥小舅:“舅舅,我们去买点儿帐子回去挂着,昨晚大伙都没睡好呢。”
李三郎嚼着肉饼,哼哼:“等你想起来,一家子早饿死了。”
夏姐儿也叹气:“早上娘就出门买过了,家里现在不一样了,阿公都拔了老毛买了一堆小毛回来。”
张知鱼纳闷儿——什么是小毛。
顾慈答曰:“咯咯哒呗!”
等回了顾家,张知鱼满地的小鸡在咯咯叫。
阮氏也在铲花园子的土,打算种点儿青菜什么的。
张知鱼想起当年阮氏刚进竹枝巷子的排场,心中感慨万千。
张阿公看着几人进来,就喊:“还愣着做什么,赶紧过来帮忙。”
鱼姐儿和慈姑都是勤劳的孩子,听得这话便走过去,张阿公将两人当空气,看着那个在吃糕的小的道:“再不来,晚上没饭吃!”
夏姐儿唉叹一生,风一般蹿过来,张大郎不在,她就是个壮劳力,接过农具便开始耙土,完了又信心满满地往里播种。
张阿公看了就愁:“一窝放一把,能活一个算造化。”
高仁和高轩哈哈笑起来,张阿公又凑头去看他们脚底下两个坑,道:“这是在干什么?这么浅的坑,上赶着给鸡摆饭来了这是。”
于是大家都心安理得地不干了。
张阿公只好装模作样地种了两天地,最后连个毛都没长出来。
中途下了一场雨,几个孩子还披着蓑衣去挖,结果发现里头的种子都烂掉了,手一捻就碎。
张阿公老脸有些挂不住,道:“怎么也比你们会种。”
张知鱼点头:“空心大萝卜,我们家只有阿公一个人种得出来。”
萝卜,在张家已经成了一个典,大伙儿立刻笑背了气。
张阿公恼羞成怒,拂袖而去,不许李氏给再他们做饭。
张知鱼已经坑得衙门的钱,这两天就要义诊了,心头不知道多高兴,立刻就挺着胸脯道:“这有什么难的,做就做。”
顾慈道:“要不然还是我做算了,你做的狗都不吃。”
作者有话说:
明天多更点,今天休息休息。
感谢在2022-06-13 22:03:53~2022-06-14 23:25: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福尔玛吉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争做倒数第一 57瓶;cocoa 30瓶;野原葵、看文要开心、淦饭人、萌萌、jamjam 10瓶;绝不混吃等死 4瓶;天宇地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7章 、无类楼
二郎年岁越大, 更知人色,听到顾慈说要做饭,便溜达着往李氏脚底下钻, 任人如何叫唤都不出声。
大伙儿看着顾慈笑得打跌,李三郎直接出了门子便赖在外头不想挪动。
张知鱼看着小舅决然的身影, 哼哼两声,掉头就带着几个伙伴上外头买菜, 姑苏人如流水, 各处都是食摊,鱼虾河蟹要多少有多少。
张知鱼小声地跟顾慈道:“我从家带了娘做的红锅料,咱们上外头弄些牛羊肉,拿回去片着烫了, 出一身痛汗多快活。”
才不怕阿公个老怪物呢!
虽然张顾两家人都不怎么吃辣,但偶尔一回也很痛快, 夏姐儿一张嘴再没有挑食的时候, 顿时口水直流地跟着大姐往外走。
顾家在的巷子长,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只见得着上头朱红的漆,若非里头有热烈的花枝吊在墙上露出点儿鲜活气,张知鱼都觉得跟鬼屋似的,一路上便说着聊斋话儿给几人听。
高仁高轩两个胆子没老鼠屎大的人,满头大汗地跟在三个小的身后,看哪都觉得鬼影重重。
顾慈和夏姐儿两个打小便听到大, 连眼睛也不曾眨一下。
几人走了一刻钟,还没走出巷子, 太阳都还在头上, 一路上热气蒸腾, 又潮又闷。
顾慈流了一身汗,也不觉得难受,反而瞧得新鲜,这么多年不曾回来,他对姑苏的印象也只有那个荒宅似的家,周围的景色是早忘了的,只是旧地重游,隐隐约约也有些熟悉起来,拉着鱼姐儿道:“以前我爹在的时候,夏天也常领着我和娘出来转圈儿,我走不远,这条巷子就是最常来的了。”
张知鱼看他不住地瞧,怜爱地问:“小可怜,没有孩子跟你玩儿么?”
顾慈小时候一直穿裙子,巷子里的小孩儿都非富即贵,性子跟竹枝巷子天差地别,竹枝巷子的孩子最多也就是打个群架,回家撅起屁股挨揍,但在紫帽巷,就是三岁的小孩子,也懂得罚下人不吃饭了。
顾家是泥地里开出的花儿,跟这些人家本来就玩不到一处,孩子们自然逮住他取笑,别说一块儿玩,不受欺负就已经很好。
只是吃过的苦头多说无益,顾慈此刻心如暖水,半点不想将往日的难事说给鱼姐儿听,反绞尽脑汁地回想。
他隐约记得自己小时候在姑苏确实有一个玩伴,只是竹枝巷子好玩的太多,这个只见过几次的小伙伴转眼就被他忘了,事情过去这么些年,想起来很有些艰难,
眨眼的功夫,路已经走到了头,夏姐儿戴着一脑袋东拉西扯的花儿,趴在大石狮子上头看大姐,惊呼:“好大的魔兽!”
张知鱼将人拉下来,看着半人多高的石雕,正要出声儿,顾慈却忽然道:“我想起来了!”
