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夫今年四十三,可以说做了半辈子大夫,女子看病的难处她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但要改变却难如登天,想想便道:“我答应你,至少有我在的地方,熬制金银花的事儿,都交给手脚麻利的女子。”
别的地方,他鞭长莫及,别人也不会听他的。
张知鱼这样就很满意了,很高兴地跟董大夫和叶知县道谢,回家便跟巷子里的女孩子说了此事,还道,愿意去成药坊熬药的女孩子,都可以去试工。
竹枝巷子的女孩子高兴得眼泪都落了一地,现在家中生计艰难,能挣点儿钱补贴家用,存点儿嫁妆,何乐不为呢?
那边看情况少说也能再招十个进去做短工,除了花妞家这样略有家资的人家,不舍得女儿出去做工的门户,巷子里大部分女孩子都兴高采烈地一块儿搭了车过去。
柳儿知了此事,几乎没有犹豫地就将两个妹妹送了过来,反把自己留在船上。
李氏怎么劝她都不听。
柳儿的想法很简单,自己先前已经答应给张家和黎家守船,怎么能因为有看上去更好的去处,就将承诺抛之脑后。
鱼姐儿可是过了几个月都还记得跟自己的承诺!
她才来了张家多久。就要忘恩负义吗?虽然自己不识字,但也知道做人得守诺的道理。
她想做一个能守信的人。
张知鱼没有勉强她,人各有志,并不是只有学医熬药才是唯一的出路。
还专心在竹枝巷子里宣传,没几天就占满了十个名额。
夏姐儿的伙伴三去其二,每天都蔫哒哒的在家认字练字。等到天阴了,才被允许出门一块在老樱桃树底下打牌。
这是张知鱼折腾出来的麻将,阿公一个一个用木头刻的。
竹枝巷子的人这些年下来就没有不会打的,就连王阿婆精神足的时候都爱摸两把。
张阿公今天打定主意要赢得几个小的哭爹喊娘,将银子都填了私房。
连输两把后,他越看头顶上这颗樱桃树越不高兴。
老樱桃许多年不曾结果,张阿公眼里这就是个死树,平日无事脚再不往这跟前儿走一点。
但老槐树给张大郎整得光秃秃的,如今还没冒叶子,家里也就剩这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
张阿公盯着抱着手乐呵呵地看着他摸牌的儿子竖起眉毛——一定是这扫把星挡了他老人家的财运。
撂下牌气哼哼地指挥儿子倒水,一时说冷一时说烫,折腾得张大郎面如土色,不禁仔细回想最近到底哪里犯了错。
夏姐儿打牌那简直堪称打遍竹枝巷子无敌手,她人小,坐在树下头最凉快的地方摸了牌就跟大姐嘀咕:“阿公好像光折腾儿媳的恶婆婆哦。”
张阿公看了下手上的牌,装模作样地骂两声夏姐儿,一把将牌推了道:“阿公伤心了,阿公要歇歇。”
可怜见的,他本不丰厚的荷包,还不到半个时辰就瘦了一半儿。
几个孩子一起看他。
连慈姑都不赞同地道:“阿公你又赖账。”
文化人的事儿,能叫赖么?
张阿公就是个周扒皮,光进不出的主儿,自个儿小心截流的私房被掏了这么些出去,心头简直滴血,两眼一闭只充聋子专心吹风。
天气热,巷子里的孩子都不出门,牌打久了也无聊,几个孩子见唯一的稳定肥羊都溜了,也不是很想打了。
张知鱼拍拍小宝和二郎看着天愁道:“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下雨。”
已经九月中旬,天还是这个样子,若非县里有金银花,恐怕早出乱子了。
张阿公闻言抬头看天,半天才神棍似的开口:“还有得热。”
张知鱼一看他这架势就崇拜地道:“阿公,你还会看天时呐。”
张阿公摆摆手,表情谦虚中带着点儿小骄傲:“咱们种地的,不会看天,那还不得喝西北风去。”
但你没地!
