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娘也是个爱八卦的人,成日没事儿就跟着孕妇闲谈,不过她说这是丹式独门稳胎法,总之,南水县的事便没有她不知道的,只听范大人前几日去了一趟张家,没得几日妇舍便焕然一新,她也不是个糊涂人,当下就知道这是为什么。
于是又在街上买了一众点心过来谢师娘。
张知鱼从保和堂回来,还没进家门就听得家里好一通热闹,一道欢快的大嗓门直透墙院,便迈腿儿进去给丹娘问好。
丹娘坐在张家院子里跟沈老娘叽咕赛神仙倒霉的事,整个人都容光焕发,看起来年轻了十岁不止。
见着鱼姐儿一进来,便将人往身边一拉,从手里掏出一个银镯子套在她手上,笑:“上一次来的匆忙,连个见面礼也不曾备下,这会儿一起补给你们。”张知鱼刚想推辞,那头夏姐儿已经跑了过来,冲大姐摇摇手腕子,她的那个是银铃铛,一摇就叮叮当当的,她一见就特别喜欢。
“丹娘也是自家人了,她给你你就收下。”沈老娘笑,张知鱼方拢在袖子里,心说今儿又发了笔小财啦。
丹娘又转头跟沈老娘说话,乐道:“那老不死的三日前夜里竟被范知县踹了门子,一窝都给抓到了牢子里去了,说是要服几年牢。”
沈老娘拍手称快,说了一字儿:“该!”
张知鱼听着这时间掐指一算,不由再次赞叹范大人的行动力,细细算来,那日吃完饭后没多久,范大人便夜闯妇舍将人抓了一串,当下便冲沈老娘笑,觉得自个儿那日算得可准。
沈老娘也这么觉得自个儿铁口直断,看着四下无人,便笑吐实话:“这还不是替了老娘么,你家祖上何曾出过这异事儿。”
说到这,她又觉得让张家赚大发了,只不过人在屋檐下,她也怕给人大棍子撵出去,遂说了两句还转回八卦上来,问:“仔细说说怎个倒霉的?”
往日沈老娘不常关注这起子人,只觉着听了闹心。
她素来以快活为人生第一目标,若不是为了丹娘,哪会上赶着去打听这些事,此时见敌人再也翻不了身,顿时好奇心大起,便是连赛神仙在牢里怎个生活法子,袜子有没有洞,有没有被老鼠咬都关心起来。
丹娘真不愧是她老人家的徒弟,若是问了旁人还得愣一愣,丹娘眼睛都不眨就吐了一肚皮话,笑:“那老东西惯爱晚上炼丹打坐,当日正叫了一二个徒儿给她烧火,范大人派人在前头敲了两下门子,自个儿直跃墙头,进来就抓了个人赃并获,赛神仙还说里头练的是好东西,想叫范大人也吃一丸,结果范大人也是个人才,立马给她喂了几颗下去,我的娘,她那炼丹术几十年如一日,炼来炼去炼得九九归一,都跟那方豆腐似的,一下肚儿便塞肠子,听说赛神仙今儿还在衙门里想要点儿巴豆吃。”
张知鱼隔着几日夜,便是不在现场也窥得一二范大人的威风,心头大乐,连连拍手叫好,一众过来找鱼姐儿玩的孩子听得这二三句话,顿时也摇身一变成了小范大人的铁杆粉头,冒着星星眼,心说:范大人,请狠狠凶我,好喜欢!
听众多了问题也多了,几人还想再现范大人的英姿,又惯会给人捧场,几句话捧得丹娘谈性大起,越发说得多起来,逗得在场诸人哈哈大笑。
沈老娘也是知事儿的人,便是她不外出打听,也有孙婆子这个耳报神在,听多了这帮人的惨状,假惺惺地一叹:“只可怜在外头吃香喝辣的小仙儿。”
丹娘笑:“谁说不是,清晨一进家门,见师父都给人连夜端了,脸色可叫一个难看,忙不迭收了孝心往外走,结果还没走出二里地,便被范大人抓了回去,如今正跟赛神仙在牢里继续参悟,范大人还请她们务必成仙,也好保佑大周国运昌盛呢!”
