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乐,你身体太差,须得好好补补。大哥已经问过大夫了,你现在可以喝些补汤,每天一小碗,不必担心虚不受补。”
向天哥有些同情卫乐,这补汤一次两次还好,天天喝就要人命了。但卫乐却必须要喝,他前阵子亏损的太多,现在早上都没办法爬起来和大家一起训练,只因身体太过虚弱早上起不来,易锋为此都不勉强他了。
“……我喝。”
想起昨天自己在心里说过的话,卫乐忍着药味把鸡汤喝了。等饭后又喝了药,也不知道这补药和药会不会起冲突?
当然卫乐这是白担心了,易锋可不是他,只要关于卫乐的事他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端汤给他喝之前早就问过大夫,也把补药拿给他看,大夫看过后说可以,这才安排了早上的补汤。
至于为何是早上喝,因为卫乐一整天都要做事,早上喝一碗补充一下精力,让他不至于上课上到一半就开始没力气了。
一进学堂,果然看到孩子们对挂在墙上的木板发出了好奇的声音,好几个年纪小些的孩子围着木板研究,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行了啊,快回去坐好。”
卫乐拍了拍几个小不点的头,让他们回座位。
“是,先生。”
几个孩子跑回自己的座位坐好。
“先生,那个木板是用来做什么的?”
好奇心是孩子们的专利,他们还不会掩藏自己的心思,有问题立马问出来。
“问得好,这就是先生等下上课时用的工具,以后上课大家看讲台时再也不担心风吹进来把纸吹飞起来而看不清上面的字了。”
这也是卫乐想法子换成木板的原因之一,实在是用纸教学太不方便了。
“哦~~”
孩子们得到解答,立即摆正姿势,先给卫乐行礼,等着先生用木板给他们上课。
卫乐拿起一块生石灰,在木板上写起了字。因为木板挑的是那种颜色很深的木板,所以生石灰的白在上面很清楚的显露出来,孩子们一眼就看出先生在上面字的是新课的内容。
“哇~~”
居然能写字哎~~
孩子们一个个发出了惊叹的声音,感觉这样确实很方便啊!先生把字写在木板上,大家不仅能看得清楚,也不怕风吹了。甚至先生可以当堂在木板上把他要教的内容和布置的功课都写下来,不用再一张一张的拿着给学生们抄。
“好了,现在我们来学习新课,上一节课我们教到哪里了?”
卫乐拍了拍手,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唤回来。
“教到……”
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现在他们上学已经上出了乐趣,每次老师上新课时除了新内容,还有与内容相关的小故事,这是最吸引孩子们的,所以他们现在每天都昐着上新课,听小故事。
有了木板,卫乐上课是方便了许多,不管是教他们写字,还是教他们读书认字,就连作业也可以当堂布置,再也不用提前写在白纸上,一张一张的麻烦死了。
有了木板,他可以省好多纸,这些纸加起来都能订好几本作业本了,发给孩子们写作业也是好事啊,不然就太过浪费了。
偏生他之前没想到这个办法,所以浪费了好多纸,让卫乐觉得可惜。
学堂里的用纸,除了卫乐买的,易锋三人也赞助了一些,先生又赞助了一些,这样今年一整年的用纸都不缺了。
别小看这些孩子们,一年光是用纸就要将近三十两银子,一个学生差不多快一两银子了,普通人家根本供不起这样的花销。所以卫乐才包了孩子们的作业本,用完的作业本也没有收回来,而是让他们拿回去再把背面用来打草稿,这样也不浪费,学生们也可以多一些纸练字。
因此村子里的村民们对卫乐都有些愧疚,本来说好只是让卫乐免费教大家识字,其它费用村民自己负担。结果给孩子们买纸墨笔只有最初,后来所用的纸全是卫先生负担的,让村民们看到卫乐都抬不起头来。
他们也买过纸,知道纸的价格不便宜,哪怕孩子们用的是最便宜的纸,一年花费都不小了,更何况学堂有几十个学生,加起来可是好大一笔,卫先生二话不说就承担了下来,村民们十分羞愧。
