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发出原来如此的声音,他们也觉得先生比别的教书先生要厉害,有几次他们走亲戚时有遇到过别的教书先生,他们话里话外讽刺先生,做为先生的学生他们当然不服气啊,于是便提了几个卫乐教他们的问题,结果对方愣是答不上来,真是丢了里子不说面子也丢了。
那可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来的问题,结果他们一个也回答不了,顿时有许多学生的家长对他们产生了怀疑,别提他们有多后悔找讽刺卫乐了。更让他们意外的是,这些小孩子居然敢站出来为自己的先生辩解。
他们不知道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卫乐就是给了他们第二个人生的人。他们非常尊敬卫乐,家中有年长他们几岁的大哥已经出去挣钱了,每个月拿回来的工钱不仅能养活一家人,还能攒下一部分盖新房子,或是用来给哥哥们娶妻,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
再过两年他们也要出去找工来做,以后家中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所以他们非常感激卫乐,要不是先生愿意教导他们念书识字算账,他们现在还只会在泥巴地里打滚,大字不识一个。
甚至他们识字后,有空闲时间还教家人识几个字,不说识多少,起码自己的名字要会看会字,然后基本常用字也要会认,这样也不容易被人蒙骗,估计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泥腿子也识字吧!
所以李村人都很感激卫乐的大恩大德,只是卫乐不接受他们的礼物,而他们也拿不出像样的礼物做为感谢。
这一次李村摆宴席,卫乐送了二十两的礼金过来,不仅让族里出的钱全回来了,还有多出了一部分。可卫先生却没有参加宴席,因为他说要是自己过来了会抢了孩子们的风头,他就不过去了,只让人送了礼金过来。
第二天李梓他们几个带着礼物来拜见卫乐,卫乐头一次没有把他们的礼物推回去,而是让人收了下来,而他自己则送了四人一人一套上等的文房四宝,这可比他们送去的礼物要珍贵多了。
看着这珍贵的文房四宝,李平四个紧紧握在手中,他们的老师为他们付出太多,他们一定要争气,不能给老师丢人。
“李梓,你在想什么?”
旁边一个小孩撞了李梓的手臂一下,把正在回忆的他给撞醒了。
“没什么,我在想先生今天布置的功课。”李梓掩下了眼中的仰幕,他家先生是这世上最后的人,虽然他年纪小但也知道先生和易师父在一起,他们几个现在没有跟易锋练武了,但平时自己在家也练的,所以他们叫易锋还是口称师父。
第212章
和易师父在一起,先生便不会有儿子,连自己那个无赖的爹都跟他说要孝顺先生,以后要给先生养老送终,他当时就答应了。小说他是先生的关闭弟子,先生也说过他这一生只有他们四个弟子,四人么下也商量过要给先生养老送终,这是他们做为弟子应该做的。
不管对人怎么说,反正他们都要这样做。至于先生的家财他们不曾惦记,虽然有不少人在背后这么说,可他们自己没这个意思,而且先生也没有这相想法。
记得他们第一次听到这话时还是两年前,当时他们是愤怒的。
不要以为他们人还小,就不懂得什么叫贪图先生的家业。
经过卫乐的教导他们比谁都清楚这些事,只是人小没有说服力,这些人才敢在背后说三道四。
不过可能是后来先生也听说了,把他们四个叫到了书房。
“知道我为什么叫你们来吗?”
别的学生都放假了,却只把他们四人叫来书房,肯定是有事单独跟他们说,但到底是什么事他们不知道。
于是四个孩子摇头,然后望着他们的老师。
“我这一生不会有孩子,你们四个就如同我的孩子。我知道外面人说的那些话,但我现在要告诉你们,不要在意他们说的,因为我不会留下任何家财,唯一留下的可能只有这座宅子和那几座山。你们不要怪先生不留任何家产给你们,你们是男儿,男儿志在四方,只有没出息的人才想着什么家产,你们有本事自己也能挣下一份家业,何必想着别人的家业呢!”