沈老娘也是个脑洞奇大的人,眼前忽然晃过范大人在张家院子里杀雁的情景,那叫一个干脆利落,当下不知想到什么,便问:“都死了么?”
丹娘有些失望道:“那倒不曾,还没影的事儿,再者赛神仙不止在妇舍有人,她乡里还有个二窟,只面儿上是间道馆,好像叫什么莲花观,人也有身份,是册上有名的道人,没犯事儿的都叫苟活下来,听说如今做正经法事营生了。”
“是黄鼠狼就得吃鸡。”沈老娘冷哼一声,道:“道观苦修不如妇舍呆着舒坦,我看总有人得接了赛老鬼的衣钵。”
对此张知鱼只能说她外婆也是个老神棍,这话一说一个准儿。
有功的孩子
这日衙门的奖励下来,大伙儿都凑在一起看张大郎带回来的公文和银子,银子是一人五十两,但大家心思都没在这笔巨款上头。
几个男孩儿围着这张纸脸色都有些恍惚,牛哥儿和大桃激动道:“我、我、我能念书了?”
张知鱼看着上头的字也高兴地道:“是真的,上头说让你和小牛哥一起去松山书院念书,里头的院长听了这事儿要破格收你们进去!”
大桃想想说:“不可能啊,我又没做什么。”
这事儿张知鱼也纳闷呢,那日纸上她没写大桃哥名字啊,想想道:“可能是小范大人在京里见过小宝,觉得你猪养得好也说不定。”
几人想想小宝的可爱样儿,都觉得此话有理,大桃生性老实,见大家都这么说便也信以为真。
一旁的张阿公听了这话儿,背着手潇洒一笑回了房,心说,他老人家这回真真是深藏功与名也。
这事儿张阿公前几日就从儿子那听说了,想着都是自己的弟子,这个去了书院,那个不让去,以后叫他们怎么相处呢。
而且大桃还是他亲侄孙,自个儿有了钱不说帮多少,至少供大桃读书也还是可以的。
到时候认得五六年书出来,或者做个账房顺便骟猪,或者回乡做个教书先生,或者另寻个其他营生可不叫人欢喜,便暗自差了儿子跟范大人一说,将自己救童四郎的功挪了出来,便是鱼姐儿都为此少了几十两银子,人松山书院也是好书院,不是什么人都收的,大桃都十二了,年纪已不算小,还得从开蒙学,这还是没有过的事。
是以整个张家只有张大郎一跃成了张巡检,便连鱼姐儿也只得了五十两银子和去妇舍的机会。
听说原本他们家的钱还更多,张阿公没敢问清楚是多少,怕知道了心太痛!
只此事张阿公一个也没告诉,怕叫大桃心里知道了难受,他老人家难得做一回好事,竟然还不叫嚷出来,不过看着大桃这般高兴,也就值啦。
但书院也不是没有条件,院长说六年内若不能考上秀才就得自个儿出去寻活做,不能再留在书院了。
大家对秀才那些事儿压根就没想过,心头只想着能识字就是天大的荣耀了。
张知鱼由衷地为他们高兴,不管能学多少,这意味着大家终于有机会能够真正地开始汲取这个朝代的知识,对大桃和牛哥儿来说,这份奖励远远比银子更重要。
公文是贴在告示栏上的,黎氏在船上便听着有来吃饭的食客说了这事儿,再三一问,知道上头有王牛两字儿后,饶是再泼辣的一个妇人也忍不住泪光闪动,起身对着东边祖坟便是一拜,道:“咱们家也算要苦尽甘来,这一年的苦也不算白吃。”
李氏素来便容易共情别人,跟着哭了一遭便让黎氏家去。
黎氏一路小跑到巷子时,几个孩子还在那嘀咕这事儿,黎氏见着牛哥儿便忍不住喊了声:“牛哥儿!”
牛哥儿正乐上头说自个儿弹弓好,心说以后少不得要做得更大更强,务必一击必死,往日他还不敢动手,如今么,哼,巷子里看谁还敢禁他的弹弓!
