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知道姐夫摔破了肚子,但真怎么样是不知道的,只当大姐在胡说,女人家慌了神夸大其词也很正常。
高大夫接过包袱没让他进门,先赶人道:“去洗手洗脸,记得要用旁边放的药皂洗,外头有一套干净的衣裳,你换了再进来,不然外邪容易跑到你姐夫身子里头。”
大夫在民间声望很高,几乎跟读书人也不差什么,毕竟大伙儿读书的没几个,但谁会不生病呢?
黎二郎连连应声,快步换了过来。
张阿公和高大夫正小心地给王大郎穿衣裳,肚皮还亮在外头,黎二郎一眼就看到姐夫黑壮肚皮上的丑蜈蚣,抖着手比了下,竟跟他的巴掌差不多长,张了几下嘴才发出声儿道:“大夫,我姐夫还有救吗?”
两个大夫都没吱声。
黎二郎顿时眼泪就滚了下来。王大郎生性爽快,也仁厚,父母去了三五年,便一直把黎家二老当成亲爹娘似的待,黎家兄弟跟他关系都很好。
黎二郎和黎三郎跟黎氏年纪差得有些大,王大郎早年丢过一个兄弟,便很照顾他们两个,小时候还常带着他们两个出去划船玩儿,那会儿那艘船还算坚固,三个人站在上头,王大郎眉头都不皱一下。
但黎家穷得很,只靠着糊元宝的营生过活儿,兄弟两个也不会别的,黎二郎都十九岁了,家里都没媒婆上门,大哥前些年还一病死了,家计就更艰难。
王大郎和黎氏这样节俭也是有心想帮帮他们。
黎二郎念着姐夫的好,摸着姐夫死人样的冰手道:“就是为了我们省几个钱,我和我弟又不是你儿子,也不姓王,你图什么呢?”
高大夫叹口气,道:“床上本来就躺着一个,这儿哭晕一个,黎娘子到时候再来照顾你,牛哥儿再来照顾娘,保和堂还不得成你家后花园。”
黎二郎被高大夫逗得一乐,鼻子还一抽一抽地看着姐夫,心头却没那么难受了,转头又问:“大夫,你跟我说个实话儿,我姐夫是不是救不活了?”
谁见过肚子破了洞的人还活着?闻所未闻!
其实保和堂想救王大郎的法子也有,但光有方子没药,这些名贵的药方都是从赵太医从宫里带出来的,无论哪一个王大郎都用不起,甚至里头有的药材甚至只供皇室,就算赵掌柜躺在这也只有等死。
两人含糊着透了几分意思出来,黎二郎看着姐夫,想起大姐和外甥,用力握了握王大郎蒲扇样的大手没再说话儿,只专心看着他的动静来。
那头张家人心里也不大舒坦,张阿公在家一天到晚嘚吧嘚吧说个没完,逮着鸡都能顺嘴催一句赶紧下蛋,惹得王阿婆经常拖着病体也要骂他几句。
今儿他不在家,家里倒跟缺了什么似的。
夏姐儿跟姊妹们坐在桌子上等张大郎,一时想起阿公,跟大姐嘀咕道:“阿公不在,跟少了十几只打鸣的鸡似的。”
张知鱼笑得前仰后合,夸她道:“阿公听了准得抱着你亲。”
梅姐儿和王阿婆都在桌子上,李氏比起筷子做了个打嘴的动作,夏姐儿吓得立刻就溜下凳子钻到小舅身边去,道:“娘打小舅,小舅手上的肉厚不怕疼,我怕疼别打我。”
李三郎收回护犊子的手,气得手上的鸡蛋都吃不下了,将她往外赶,大声道:“下回问我要糖,只有羊子屎吃!”
夏姐儿没处躲,便坐在门槛儿上盼着爹家来——她爹皮最厚,指定愿意替她挨打!