他们因为纸太贵,买过一次后就不愿意再买,便让孩子们自己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卫先生见了才把学生们的纸揽了过去。
在地上写一万遍,也不如在纸上写上一遍来得好,他不能让这群孩子一辈子写不好字,而且他们的年纪也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可不能让这些家长们带坏了,一笔好字可不是在地上就能练出来的。
当然卫乐也给孩子们出了个主意,纸不够可以在桌上或者是用树叶上用清水来练,这样既省了纸墨,也方便擦洗。
孩子们一听这个也可有,回家后便照着这个方法用清水来练字,慢慢的他们的字果然变好了。
不过等到一定的程度卫乐就不让他们这样练了,发下来的纸也更多了。
直到这些学生们才明白卫乐的用心良苦,一个个专心练字,争取不让先生丢人。没有这个天赋不要紧,只要肯努力,这字就一定能练好。不仅他们要练字,就连先生的四个亲传弟子每一天都在练字,他们练字的时间用的比大家还要多,听说手都练肿了,好可怕~~
要说在古代教书就是这点好,先生说的话学生无条件要听,不听挨打是小,被先生请家长事大啊!
先生打人好歹还有分寸,只是让他痛而已。父母打人可就狠多了,腿打瘸了的不在少数,而且他们还会叫先生狠狠的打,打死了也没事。
这是亲爹娘吗?哪有这样打孩子的。偏生古代奉行的就是乱棍之下出孝子,孩子不听话就打。
和他们一比,先生才是亲爹呢!虽然也会打他们手板心,但从不乱打。甚至很多时间能讲道理就不会打人,除非怎么讲都不听的情况下,先生才会动打板子,并且叫家长。
当然卫先生最可怕的不是这点,而是他会不动声色的给犯了错的学生布置许多功课,还会特意到他们家给家长说清楚,让他们盯着犯错的学生完成,这样大家都完成了功课在外面玩,只有他一边写功课,一边听着外面的嬉笑声,屁股和心痒的都快坐不下去,简直是折磨人。
最可恶的是,先生居然还故意叫村子里的学生们在完成功课后跑到他家门口来玩。
一边是写不完的功课,有家长盯着他们不敢分心。一边是同窗们玩乐的笑声,引诱着他出去和大家一起玩。双重折磨下,许多不老实的孩子都被卫乐收拾的服服帖帖。
杀人与无形之间,卫先生抬抬手敌人就灰飞烟灭,所以学堂里面的学生没一个敢不听他的。再加上谁对他们好,孩子们心里最清楚,一个个对卫乐是又爱又恨,太可怕了。
上完课,卫乐抱着作业离开。一群熊孩子这才欢呼起来,一个个跑到木板前用生石灰在上面写字,这是先生离开前允许的,只是不能乱来,写完了要用清水把上面的石灰擦干净。
必要的时候可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越压制反而不利。所以卫乐大方的让出了木板,由他们亲自上去试试感觉。
不然没有他的允许,以古代学生们对先生的尊重,是不敢上来乱写的。不过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后,他们遵照先生的话把木板擦洗干净。更让值日的学生把课堂好好打扫,不能留下一块纸屑在地上。
学堂的卫生一直都是学生们负责的,这是他们要用的课室,总不能由卫乐和下人们负责打扫吧!所以卫乐给学生们排好值日表,让他们照着来便可。每天上完课就打扫好学堂,第二天上学才不用面对一地的纸屑。
当然五天一次大扫除,每个学生都要干活,除了把地上打扫干净外,还要拿碎布把窗台这些容易沾上灰尘的地方擦干净。
木桶碎布扫把都放在了学堂后面的柜子里,需要时可以从里面取出来。因为先生教过他们要爱护公物,所以每个学生都很小心的使用这些东西。
就连李大娃三人都要打扫,其他人更没有意见了。而今天正好论到李家三个兄弟和李梓,四人先把凳子搬起来放在桌上,把地扫干净后再把凳子搬下来放好,又拿碎布把桌上的灰抹去,这才检查窗户有没有关好,然后几人才关上学堂的门往书房走去。
已经到了他们上课的时辰,再不走迟到了对先生不敬。
“先生。”
“嗯,坐下吧!”
