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县调令已下,六月间就要去河南道下一个穷乡上任, 据说皇帝是看在他腰包肥厚,才特意将人调过去, 盼着豪官填些家资进去养一养河南道的人气。
究竟是不是这样, 大家就不知道了,这点儿信息还是张大郎在外头喝酒跟同僚吹出来的,但衙门诸人都深以为然就是了,不然好端端地的叶知县又没犯错, 怎给人弄到那鸟不拉屎的地界去了。
牛哥儿跟夏姐儿几个女孩子正一起写大字——阮氏提前给几个女孩子放了假。
入了冬,慈姑脸上跟雪一样白, 又燃不得太多炭盆, 随时手都冰凉,又是吃数口粥的时候,他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起不来身了。
几个孩子等他稍好些都去瞧他。
慈姑围着厚厚的白狐裘坐在榻上,鼻子红通通的,时不时就打喷嚏。
成昭和赵聪坐在下头,拿眼瞧鱼姐儿给他扎针,前几日她带着高大夫来看过慈姑,这套针花了他们几个日夜才调出来, 可以替慈姑的身体微微地顺气,温补针对他来说效果太强, 就像一条大河强行涌入溪流一样危险。
褪了半截上衫, 慈姑躺在榻上跟他们瓮声瓮气地说话儿。
小宝在院子头哼哼唧唧地走动, 大桃回乡过年,特意将它留了下来,它进不得慈姑的屋子,正在外头拿眼睛顺着门缝往里看。
赵聪看着小宝,道:“大桃哥会发现么?”
顾慈捂嘴止住咳嗽回:“那天知鱼是一个人动手做的,大桃哥跟我们一起在外头等,绝没有看到,口袋也是小九和长喜送进去的。”
大家说到这默了会儿。
大桃没有念过书,家里也没人教他。进宫是不能带自己的东西进去的,就算是自己掉下的一根头发丝,在宫门口也会被嬷嬷公公们捡走。
小宝在南水县就会被打扮好,然后跟着述职的叶知县一道进京。
长长的针没入顾慈的身体,他躺在床上渐渐睡熟了,脸上还泛着不正常的桃色红晕。
大家这才露出担忧的神色。
他们都是先学医再学的字,虽然并没有鱼姐儿这样的天分,但也能感受到顾慈的身体已经差到不能出门,更别提春天悄悄回姑苏考试。
但顾家只有他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慈姑都要趁着今年身体最好的时候下场,谁知道明年他又能不能起得了身呢?
赵聪也知道,顾慈一直在吃他家的保和丸,还是他爹特制的,即便这样都只能让他病歪歪地箍在家里,如果他爹,或者他做不出效力十足的保和丸,慈姑很难说能不能活到弱冠。
最近他学医都认真了很多,想着爹把保和丸药方交给他的时候,自个儿就偷偷带出来给鱼姐儿看,他觉得鱼姐儿比爹聪明多了,搞不好可以救活慈姑。
但赵掌柜一眼就看穿了儿子的鬼心思,把药方藏得很好,他一提准得挨揍。
疾病和钱财真是人生两大最艰难之事,大家对比束手无策,只能盼着奇迹眷顾顾慈。
赵聪看着面色不佳的阮氏安慰:“阮婶婶别担心,总会有办法的。”真到了那一天,大不了他回家偷一回。
几个孩子走了,阮氏回房看着每天都要扎针才能安眠的儿子,怔怔地打开库房对着丈夫的黑衣服发呆,良久才迈腿进去,坐在里头烤起栗子来。
张知鱼回家就往药房钻,路边上晃了三圈的阿公急道:“我的书还没写完呢,你还有心思玩儿。”
张知鱼一噎,她已经成了阿公的责编,这稿子已经改了三回,阿公还是不满意。
看着院子头喂鸡的王阿婆,张知鱼猛然道:“阿公,你这里头都说的男人养鸡养蚕的事,男人也不怎么养鸡养蚕阿。”
乡里农活分工还是很明确的,男人们主要照顾的是牛羊这样的大型动物,喂鸡这样的是一般都跟收拾菜园子联系在一起,菜园子是主妇的地界,里头有些说法看起来不是那么回事,就是因为——他们的经验还不够。
张知鱼劝他:“先在家里跟阿婆、孙婆婆和我娘说说。”
如今家里的进项谁也比不过李氏和鱼姐儿,张阿公心里已经逐渐把想着孙子的事给忘了,拿着笔墨就给家里女人们开了个小会。
晚上他就乐得给鱼姐儿买了只蜜肘子吃,大伙儿都看他——铁公鸡拔毛,头一回呐,竟舍得从外头带吃的家来了。
张阿公没空跟他们掰扯,火急火燎地拿着稿子直送叶知县案头。
叶知县翻开稿子看,张阿公洋洋洒洒地写了几十页。
