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知鱼见他偶有兴奋面上便粉若桃李,不由心惊肉跳,忙道:“有什么话,明儿得空了再说,阮婶婶说你很久没睡好了,还是先歇歇吧。”
顾慈笑:“我是真不困, 叫人怎么睡呢?”
张知鱼怕他更耗心力,便拿出哄夏姐儿的本事哄他, 一时问起姑苏见闻, 一时又说起买回来的是什么书。
小丫鬟在门口听见就抱过来一个小木盒, 打开里头都是些医书话本。张知鱼没细看,打掉慈姑拿话本的手将人推回床上躺好。
顾慈又不是傻的,心头明白鱼姐儿是想将他哄睡,哼哼两声道:“光说我的怎不说你的?”
张知鱼无法,又跟他说起乡里开荒的事儿来,权作睡前故事。
顾慈忙摆出个聚精会神的样子。
是让你睡又不是让你找乐子!
张知鱼立马撂开这话头,转头说起这十五日在乡里听到的故事,有老八哥张阿公四处打听乡野闲话,她连里正家养了几只鸡都门清,也不知是给阿公上了身还是怎地,鱼姐儿话口一开便跟煮开的粥似的不停冒。
正意犹未尽间,忽闻身边有轻微的鼾声传来,掉头一看——慈姑竟睡熟了。
这下鱼姐儿就明白——这货不能哄,越哄越来劲,就得鸡毛蒜皮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念,一念他就打瞌睡。
一旁的小丫头咂舌:鱼姐儿看来确是张大夫的亲孙,这把人活生生说睡的本事,满巷子除了他爷孙二人再找不出第三个来!
鱼姐儿得意地给慈姑盖好被子,轻手轻脚地出了门子归家。
十来日不曾见女儿,李氏和孙婆子做了好些肉菜摆上桌子,夏姐儿和小姑自然无缘一尝,她两个在乡头打鸡撵狗的事儿,一回来张阿公就在儿媳妇跟前告了黑状,此时这两个小的还在另一张桌子上写大字。
今儿李三郎也在,如今他在周围几个县来回贩货,已经不常在家中,若回程天晚便总歇在大姐家里,几个月下来李三郎身上已经攒了些本钱,便估摸着带黎二郎一起往姑苏走一遭,也能多赚几个家用。
张大郎皱眉道:“那水上匪多,你们两个人去叫谁放得下心?”
李三郎笑:“不单我和黎二郎去,还有花妞的大哥徐大郎,他惯常往姑苏去,路和人都是熟的。再者我们这小买卖,拢共才多少银子,谁来抢我们呢?”
南水县水路四通八达,好些都直通太湖,每日水上都有大宗货物经过,抢劫本就是无本的买卖,抢江南的货船更是一本万利,是以附近的水窝里藏了不少水匪,若没有靠谱的路子,就是普通行人也不敢过陌生的水。
徐大郎的营生张大郎也知道几分,却不是很赞同:“徐大郎性情豪爽倒是个能结交的朋友,但他眼光不好,做生意找的人都不怎么可靠,常在外头吃酒逛乐子,都被我抓住过好几回了,他活到现在都是命大,你有几条命去?况他死了有儿女在,你死了孤坟一包,还是童男子!”
李三郎险给童男子三字气得暴毙而亡,又说不过姐夫,气乎乎地看大姐。
李氏忍笑低头吃饭,假装没听见。饭毕还跟弟弟说:“你姐夫说得也不错,在咸水县、春见县不是做的挺好的吗?咱们家不求大富大贵,能安安稳稳活着就不错了。”
无权无势的人心小才活得久。
李三郎心里也不是不打鼓,就想推了徐大郎还往隔壁县去做熟,一时想到先头应了人家,临门又不去了,剩下这一二日,让徐大郎上哪去找人,以后两家交恶倒叫大姐和外甥女难做,便梗着脖子硬要去,只绝口不提要带黎二郎的事。
张大郎见小舅子主意已定,想着兰娘就这一个弟弟,眼珠一转,道:“这两日有官船将去姑苏,似是要接什么人来,我先去打听一番,不成再走徐大郎的路子。”
张家桌面顿时一片寂静,张知鱼愣愣地看爹,长长一叹——时过境迁,她爹张大郎都有了官威,能给人走后门了。
李三郎眼睛也亮得惊人,搓手期待地等姐夫回话。
“想得倒美。”张大郎笑拍两下桌子,震得茶碗都飞了起来,“我是让你到时候疏通疏通船夫,悄悄跟在官船后头保险些!”
