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桃本来吃得饱饱的,见大伙儿都吃顿时也觉着胃里空了一块儿,特跑去厨房拿了个海碗出来道:“鱼妹妹舀得满满的。”
张知鱼看他一眼,勺子一抖往桶里又抖了一半下去才放到他碗里,看着碗底悄悄的一层粥,大桃心都要碎了。
张知鱼冷酷道:“不行,就能吃这么多,你的肚子是无底洞不成?涨破了怎么办?”
大桃摸着鼻子不敢说话。
张知鱼又看着低头发笑的顾慈道:“里头的姜丝挑出来,你肠胃弱不能直接吃姜。”
顾慈怕跟着挨骂连忙应下,几下将姜丝挑出来,牛哥儿早上淋了场雨,这会儿有些冷,便伸手把讨厌的姜丝全接过来一口吃了。
张知鱼担忧地看他,道:“你是不是生病了?”
早上黎氏得了消息神思恍惚,连把伞都没打,牛哥儿过来时也一身湿透,难保不发热。
牛哥儿连忙摇头,“我娘说从外头回来的孩子都得吃姜才长得好。”
鬼话,张知鱼不信,牛哥儿最讨厌吃辣吃苦,连姜糖都不要,好端端的怎会吃姜,抬手就摸他额头,手上的热度惹得她一惊道:“牛哥儿,你有些热。”
牛哥儿自己摸摸头,没摸出什么来,他就是觉得有些困有些累。
李三郎环顾四周,自觉是这里头最大最有权威的主儿,也伸手去摸牛哥儿的头,不仅没摸出什么,反把牛哥儿烫得一跳,说话都哆嗦了,看着他道:“你发大烧了!”
李三郎茫然地看他,顾慈掰开他的手一看,上头薄薄的一层茧,底下的肉都有些红,一看就是捧着碗吃粥被烫的。
张知鱼心疼地看着小舅手上的茧,掏出瓶自己制的护手霜给他涂。
李三郎觉得手上凉滋滋的,又滑又香,感动得就差抱着外甥女的头痛哭一场,李氏看着自己喝口水的工夫,就见了底的一大桶粥,没好气道:“我在乡头干活时茧子都比你的厚,在家苦活累活准是大哥二哥做的,还有脸在外头嚎。”
李三郎被大姐拆穿,脸皮一点不红,只捧起粥大口往肚里咽,吸溜得震天响当听不见,吃完了又要去添。
不止他,几个小的都盯着饭桶眼冒绿光。
李氏忍不住后退了一步,一勺子敲开弟弟的手道:“多大个人了还跟狗似的没个饱足,剩下的得跟你姐夫他们送去。”
李三跟几个萝卜头失望地对视一眼。
李氏懒得搭理,也伸手摸摸牛哥儿额头,对着女儿道:“看着不像烧了。”
张知鱼等手温正常了又去摸他,还让牛哥儿伸舌头手腕。
看完后张知鱼赶忙跳下桌子,拉着顾慈道:“跟我一块儿去小药房找药。”
牛哥儿此时热得不厉害,就得趁没发出来前压下去,最好能让他安稳睡一觉想不起别的,不然白天见了他爹的肚子夜里说不得要惊醒。
许多大人都会被吓到,更别说牛哥儿这样连鸡都没杀过的孩子,夜惊对孩子是要命的大事。
阿公的小药房里装的药材还不少,他说这是张家救命仓,免得哪日家里生病了找不着药吃。
里头就有小儿伤寒药,张知鱼拿了一副出来在厨房熬,孙婆子想赶她自己熬,但顾慈一直给她使眼色要说悄悄话。
张知鱼只好跟他一块儿在厨房烧火看炉,等孙婆子走了就对他哼哼——有什么话赶紧说。
顾慈跟她一块儿蹲在炉子前问她:“王大叔真能活下来吗?”