大家都侧头看他。
“小时候我也有一起玩儿的人。”顾慈笑:“只是那年我病得太重,后来好一些爹又走了,所以将这事儿给忘了。”
大家都面露不忍,张知鱼掏出带的冰水给他消暑,夏姐儿都把先头摘的花儿分了他一些。
这样用力才能想起一个玩伴,慈姑小时候也太苦了。
顾慈却不这么觉得,道:“当时我爹还在,我们家在姑苏有这么大的宅子,吃喝不愁,日日换新衣,这样的日子已经比精打细算才能吃饱肚皮的人家好多了。”
但不是饿肚子才是受折磨,夏姐儿想到一碗碗的苦药,就有些胆战心惊。
顾慈笑:“这话正是,那会儿我年纪小,连什么叫死也都还不知道,就更别提怕了,最大的忧愁也就是吃药太苦。”
但这种日子,也是穷人家盼不来的,所以他是真不觉得自己苦,竹枝巷子里的孩子吃肉都得逢年过节才能吃,日日家里都有做不完的活计,这样操劳何尝又不苦?
只能说各人有各人的苦处,活在世上谁也不容易罢了。
顾慈自己都这么说,大家也就歇了同情他的心思,夏姐儿想到自己小时候肉都没得吃,还把花抢了回来。
张知鱼问他:“怎么从不见你说这事?”
顾慈摸着石狮子道:“当时太小了,看着它也才想起来这事,那时候我们最常在这儿蹲着玩。”
当时的小伙伴也跟他一样,都是先天不足的病秧子,顾慈是五脏都弱,那个孩子却是心疾,经常心疼得厉害还喘不上气。
两个病孩子被剩下来,偶尔便会一处玩儿。
他们能玩的东西少,也就是一起摆摆玩具,看谁的多。
有一天两人在石狮子跟前儿蹲着,数过路的人玩儿,那孩子不知怎么忽然面色紫胀,鼻孔里都流了血。
顾慈很快就被娘带回家了,当日他才只有五岁,见着小伙伴倒了还不会担心,想起那孩子七孔流血的样子反而很害怕,紧跟着也病了下去,差点儿便一命呼吁。
好在他爹拿了药回来,不然坟头草都比这狮子高了。
张知鱼听得用心,忍不住问:“那孩子后来如何了?”
顾慈仔细想了下,道:“我再没有见过那个孩子,后来听娘说,他爹做了太傅,举家都上京去了。”
说到这里,他也有些愧疚起来,小孩儿不知生死,哪里知道什么最后一面,两人怎么也一处玩了好几回,又同病相怜,结果这么大了他都没想起问一问这个人。
“这不能怪你,孩子受了惊容易死,你又大病一场,身子和脑子觉得想起这事儿对你不好,就会让你慢慢忘了,现在你长成了,不会被吓死了它们才许你想起来。”张知鱼因着家里慈姑的缘故,对体弱的小孩儿更多几分心疼,半天才又道:“他爹做得那样的大官儿,说不得在神京早就养好身子了。”
顾慈觉得也是,默默地摸了两把石狮子叹了口气。
高仁和高轩听得太傅二字,心里便犯了嘀咕,对着面前的宅子打量起来。
这宅子不算大,匾额上的漆都掉了,高仁认了半天才道:“这是千字。”
姓千的太傅……
高轩猛然回首看着顾慈,失声道:“难不成,这竟然是千老先生旧居。”
顾慈早不记得那孩子姓什么了,听到这个千字便愣了愣,当年的情景瞬间踏至纷来,他的恍然大悟:“正是他!难怪当年巷子里那么热闹,到处都有读书人!”
难怪他们会在门口玩儿——因为里头的学子太多,声音嘈杂,千家的小孩儿听了心烦,便总叫奶兄带着在门口自个儿耍。
高仁高轩两兄弟也不是万事不知的人,高家的孩子也有在念书做官的,两人小时候书也念得不错,爹娘还想给他们找先生来着。
高轩听他这样说,心中更是笃定,失声道:“千家,是‘无类义塾’的那个千家?”
顾慈点点头,张知鱼的脸色也变了,看着这块朴素的招牌,崇拜道:“你竟然跟千老先生做了邻居。”
“千家的宅子多,故居并不在这条巷子,但往年确实在这住过三五年。”顾慈怪道:“这么大的事,我都忘了干净,若非今日路过再想不起来。”
夏姐儿素来便是个瘟猪儿,就是南水县那几亩地的事儿,都有些扯不清,让她晓得什么塾不塾的,可比掏鸟蛋难多了。
张知鱼道:“孔子说有教无类,千老先生的无类义塾就是从这儿来的。”
说到这个夏姐儿就明白了,这事儿市井多有传说,立刻就道:“就是那个周游列国,卖艺办学的庄稼人?”
顾慈道:“岂止是卖艺,老先生本来是姑苏乡下种地的穷汉,因不识字误卖了自身,从此便立志要让天下的庄稼人识字。”
千老先生以奴婢之身存了一百两银子,自己在主家做活儿,却在外头请先生教导老家的孩子念书习字。
买下他的主家见他如此恒心,便放了他自由身,千老先生从此走遍大江南北,一路卖艺筹款,带着跟随他逐渐识字的乞儿在外头抄了一本又一本书籍,决心要办一个私塾供穷苦人学字。
千老先生几十年志向不改,当时大周建国才几十年,前朝的读书人都不愿意为大周卖命。
就是千老先生带着他从列国抄来的书,为这个王朝贡献了第一批寒门仕子,那些百年大族也只好跟着出仕。
先帝本来想留着他做官儿,千老先生却拿着钱财孑然一身地回了姑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