里头分了两个部分,一个家禽,一个是家畜。光一只鸡就从脚爪子得病写到了健康鸡打鸣该有音调。更别提种种瘟病的发现与预防,像鸡瘟和鸭瘟,就得看它们拉的屎是不是黄绿色和黄白色,有的还会直着脖子呼吸,发出“咚咚”的怪声。
对应的办法也写在下头——扑杀后洒生石灰消毒。
每一个病症,张大夫都写得很用心,还记录了其他医书里传下的病例。
这已经是一本真正的医书了。叶知县握着厚厚的稿纸心道。
张大夫不眠不休地干了一个多月,白天外出跟大家调查,又看鸡又摸狗,晚上还点灯口述,让鱼姐儿奋笔疾书才整理出来这几十页。
虽然他已经确定要走,给张阿公和乡民们出书已经无关紧要,但想起大伙儿高兴的神色,他还是没忍心说——别讨论了,我们不出了。
大不了先出少些,出个八百册,让弟弟去宣传。这是一个纸价昂贵的时代,这八百册的书已经不能算少。
但放在叶二郎手头怎么也不至于折本,叶家看中他,一是因为他争气,二就是因为看中了叶二郎做继任族长,叶家放在叶二郎手头的生意,这几年翻了好几倍。
叶知县自己花了几天功夫手抄了一份,将手稿还给张大夫,又让底下人接着抄,多存了几个副本后才送到金陵。
三月中,又是一年草长莺飞时,叶知县就要带着师爷牵着小宝,一起坐上官船前往神京。
县衙已经交到了何县丞手上,等他转回来交割完,再回家陪陪父母就要起身前往河南道。
临走前,叶知县始终放心不下遍寻不见的假衙役和房官家,唤了他仔细吩咐:“我跟这些人恐怕有旧,我在时,他们不便出来,我离开后就不好说了。原说六月上给河南道来的百姓再义诊一次,我不在,那药材却早就到了,到时候你要盯着人按时做。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你去找张大郎,他生性豪爽嫉恶如仇,身上还有些武艺,只要有理,一定帮得上你。”
何县丞诺诺应是。
叶知县似乎想起什么又道:“小张大夫的紫茉莉是好东西,你想往上升,也要劝百姓不占粮食地的情况下,去多种它,我家夫人也开胭脂铺,说这个过得三五年也能活万万女娘命呢。”
何县丞也是寒门出身,在这个位置上已经蹉跎了十五年,闻言心中感慨,狠掐了自己一把才没红了眼眶。
起身和同僚一起将人送到码头。
叶知县是江南难得的清官,这三年里,他带头让百姓们骟了猪,亲自下了十三个乡劝收稻谷,又在大暑天,廉价卖金银花汤,事后甚至想尽办法给大家送了金银花种,才让南水县在整个江南的异常天气下,竟然称得上毫发无损。
虽然他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做事看着也还稚嫩,但嫩没关系,有用就行。
看着隔壁县的流民还在闹事,甚至还用给河南道捐款的名义收了几次税,就知道叶知县的赤子之心多么难得。
何县丞叹气,眼见着南水县的百姓的日子又要往上升一截,他却要走,也不知下一任是否有相同的气魄,不沾染百姓米脂分毫。
张知鱼和伙伴们带着小宝也往这边来,大家兴致都不是很高——一个优秀的地方官比英明的皇帝都要重要,百姓们的咽喉一直牢牢地握在地方官的手中。
叶知县欲牵过小宝,大桃抱住小宝的脖子嘱咐它:“大人们要打你就跑,但别叫了让他们烦,如果要杀你,也要记得要跑,跑不掉的话——”大桃摸摸小宝的脖子。
小宝背着人熟练地将拇指长的小木牌一偏头就含到嘴里,大桃一拍它,它又悄悄吐出来藏到毛毛里。
二郎坐在小宝头上嗅它的木牌,伸了舌头想舔,被鱼姐儿一把抱在怀里道:“不能吃,二郎乖乖。”
上船前,张阿公还惦记着叶知县欠他们的东西,嘴上急得都快起泡了,跟在鱼姐儿后头没忍住又默默数了一下。
这一数,张阿公简直两眼发黑:金银花的分润、小宝的赏银、张年家禽养殖法的利银——这个书都还没出来,但他老人家还是记在了心头,上边不仅有他的名字,他妻子儿媳和王阿婆等出过力的女子名也在上头呢,若黄了还不被这些刁婆娘一把撕了。
张阿公欲言又止,叶知县这些日子已经熟知他财迷属性,哈哈大笑,道:“张大夫放心,此去神京,陛下不给,我也亲自去给你要了来。”
“那还是算了吧,上边要是不给,就当我们张家捐功德钱了,在外头可不能还跟在家里似的脸皮厚。”
皇帝的钱都敢去要,谁家有命花去?