卫乐对几个弟子说了一番心里话,所以那时他们就知道先生是不会分给他们任何家产的。虽不知先生要如何处理这庞大的家业,但以先生的性格来看肯定不会是给某一个人。
至于会怎么安排,他们也不得而知。不过话说开后,他们反而放心了。因为四人确实没有想过要先生的家财,就像先生说的,男儿志在四方,他们又不是本事,有本事的男人才不会惦记什么家业,他们凭自己的能力也能挣下一份家业来,何必惦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如今两年过去了,他们又长大了两岁,现在更有秀才身份,在村子里的地位不同以往,说出来看话也有份量了。同时他们也明白当初先生说过的话,和他未尽之语。
这家财的处理他们虽不能说完全懂得先生之意,却也能猜出七、八分来,所以四人对先生更加敬佩。不管如何,先生在他们心中是一位真正的君子,虽然先生自己不承认,但李梓四个却竖信不疑。
“阿梓。”
李平四个靠在学堂的墙上,别的孩子已经回家去了,他们却留了下来。
“平哥你别说了,我们四个不是早就决定了吗?你喜欢医术,并且也打算往这方面发展,不过这举人还是要考的,进士能考就考吧,不能随了先生的名声。”
李梓一只手搭在李平的肩上,难得强硬的地看着他。
“……我知道了,我会考的。”
即使不想在官场混,但也要考进士向天下人证明他们的先生是天下最好的先生。再说考上了不想当官只需跟自家先生说说,相信应该问题不大。虽然他们不知道夏琝和前两年来的夏三公子是什么人,但自家先生可是柳大人的得意门生,这点小事应该不难处理。
“这才是我们的好大哥。”
李安和李康同时伸手拉住李平的手,他们一直都知道大哥醉心于医术,他四人各有擅长,李平是医术,现在也能治几个小病。而李家擅棋,并且还很不错,李康则是擅琴和画,李梓则是写得一手好字,算是最得老师卫乐的真传。
当然他擅长的是在柳体和楷书,不像他们的先生,最擅长的便是楷书,当然别的字体也不错,唯有楷书最好。
四个弟子各有所长,从他们擅长的方面就能看出他们的性格。李平最心软,李安最狡猾,李康最逍遥自在,李梓最踏实。
卫乐能把四个完全不同的弟子都捏出个人样来,真是让人觉得了不起啊!四个弟子皆是秀才,而且年纪最小的才十一岁,最大的也不过十三岁左右,这般年纪便成秀才,说句天才也不为过。
现在李地主家和李梓家快被媒婆踏平了,没错就是媒婆。别看他们年岁还小,但盯上他们的人可不少。
李地主和李梓家也是各种为难,四人现在不回家甚至还打算跟卫乐说搬到山庄来求一份清静。
给四人说亲的人不少,两家现在天天跟闹市一般吵得人不得安宁。
“你们四个怎么不回家啊!”卫乐见学堂的门还开着,便好奇进来看看,结果发现四个弟子一个不拉的靠在墙上说话。
“先生,你收留我们一段时间吧!”李康最小,跑到卫乐身边拉住他的手撒娇道。
当然没忘记把原因说个清楚,总不能让卫先一头雾水的收留他们吧!
“我道是什么事让你们不肯回家,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可以啊,回头我让人去你们家把衣服取来,这山庄你们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不过这只能避得一时,避不了一世啊!我想想啊,你们现在年纪还小,就说是我说的,你们不满十八岁不许成亲,要专心学业。”这样就可以把订定拖到十五、六岁,等十八岁满了后再成亲。
他一直觉得太早成亲对他们的身体不好,十八岁成年是他的认识,四个弟子算是他半子,他也有权过问一下弟子的婚事。
“多谢先生。”几人一听卫乐的话大喜,有了先生的话,他们终于不用再被人缠着相看姑娘了。
李平几个实在是被烦怕了,最可怕的不是媒婆上门,而是那些个亲戚,他们不仅自己来还带着自家的姑娘,打什么主意几人连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了。
别说他们现在心思全在学业上,就算他们要娶妻也不可能娶这样人家的姑娘,是嫌家里不够乱吗?卫乐早就教他们,娶妻一定要好好看,不然娶一个搅事精这可是要祸害好几代的啊!当然要想家中平稳,最后也不要纳妾有通房,不然庶出子女一多这家也就乱了。
平时三个女人一出戏,这正妻和小妾之间简直就是几岁大戏了,有文有武片刻不得安宁。
有了卫乐的教导他们怎么还敢随意娶妻,甚至小妾的危害他们也都了解了,除非自家妻子不能生,不然不到四十也绝不纳妾,就算纳妾在生下孩子后也不能让她留下,而是要远远的送走,不能让她和孩子相处。
这小妾有了孩子就容易生出一些不该有的心思,他们为了孩子纳妾本身就已经伤害了妻子,怎能再留着小妾戳妻子的心呢!