这话张知鱼没敢说。
“屁嘞,天可不是这么看的,我看明天准下雨!”正宗农家人孙婆子也跟风往上看了几眼,毫不留情道。
虽然大家都不是很信,但孙婆子的话显然比张阿公的更令人信服,论农时,他们家再没一个人强得过她去,就说种地吧,孙婆子连路过小菜地的机会都少,但经过她光顾的那一块儿就是比他们照顾的地出的东西多。
种地也是个技术活,他们老张家在这方面儿显然没多大天赋。
再者这样的日头,有雨总比没雨强得多,大伙儿日子也好过些,是以孙婆子的话几乎立刻就获得一片支持之声。
几个小的还不到为这个发愁的年纪,她们心里头也讨厌这天气,但讨厌的只是因为不能出门玩儿了。
夏姐儿乐道,“阿公,幸好你没地,不然咱们家准喝西北风去。”
西北风就是饿肚皮,这多难受。
这臭孩子,打人专打脸,但他老人家能说明儿保管不下雨这话儿么?
张阿公给堵得半天说不出话儿,身在道德地低洼处,他老人家老大不乐,扭头摸二郎,决定三天不跟夏姐儿说话。
张大郎爆笑出声,瞬间也被爹在心上记了一笔。
张知鱼也笑得肚子痛,直呼曾祖有先见之明,难怪专挑了阿公出去做大夫。
张阿公给几个小的挤兑得老脸一红,起身默默回了屋,他老人家从不逞一时之快,看明儿不下雨他打不打得烂几个人的脸。
当然非要打他的也不是不行,毕竟他张年素来是这个家最善良的人啦。
作者有话说:
我睡醒了捉虫。
感谢在2022-04-17 09:48:30~2022-04-18 05:54: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chiayii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拉伊紫 188瓶;泽泽●▽● 100瓶;smileyey 36瓶;暮遮、brave.? 20瓶;justsoso、格子、北十一、魏萝、找不到、楠木青城、雅琪、sy 10瓶;霸气的活火山、热乎乎的鸡蛋仔、长鲤、柚子酱喵、南瓜酱、民国国、零七、库迦六酱啾啾 5瓶;么么儿老干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0章 、李三郎暴雨进城,张阿公舍身骟猪
孙婆子的话大家都没当回事, 但心头还有种隐秘的期盼,南水县的粮商早早就开始放救济粮,逃过来的人就没有吃不饱的, 大部分的人都在金陵和苏州,像南水县这样的县城, 来的只是沧海一粟,真论起来几个大户的佃农加起来恐怕都比这些人多。
叶知县焦头烂额大半都是为流民落户和大旱容易出时疫, 但日子一久, 百姓的家底再厚也撑不住了,家里的嚼用又不止吃米这样简单。
像竹枝巷子里的街坊,很多人家底薄就熬不住了,男人们还好些, 女人们上到祖母下到小女孩都开始勒起肚皮省吃俭用起来,如果今年张家还如往年一般, 这个时候李氏也会跟其他的街坊一样, 在家绞尽脑汁为丈夫省两个铜板。
孩子们坐在廊下并头一块儿看天,张知鱼问大桃:“你不是也会种地,你会看天吗?”
大桃眼睛都看花了才把脖子低下来,骄傲道:“我不会!”
你不会,你还挺自豪。
大桃看着鱼妹妹满眼的控诉笑:“乡里会看天的人也没几个,但我阿公会看,他摸一把土都能知道今年旱多久,平时我们家什么时候割稻子什么时候播种, 乡里都是跟着阿公一起的,今年我爹听阿公的话, 从冬上就开始准备, 连播种都早了些, 家里的粮食都没往外卖呢。”
张知鱼鼓励他:“你也可以学学嘛。”保不齐可以成为古代农业大家呢?
大桃摆手:“我家只有我爹会一些,剩下的儿子一把年纪了还挨骂呐,我们几个阿公早说了,让我们趁早找事儿干去,种地只说得上饿不死自己。”
说完,大桃威武地拍拍小宝的丑猪脸,他完全可以干养猪这活儿嘛,看小宝长得多好。
张知鱼笑:“你爹肯定不同意。”张大伯可是万分盼着儿子能继承自个儿爹的手艺,成为乡里第一种地能手来着。
大桃脑子里爹的脸一闪而过,打了个抖道:“我娘会帮我,他说了不算!”
