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氏皱眉想问问丈夫外头出了什么事,已经九岁的莲姐儿跑过来笑问:“我们要回老家吗?”
“你奶奶病了,我们要回乡去看她。”韩氏没有在女儿面前追问,拉着她往房里走去,莲姐儿回头看着爹问:“爹什么时候回去?”
何正笑:“忙完了这阵子,爹就回去带你捉笋子虫玩儿。”
莲姐儿这才跟着娘一步三回头地回房收拾东西。
那头张家院子里,鱼姐儿和慈姑抱着二郎在廊下等张大郎回家,他爹已经几天都不见人影了,她不想爹一无所知地在外头奔波,今儿就算不睡觉也得等着爹回家。
两人正凑在一处说悄悄话,巷子头忽然闹将起来,有人边跑边喊:“徐大郎的船翻了!”
张家人嚯一下全站起来,张知鱼推开门就往外跑。
舅舅,舅舅和徐大郎是一道的!
等张家人赶到时,徐家门口已经围了一圈人,花妞正和巷子里的姐妹玩翻花绳,听到这话儿茫然地问:“哪个徐大郎?”
来人喘着气说:“还能是哪个?自然是徐启明徐大郎了!”
闻声赶过来的花妞娘脸一下变得刷白,眼泪一下就冒了出来说:“你怎么知道是我家大郎?是不是看错了?”
报信人就住在隔壁巷子,他也常在水上跑货,因此和徐大郎也一块吃过几遭酒,闻言就说:“徐大郎常坐的那条船我再不能认错,往日我还常帮他搬东西上去,和他一起贩货的那几个人我都认识,前几日我也去姑苏,亲眼看着他们上了船。回程时那船遭了水匪。一船人都没了,尸首都还在隔壁县衙里停着,就等着咱们派人去收尸,如何做得假呢?”
花妞娘哑了嗓子,瞬间就抱着花妞哭开了,巷子里的街坊都叹。
忽有人看着张家人道:“你家小舅子不是也跟徐大郎一块走的吗?”又有人拍着黎氏的肩膀说黎二郎命好,竟然不曾跟了去。
张知鱼心跳得厉害,却还拣话儿问他:“我小舅和徐大哥这回是坐了新船走的,不跟以前的那些人一起,你想想清楚里头有哪些人。”
“对对对,大郎换了船。”花妞娘听鱼姐儿一说也来了力气,抖着嘴问他,里头有哪些人。
徐大郎常带了朋友回来吃酒,那些个人徐家都认识,姓甚名谁家住哪里都晓得。
报信人一拍大腿,连着说了两三个名字,花妞娘坐在门槛上就呜呜地哭。吓得花妞也跟着一起哭:“娘,娘,你别怕,你还有我。”
“嘴上没毛的小猢狲,你哥哥还活着呢!”花妞娘好容易喘匀了气淌着泪笑:“你哥这遭没跟他们一处走!”
报信的晓得自己传错了话,闹出好大一场乌龙,悄悄在人群中溜回家去。
大家都在感叹徐大郎死里逃生,安慰徐家这两日人肯定就能回来,也没人注意报信人的动静。
等到张家人关了门子一处说话,张知鱼和顾慈脸色都还雪白一片。
报信人的话儿犹如一道闪电劈在两人心头,何县丞还没给他们回话儿,但两人已经知道了答案。
真的有匪,真的有匪在往南水县来!
作者有话说:
还有几章这个剧情就结束了。
感谢在2022-05-13 08:37:12~2022-05-13 21:18: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yuki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绝不混吃等死、月暖凹晶馆、单身荔枝也很甜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阿梓 30瓶;我天原来可以改名啊 20瓶;高贵的仙人掌、suki 10瓶;24547300 5瓶;绝不混吃等死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2章 、李三郎死里逃生
这次李三郎和徐大郎去姑苏坐的船有些小, 去时几个人远远地跟在官船后头,一路风平浪静,等出了货再回来就没处知道官船何时走。
这一趟赚得不少, 本钱足足翻了五六倍。几人商量一番乘船去扬州贩点货,再往福州去, 李三郎却不干,他都想好了东西拿回家慢慢卖, 南水县也有不少大户人家根本不愁卖, 再说——童子鸡死不起呢!
