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卫乐打算在山脚挖池塘,引来活水在里面种莲花养鱼虾,莲子莲藕都可以卖钱,鱼虾也是一样。
就凭这些,一样样的累积起来,也给会卫乐累积不少的财产。所以钱财什么的,卫乐已经不缺了,他缺的是古代生存经验,这个只能慢慢累积了。
果树什么的还需要到处寻摸,所以这几年水果罐头的生意还做不起来,卫乐保需要池塘方面下手,鱼苗和莲藕当年养种就能出结果。只是这两样今年也没希望,不过明年肯定没问题。今年他会先把池塘挖好引进活水,待来年再放下鱼苗种上莲藕…
半夜四个孩子醒了,守在他们身边的大寒立即点燃灯,又拿了碗把炉子上的粥盛给他们吃下。再取了水洗漱大解后,又安排他们躺下。
四个孩子算是被饿醒的,所以很快又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被卫乐叫了起来。
“先生。”
没想到他们会在先生家住上一晚,好惊喜!
“起来吧!该用早餐了,别忘记还要上学哦!”
卫乐说完背着双手走出去,几个孩子年纪也算小了,懂得自己穿衣收拾,大寒只在旁边帮忙盯着,偶尔搭把手就行。
“坐下吃饭。”
四个小孩收拾妥当出来,果然大人们都坐在桌子上,只等他们了。
不好意思的朝大家看了看,见众人还对着他们笑没生气,这才松了口气。早饭卫乐让准备了一些好克化有营养的食物,孩子们果然都喜欢吃,每个人还有一碗蛋羹呢!
“大寒,今天你休息一天。”
卫乐说完夹着书走进学堂,留下被意外之喜砸中的人。
古代下人基本上没有什么休假之内的假期,而且他们做的本就是自己份内之事,却不想少爷因为他晚上照顾几个小少爷就放了自己一天假,而且是还不扣月例的这种。
等卫回上完一节课回来,去县城的马车已经准备好。卫乐又看了看,要带的东西都带上了,这才去书房把自己的文章用油纸包好,又拿布捆上,这才交给李大海。要是时间太晚,晚上就留在县城住上一晚,明天再回来也不迟。
“少爷,我知道了。”
李大海驾着骡车往县城而去,这条路他来往来知道多少次了,闭着眼睛都不会迷路。不过李大海还是很小心的驾着马车,车速也没提到最快,少爷说过情愿慢一点,也不要撞到他人,赔钱是小事,就怕遇上那种得理不饶人的。
可没想到,李大海都如此小心了,还是被人给盯上了。只是等他们行动时,李大海刚从县城回来,还带着几个家丁和一辆马车,是柳夫人让他们给为卫乐送东西,因为东西太多一辆骡车装不完,才又另外准备了一辆马车。
至于为何还派几个家丁跟着,这就要怪卫乐了。谁让他不要银票要银子的,先生一大箱子一大箱子搬上车,实际上里面夹带了不少银子。
这是最后一次卖方子得来的两千两银子,先生正好利用这一次他们搬家,很多东西都带来走留给自己弟子的说法,夹在里面掩人耳目一起送到卫家。
所以派来的几个家丁都是会功夫的,当然只是一般的粗使功夫,但是对上几个人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于是这些拦路打劫的人杯具了,他们本来瞧好了人,以为多了一辆车大家这次肯定会发大财,而事实上这多的一辆车上也确实有不少银子,抢走拿去分了可以让他们一世衣食无忧了。
只是太过遗憾的是,先生即便派人送银子,就不可能不预防,县城到李村这一路虽只有半天的路程,也要预防意外的发生,所以挑出来护送的家丁个个懂武,实力在普通人中间很是不错。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裁,想要过此路,留下买路财。”熟悉的拦路口号响起,道路两边跳出了十几个拿着柴刀杀猪刀和砍刀等武器的男子。
马车被拦,李大海是猎人见惯了死生,到也不惧。冷静的坐在马车上,拿出弓箭对准了其中一个贼人。
他年纪是不小了,但也不是吃素的。
家丁们冷静的从马车底拿出刀剑,横在身前对着劫匪劈头就杀了过去,反倒打了劫匪们一个措手不及。
打劫与反打劫,不过在一瞬间。李大海甚至还射中了两名武功最高的劫匪,虽然也只是略懂拳脚功夫,但也让他们失去了最大的战斗力。不过一刻钟就结束了这场闹剧般的打劫。拿绳子绑了他们,捆在马车后面让他们跟着跑,一路到了镇上,才去报了案把人交到了县衙捕快们的手上。
当然还有他们的武器,也一并上交了。
幸好家丁们带着柳府的牌子,县衙处理的很快,不过一会儿就有师爷陪着笑送他们出来。
卫乐在家正算着李大海应该要到了,却还是不见人影,心里有些着急,生怕对方出了什么事,便想着再等上一刻钟,要是人还没回来,他便拉着易锋去找人。
“回来了。”
小寒跑进来,卫乐跳起来向大门冲去。
“大叔,你总算回来了。”
语刚落才发现原来先生府上的家丁也跟来了。
“你们怎么也跟来了?”