张知鱼把他往旁边赶赶,不让烟熏得他咳嗽,又往周围看了看,见没有人影才道:“若这几日王大叔能神智清醒,体温正常,到时候在家养几年就能恢复七八成往日的样子。”
顾慈也看了不少医书,不像黎氏那么好打发,在心头过了两遍这句话,便“啊”一声,难过道:“那王大叔这几日肯定很危险,很有可能醒不过来。”
张知鱼没说是或者不是。
顾慈心头却有了底儿,道:“他家需要参不是,我把我的给他一支。”
顾家的参都是上等参,一根得百两银子,先不说这也是顾慈的救命药,这样的东西想想黎氏的性子也不会收,便摇头道:“不成,黎婶婶虽然节俭但也不占人便宜。她家现在已经背了十几两银子的债,肯定不会再用你家的参了。”
顾慈眉头轻蹙,微亮的火光印得他玉人一般。
即便饱览过各国顶级美人,鱼姐儿还是认为慈姑算得上一等一的好看,见他如此顿生怜爱,便问:“你在烦什么?”
顾慈担心地看着她道:“万一王大叔出了事,你还没出师手上就有一条命,以后还不得跟赵聪成昭似的要饭吃去。”
张知鱼端起熬好的药就往外走道:“不可能,王大叔会好的。”
保和堂的大夫厉害之处远远超乎她的想象,尽管大家有流派之争和密传绝技,但面对病人时,她发现这些大夫都称得上医者仁心。
听说老赵大夫当初请人最重视的就是人品,张阿公就是因为心思正才能进得了保和堂。
顾慈听她这样说便放心了许多,起来跟着人往外走。
孙婆子一直在院子头,见着鱼姐儿端着那么大滚烫的一壶药惊得直喊:“我的祖宗,赶紧放下来,到时候打了,吃屁去!”
说罢健步过去接过药麻利地倒在碗里,将东西捧到饭桌上。
牛哥儿还在跟夏姐儿几个聊天,一看碗里药的颜色闻就想吐,但这是鱼妹妹亲自熬的,就是毒药他吃了也甘愿呐,便等略凉了些后,豪迈地接过碗一饮而尽。
黎氏过来时,他都在大桃和李三郎床上睡熟了。
张阿公和高大夫都是男人,黎氏不好一个人待在那头,又喊上了送钱过来的娘家哥哥去陪夜,白天再换她去。
这一折腾就去得有些久,闻着儿子嘴里淡淡的药味,黎氏对李氏感激一笑,这样的关系再道谢就显得生份。
黎氏轻轻将儿子抱起来,牛哥儿如今也有九岁,他从五六岁上就不让娘抱了,今日得了好大一个惊吓,在娘怀里只迷迷糊糊睁眼看了下又靠在她肩上继续睡。
李三郎送着娘儿两个刚家去转回,还不待进门,李氏就提了个大食盒给他放在手上道:“一个给你姐夫送过去,一个让孙婆子给保和堂送过去。”
保和堂从来都不管饭,赵掌柜家中仆婢成群,自然也想不到这许多。
高大夫今儿不回去也没跟家里说,家中还当他外出吃酒去了。两人等得太阳落山都没吃上饭,王大郎这里又离不得人,两人都饿得前胸贴后背,孙婆子才把饭送到。
高大夫和张阿公一起坐到外头点了蜡烛吃饭,张阿公将食盒打开,里头一共有三层。头一层是炒的两个时令蔬菜,第二层放了一碟子糕点一碟子肉丝,第三层就是两大碗鱼肉姜丝粥。
两人吃得这顿饭,浑身都暖和了起来,高大夫羡慕地看着张阿公道:“你这老头儿,运气倒好。”
鱼姐儿才这么大,看着那么骇人的伤口,眼都不眨一下,下针又快又准。
现在她年纪尚小,在开方看诊上尚有不足,这样的经验问题只要时间一道自然水到渠成,但这份面不改色的镇定却不是谁都能有的。
真是后生可畏。
高大夫心中一叹。
若再早一些,他非得收她做弟子不可,但现在,晚啦,鱼姐儿已经继承了张阿公的衣钵,又怎么能拜别人为师呢?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4-21 13:32:49~2022-04-22 08:59: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diana 1个;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曳尾鱼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福尔玛吉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diana 219瓶;归晚 100瓶;一只懒舟 50瓶;嘟嘟 40瓶;e娥 30瓶;瓜田中的猹 20瓶;曳尾鱼 15瓶;狗勾是坠可爱滴 12瓶;落花梅亭、一朵奶油芙、可爱的呀 10瓶;may 9瓶;桃之夭夭 5瓶;春日野穹 3瓶;繁花似锦 2瓶;cccl、明和、么么儿老干妈、小小白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5章 、张阿公的梦
两个大夫一直在房里守着王大郎, 张阿公的缝合术干脆利落,虽然从来没给人缝过肚子,但却缝得很好。
毕竟他老人家的师父老胡大夫, 医术在府城不说拔尖,也算得上是有点脸面的人物, 毕竟他医术不算第一,论大腿他算第一嘛。
老胡大夫的嫡系师兄里, 年纪最小的也在神京太医院熬资历呐, 大家自然得给他几分薄面,谁知哪日会不会让他牵线搭桥呢?