不过四人也就这般想了一下,实际上他们都没有纳妾的想法,守着妻了一人足人。
不得不说,被卫乐教导过的弟子就是不一般,想法和卫乐极其接近。
卫乐让人去把四个弟子的东西拿来山庄,又让小雪她们把他给几个弟子做的儒衫也拿出来,以后他们也是有功名的人了,可以穿儒衫出去会友什么的,料子全是上等,出去见客也不丢人。
世人皆知他们是卫乐的弟子,看到这样的衣服也不出奇。只是羡慕四人有这样好的师父,什么都替他们考虑了。
而卫乐也想碰上四个弟子他不分家产给他们,平时衣着便收他做主每季做几套正服给他们出门做客或是招待宾客时穿。
不仅如此,他还一人给了几块不错的玉佩当是他们考上秀才的奖励。
“先生,这太多了。奖励你给了,这玉佩我们万万不能收的。”
虽然他们不识货,也看得出这玉佩非普通物件,一块少说也得上百两银子。这以值钱的东西佩在他们身上,太过浪费了。
“那文房四宝只是庆礼你们考上秀才的贺礼,这玉佩却是师父给的奖励,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你们现在也长大了,也有自己的交际,世人皆有双富贵眼,别看都是些读书人,岂不知这些读书人才势利呢!这东西我有一堆,也不缺这些东西使。虽然家产不会留给你们,但这些小玩意还能送给你们玩玩,就当是给为师挣面子,我的弟子岂能让人瞧不起?”
卫乐亲手把玉佩帮他们佩在身上,这东西每年不管是柳府还是宫里都送来不少,他自己很要用到,都堆在角落里生灰了,反正是些死物,放在那里也不过白放着,还不如给弟子们拿出去撑撑场面。
世人皆知他们出自寒门,可这一旦他们身上穿差一点出门都会被人瞧不起。他的弟子他清楚,论学问气质都不差,差的就是出身。在这一点他他也无法帮他们,出生是先天决定的,只有靠他们自己争气努力转换门庭,不然一辈子在别人的眼中都是泥腿子。
当然他卫乐的弟子哪怕是泥腿子也比他们强,他别的没有就是护短。
“虽说有我给你们撑着,但你们也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贪慕虚荣要不得,为师只是不想让你们被人取笑,但却不是让你们在外面摆阔充胖子的。要是让我知道你们在外面乱来,为师定把你们赶出师门,再不承认你们是我的弟子。”
卫乐觉得还是要给他们紧紧皮,现在他们是秀才,须得外出应酬,顺便长长见识,不拘于一片天空人的心境才能开阔。
第213章
卫乐有许多的话想自家弟子说,但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放弃了。值得您收藏 有些话说一万遍,不如他们亲自去体验。
“是,谨遵先生教导。”
李平四个脸一凛认真行礼承认道,有了这样的话他们即使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了眼,也要考虑一下自己这么做值不值得。
卫乐看着几个从儿童长成少年的弟子,一眨眼他们都这么大了,再过几年他们会长得比自己高比自己壮,那时他也老了。
“先生。”
“无事。这些东西我既然拿出来给你们,你们就不必再推辞了。虽然你们出身寒门,但这些年在为师家也见过不少好东西,千万别被外面的世界迷了眼,更不要为了一点银子东西便眼皮子浅的答应帮人做事。”
卫乐对这几个弟子可真是费尽了心血,估计他要有儿子也就这样了吧!
