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
赵掌柜的愿望:我要养一个大腿出来!
鱼姐儿拈起一朵紫茉莉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
朋友 藏三年写了本种田文《我在古代做金牌夫子》,小小打个广告。
感谢在2022-04-03 01:57:28~2022-04-03 08:07: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就是这个了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2章 、扬名
四月十四, 正逢吕洞宾诞辰,诸多铺子皆关了门携着妻儿出门扎神仙,这是苏州府盛事, 前后足要热闹三天,保和堂也排了班给铺子里的大夫放假, 张阿公特意挑了四月十五,人没那么多两家人也好搭上话。
鱼姐儿要在保和堂跟着张阿公学习, 张阿公挑了个大家都在的时候说了几句, 就算拍了板,如今鱼姐儿的事,即便是张大郎两口子也只能做一半的主。
等到十五这天,张家有一个算一个都收拾干净, 穿了最好的衣裳出门——女家的人多才显得出气势,等得天光微亮, 人还不多的时候, 张家十口人便整整齐齐地租了一条船浩浩荡荡地青云观去。
青云观门口有颗遮天蔽日的老银杏,底下就是解签的地儿,媒婆早跟张罗两家人说好了时辰等在这求签说话儿。
张家人一到,媒婆笑着指着站在签桶边的罗家三人笑:“你们两家人都在,有何话儿就趁今儿说干净。”
张家只有两个男人,罗家也只有两个男人,本来罗家老两口还不怎么紧张,但架不住张家人多, 老老少少一群人一过来就把罗家围了个水泄不通,罗毅坐在凳子上本就气势弱一截, 见着张家一群白嫩的小娘子和面色不善的张大郎, 脑门子上就出了一层汗, 紧张得面色通红。
鱼姐儿一见着罗毅,心下就咯噔一声,她娘说平头整脸她还当是谦虚,现在一看还真是丢到人堆里就找不出的普通路人甲,张家人的漂亮,那可是一路从大桃乡扬名到竹枝巷,梅姐儿虽然在张家人里算不上最好看的,但在周围人家,就没几个能比得过她去。
张知鱼沉沉地看着罗毅。
这门亲她不同意!
这不是明珠蒙尘,林黛玉嫁薛蟠么?
鱼姐儿带着八百米厚的滤镜拉着大姑就要家去,小道童就站在旁边,见鱼姐儿往这走,眼疾手快地塞了个签桶到她手上笑:“小孩儿手气好,你也是被大人喊来抽第一签的吧?”
张知鱼冷不丁被塞了个东西在手上,吓得一抖,筒子里就掉出根红签来,小道童拿起来一看就乐:“吕祖灵签,第三十六签,檐前喜鹊噪,房中灯芯报;忧愁渐渐消,诸事咸称好。小娘子家中好事将近呐。”
张知鱼:………
张家适龄的女孩儿就梅姐儿一个,梅姐听了脸就有些红,王阿婆和朱氏却眼前一亮——开门大吉,好兆头。两人对视一眼,便说起话儿来。
朱氏撂下丈夫儿子走到王阿婆和梅姐儿跟前道:“嫂子也是来求姻缘?这么漂亮的姑娘不像还没人家。”
王阿婆就笑:“我家大姐儿刚满十四,正是说亲的好时候,想着先跟月老通通气才好找个好人家。”
朱氏打量梅姐儿一眼,她身上朴素,手上拿的游鱼出水帕子就更显眼,笑问:“这是小娘子的手艺吧,这样出挑的绣活儿,还愁找不到好人家?”
“她只平时绣着玩玩,并不当成生计,我家怕她年纪轻轻熬坏了眼,到时谁家娶去?”王阿婆将话儿一带就说了自家对亲家的要求,不能让梅姐儿成日拿针,又将梅姐儿灶上功夫夸了一通道,“这可是嫂子的儿子,如今也来求姻缘?”
朱氏拉过儿子笑:“可不是,我家就他一个儿子,从小就跟着他爹学木匠手艺,人也木些不会说话儿,还好学得还不错,如今顶门立户也不成问题。”
两个大人站在旁边絮絮叨叨,罗毅和梅姐儿见过不少次,离了张大郎虎视眈眈的眼神,看着梅姐儿倒没那么紧张了,见她一手还拉了个孩子,笑问:“这是你家的妹妹?”