这会儿一见娘回来,便兴高采烈地跑过去,得意洋洋地笑:“娘,以后你禁不了我的弹弓了。”
黎氏听得两眼一黑,想着先前儿别人跟她说的话道:“不是叫你去念书么?”
牛哥儿觉得娘有些转不过弯儿,便提醒她:“念了书做更好的弹弓卖呗。”
黎氏刚刚妆都哭花了,听说后便在心头嘀咕见着儿子得好好夸夸他,这会儿便没忍住竖起眉毛道:“逗你娘的小猢狲,还不给老娘念念上头说的什么。”
她怎么觉得这孩子离着靠谱还差老长一截?
牛哥儿也认不全,但大概意思还是知道的,直接就两句话总结:“娘,上头说我弹弓做得好以后去书院念书,还给了我五十两银子。”
王家如今还欠着三十多两,黎氏这辈子就没借过人钱,听了此话,心头的重担顿时放了个干净,回家便跟儿子商量,先拿出三十两还债。
“剩下的也不必给我。娘拿去买花戴。”牛哥儿豪迈地一挥手,笑:“以后我还能挣更多。”
这头王家欢欢喜喜吃饭,那头大桃乡也跟过年似的。
里正迎风流了二两泪,唬得他儿子一回来就惊得眼也红了一圈儿,道:“爹,你别吓我,娘出了什么事?”
里正愣道:“在乡口跟人吵架,还能出什么事?”
“不是娘出事儿你哭什么。”章大郎方才心跳过快,如今还没回神,问完便不满地看爹一眼。
里正给他一问,又老泪纵横道:“我的儿,你不知我们大桃乡要出读书人了。”
说完便派章大郎出门买鞭炮。
有路过的客商见着大桃乡一副锣鼓喧天的样儿,还当有喜事发生,忙跟老仆一块儿走到乡口,想跟站着发红鸡蛋的里正要两颗喜糖过来沾沾福气。
里正面色古怪地看他一眼道:“不曾有人结亲,哪来的喜糖。”
客商当下便骂了声晦气,提着心问说:“莫非是白事不成?”
里正觉得这人有些不知事,谁家死了人欢天喜地的,便没好气道:“也不曾!”
客商心中诧异,寻思一番,心说也没到春闱秋闱也已经过了,这是闹什么呢。
此时已经十一月,天色渐冷,大桃乡的猪儿也成了猪才,个个长得膘肥体壮,虽然没得小宝威武,众小孩儿也能解个闷子,遂个个都成了放猪娃,众放猪娃见着里正在乡口发糖,便骑在大猪身上被爹娘牵着过来。
其中一个骑着大肥猪的三四岁小孩儿,走出来便笑说:“正我们乡有人识字儿了。”
此话完全不将里正等人放在眼里,里正心中无比得意自个儿识字,转眼就叫说成文盲,险被气死,忙解释:“小老儿也颇识几个字。”说完便塞了两个喜蛋过去。
周围的肥猪逐渐从四面八方的田野里走了出来,这四川客商只觉膀胱鼓胀,险叫尿出来,心说,格老子的,这原是个猪妖国。
忙不迭接了两个鸡蛋,跳上马回头跟老仆慌道:“此地留不得了,赶紧走水路离开。”
里正见人拿了蛋谢都不谢便溜了个没影儿,心头只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不过人逢喜事精神爽,他老人家很快又回神去了大桃家,心说,可得好好鼓励乡里的希望好好念书。
自从见过了圣旨,大房大便对大桃念书的事淡定了许多,张大伯正拍大桃的手说,“你是这个家的长子,不管走得多远都要记住,家里还有弟弟妹妹,要记住你们永远是最亲的兄弟姐妹。”
里正进来又叽咕一回。
大桃狠狠地点了点头,隔日又带着爹娘收拾好的一篓子黄鳝回了张家,这还是他们全家连夜下田挖的呢。
一定是中了邪
大桃和牛哥儿都有赏,更别提鱼姐儿几个了,她得了去妇舍的机会,顾慈成昭赵聪也被送进了县学,里头几乎都是秀才,他三个算是县里破格收的,也是天大的一桩喜事。
夏姐儿还小,范大人知道她拿了小关公公的剑,便将自己修习的剑法送了他,还满是怀念地说:“这套还是我小时候立功换的。”
只可惜当时他大吃特吃忘了回皇帝的话儿,这老头很容易记仇,转眼就送了他一本女儿练的,是以这么多年,范大人自个儿都还是无招无式的野路子。
这东西原他想留给自己女儿,不想光棍到二十六还没人看上他。
张知鱼倒是很能理解,这么俊的不多见,这么怪的人也不多见。
难怪船上跟她小舅一见如故。
不过李三郎完全不怕自己成亲晚,他自己早早便立志活成老寿星送走两个外甥女,还怕找不着娘子么?
