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孩子看了他们爹一眼,抱着书跑到外面和大小寒他们玩去了,还有大小雪送来的点心和糖水呢!
“卫先生,有什么话你尽管说,我都听你的。”
李老爷坐直身体,哪怕是地主对有功名的读书人也是极为尊敬的。
“我只是想再和你确认一次,是真的要让三个孩子都走科举吗?”
李家三个孩子天份都不错,但也各有各的缺点。老大稳重细心,却因为一直做哥哥照顾弟弟们,少了一份冒险的精神,所以他更适合守在家里为弟弟们撑起一片天,保证他们的后院不会起火。
老二最聪明,可卫乐却怕的就是他这份聪明,聪明人容易想太多,做的也比普通人多,他不想培养出一个贪官来,可这样的人也适合官场,要是能把持住自己,以后前途不可限亮。
老三嘛~其实说起来,他读书有天份,却不适合官场,太活泼了,也被两个兄弟保护的很好,少了一份警惕多了一份天真,所以他其实最适合接自己的班,成为一名隐士。至于隐士,古有狂生那样的人都受人追捧,老三这样的也只会让人更加喜欢他。
三个弟子,三种性格,卫乐还没教就开始头痛了。
“卫先生说实话吧,我也不是非要三个孩子都走科举,你也知道我们祖上一直没出过读书人,只要他们有兴趣我就不会阻止。如果没兴趣,考个功名让李家转为书香门第也不错,家里略有家产,也不会缺了他们的吃穿。”
转换门第,是古代所有人的思想。地主家可没有书香门第人家好听,地位也不如书香世家出来的人,就连孩子们长大后说亲也能说门好亲,所以别小看这门第,现代还有门户之见呢,更别说是古代了。
“这样也好,以后就看他们自己吧!现在他们还太小了,你以后也少说些让他们考取功名的话,以前他们想做什么就由他们自己决定,只有他们感兴趣的事做起来才不会觉得辛苦。”
卫乐点头表示明白了,地主确实有三个孩子都走科举的希望,但也明白这只是自己的希望,以后还是得看他们自己的意思。不过孩子们多读点书肯定没错,就算学卫先生这样开个学堂也受人尊敬,可比跟着他做地主强多了。
第二天开学,卫乐先带着孩子们拜孔夫子,又让学生们拜了自己,这才开始第一天上课。当然为了不让李家三兄弟表得孤癖难以融入人群,卫乐也让他们跟着一起学,等这些人散学后,再由卫乐给他们开小灶。
当然为了让他们多懂一点,卫乐就连算术这些也一起教了,当官的算术肯定要好,不然下面的人贪污帐本你都看不懂,还能当一方的父母官吗?所以为了让他们不被下面的人蒙骗,卫乐也是拼了。
他教的是基本的借贷记账法,深一点的他也不会啊!一借一贷这个很简单,他还是因为做面脂核算成本才专门学了这最简单的借贷记账法,只是没想到穿越后也用上了。家里的帐本再清楚不过,下面的人别想欺瞒他,因为卫乐比他们还懂市场行情,一两银子一个鸡蛋的账在他这里行不通。
想要骗卫乐的钱,别说门了,连窗户都没有。
一个生长在常年没多少钱,每一分都要计划着用的家庭,卫乐对钱很执着啊!当然他用的也只会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而不属于自己的他也不眼红。就算卫侯府给他的那一万,他虽用了但现在也差不多一点点的补了回去,以后找机会还给卫侯府,这样他和卫侯府就没什么关系了,也不欠卫侯府什么。
至于原主存的几百两银子,卫乐虽说不是用的心安理得,但也不想便宜卫侯一家。原主虽说是在侯府长大的,但实际上和侯府的人真没啥感情,把那一万两还回去就当是替原主报了他们的养育之恩,毕竟这一万两银子是原主分家该得的。
第30章
至于卫乐为何肯定卫侯府会倒霉,他表示看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就知道了,这样的家族不落没才是怪事呢!只是不知道他们犯下的罪能不能留下命,希望不会连累自己,不然卫乐很有可能不会把银子还回去,就当是给自己的压惊费了。
所以卫侯府的人最好祈祷他们不会连累到自己,不然卫乐真有可能这么干,他本来就不觉得自己是好人,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违背爷爷奶奶的教导。
而这时的卫乐根本不知道,随着易锋的离开和一封专门为他开脱的折子摆在了皇帝的案前。
皇帝大概有五十出头,因为保养的好所以看上去只有四十来岁。
“老三,你还记得一年前卫侯府家的那出戏吗?”