梅姐儿道:“这是我两个侄女儿。”
夏姐儿不怕生,挺起胸就道:“我是夏姐儿。”
张知鱼看着大姑的红耳根就不想理罗毅,当然她最气的还是自己,怎么就做了红娘,遂抿了嘴站在旁边不出声。夏姐儿看看大姐,想着娘说了别人问不回话就是没礼貌,便拉住她悄悄道:“大姐,你别怕,我替你说。”抬头又对罗毅道:“这是我大姐,鱼姐儿,我阿婆手里牵着的是二姑月姐儿和小姑水姐儿。”
罗毅从小替爹妈跑腿送货,心思很有几分敏锐,见鱼姐儿似乎不喜欢自己,便掏了私房钱在摊子上买了几个神仙糕,给小孩儿一人分了个豆沙馅儿的,单将贵些的莲蓉递给梅姐儿。
梅姐儿掰开看到黄,咬了一口就跟鱼姐儿换过来笑:“她从小就不爱吃甜的,专爱咸辣。”
罗毅笑笑,东西送出去怎么处置都是梅姐儿自家事,他并不在意,只低头对鱼姐儿道:“你不喜欢这个,下次给你买好味楼的萝卜糕,那个就是咸口的,我们巷子里的小孩儿都爱吃。”
这就下次了?
朱氏诧异地看着突然机灵起来的儿子,心里直叹,男人在讨媳妇儿上果然都是天生的老手,只要看上了就没有不会的,这才多大会儿功夫都开始讨好岳家人了。
王阿婆见女儿不做那扭扭捏捏的样子,落落大方也满意,女儿家就得这样在进门前端起来才得人敬重。
张知鱼面对这张笑盈盈的脸,也不好甩脸子了,说到底罗毅除了不那么亮眼外,目前似乎还没别的毛病,主要是梅姐儿愿意她就是个王母也有鹊儿来搭桥呐,便也冲他一笑。
聊这一段话儿,后头排队来求签的人也多了起来,王阿婆问了想问的,心满意足地带着一家老小家去,想再跟梅姐儿聊聊她愿不愿意。
不想还没到家便在路上遇见坐在板车上的豆娘和谷二郎,谷二郎举了面镶边的大红布正往保和堂走,边走还边跟周围人说话儿。
他人站在块板车上,显得比别人高,爱凑热闹的都竖了耳朵听,孙婆子两三下就挤过去站了个好位置,鱼姐儿跟娘打声招呼也跟着往里钻。
扎神仙嘛,就得人挤人才能走疫病呐。
孙婆子生得高大粗壮,怕她人小被挤坏了,一下儿就将鱼姐儿抱起来让她瞧。
谷二郎见人多起来就将红布一展,孙婆子定睛一看,上头好似用针线细密第绣了一行字。
但她不识字儿,就低头问鱼姐儿:“上头写得什么?”
在场的老百姓就没几个识字的,鱼姐儿便大声念了出来:“妙手回春,医者仁心,谷二郎携病愈娘子谢保和堂高仲叔大夫”
可不是活脱脱一个古代锦旗么?只大周朝天家才能用黄,豆娘就用了偏黄的绿代替,又丑又扎眼,赚足人眼球。
要鱼姐儿说,感激一个好大夫,还得大红锦旗高高挂,把荣光的那一刻白纸黑字地给他定格喽,以后谁进保和堂都能瞧见这面红彤彤亮闪闪的锦旗,可不得对这大夫心生好感么?
谷二郎是庄稼人,常年闷头做活儿很有些憨气,说起故事就不像茶馆里的说书人开场总要花里胡哨念一句白,吊人胃口,他从鱼姐儿这得了这招回头就去馆子里模仿了好几场,但这哪是这么容易的事儿,尽管先前自己求人已经打好腹稿,但人一多,谷二郎就红了脸,半天说不出一句话,等得许多人不耐烦,抬脚就要赶下一场戏,他们心里还有些揣测——大白天登高台,这一定是有冤情。
谷二郎本就是来给高大夫正名,将功赎罪的,听了这话儿蠕动了两下嘴急了,说出来的却是:“屁的冤情,乱嚼粪的东西,话可不是这样说的,我媳妇儿病好了来谢大夫哩!”