不过老胡大夫从来没用过师兄的情面,为了让他学习,还经常带着他跟仵作打交道, 这些都是别的大夫看不上的,所以到张阿公这里, 已经彻底跟同门断了联系。
但积年累月下来, 人里头是什么样子,张阿公记得非常清楚,他回县城后已经很久没有再去回忆人体构造,时隔多年再做起这事儿,还跟老胡大夫拿着藤条在一旁看着似的。
但老张头和他都已经化成灰土啦。
如今他想救死扶伤地给师父扬名都不成,在南水县,根本没有那么多破了肚皮,断手断脚的人给他医治。
能有这种伤的不是跑马的公子哥儿就是码头上、庄稼地里干苦活的老百姓。
前者轮不到他医治, 后者往往熬到请他去的时候也都是弥留之际,不过吃两贴药走得舒坦些。
高大夫趁着给王大郎检查的时候好奇地看了两眼, 他们家都是不学这个的, 但他也看得出来张阿公缝合得很好, 又流畅又整齐,也不知练了多少年才能到这个火候。
张阿公得意地吹吹胡子,表示这就是天生的手感,老胡大夫教得他二三年就坚定让他走了这条路子。
高大夫兴致一起也跟他一块儿说起疡医的手段来。
张阿公脸色古怪地盯他。
高大夫摸摸脸,困惑道:“沾饭了?”
张阿公怪笑一声:“看你长得好看呗。”
高大夫愣了,也打量起他来,张年早不复当年俊秀,甚至一朵黑菊花脸在烛火下还有点儿反光,高大夫胃气上涌,差点儿恶心得吐王大郎一身。
张阿公却又连着扫了他几眼,暗道——这老东西真是一点儿不吃亏,鱼姐儿学了你两针还非得找补回来,抠门精!
但有人跟他交流医术,张阿公也乐得进步。不成想高大夫说死说活都不肯跟他搭茬了。
张阿公有些伤心地看他:“老高,你也嫌我是疡医?”
此话过于诛心,高大夫就不得不硬着头皮理这糟老头子。
疡医地位低贱,古代都讲究全尸,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会在身上动刀子,一则不吉,二则不孝,再看疡医难免就觉得沾了晦气。
以前在保和堂,也有大夫也不怎么愿意跟他说话,但自从张家拿出了解暑方后,现在谁也不敢小看张阿公,或者说小看张家大夫了。
保和堂里外十几双眼睛都等着看王大郎结局如何。
高大夫也是第一次治疗这样的病人,照他说王大郎能撑到现在不死已经是奇迹,换一个身子不如他的,家里都该发丧了。
救一个本不能救的人,在阎王爷手里头抢命,高大夫很激动。
忍不住跟张阿公嘀咕道:“到时候咱们王大郎三人抢救组还不得红翻天去!”
张阿公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出名,光想想就连头皮都开始发颤。
两人顿时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对着病床上一动不动的王大郎不住地研究。
不多会儿,高大夫和张阿公同时收回手,摇头道:“难。”
针灸不可能完全止住血,如今也没有使人完全不痛的麻药。剧痛会加速伤口涌血的速度,若王大郎醒了却被疼得再大出血,就是华佗在世也难救他。
幸好他上岸后很快就晕得人事不知,若是清醒的人,痛都可能被痛死在半路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