说起娘,大桃有些想家了,抱着小宝道:“也不知家里怎么样了。”
李氏正在院子里跟孙婆子一起煮饭,听大桃说起这话心里也意动起来,李家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沈老娘身子骨素来赛过二八小伙儿,但她是个闷不住的性子,留在乡里还能四处转转散心,接到城里那才是要她的命。
大桑乡四处都是水,地也肥,她家还有三个兄弟在,李家的日子肯定不会难过。心里虽这么想,但李氏也不是不忧心,梅姐儿的未婚夫都赶着车来了几趟,她却一次也没见过娘家人。
但城门不开,她也有两个孩子,怎么回去得了,就这短短一节水路,母女两个相见都如此艰难,李氏手上不停,心头不住地祈祷老天爷往下落雨,开了城门就算她不回去,家里也必来人。
孩子们说了会儿话,在没有一丝风的天,热得出了一身汗,浑身都黏哒哒的,张知鱼感觉今晚的闷热跟以往有些微妙的不同,似乎水汽更多一点,天上的云也更多一点,一家子吃过饭,感受到空气中的变化,都沉默地看天。
许多人心里都有默契——要下雨了。
满城的百姓今晚都没怎么睡着,更夫走了两道都还有人家点着烛火。连王阿婆都在屋子里拣了几回佛米。
张知鱼心里装着事,还当自己睡不到,没想到一躺到床上就沉沉睡去。
最后,她是在炸雷声中醒来的,睁眼就对上一条巨亮的闪电,狂风裹挟着雨水顺着大开的窗口往屋子里灌,囤积了几个月的暑气在这场雨中顷刻间就散了干净,江南的百姓被这雷声惊醒,许多人都在轰鸣声中惊叫起来。
张知鱼迎着风下床关了窗户,点蜡擦干净冲进来的雨水,这一通折腾,夏姐儿还在竹席上呼呼大睡,惊得小宝直撞大桃的门想进去,她也不过拱拱屁股往被子里钻深了些。
王阿婆觉浅,起身让张阿公抱着陶罐放到屋檐下去接福水,明儿供给菩萨。
这一场大雨直下到天明,张家人都起了个大早,吹着凉丝丝的风,一家人脸上都挂着笑,张阿公带上药箱就往保和堂走,出门前看着院子里的鱼姐儿道:“今天你还在家待一日。明儿还这样的天就跟我一块儿出门。”
张知鱼应下,抱着书就往顾家走。
那头沈老娘悠哉悠哉地躺在竹椅子上跟两个孙女耍牌,打的还是三缺一,没一会儿就赢得两个孩子直叫娘。
乐得她在家哈哈大笑,晚饭比三个儿子吃得都多。看得两个儿媳心惊胆战,不停地劝她少吃点儿。
沈老娘筷子一放摸着饱饱的肚皮道:“这才到哪儿,年轻时一头牛也吃得。”
天气大,家里做的是过水饭,孩子们不爱吃,沈老娘将赢的铜板往桌上一放,哼哼道:“乖孙,吃了饭阿婆给你们钱。”
几个小的顿时感动得泪眼汪汪,几下将饭扒拉干净,抱着阿婆甜话说了一箩筐。
李三郎简直没眼看,羊毛出在羊身上,倒回去的才几个钱儿就乐成这样。
一家子说过一会子话,沈老娘看着天嘱咐儿子儿媳:“实在热得慌,找个僻静处让孩子们一块儿下水玩玩。”
沈老娘有个大池塘,是二十年前老李头给她挖的,就在家门口,其他家的池塘离房子都有一截路,还种满了藕,一下去里头蚂蝗就往身上爬,沈老娘不在自个儿的池塘里种藕养鱼,专放鸭子。
今年热了这么久,她怕鸡鸭生病,早杀了个干净腌起来,池塘光秃秃的一片,里头的虫子被鸭子吃得干净,周围许多人都爱在里头泡澡,大人下水一文钱,小孩儿下水半文钱,乡下人不愁吃喝,农忙过后也有人舍得花这个钱。
别说挨饿受折磨,几个月下来她进账比几个儿子还多些。
儿女都有了的李大郎和李二郎这把年纪还比不上娘,沉重表示压力很大,最近在家脚都轻了。李三郎倒是乐呵呵的,反正整个乡比得上他娘的也没有几个嘛,他比不上不是也很正常?
沈老娘见他这样就不舒服,决定指派点活儿给儿子,不想夜间却下起大雨,沈老娘一高兴转头忘了此事,连夜喊过小儿子吩咐:“等放晴了你带上一车粮食,一只腌鸡一只腌鸭,再抱几坛子酱菜去看你姐。”
李三郎点头如捣蒜,恨不得立刻就生了翅膀飞去,这几个月他在家都快发芽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