平时都是李大海自己来回,今儿却派了家丁跟着。
“少爷,老爷和夫人让小的们送回礼给少爷你,东西太多一辆车装不小。”
指着骡车后面的马车,那就是证据。
“……先把车赶进来再说。”
说着让人去开了侧门,把马车赶了进来。
特意派家丁跟着,马车里肯定有不能在大庭广众下露面的东西。
果不其然,马车里的东西一露面,卫乐就笑了。
他本以为之前的四千两已经是全部了,却不想居然还有银子送来。
“好了,你们搬吧!”
卫乐对大小寒和大小暑说道,又让李大海带着柳府家丁们去吃茶,等上还会送上一桌席面给他们压惊,他已经知道打劫的事了。
唉,看来以后再送作业,可不能只派李大海一人了。
不过没等卫乐想好要不要跟易锋借人手,就被柳府派来的家丁告之了一件事,卫乐便让人收拾行礼,他要去县城住上几天。当然这几天他不在学堂自然也就放假了,几名弟子更是布置了不少功课,那些学生也没跑掉,作业都布置得足足的,全是教过的内容。
引起一片哀嚎后,卫乐这才拍拍屁股走人。
家丁们留宿一晚,第二天和卫乐一起上路。易锋他们三天后再去县城接人,路上不安全谁也不放心一个书生独自行走,哪怕这个书生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般弱。
“家里有什么事你看着办,春种已经结束,请的短工也让他们回去,长工做事我还是比较放心的,他们都是些老实人。只是怕有人闹事,所以需要你时不时的去周围巡视一下。”
李村的人只知道卫乐买了山,却不知道他还买了几百亩田地,要是知道这卫先生可就是仅次于李地主家的大地主了。
不过卫乐不爱张扬,这些事只派了李大海去办,而李大海又是个口风紧的人,所以一直没有流言出来。
至于卖山,一般来说他们这地方的山是最不值钱的,所以到没有引人不满妒忌,因为卫乐说了买山种些菜养猪,随便盖几间房子夏天热的时候避暑。
村人不知道什么叫避暑山庄,更不知道这山庄不是随便盖几间就完事,而是一个在村人眼中的庞然大物,光是宅子就有五进,旁边还有宽广的停车场与用青石板铺的道路,连县城的道路都没这么好。
本来卫乐想搞水泥的,结果这个他还真不会,上网时没查过,这时才忍不住敲了敲自己的猪脑子,怎么就忘记查了呢!想想人家小说里的男主,想弄什么抬手就来,水泥不过是小意思,把卫乐比成了渣。
这就是天才和蠢才的区别,卫乐有些泄气,要是有水泥多好,修路再也不难了,成本也降低了。
在山下到山上这条路没修好前,这避暑山庄也暂时没办法建,到是可以请人在闲时帮着挖坑,等到了秋冬季好移裁果树,果苗卫乐已经跟人订好了。
这一次去县城,卫乐打算先把图纸画好,哪一片要做什么先规划出来,免得到时手忙脚乱不知从何下手。
“你放心去吧,三天后等我去接你。”易锋拍了拍卫乐的肩膀,不过是离开三天又不是多久,怎么一副左不放心,右也不放心的样子呢!