当然他有个小秘密,这话儿只跟两个外甥女说了,他觉得一个人过更舒坦,何必得非得成家,以后他和外甥女相依为命不就成了。
只此话不知如何叫李氏听到了肚子里,李三郎便没了好果子吃。
一连许多日,李氏都让他两个外甥女给他做饭,连带着夏姐儿和张知鱼也吃挂落,这两个小的手艺不提也罢,耗子都不偷的玩意儿,叫他吃了三日便自己上了手烧灶。
可恨李家血脉人人厨艺精湛,却有这般烂泥扶不上墙的三人,张知鱼和夏姐儿吃得险翻了白眼,宁去蹭顾家的饭也不肯回家看舅舅,如此过了五六日李三郎险些便血,忙歇了跟外甥女过一辈子的心思。
但结亲么,李三郎云,“我就是这样自由自在的一个人。”说罢带着外甥女田里产出的胭脂便跳上船,翘着二郎腿晃晃悠悠地出门去也。
李三郎的婚事说起来就叫沈老娘发愁,她先前还偷偷怀疑小儿子恐怕不是喜欢女人,又在乡里听到他跟个白面清秀男子一块儿游山玩水,不由两眼一黑。
她这回上城里来,一大要事就是盯着儿子不要把路走旱了,还得仔细找个好女娘成家。
只李三郎颇有张阿公之风,一年多前还是白面俊良玉,这会儿已经黑了不少,沈老娘想到这就闹心,若非前两个儿子已经成家立业,她早被气死了。
一说起李三郎,沈老娘连吃都吃不下了,撂下筷子还跟鱼姐儿说话,问到:“你真要去妇舍不成?”
张知鱼点点头,笑:“一月也去不了许多日,保和堂也去呢。”
范大人还想叫她去妇舍,无它,实在里头的人都快被他撵干净了,现在便只剩了五六个人,但南水县需要妇舍的孕妇也不少,如今妇舍便急需扩充人手,他便想着这是正经学医的,在里头说不得以后接生也能活人无数。
范安顾虑周全,连她在保和堂的事也算了进去,只道可以两头忙,一周分三天在妇舍。张知鱼心里也愿意,便决定应下来。
众人都有了去处,便凑在一起说话,张知鱼看看没来的成昭,心中很有些担忧,大家都已经许多日不曾见着他,每次去了成家都吃闭门羹,那狗洞不知如何给成家发现,几月前便被堵得严严实实,踹都踹不开。
牛哥儿和大桃听了便笑:“你们几个鸡崽子能有什么力气?”
说完便主动请缨,转眼一行人就去了成家,只是几个人连踹带挖,狗洞都不见松动。
顾慈道:“真不知那老东西怎么了。”
几人叽咕一回,赵聪愤愤:“这老头子还能怎么,定是中了邪!”不中邪谁能这么对自己的亲儿子。
此话一语成谶,众孩子刚叽咕完,就见成家后门上钻出个女冠,摇摇晃晃地往外走上马车。
一行人受得好大一惊,心说成老爷真是不成了,外头正抓这些个鬼道士,他还大摇大摆的把人带回家,几人想到此处,不免为成昭深深的担忧起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