张知鱼绝倒,看看先前□□,她还以为自家现在有什么了不起的特权来着,原来还是跟在大船后头吃泥巴的斗升小民。
天知道她真的好想做一个朴素的富二代。
在不想努力这事儿上,李三郎和外甥女那都是一样一样的,整张脸充满了没当成关系户的怅然。
舅甥两个叽咕一回,想起最近出没的盐贩子,鱼姐儿就提醒他:“路上若有什么事,舅舅别要钱了,命要紧。”
“小姑奶奶张嘴就是破财的事儿。”鱼姐儿给她舅按着呸了几声,见舅舅的傻脸,不放心地嘱咐:“在外头人家跟你说有什么一本万利的事儿,你可千万不能信,到时候被人抓去做黑工制,我就没小舅舅喽。”
李三郎不乐被个萝卜头小看,哼道:“你舅还能是傻的?你也不想想养我的是谁!”
“好吧。”鱼姐儿打眼瞧着满屋子要她操心的人和事,巴掌脸皱成个小菊花,吓得李三郎忙伸手给她揉开,板脸凶道:“你要像了你阿公,回头怎说婆家?往后再做这个丑脸,我就打你!”
张知鱼面无表情地回:“好的,舅舅。”
李三郎得外甥女一说心头更怕,越发小心谨慎起来,打定主意船上一路都不合眼。
父女二人一前一后吓唬了李三郎一番,都美美睡了个好觉。
次日一早鱼姐儿就跟着阿公往保和堂走,未及堂前就见一个八九岁的小子苦哈哈地站在门口,头上顶了本砖头厚的书,旁边乌泱泱站了一群人说笑。
都不用细想就知是赵聪,鱼姐儿打头钻进去凑及他跟前,对上一张小菊花脸,不由打了个冷战,发誓以后再不做这个表情。
赵聪见着来人,眼前一亮,心头直道来了救星,忙喊:“鱼妹妹,你去给小赵大夫说说,让他放了我去!”
张知鱼充耳不闻,瞪他:“我在乡头苦哈哈地做了这么些活儿,你怎考完了也不来?”
说到这个赵聪就是满脸的泪。
他和成昭两个板上钉钉的不成器,考完回家将题一背,就歇了菜。
赵聪被赵掌柜吹胡子瞪眼地领着四处罚站。
赵掌柜怕儿子太有面子,也不叫他在家占地方,都是领着人挨家挨户到小伙伴家里去站的。先说一通自个儿儿子如何如何瘟猪儿不成器,又叫他对着叔叔伯伯大声朗诵自个儿的写的题。
真真丢尽嫩脸!
“那成昭呢”张知鱼又问。
赵聪挥挥手道:“别提了,被他爹抓回去几日连点儿风声都不曾露出来,我都打算明儿翻成家的墙去瞧他死了没。”
张知鱼笑:“不用翻墙,再过些日子衙门就要义诊,他们家都要出来,成昭肯定也得跟着。”
不然一家子都在独独缺了成昭,叫外头怎么说呢?
赵聪勉强同意等些日子再翻墙,心头放下此事,对鱼姐儿就有些不好意思,问:“乡里的事儿如何了?”
这回他是看得真真的,要脱离他爹的大巴掌,还得靠自个儿有本事。
有钱,就是他离家出走的第一要务!
张知鱼得了他两个准信,便说:“账都在夏姐儿和我二姑那,我不得闲,你自家去找我家找她们拿了看。”
赵聪应下,张知鱼左看右看都见不着赵掌柜,问:“你爹呢?”
“我爹去乡下收你上次跟他说的那个药去,还不见回呢。”要不他今儿也不能求小赵大夫放自己出门。
张知鱼心里咯噔一声,“坏了,慈姑身体不好正找他呢!”
而且义诊怎么办呢?
赵聪吓了一跳,等知道慈姑暂时还没死,松了口气就道:“我爹义诊前准能回来,这么露脸的事儿,不能少了他去。”
他爹最近神神秘秘的,去乡下收东西经常都只带着长春长喜去,他两个是亲兄弟,也是赵家的家生子,赵掌柜最信任的就是这两人。
这次赵掌柜出门也只带了他们,赵家人没一个知道他们往哪去了,想找也没地方。
回头张知鱼就跟阮氏商量,让顾慈直接住保和堂,随时有她和大夫们看着,不然在家里等大夫,好人都能拖死了,何况慈姑?