……
他还真不放心,虽然易锋几个看着挺可靠,他们还要忙建房子的事,哪里还有时间帮自己管家啊!但除了易锋,卫乐也不知道要拜托谁。
毕竟这个家里,只有易锋和他两个好友身份够。
“那我走了。”
看来家中需要一个管家了,不然等以后易锋搬出去,他要有什么事离开几天,家里不就乱成一团了吗?去县城时问问师母吧,书童先不急这管家却很急需,所以师母先弄个管家给他救急吧!
第41章
依依不舍上了马车,卫乐望着越来越远的卫宅叹气。
“少爷,很快就回来了,请你不要担心,有易爷在呢!”
车外赶马车的是柳府的家丁,另外几名家丁则骑着马路在后面。
“……我知道了。”
卫乐现在还能怎么办,人都上了马车,只好暂时放下提着的心。
而卫宅,则因为有易锋坐镇,即便主人不在,下面的人也没有一个敢放松的。他们都是师母亲自挑出来的人,本来就不敢生出二心,这主人不在易爷那张脸可真够吓人的,反倒一个个更加紧张,生怕自己不小心做错了事,光是被易爷瞪上一眼就吓得他们浑身发软,站都站不好了。
易锋冷冷看了一眼被他叫来站在院子中的卫家下人,虽然这些人老实,平时对卫乐也很尊敬,但他还是要敲打一番,不要以为主人家的和气是他们嚣张的本钱,易锋要让他们记住,只有主人好了,他们这些下人才会更好,敢背主就如同他手上的这块石头。
易锋一掌拍碎了手下的石头,果不其然大小雪几人打了个寒颤。
“安心侍候小乐,敢起二心这石头就是你们的下场。”
易锋的警告很有用,在大小寒他们的带领下,新来的下人不管男女都对卫乐很忠心,而且全都很怕易锋,哪怕人不在这里,只要一起到他就没有人敢背叛卫乐,做出卖主的行为。
卫乐老老实实的坐在书房,先生正在检查他最近的功课,只见先生眉头缓缓舒展开来,想必还算满意吧!
“不错,看来你没有荒废时间。”
还以为他被乡下那一摊子事缠上,学习的时间会减少,功课也会退步。没想到不仅没退步,还进步了不少,让先生再满意不过了。
“学生可不敢,先生的戒尺还摆在哪里呢!”
他这么大了还被打手板心,也太丧病了吧!哪怕是为了脸面,卫乐也不敢轻松。
“虽然教学生会耽误自己的学习时间,可是在教导他们的同时,何尝不是一种复习呢!”
其实越是基础的东西越容易忘记,卫乐在教学生们时,就好生复习了这些基础,把他本来就欠缺的底子打的更加牢实了。
虽然有原身的记忆,但毕竟不是自己的,这教书复习的方法到是让卫乐得了不少便宜。
“很好,看来你果真有好好看书。”
先生站起来,从书房的暗柜中拿出一套文房四宝。
“这还是当年我考中状元时皇上赏赐给我的,现在我把它们送给你,希望你能坚持下去,不入进为官先生也不勉强,做隐士就要做一个真正有才学的大隐士,这才不负先生我对你的期盼啊!”
慎重把这套文房四宝交到卫乐手中,卫乐眼眶微红。
“是先生,学生定不负先生之盼。”
卫乐跪下磕头,说真的卫乐并不喜欢动不动就跪下这样的举动,但是对先生他却是真心实意,没有半点虚假。
师徒俩又说了一会儿话,师母就叫他们用膳。
又好生跟师母磕头见礼,这才坐在先生的下首,这不是一家三口却亲如一家三口的师徒三人安静用起了午膳。家丁们赶车快,不到午时就赶到了县城。
“师母以后要是得闲,就去弟子的避暑山庄住上一住,夏天真是太热了。”
没有空调的日子也真是不好过。
“好,师母一定会去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