但这一等,直到月上中天张大郎才浑身泥浆地回来,张家人都已经吃了晚饭,家里就几个女娘,加上大桃和小宝也才两个半男的,却将一桌子饭菜吃了个底朝天,一个个的比潲水桶都威武,等张大郎回来,李氏只有再重新给他做吃的。
鱼姐儿几个不见爹家来都还没睡,等他一进门就溜过来看他。
夏姐儿嗅嗅鼻子道:“爹变臭了。”
张大郎是个爱干净的人,每日回家都得先洗手脚,这会儿却顾不得脏,进门端起烂肉面搅了两下,先从底下翻出来两个卧蛋吃了,捧着面条就往嘴里吸溜,没得一刻钟一大碗面都被他吃得干干净净。
鱼姐儿几个早知道爹回来得打尖儿,都跟在李氏屁股后头蹭吃的,今日大家心情不好,每人碗里李氏都卧了一个蛋。
张知鱼跟张大郎一样喜欢先吃最好吃的,这会儿碗里只剩了汤都喝干净的面,张大郎啧一声,有些瞧不上,眼睛四下一扫,盯着两个把蛋白吃了,光留着黄在上头的舅甥二人。
李三郎和夏姐儿在这上头有些动物一般的警觉,瞬间便抱紧了碗,张口要咬掉蛋黄,就听那头张大郎意味深长地叹了口气道:“今儿在外头挖了一天的泥巴,但看到你们在家过得高兴,我就不累了。”
两人听了这话,就怕身上背个白眼狼的标签,蛋黄还没进嘴,嗓子眼就跟被糊住似的,里头的肉渣都咽不下去了,两人只得忍痛将留下来的蛋黄送到张大郎空荡荡的碗里,眼巴巴地看着他道:“爹,蛋黄很好吃的,你别吃太快。”
张大郎一日没吃,李三郎送来的饭放到边上连饭盒都不知被谁拿走了,此时腹中饥饿,哪听得到闺女的话,一筷子将两个蛋黄串起来往嘴里一送就下了肚。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4-22 08:59:42~2022-04-22 18:13: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圆滚滚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17620720、绝不混吃等死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你说我叫什么、轩 20瓶;某某、滑滑、vovi 10瓶;就是这个了、jamjam 5瓶;明籽 2瓶;君浅浅、helen0408123、么么儿老干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6章 、高热
夜宵吃完, 李氏就撵她们上床睡觉,鱼姐儿一看脸色便知爹娘有话儿说,磨磨蹭蹭地不想走。
张大郎却没见着女儿亮亮晶晶的眼神, 起身摸摸装了几个蛋黄的肚皮,幸福地一叹气, 迈脚就去了耳房洗澡。
张知鱼明儿要早起去接阿公的班,今晚不能熬太久, 她可不想变成小矮子, 见状只得歇了从爹身上找事儿的心,转头打量起其他人来。
张王两家都忙。这几日李氏还不准备开张,人也没出去过,问她外头的事儿, 定一问三不知,就是知道她娘也会说——这不是孩子能掺和的事儿。
几个小的吧, 别的本事没有, 造谣本事一流,见着蚂蚁搬家给她们说出来,最低的档次也是个聊斋。
总之,可信度从无,魔幻度超标。
但张大郎今儿回来不仅一身的泥巴,显然还累得不轻,这可是她爹,牛成的精!
鱼姐儿心头跟有猫挠似的想知道怎么回事儿, 只恨明儿自己不在,左思右想之下, 路上便嘱咐看起来最靠谱的小舅明天去偷偷打听。
李三郎不答应:“县城我又不熟上哪打听去。”
张知鱼笑:“你就坐井边上听, 只要咱们巷子里有人知道, 准有人说这事儿。”
竹枝巷子李三郎每年做为李家代表都会来几次,井边上坐的婆婆大娘也见过几次。大伙儿知他是李氏的弟弟又生得不错,回回都逮住他问找着好人家的姑娘了没。
想想那场面李三郎就头皮一紧,连声拒绝:“我白日头那许多事要做,哪有空给你瞎打听。”
张知鱼:“你能有什么事?”
见天在家睡大觉。
李三郎还真有,李家男人除了他已经去世的爹,这代人虽然还种地,已经不是家里主要营生了。李大郎要继承家里的铺子,李二郎跟人学了些捏泥人的手艺,在家也能买几个钱。
家里两个哥哥都这样,让他安安稳稳种地李三郎不愿意,趁着天晴他想去集市上看看有没有买卖做。
张知鱼想想道:“小舅,你想经商外婆得把你屁股打肿喽。”
商人这会儿地位虽大有提升,但后代依然不能科举,交的各种税也很重,对小户之家来说,商籍连温饱都难,李家在城里又没屋子不能直接打开门做生意,这样成本就高,沈老娘能同意他找死就有鬼了。
李三郎这想法儿却不是一日二日,而是许多日。
张知鱼看着舅舅傻乎乎的样儿,担心道:“许多日是多少日。”
要是算数都不会,那也是上赶着给人当盘菜。
李三郎跳脚:“李家也是开门做买卖的,你小舅还能是个一二三都不知道的人?”