这妙语说书的可不常说,在场的县城百姓就高声儿给他鼓起掌来,孙婆子也哈哈大笑,手都拍麻了,直喊:“赶紧说说怎个治法儿?”
谷二郎说了头句,第二句也就顺了,张嘴就说了一肚皮的话儿,将豆娘如何要死不活被抬到县里,家里备了白布,就差挖坑了,结果有人提议将就剩一口气的豆娘送到保和堂去看看,里头有个止血很厉害的大夫说不得能救豆娘一命。
说到这儿他想起那日豆娘的惨状,真忍不住流了些泪下来,歇口气又说,豆娘路上就留了一车的血,路上他们经过许多铺子人家都说救不了,结果高大夫一瞧就说能治,但男女授受不亲,他将针传给了全县唯一的小女医,不到半刻钟功夫两人就商量好怎么下针,一个在外头说,一个在里头扎,当场血就止住了。
半个月过去,豆娘都能坐在车上吃饼了。
谷二郎将这事说得惊醒动魄,一张黑脸又哭又笑。还有大病初愈的豆娘为实证,这故事风一般火速传开了。
大伙儿都跟着他一路往保和堂走去送锦旗,想见见大小神医。
孙婆子跟在后头诧异道:“保和堂,鱼姐儿你不就是在保和堂么!你都成神医了?”
“不是,我还没出师呢,谷二郎是乱说的。”张知鱼着急地解释,她这会儿有名头,那就是个花架子,不好说到底是祸事还是好事。
但赵掌柜还没想到那儿去,听伙计嘀嘀咕咕说得绘声绘色,直乐得合不拢嘴,见着鱼姐儿落在后头就想两人一齐拽上来接旗子。
张知鱼真没想到这里边还有自己的事,她并没有让豆娘说自己,是豆娘私心想帮她以后的路更好走些,才让谷二郎添上,本来鱼姐儿也是她的救命恩人,这也不算错。
但谷二郎不知道病理,说得神神秘秘,完全脱离实际情况,将两人吹成个药王再世。
这话张知鱼不敢接,高大夫也不敢接,躲在里头不肯出来。人堆有被鱼姐儿扎过的妇人眼尖,见到她“咦”一声就喊:“这可不是那保和堂的小大夫么?”
汹涌的人群一下就朝鱼姐儿挤过来,想沾沾小神医的福气保佑今年自家不得病,孙婆子唬得拼了老命才钻到铺子里跟伙计一起把门顶起来。
门被拍得嘎吱作响的门板,赵掌柜也心有余悸,但看着谷二郎把锦旗递给高大夫又很羡慕。
高大夫见谷二郎给自己扬名,对他也有了两分好脸色,笑着接过来又给豆娘看了看身子,道:“没再反复,还是上次□□,你要记住,命是你自己的,干活前先想想还想不想活。”
豆娘连连点头。
赵掌柜笑,“你们倒会挑时候,今儿可是好日子。”
人又多又喜庆。
豆娘道:“都是鱼姐儿想的法子,但他嘴笨不会说,赵掌柜不嫌我们添麻烦就好。”
赵掌柜这下是真合不拢嘴了,看着鱼姐儿的眼都要变成星星了。
孙婆子担忧地看着门道:“咱们一路被人挤到这儿来,这会儿你娘肯定都到家了,不快些回去又吃竹笋炒肉。”
赵掌柜笑:“他们就是挤挤福,过会儿就挤到别家去了。”
几人坐在铺子里吃了两盏茶,门外的人见拍不开铺子,果然逐渐又挤到另一条巷子去。
鱼姐儿将耳朵凑在门上听得没了动静,便转头拉着孙婆子和豆娘告别,一起悄悄从后门溜回家。
作者有话说:
昨天出门玩去了。而且这几天都有些卡文,这两天估计能恢复跟以前一样。大纲已经修缮得差不多了,今天还双更补偿大家。但要晚些,可能晚上□□点,我写完就放上来。
感谢在2022-04-03 08:07:19~2022-04-04 08:21: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1682897 50瓶;周丹溪、胡思乱想的河豚 10瓶;库迦六酱啾啾、<a href="mailto:<a href="mailto:niuniu@sharon">niuniu@sharon</a>">n<a href="mailto:iuniu@sharon">iuniu@sharon</a></a> 5瓶;当时明月在 3瓶;明籽 2瓶;w0w0 、爱吃火锅的鱼、么么儿老干妈、乌龙茶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3章 、洗鼎童子