卫乐放下笔,因为朱砂是皇帝才能用的颜色,他便用染料做了青色墨水,在学生做错的地方圈起来,让他们回去改正,把正确的重新抄写一遍。
第51章
“作业等下课后再交,先把昨天教的背一遍。”
只有四个孩子,一起背卫乐也能听得出来谁背得顺溜,谁昨日没有好好复习。幸好四名弟子还算争气,极少让卫乐动用到戒尺。
一边听手中的动作也未停下,一本本作业不过是背书这空档便让他改了大半,原主的记忆更是帮了他大忙。
上午的课程全是文课,卫乐一边教一边讲解一些典故,好方便几个学生更加深刻的记住所教的内容。虽然时间不多,但其实他们学到的东西已经不少。下行还有琴棋书画和武课,几个孩子天天忙的团团转。等他们再大一些,学堂里的学生也渐渐离开,他们学习的时间便会被拉长,那时课业将更加重,现在忙碌起来以后就轻松一点。
不过经过了长时间的学习,他们已经习惯了每天要学习很多东西,更要把之前学习的复习一遍,先生说过温故而知新。
就在学生们努力学习中,夏日的脚步渐渐来临。在卫家借住的三人也已经搬回了他们自己家种。只是这三个人,每天还是来卫宅蹭吃蹭喝,一大早来到晚上才会回去,除了睡在自己家外,和以前倒是没什么分别,卫乐也习惯了他们每天都在,所以一点也不介意他们这样的行为。
“小乐子,快让人端碗乌梅汤上来,热死人了。”
向天哥一边走一边摇着把蒲扇,刚才去练武场发泄了一下过盛的精力,现在全身都冒着热气。
而卫乐却淡定的一身清爽坐在堂书里翻书,因为天气渐热,孩子们上课的时间提早了一个时辰,就连名下四个弟子也把大多数的课程排在了上午,特别是武课,每天一个时辰都安排在了上午,下午的太阳渐渐猛了起来,卫乐怕他们中暑。
“桌上有,自己盛了喝。”
卫乐眼皮子都没抬一下,卫家的乌梅汤是冰镇过的,几家人中只有卫家去年冬天有藏冰,家里也不缺冰用。所以天一热,向天哥跑卫家跑的更勤快了。
这冰镇的乌梅汤本来就是准备给这几个人喝的,卫乐喝的是没有冰镇过的。他现在的身体虽养得差不多了,但冰食这些易锋还是不敢让他碰。
别看现在卫乐养得差不多了,但是天气一天天热起来,卫乐居然还要穿两层单衣,这在他的年纪来说简直就是身体虚弱的象征。要知道十几岁的少年正是火正旺的时候,天气已经入夏,大家都觉得热,只有他不热,还穿两件。
想到这,易锋对卫家人就没一丝好感。他们派来送节礼的人也被他打发了回去,没让他们见到卫乐。
要说这卫家人不知是想通了还是怎么,现在县城做一些小生意,大钱是不可能,也仅够一家子嚼用。倒是收租子能让他们存上一点银子,应付突出状况。虽然和以前是不能比,他们也很满足了,起码比那些亲戚们强,他们还能住大房子,还雇了几个人帮着洗衣打扫。
再贪心不足,他们怕会遭到报应。看看卫显的两个儿子吧,虽然家里的孩子不能科举,但也要读书识字啊!可是卫家人送他们去学堂,结果没有一个人收,只是看着两个孩子冷笑。卫家人便明白,这些人已经知道了卫家事,并且对这两个孩子没有好感。
当然这事卫乐不知道,但卫家人以为是他做的手脚,对卫乐更加惧怕。虽然他们来到这个县城依附卫乐生活,但同样在这里就是卫乐的地盘,要是他们做了什么对不起卫乐的事,他就有办法让他们在县城混不下去。