“弟子明白。”
好吧,长者赐不敢辞,东西他们就收下了。不过心里对卫乐越加感激,他们其实都知道,这一次他们去县城考试,见识了不少人。一开始听他们来自乡下,一个个城里的读书人对他们各种瞧不起,再加上四人身上穿的只是普通的棉布衣裳,这就更让人瞧不起了。
直到后来考试四人中了秀才,又得知他们是先生的弟子后,这些人便巴了上来,跟狗皮膏药似的撕都撕不开很烦人。
所以四人知道了什么叫狗眼看人低,什么叫捧高踩低,什么叫富贵眼。如果当时他们四人穿着这样的衣服出门,谁会低看人们,甚至还说出一些不好听的话来。
要不是当时有小金管家他们跟着,四个孩子在县城的日子有多难挨,他们无法想象。他们的父亲也就李地主经常有来县城做生意,但他只是一个商人,做的生意还只是一些小生意,根本入不了这些人的眼。
也不懂得文人相轻的规矩,哪怕有他在县城打点,也不可能让四人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考完院试。
所以对于先生颇有先见之明让小金管家带着四人去参加院试,四人是非常佩服的。甚至为了不让他们高调被人盯上,只准他们穿普通的棉布衣裳,虽然难免被人瞧不起,但却符合他们的身份——寒门学子。
没错,就是寒门学子。他们要不是普上卫乐,这一路求学可不容易。哪怕是李地主家产颇丰,供养三个儿子读书也不成问题,可无奈他没有门路啊,好先生不是那么好请的。
他们三个儿子读书只能请同样是寒门出身的秀才坐席,虽然这样的先生好请,无奈这些秀才公们学识有限,虽中了秀才但无力再上一步方才选择出来教书挣几个银子养家。
哪里比得上卫乐出身侯府,哪怕是个庶子见识也不是这些寒门出身的秀才们能比拟得上的。更别说卫乐一身学识远超他们,不仅教导自家弟子四书五经,甚至连琴棋书画这些也一并教了,别的秀才可不懂这些。能识字已是万幸,琴棋书画他们更是连懂都不懂。
再加上卫乐还一并教了他们许多大户人家的规矩礼节,可以说要不是他们身上的衣服太过普通寒酸,真有人把他当误会成是世家弟子呢!
光是这一点就能超出许多寒门学子,起点还高于人,所以见识也便超出了同样是农户出生的其他学子。
这些年卫乐教导他们可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内容,还有许多书本上没有讲过的知识。他们四个只持没什么见识,孰不知他们见识也就比京城里的大世家子弟们差一点,但这是先天的差距,哪怕有卫乐去弥补也不可能几年之间就补回来,只能靠他们以后自行努力了,反正现在卫乐给他们打好了底子,只要自己争气总有一天不比世家子弟差的。
打发弟子们去书房看书,卫乐才叹了口气坐在院子里面对清风骄阳。
“怎么坐在这里?哪怕是在山庄,太阳也毒着呢!”
易锋出来便见到自家伴侣没啥精神的坐在院子里,连午休都省了。
“在想李平几个的未来,我看得出来李平不太喜官场,但他为了李家怎么的也得去试试。”
卫乐靠在易锋怀里,对四个弟子的性格他太了解了,李平最心软好说话,对下面的几个兄弟和师弟最是爱护,人也稳重。可这不是卫乐想要的,他只希望自家弟子能过得舒心,可现在看来即便是他不勉强弟子,他们自己也会勉强自己。
唉,世人总是有这么多无奈,像他这样随心所谷欠不顾世俗的估计还真没有几个。
世间总说人是无奈的,他以前也觉得是这样。但是穿来古代后,他过的日子除了最初两年有些小心翼翼外,后面是再自在不过了。想干什么干什么,从不担心自己被人逼着做不愿意做的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