老皇帝把三皇子找来问道。
“卫侯府?哦,那个庶子被嫡母一万两银子打发走的卫侯府啊!”三皇子还有印象,经过皇帝一提醒立即记了起来,可惜不是什么好印象。
做为嫡子,三皇子也最讨厌那些跟在庶皇子身后想要从龙之功的人。也是他的皇兄和皇弟们看不开,父皇的态度一直都很明显,结果他们自己非要作死,可就怪不得他了。而且想要动手除他们正是父皇,三皇子还向皇帝请求留他的皇兄皇弟们一命,圈禁就行了。
不过卫侯府的那个庶子到是难得引起了三皇子的同情,和他兄长给钱买官不同,那名庶子的秀才功夫是他自己考的。根据调查出来的结果显示,这名庶子比他嫡兄可有本事多了,要不是年纪小,又被侯夫人无形中打压,虽没缺吃穿,但也没有特意派人教导,养成了那庶子性子软绵担不起事。
一分家就带着银子离开京城,最新的报告就是皇帝桌上摆着的这份折子,原来那名庶子跑到乡下做地主去了。
“没志气。”
三皇子看完评价道,要是换成他,肯定会努力读书,非把欺辱了自己的人狠狠踩在脚下不可。
“这才是聪明人。”
看穿了侯府的末日,在没有爆发出来之前提前抽身,就算以后被侯府连累,一个分了家又不受宠甚至算是变相赶出侯府的人受到的牵连也是有限的。
只要不是什么灭族大罪,一般来说那名庶子最多丢了功名,被贬成庶民。
“父皇?”
三皇子没想到皇帝对他的评价这么好,虽然柳大人上的折子对他夸了又夸,也提到了他的功劳,可也没到让父皇另眼相看的地步吧!
“你只看了前半部分,后半部分还没看呢!”
皇帝提醒自己儿子,不要那么快下结论,有些事即便是隐居山野,也注定了他会不平凡。
那名侯府庶子叫卫乐是吧?一个真正的聪明人。想到柳浩折子上写到关于他的事,看来庆朝不久的未来又会多出一名有着真材实料的隐士了。
就皇帝而言,他喜欢利国利民的隐士,不喜欢好些孤芳自赏甚至是瞧不起芸芸众生高人。在皇帝看来,这些人就是无病呻、吟,浪费粮食罢了。偏偏世上的读书人就喜欢这个口味,真是不明白他们哪里值得众人前赴后继一个个直赶着被人虐。
要是卫乐知道皇帝的想法,肯定会抚掌大笑,简直太对自己的胃口了,卫乐也不喜欢那样的人,和这种人相处他浑身都不自在。
天生就没那股高冷范,咱还是做土地主吧!
卫乐找了一大片竹林,带着大小寒和大小暑一起挖春笋,正是好吃的季节,做为一个大吃货帝国穿越而来的现代人,卫乐表示放过它们真是对不起自己的胃,所以便大挖特挖。幸好这片竹林十分庞大,挖的时间注意间隔开来,就不会伤到竹子,让它们无法继续繁衍。
回到家剥掉笋子外壳,切成丝再用温水泡上几个小时,把水晾干。再把笋丝放进用开水烫过并晾干了的陶罐中,再加入提前烧好放晾的开水,把陶罐密封,放在阴凉处过上一个月就差不多可以吃了。
很简单的做法,所以卫乐想也不想就做了,反正也不是很难。唯一麻烦的就是挖笋这项工作,但家里人多,一天就挖好了。
至于地里的活,反正有请长工啊,卫乐只需隔两天就去地里转转,看看长工有没有认真干活,其它的则不需要管,要是长工偷懒影响了收成,卫乐可是说好了会找他们赔的。为了不赔钱,他们也不敢偷懒啊!
“等味道出来了,就给师母他们送去一些,不管是凉拌还是煎炒甚至是熬汤,味道都很鲜嫩清香,更重要的是还开胃呢!”酸酸的味道,让人闻着看着就很有食谷欠。
卫乐看着一坛坛摆好的酸笋,乐的见牙不见眼。
“是。”
大暑立在卫乐的身后,夫人和老爷肯定会很喜欢很喜欢,只要是少爷送去的东西他们就没有不喜欢的。
“也不知他到哪里了。”
卫乐低着头喃喃自语。
“少爷,你说什么?”
大暑以为卫乐有事吩咐,却没有听清楚他的话。
“没,没说什么。回去吧,我在书房有事唤我。”
卫乐摆了摆手,往书房走去,留下疑惑不解的大暑站在储物室前思考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出问题了,明明有听到少爷在说话啊,怎么少说又说自己没说?
无论大暑怎么想也不会知道卫乐现在想的却是那个才走了两天的人,没人陪他说话卫乐表示他不习惯啊!跟大小暑他们聊天只会听什么‘少爷说的是,少爷说的对’之类,都能把人无聊死,比没人陪他说话还无聊。
没事可做,卫乐又开始练字,他现在已经默完了二百多本书,看着一本本摆在书架上的书,卫乐那叫一个满足啊,走路人都轻飘飘的。
而他却不知这时被他惦记的人却迎来了又一波杀手,幸好皇帝派来的人急时把人救了下来,不然就凭着他一只手跟人厮杀,绝对是变刺猬的节奏啊!