而且他都问过了,做小买卖不会被换籍。
大周朝鼓励商业发展,不说到了一定规格才会改籍收税,他们这三瓜两枣的钱,衙门反害怕你做倒了赖到济善堂去呐。
张知鱼立刻检讨自己有眼不识大学士,李三郎三两句给他捧得飘飘然,嘴都咧到后脑勺了,就只好原谅鱼姐儿啦。
张知鱼虽然姓张,但她天生胳膊肘就随娘往李拐,见小舅已经要成古代剩男,便替他出了个主意:“春上你替我开荒去,秋收我给你分点儿种子,你回家种出来卖,稳赚不赔。”
姓李的跑张家去开荒,那不是吃饱了撑的么,还不如回家挑大粪去。
李三郎咂舌——这孩子一看就尽得沈老娘真传,那会儿人家大夫上家来讨口水喝,沈老娘就能请人家教接生。他李三郎不过吃了她几筷子饭,这孩子都惦记上让他做壮丁了,也是个属周扒皮的。
李三郎不乐跟她两个扯什么开荒不开荒,只哼唧道:“等你能自个儿开三日我就替你开去。”
张知鱼道:“我本来就要去。再说这生意可好了,今年夏姐儿都赚了一吊钱。”
李三郎笑,做梦才敢发一吊钱,外甥女还是见的市面少了。
张知鱼急道:“明儿你打听的时候,问慈姑去,这笔买卖做不做得,他还能骗你?”
李三郎嗯嗯两声,鱼姐儿等不到明天了,拉着他就要点烛长谈,李氏就在那头拿着蜡烛静静地盯着几个走了半天没走三米远的人,面上不喜不悲却惹的几个人齐齐打了个寒颤。
李三郎将两个白眼狼外甥女一手一个提起来抱到房里从外关了门,在外头气呼呼道:“我是你舅,可不是长工,你看我像菩萨吗?”
南水县的荒地,草随时都长得够野鸡搭窝,上头三尺深下头三尺深,也就是小孩子没见识才张口就来。
说完,再不给两小孩一个眼神便扬长而去,直奔梦中旧故里,好不风流快活。
鱼姐儿爬到床上悲叹一声,看来只得等自个儿有空的时候再回来问了。
白天给王大郎缝合,在那儿全神贯注地熬了一个时辰,又来回坐了几趟快车,张知鱼倒在床上很快就人事不知,破天荒地等到李氏敲门才起了床。
张阿公如今身子虽强健,但她也不想阿公太累,穿了个战斗衣后便催着张大郎出门。
张大郎昨儿累狠了,今儿轮休,送女儿去保和堂的任务李氏就交给了他。
父女两个租了辆车赶到保和堂,鱼姐儿提着给阿公和高大夫带的早食,已经在里头的黎氏将昨儿吃剩的换出来,张知鱼跟爹挥手作别后就疾步往里跑。
高大夫和张阿公是轮流守的夜,但两人都不是二八小伙儿,精力就有些不济,张知鱼先凑过去看看王大郎,今儿他的伤口已经有些红肿。
张阿公皱眉道:“夜里起热了,喂了几次药才压下去。”
张知鱼摸摸王大郎的头,果然还有些热,又轻轻按他没受伤的腹侧,见没鼓起来就知里头状况还好,不曾再有大量积血,不然到时候还得开二道刀。
赵掌柜也很关心这个病例,昨儿他都当保和堂得又当回太平间了,谁知今儿人还活着,连钱都派了小赵大夫去数,自个儿围着王大郎的屋子不停转,一刻钟得问三回鱼姐儿人还活着没。
黎氏的话净让他说了。
张阿公守的下半夜,这会儿正眯着眼栽瞌睡,鱼姐儿提出食盒叫他两个去外头吃饭洗漱,还嘱咐阿公道:“阿公,白天我守着王大叔,你家去睡觉。”
张阿公闭着一只眼吃饭,直接拒绝:“你才学到哪儿,疡医的工夫也就比门外汉强些,人肚子里头的东西你都找不着,不成。”他可不想看孙女儿吃牢饭。
张知鱼还真清楚,而且肯定比张阿公清楚,便拍着胸脯跟阿公保证:“我认得出,你忘了慈姑?”
张阿公眼珠子一转,忽然放下筷子给孙女比了个大拇指道:“真是你阿公铁亲的乖孙。”
两人说着便凑在一处说起人体器官来。
“哦哦哦哦,这里确实是肝………”
高大夫见着祖孙两人光说尚不过瘾,还在自个儿身上比划起来了,便嘀咕道:往日也没见鱼姐儿这般话唠呐,张阿公这是不会教徒弟,好好的孩子给他带得都不像淑女了。
张阿公停了筷子不满道:“别一天到晚光传谣,鱼姐儿还没正经师父呢,你这么说她以后找不到师父我跟你急。”
高大夫心头一片火热,失声道:“鱼姐儿不曾拜你为师?”
张阿公能让亲孙女拜自个儿为师就怪了,这完全是在浪费鱼姐儿的师父名额,别管谁教她,最后还不是都得叫张大夫?
他老人家素来不拘小节,岂会在意鱼姐儿拜别人为师,要不是这年头师徒关系太紧密,师父出了事,连坐上也有徒弟的名儿,他都想鱼姐儿从保和堂匾额处一路磕到后门儿上,把师父全给认全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