人潮虽散, 八卦永存,鱼姐儿拉着孙婆子一路紧赶慢赶走到竹枝巷子,就见慈姑穿了件蓝色绸衣如风中弱柳般浮在门口, 四月中旬,街上的姑娘早换了薄衫, 他的扣子还直抵下巴根,衬得脸更小更白, 浑身浮现出一点雨打梨花的病弱美态。
张知鱼心头一沉, 静静地看着顾慈,这才几天没见,怎么就成了这样?顾慈捂嘴咳嗽两声,脸上浮起一点红, 笑眯眯地看她,乐道:“我还没掏钱呢, 就有人为你扬名了, 这下可省了一笔银子。”
“都是谷二郎胡说,而且主角也不是我是高大夫,就这样顺嘴说了我两句,今天都差点被挤破头去。”张知鱼瞪他一眼,拉着人进张家门,不赞同道,“身体本来就不好还站在门上吹风,你要是我娘的儿子。这会儿已经躺在床上摸着屁股嗷嗷哭了。”说着手上就开始摸他的脉, 顾慈察觉到腕上触感,似乎想到了什么, 扭头对鱼姐儿露出一个笑, 道:“不要紧, 每年春天我都有些咳嗽,今年已经好多了。”
“嘘。”张知鱼比了个噤声的手势蹙眉细听,慈姑的脉她其实摸过不少次,以往都只觉得比平常人弱,不找好位置便很难摸出来,像她爹张大郎,看着清瘦,但大夫一搭手,强劲有力的心跳就会顺着血管一路传到人耳朵里,就是个赤脚野大夫知了也会面带微笑地笃定感叹——壮牛当如是也。
这次或许有保和堂源源不断的病例可供参考,加上这半月间跟着闵大夫学了不少,鱼姐儿对脉相的感知更清晰了不少,敏锐地觉出了顾慈的不同寻常。
如果把她爹的脉比做高山流水,永远磅礴汹涌,普通人的脉就是平缓河道,不出众但长久。顾慈的脉却如寒冬里缓缓流淌的溪水,时不时就会被冻得凝滞一瞬,说不好哪天就彻底结冰。
七岁一坎儿,顾慈却是年年岁岁都是坎儿,不知顾家是用了什么法子才让他活到现在,张知鱼问:“你如今常吃的都是什么药?”
顾慈久病成良医,对这些晓得的很清楚,不用多想就能说出来,道:“往日我都要吃许多苦药,今年换了保济丸吃了效果还不错,一日吃上三丸,春天我都好好的能下地玩去了。”
张知鱼不是第一次听到保济丸,但还从没见过真的长什么样子,这药太贵,要五两银子才得一拇指肚大,穷人家再生一个孩子比这还省些,除了富贵人家平日里很少有人来买,这半个月她没就见过有人来买过半丸,谁知竟真有如此神效,“连其他药都不必吃了?”
顾慈:“还是要吃,只是吃得少些,我的保和丸被赵掌柜亲自调整过方子,只有我能吃,旁人吃了估计还不如普通的保和丸。”但他的比普通的贵多了!他不知道究竟多少钱,但阮氏平日可不是个会心疼钱的主儿,都疼得龇牙咧嘴,可见保和丸威力。
“我地乖乖,这一个月光吃药就能花了多少钱去。”孙婆子见顾慈谈话间就去了几百两银子,深感顾家米缸丰厚,做它家的耗子倒比穷人家的孩儿还舒服些哩。
一天十几二十两的药都能给顾慈砸了当饭吃,顿时便在心里将顾家的财富估计往上提了好大一大截,劲头直逼县太爷。
“赵老太爷走后他可多年不给人看病了。”张阿公听了也很吃惊,连孙女扬名的事儿都暂放了一边,忍不住嘀咕道,“明明那会儿医术那么好,怎就成了今天这样?”
“赵掌柜还看病?”张知鱼想着那老奸商的样儿,实在看不出他年轻的时候给人老老实实看病的样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