“易将军,得罪了。”
一名皇宫侍卫在易锋的默许下拔、出了他肩膀上的箭,幸好对方为了怕暴露身份用的是最普通的箭,要是用带钩的,易锋身上的肉都会被带下来一块。
“这是药。”
易锋从包袱中拿出一瓶金创药,这是柳大人替他准备的,可惜那个车夫被他连累死在了杀手的毒手之下。
侍卫帮着他上了药又包扎好,便和同伴一起去把那名车夫埋了,又清理了一下马车,这才扶着易锋上马车继续朝京城而去。
几天后,易锋终于回到京城,而这时他和几名侍卫则躲过了十来波的杀手,看来对方杀他的心思很坚决,就连皇帝派来的侍卫也不放过。
一到京城,顾不得身上的伤,易锋换了身衣服就直接进宫,把他带回来的密函亲手交给了皇帝。因为密函太过重要不敢交给他人,所以易锋一直是贴身带着,这才引来一波又一波的杀手。
九死一生的结局,易锋能活着回京简直就是老天保佑。不过他认为自己最幸运的是逃到了卫家,让他逃过最危险的一次。
“这是大皇子、二皇子勾结蛮族的密函,里面提到了两位皇子为他们送去了军事图,还有作战策略等。”
要不是事关两位皇子,对方也不可能派出这么多的杀手。前线将士们浴血搏杀,后方做为皇子的他们却在背后出卖大家,要不是将士们死守着边城,早就被蛮族们攻下,到时死伤人数将不知有多数,两位皇子于心何忍啊!
“孽子。”
皇帝一掌扫过的龙案,顿时御书房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响声。
再然后易锋从御书房走出来,他之所以被先出来送密函,就是因为大将军信得过他的人和武艺,结果他还是在强大的杀手追杀下差点没了命。甚幸,他没有辜负大将军的嘱托,完成了这一次的任务,把密函呈上给了皇帝。
至于结果,那已经不是他能知道的了。
易锋回到自己在京城中的宅子,这还是他刚升上四品振威将军时皇帝赏的,只是一座两进的宅子,住他一个人到是很宽敞。
宅子被易锋托给退伍的士兵们看守,他们都是因伤不能上战场,回老家也没有谋生手段的。易锋把他们留下来看宅子一是为他们找一个出路,二也是这些人他用着放心。
皇帝赏的宅子他不可能卖掉,只好继续留着,不过留了两家在京城取媳妇的退伍老兵看守,他自己则带着剩下的十来人收拾行李准备离开京城。
“将军?”
留守的老兵们不懂,为何将军突然要搬家,除了守宅子的人外,大家都要离开。
“以后我就不是将军了。”易锋叹气,他已经跟皇帝上书退伍,皇帝让御医看过他的伤后同意了,只是遗憾因为两个不孝子让大庆朝又失去了一名悍将。
不过皇帝随后便下了圣旨,赏了易锋大量的金银珠宝和锦帛等,还赏了他一个三品虚爵,算是补偿被两个儿子毁了的前途。只领奉禄什么也不需要做的虚爵,易锋再三推辞不过只好接受。事后想了想,有个虚爵在身也好,总能震慑一些宵小之辈。
不过易锋受封虚爵的事,他让手下的人不要声张,就当他是个普通的退伍军人便可,毕竟他已经决定离开京城这个旋涡,做个普通的乡下人。
第31章
易锋在京城收拾自己的家财,当卖的卖,能带走的带走,以后这京城估计是不会回来了,只留下两家人一年的月例,以后每年他都会让人送年例进京,顺便还要查看一下京城的产业。
虽然能卖的都买了,但易锋还是留下了两家铺子和一个小庄子,以后送年例进京的人会把租金和庄子上产的东西带回来。
……
“今天就到这里,明天我会抽查,背错或是写错的人将要受到处罚,记住了吗?”
卫乐把书放在书案上,对下面的小萝卜头们说道。除了年纪太大不好意思来的外,村子里的小孩基本上都在这里了,当然李三郎家的孙子除外,他被剥夺了学习的机会。
对此卫乐没说什么,他总要让人知道他不好欺负,不然任谁都在他头上撒几下泼,他还要不要在这里混了?
他家孩子是无辜,但谁让他是他们家的孩子呢!总不能卫乐被人在暗地里使了坏,还要高高兴兴的接受他们的家的孩子来自己这里上学,那岂不是膈应死他了,卫乐才不要这么大方,他又不是圣人,何况圣人还有以德报怨,何以报直的说话呢。
所以当卫乐看到一个八、九岁大的孩子在学堂外偷看时,选持了沉默,既不让他进来,也没有让李大海赶走他,能学多少就看他自己了。
说到底,卫乐还是心软了,但又不干心被他的父亲辱骂,便选择了这种视而不见的做法。
“先生,我带弟弟先去练字。”
李大娃一手拉一个走到正在整理大家交上来的作业的卫乐面前。
“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