连回程的船李三郎都找好了——一艘两层的小商船,他们本钱小小码头也停,下一趟就路过南水县,李三郎立刻就要订房登船。
徐大郎跟他一起出来, 两家都是街坊,自然不能让这见了花娘都打跌的童子鸡一个人回去, 咬咬牙也带着兄弟一起回转。
几个人住的是四人一间的小屋, 几个汉子在一处空气难免浑浊,李三郎干净惯了出门在外不得不忍,但吃饭总要在船舱找个吹风的位置享用。
船家也卖菜,李三郎不吃他们的东西,只往厨房借了火,把大姐给他裹的卤肉鸡鸭一热,便就着热水吃。
李氏做的菜一热就香飘三里,险没把旁人馋死, 连船家都来问怎么做的。
“他做什么鸡?”徐大郎蹭着饭听见就笑:“他只会做童子鸡!”
船家哈哈大笑起来,拍着李三郎的肩膀笑:“童子鸡好, 我许多年没做过了。”而且他敢说, 这艘船上除了李三郎再没一只童子鸡, 心头顿时觉得这是吉兆,雄鸡初鸣都是阳气最足的时候,专克邪祟么。
有徐大郎这么个大喇叭,很快整艘船都知道了李三郎是个童子鸡,里头就有他们南水县的新知县老爷和来宣读圣旨顺便护送范安不要让他在路上让人一刀砍了的小关公公。
范安为人板正,平时不怎么说话,一张嘴就是在朝上参人,因此得罪了不少同僚。去年燕回告状,他站出来喷了朝中大半官员,所以才被下放出来保命。
范安人还不到三十便有了小老头般的气势,只这小老头生平就一样爱好——爱吃。小关公公从小被皇家养在身边苦练武艺,生平也就一样爱好——爱凑热闹。
李三郎化悲愤为食欲,将大姐给他装的酱鸭拿了出来,于是袅袅浓香和沸腾人声中,范大人和关公公竟难得地一齐下船凑到李三郎跟前。
两个人都一齐盯着他的鸭子。
李三郎抱着鸭子夹紧了屁股,看着肃着脸的中年男人和面白无须的小青年,把鸭子一推,迟疑地道:“你们要吃酱鸭吗?”
其实李三郎说的是客气话,他一年也吃不到几回鸭子,这男人看着跟他爹似的总不能还吃他的菜吧?
就见对面两个一听他开口都拉了凳子坐在他跟前儿,年纪小些的接过鸭子嗅嗅,没好气地对他老子点头,中年男子便抬头道了一声谢,坐下就敞开了肚皮。
半只酱鸭倒有一多半进了他的肚子。
范安爱这鸭子唇齿留香,见自己吃得多也有些不好意思,便掏钱想问他买下来。
李三郎虽然心疼鸭子,但也不是小气的人,他先说了请人吃鸭子怎么能再收钱?那不是讹人么?
两人就着这几钱银子说上了话儿。
谈话间李三郎就知道中年姓范,在外人称范大郎,人家才二十九岁风华正茂,不是什么中年人。年轻些的那个姓关是范大郎的表弟。两人跟他同路,是往南水县去探亲的。
范大郎知道他是南水县的人后,便一路都问他些南水县的事,起初李三郎还有些戒心,但见着范大郎一身正气,只说几句话儿也不吃喝他的聊的也就多了。
李三郎对自个儿外甥女赞不绝口。
这回连关表弟都摸着胸口沉默起来,他是知道里头的圣旨是写给谁的。
想到这忍不住侧头看范安,心道这小老头还真有些运道,全家就他爹一个做武人,后头还受了伤再上不得战场,谁知老范大人在家待得无聊,便拿着银子在随意念些书,不想这一念就让他一路念到了通判。
显见着范安也有些运道,得罪命官有皇帝护着,微服私访还能恰好遇上南水县人。
几人说得尽兴,范安便掏钱买了李三郎剩下的菜与他一处吃,不消一顿就吃得干净。到了晚上,李三郎没了菜就只能啃干粮,幸好此时离家也不算远了,白日挨一挨就能到家。
李三郎吃饼子喝多了水,半夜起来如厕,恍惚间听见水中有些动静,他在家被姐夫外甥女一吓本来人就警惕,况且自己也是水乡人,打小就听过不少水匪杀人的事。便偷偷拿眼去瞧,正好见着一只钩子甩上船来,唬得立时就要上楼喊徐大郎。
不想转身却对上两双亮得令人的眼,此时风平浪静,船上寂静无声,只有一轮圆月高挂,大亮的月光中,李三郎很容易就看清楚了来人。
这是非常普通的两张脸,甚至让他感到有一丝熟悉,但他们低垂的手上却泛着刺眼的寒光。
李三郎声音都直了,看着面前这两张面无表情的脸连转身逃跑的力气都没有,极度的恐惧中,李三郎盯着面前的水匪,猛然起了这两张脸的来处:“你们是河南道来的人是不是?”