事情总是有两面体,关键在于卫家人怎么看了。好在他们没蠢到家,对比一下发现还是留在县城比较好,虽然两个孩子不能进学读书,但对现在的卫家来说也不是那么重要,反正认字什么的他们的爹就可以教嘛,卫家人都识字,这点能力还是有的。
而这一次送端午节礼来,主要是为了向卫乐示好,怕他一直对两个孩子的事纠缠着不放,最后影响到整个卫家。
而实际上对这件事毫不知情的卫乐把节礼退了回去,提都没提这事。卫家人以为他没提,就算是把这事放过去了,一个个心大的开始准备起了过节。
至于真正动手的人是谁,易锋和远在京城的先生表示他们也不清楚。
所以喽,卫家人老实就什么事也没有,不老实他们要收拾卫家人手段多的是,都不用卫乐出面。虽然卫乐本身在县城没什么势力,但架不住有易锋和先生这两个人啊,一个身上还有爵位,一个则是京官,有这两人县城就没有人敢对卫乐不尊敬。
“小乐,你别顾着看书,端午你会做粽子吗?”
向天哥已经被卫家的伙食给养刁了,现在吃别家的食物总觉得不是那个味。特别是卫乐,虽然他的手艺比不上大厨,却总能弄出一些新鲜的菜式,让他吃的谷欠罢不能。
不知道端午的粽子他会不会也弄一些新鲜味道出来,好期待啊!
“……你除了吃,一天到晚还会想些什么?”
卫乐入下书,对向天哥有些无奈了。这家伙每天来卫家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吃什么,让他抚额汗颜。
幸好大小雪的手艺现在已经非常不错了,又有卫乐时不时提供的新菜式,让她们的厨艺一日千里,已经可以去大酒楼做主厨了。
有了这样的手艺,卫家有客人时也能置办一桌像样的席面,而是不是去外面找厨子。虽然她们擅长的都是一些家常菜式,那些精致稀少的菜式两人会的很少,哪怕是卫乐知道的菜式也没几样。但是在乡野之间,这样的厨艺已经是非常棒了。
而且来卫家做客的人,什么菜式没吃过,要的就是这种原始味道,乡野之间的乐趣不就在这些地方吗?
“玩啊!”
向天哥回答的很快,卫乐瞬间无语。
正要走进来的程勇脚下一顿,转身朝着客房而去。小寒准备了温水给他擦澡,换下来的衣服也收走去清洗晾起来。
因为卫乐做的清洁剂,洗衣什么的再也不用担心上面的污渍洗不干净了,最主要的是这清洁剂还不伤害布料,衣服洗完还是跟新的一样,可以穿好久呢!
为此向程二人还跟他讨了方子,就连先生也写信来讨方子。卫乐对这些亲人好友自是不小气,很爽快的给了方子。结果没多久先生就写信来问这个可不可以献给皇帝。
卫乐还能说什么?先生这样问肯定是皇帝知道了,所以还是献了吧!据他估计这方子早到皇帝手中了,问一声也算是给他面子了吧!
不过话说回来,这皇帝缺钱缺到什么地步了啊?居然连清洁剂都不放过。
而事实上卫乐还真小看了皇帝缺钱的程度,这几年虽然国内年景不错,但是边关却战事不断,军费开支就让皇帝愁白了头。要不是卫乐给的几张方子,又加上他自己拿出内库的钱来支援,边关战事估计就悬了。正应了那句话,没有钱想办什么都不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