叶知县自动无视后半句,感动地带着小宝一登船,意气风发地往神京去也。
张知鱼和小伙伴们在底下对他挥手,她顺着荡开的水波,对着越来越小的人影大喊:“别忘了我们跟你说的事!”
叶知县潇洒一挥手,牵着小宝进了船舱。
廖师爷从龇牙咧嘴的小宝颈子底下取出木牌摇了摇,轻轻一碰,木牌就成了两半,裂缝正好从大桃和小宝的字间断开,露出里头一颗白生生的丸子,正装在指甲盖大的镂空玲珑球里头。
叶知县伸手取出来笑:“这几个孩子,真是生了副玲珑心肝。”
竟然肯这样费心耗力地去哄一只猪和一个异想天开的小孩儿。
小宝见木牌被取走,发出不安地叫声,对着叶知县愤怒地张大了嘴巴。
廖师爷看着小宝又丑又威风的脸,不由自主地握拳欲出,叶知县拦住他,看着小宝道:“你要做什么?”
小宝满不在乎地走过来,哼哼唧唧地低头,冲着他手心一舔,一块木板和白丸子就不见了踪影。
叶知县一晃神的功夫,就见手上只剩了个“小宝”和玲珑球,忙伸手去掰小宝的嘴。
小宝扭头倒在地上没了动静。
叶知县大惊失色,结结巴巴道:“我把小宝掰死了?”那还上什么神京,路上就把福猪掰死了,那不是上赶着送晦气么?不如趁早分了行李散伙逃命去。
廖师爷斩钉截铁:“不可能!”
你那毛毛劲儿还能弄死猪了?我不信。
说罢,廖师爷凑近了该头疑似暴毙的黑猪,欲探鼻息,手还没伸到跟前儿,震耳欲聋的鼾声陡然从小宝嘴边响起。
“大人,小宝吃太多,撑得犯困了。”廖师爷收回手面无表情道。
叶知县迟疑地看着手上的球,沾了一点放在嘴里,转头看廖师爷道:“芝麻糖丸。”
作者有话说:
小宝和二郎后期还一些比较重要的戏份,而且是我很喜欢的部分,所以着墨多了点。
感谢在2022-05-01 08:41:21~2022-05-02 05:14: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取名废 78瓶;any 50瓶;未知atte 49瓶;苇叶子粥 30瓶;卿卿少年 20瓶;雾都隐者、月盈花满 10瓶;橘子不就是奥润芝、bluesky 5瓶;helen0408123 3瓶;一花一世界、么么儿老干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8章 、君子之诺
顾慈自幼聪敏, 看书过目不忘,又因为体弱多病心思更比别人灵巧几分,在读书上的天分, 教过他的先生都恨不得亲自学成医圣来救他。林老先生只教了他不到一年,但对顾慈的童生试还是很有信心的——只要他活着回来。
张知鱼暂放了外头的事, 和赵掌柜一起专心给他养起身体,顾慈的调养针一天也不能少, 她没办法跟了去, 只能交给他自己扎。
顾慈病得久了,虽然不喜欢看医书,但也不是不想就能不看了,他自己也想活呢, 如今也算通些医理。
所以鱼姐儿天天在他跟前说,哪个地方是用来刺激力气的, 哪个地方是用来调整睡眠的, 他都能记得很清楚。
张知鱼将针方写好,吹干墨递给他,说:“等回了姑苏,你自己扎不到,就找个能信的大夫替你扎,什么方子都没有你的命重要。”
天地良心,她是站在大夫的身份上,悲天悯人了一把, 可怜这小破孩罢了。
顾慈眼珠子一转,不知脑补了什么, 感动得回头就将自己赚到的银子全给了出去, 权作买方子的钱。
顾大少爷本来觉得自己赚得这三十几两, 已经把爹都比了下去。
听娘说,他爹这个年纪还抱着书跟乡下小子一起玩泥巴呐。
等钱放到鱼姐儿手上,他又觉得有些少,自己吃别的药一月下来也得二百两银子呢,鱼姐儿也得值这个价才行吧?
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小伙伴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