两张脸上的表情出现了一丝变化,年长些的那个仔细打量着他问:“你怎么知道?”
“你是武二郎!我记得你,你大哥被埋在水泥底下,是我姐夫带人挖出来的。”李三郎心如火烧,嘴上却不停地说:“我带过去给姐夫吃的饭好些都被你们吃得干干净净,每天我姐夫都饿着回家让我被大姐好一顿骂!”
武二郎和曾五郎闻言一怔,仔细打量起他的样子,去年南水县流民的房子被水冲垮,李三郎日日都给张大郎送饭,里头都是李氏亲自做的饭菜,吃过的人便再不能忘,两人就着月光将他看得清楚,虽然才过了一年,但对武二郎和曾五郎就像过了一生那么长。
他们太久没有吃到像样的饭菜了,很容易就能想起当日的景象。
曾五郎的眼泪流了出来,对着武二郎喃喃道:“武哥,难道我们也要做跟他们一样的人吗?”
武二郎叹了口气,许久都没说话,李三郎腿都站麻了,武二郎才举起了手。
李三郎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却见武二郎将手中的刀递向自己手中,满是疲惫地说:“你拿着刀藏起来别出声,等到天亮了再回家。”
说完,带着曾五郎就要离开,却被等候多时的小关公公抓了个正着。
两人一愣,看到大厅里被捆得严严实实的一群人才反应过来,怪道船上一直没动静。
李三郎惊愕地看着关表弟,这才知道吃鸭子顶厉害的那个是南水县的父母官,这是想微服看看南水县现状呢。
范大人特意向闻声而来,现在都还在打摆子的船家借了底仓把一群人关起来审。
原自从走了童四郎,谈知县就撤了吕表哥的差事,还让心腹走熟路押运,但走到半途,有人弄撒了盐袋大家才发现,里头根本不是盐都是沙子,监工便恍然大悟,昨儿姓吕的说是回乡探亲,实则黑吃黑已经带着家小跑路了。
众监工心头一沉,想着丢了盐,水匪那里交不了差,谈知县那里也不敢回去。一群人坐在船上愣了半途,忽然有个黑胡子站起来说,回去也是个死,不如大家一起落草为寇做了水匪,这水里怎么也活得他们几个。
正逢一艘客船经过,几个监工便跳上去将里头的人杀了干净,还逼着盐工继续打劫过路货商,之后活得命来也让他们做个小大王。
盐工下不去手,那几个监工就扣了一半的人下来,让剩下的去取投名状,不然这头的一半都得死。
大伙儿冷不防被放了出来,看着茫茫水面不是没想过一走了之,但大伙儿都不知道这是哪里又如何回家呢?而且监工特意放走了路过的船只,只怕大伙儿的脸都已经在衙门挂了号。念及此处众人都觉天地茫茫竟然没个自己的去处。
呆愣间也不知谁先勾住了一艘船,但爬上去才知道水匪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好些人鸡都没杀过如何敢杀人。
关公公都不废力气就将人捆了个干净。
范安眼里最揉不得沙子,他爹是行伍出身,虽然送儿子读了书,但范安跟着爹身上自有一股武将之子的直率,当下就掏出银子让商船先送他回姑苏,直将一群双脚背皮都糜烂的人领至知府跟前儿,劈头盖脸就是一顿呛。
知府正在看何县丞派心腹送来的密函,心头惊疑不定,此时见范安带了这么一群人证,顿时吓得面如土色。
直骂姓谈的狗胆包天,闯下这等祸事,他一分钱没赚着,倒要跟他一处送死。
为了自证清白将功赎罪,知府当即便派人兵分两路,一路往咸水县,一路跟着抓来的监工往水上剿匪。
就这范安也不曾给他一点好脸色,带了李三郎和给张家的赏赐坐了官船回乡,登船前还当着知府的面儿将折子递了上去。
是以范安人还没上任,弹劾上官的折子都飞往神京了。
却说那水匪头子被人拆了老巢,顿时想起这事的源头都出在童四郎身上。乔大乔二在南水县一去不回,帮中小弟也折在此处,新仇旧恨顿时涌上心头,当下便带着剩下的兄弟一起摸上南水县。
作者有话说:
感觉今天拿不出二更了。想休息一天。
感谢在2022-05-13 21:18:23~2022-05-14 07:11: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谢小义 30瓶;柚子澜 20瓶;周丹溪 18瓶;helen0408123 2瓶;pandaandkai、绝不混吃等死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