别的也就只能等到赵掌柜回来再说了。
作者有话说:
我看晚上十二点前能不能加更一章。没有的话,就明天日六。
感谢在2022-05-07 07:59:56~2022-05-08 06:44: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吹白暮雪、flora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谁家小可爱呀 198瓶;皮卡球球宝 20瓶;月黑风高围观夜、yo~、flora、你说我叫什么 10瓶;27356573 6瓶;成岸、jamjam 5瓶;繄翳、么么儿老干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4章 、打破垄断
阮氏为了儿子的身子什么法子都愿意一试, 便让人带着顾慈去保和堂对面的客栈开了一单间,每日略有不对,鱼姐儿就缠着众大夫一同给他把脉开方。
一起治一个病人, 在保和堂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事,但顾家不缺钱, 这样的阵仗也出得起。
虽然保和堂的大夫们医术都不是最顶尖的那一搓,甚至有些人说得难听一些, 完全称得上平庸, 但张知鱼始终觉得,群众的力量就是最强的,大家之所以弱,完全是因为没有交流学习的机会。
天资不能改变, 可没有天资就做不成好大夫了么?一个及格线的大夫救不了顾慈,一百个及格线的大夫群策群力还做不到稳住他的病情么?
无论是等人还是等方子, 对慈姑来说都太久了。
大夫们从来没有一起正式合作过, 但顾家给的钱很到位,大家也不是个个都跟赵掌柜和高大夫家似的有钱,况且顾慈的病又这样特殊。
是以尽管赵掌柜不在,保和堂的大夫每天依然来的很早。
起初大家都觉得救不了顾慈,但好歹收了顾家那么些钱,也尽心尽力为他出些招数来,就算定不下方子,也能给众人一点启发, 只要能让慈姑的身体好一点,也能多延长一些他的生命。
最初这张方子只有一味君药, 慢慢的, 秦大夫往上添了臣药, 很快蓝大夫就在桌上刮掉了秦大夫的字写上了自己的臣药………
如此周而复始,这张为慈姑量身定做的方子越来越完整,保和堂中火药味也渐渐浓郁起来,连好脾气的闵大夫都脱鞋揍过两回同行。
大夫们的头发日薄西山,顾慈的病情也渐渐稳住了一点。
小赵大夫忽然发现,自己开铺子的时间变得越来越早了。
每天鱼姐儿和阿公进门都能听到众大夫的议论声。在大堂讨论总有许多人从外头经过,杂音大难免说不尽兴。
折腾几日后,不知是谁竟然无师自通地在后院学着书塾的先生,挪了一张大桌在老榕树底下。张知鱼回家拿了块准姑爷用剩的小木板,将方子订在上头,挂在榕树上固定好。
于是所有人一进后院就能看到这块古怪的木板。
大夫们得空就站在树下对着方子争论得面红耳赤,张知鱼拉着小赵大夫又摆了几条长板凳在院子里,谁对顾慈的病有看法就走到台上细细说来。
张知鱼坐在底下端端正正地听大夫们讲课,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代,同学们畅所欲言,互相交流进步的场景似乎隔着千百年的时空在此时重现。
这个小小的院落中,堪称底层的大夫们,第一次打破了流派偏见和知识垄断,开始认真思索起对方的想法——只为了救一个自己救不了的病人。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出身寒门,虽然几代为医,现在略有些薄财,但论起地位依然比不上落魄穷秀才。
在这六丈地中,所有的大夫心里都逐渐浮现出一股奇异的感觉——似乎我们正在做一件很了不得事。
连带着挂着木板的老榕树都变得庄严了起来,小天往那儿凑都得挨闵大夫一巴掌。
等方子完成的那一天,所有人都心情激动。大家站在一起看着这块木板,久久没有言语,又高兴又失落地说:“想不到有一天我也能开出这样的良方。”
小赵大夫在旁边也看得热泪盈眶,悄悄对鱼姐儿道:“真想每天都能听到大夫们这样说话。”他最近可学了不少东西,感觉自个儿看病都进步了一小截。
张知鱼撺掇他:“那你让大夫们继续每天找一个病例一起研究,到时候大伙儿都沾光。”
小赵大夫迟疑:“这不是明晃晃的偷师么?”上赶着挨打的事儿他才不干。
张知鱼笑:“明晃晃的怎么能说偷师呢?咱们这是学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