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有薇笑问:“怕我碰到蛇?”
江丽珍跑来说:“没毒,但是蹿出来很吓人,我们都很害怕,哥哥就种了蛇灭门!每年都种!”
乐有薇问:“蛇灭门,听起来很威风,是植物吗?”
孩子们都聚拢了,秦杉领着他们,跟乐有薇向村外走:“一年生草本植物。”
江晓宁人小鬼大,打着秦杉的强光手电筒开路,它是户外专用,非常亮堂。江丽珍跑得飞快,在路边掐了一根枝条:“姐姐,就是它!”
蛇灭门开着一簇簇黄色小花,香气异常浓郁,乐有薇拿在手里转着:“你对植物真精通。”
江丽珍崇拜道:“哥哥起码认识一万种花!他什么都懂!”
乐有薇问:“那你知道这个村的历史吗?它为什么要叫江家林?”
秦杉的眼神在问:江天没跟你说过吗?乐有薇笑:“江天没来过这里,他能说什么?我对江家林一无所知,问都不知道从哪里问起,你把你知道的,想到哪说到哪,好不好?”
秦杉有时可以接连数日一句话也不说,但乐有薇很懂得循循善诱,且有一双期盼的眼睛,热切带笑地望着他,在她面前,他开始尝试表达,语速缓慢,但讲得条理分明。乐有薇和孩子们都听得专注,偶尔才插话。
江家林最早叫雨水坳,只住了几户王姓人家。江家祖上本姓李,是李唐皇室宗亲,为避朱温篡唐之祸,举家迁居于此。
先祖念及抵达此地正值傍晚,而故土长安风雨飘摇,心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悲凉,遂易李姓为江氏。
江家广种树木,做起木材生意。经过数代繁衍生息,江家成为本地巨族,于宋代进入鼎盛,村名也改成江家林,林是为纪念先祖植树成林,福泽子孙。
江家祖训不得入仕,到了明代中期,有个学子偷偷赶考,高中进士,而且还是二甲第一名,族老才网开一面。此后村中又有多人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
到了清代,徽商兴旺,村中有多人发迹,便在家乡大兴土木,将江家林建设得颇具规模。可惜朝代衰亡总会祸及百姓,太平天国残兵劫掠,江家林遭受重创,村中有多户人家迁至他处。
民国初年,江天的曾高祖经商归来,重建家园,定名为善思堂。江天的爷爷在善思堂出生,度过少年时光。83岁的冬天,纽约大雪三尺深,江爷爷说他闻见了故乡的梅花香,秦杉尊他为师,为此回到中国,修葺这片村落。
江爷爷发过愿,他86岁的寿辰要在善思堂里度过。离开故乡那年,他16岁。
美国的大学教的建筑专业,不会涉及太多中国古老民居的修缮,乐有薇想起送出徽州民居照片时,秦杉对着一张门额的雕花仔细研究,心知他下了苦功,问:“很不容易吧?”
秦杉摇头,交谈中已走到了江集路口,田姐的车闪着灯,乐有薇冲那边挥挥手,转头跟他道别。孩子们已散去,寂夜如水,秦杉沉默地看着她,她问:“明天你怎么安排?”
秦杉说:“有间卧室窗心图案要补齐。你呢?”
乐有薇说:“我想在善思堂逛逛,明天来找你。”
秦杉点头:“嗯。”
一下午一晚上相处下来,陌生感消除了,明天应该就能提出看看紫檀八仙桌了。乐有薇心情愉快,上车再看,秦杉在往回走了,野旷无人,他心情也很好的样子,走路都是蹦着走的。
风轻轻吹。
第23章
乐有薇订的酒店在省道边,是个连锁快捷酒店,她和田姐各住一间大床房。房间还算干净,胜在楼下有理发店,干洗头发很方便。
伤口还不能多沾水,乐有薇小心冲洗完毕,用秦杉送的大象杯喝水。江天打来电话,问她和秦杉谈得怎么样,他工作不顺,急需有个好消息冲喜,乐有薇说明天就能答复他:“为什么不顺利?”
江天烦恼:“广告公司出了几个方案,我都不满意,他们说明天再给我提交一次。你哪天回来?”
叶之南主槌的陶瓷拍卖会是后天下午,乐有薇说:“明天晚一点或者后天早上吧,跟秦杉谈完紫檀八仙桌再走。”
一次是谈不下来的,先见着实物了再说,乐有薇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第二天,她和田姐都起得很早,车开到稻场附近的池塘边,田姐还想再往前开,乐有薇让她自己去玩,黄山周边好玩的地方多。
池水上铺着浮萍,一朵含苞的荷花上停着两只红蜻蜓,乐有薇屏息静气,拍下几张很喜欢的照片。
村东口河边有棵树很古老,树冠亭亭如盖,秦杉的小面包车停在原地,边上还有一辆卡车,工人们正在卸石料。进村的路太窄,他们只能通过木板车把石料人力运送进去。
乐有薇在后厅堂找到秦杉,他做了一张工作台,正坐在台前,对着一扇残窗绘图。
后厅堂是一堂两卧室的格局,残损的是右边卧室的窗户,窗上横眉雕着四幅喜鹊和梅花,寓意喜上眉梢,但窗心部分损毁一空。
秦杉根据江爷爷的回忆,在图纸上绘着一只停在花草中的蝙蝠,旁边还有只小猴子,正伸出手掌逗弄它。
秦杉专心画小猴子,没发觉乐有薇进来了。乐有薇探身去看,他把小猴子画得憨态可掬,她笑了起来。
秦杉转头看到她,也笑了。
乐有薇细看工作台,估摸是用老门板改制而成的,她指腹抚过木纹,有了答案:“是榆木。”
秦杉点头,他桌上堆着一摞秦杉绘制的建筑手稿,各式槅扇花板大样,院门立面和善思堂剖轴测图等等,线条清美,细节谨严,像他本人。乐有薇看向残窗:“蝙蝠和猴子,所以这个图案寓意洪福齐天?”
秦杉说:“对。”
蝠同福,刷红漆则为红色蝙蝠,一般就能理解成洪福齐天了。当年那个工匠别出新裁,还特别加了一只齐天大圣,他一定是个很可爱的人。乐有薇正想象工匠干活的模样,秦杉指指外面:“冰箱冷藏室有个蓝色盒子,里面是蛇药。”
很平淡的陈述句,说配蛇药就配蛇药,言而有信。乐有薇笑:“你说过,不是毒蛇。”
秦杉绘着图,没抬头:“我怕你会怕。”
乐有薇眼睛微眯,看了他几秒,转身去冰箱拿药。气味不太好闻,她还是揣进裤兜里了。
秦杉带人修缮得很精细,整个善思堂几乎看不到曾经失火的痕迹了,各处雕图都有精彩之处,乐有薇在前厅和外院转悠,举着相机拍了又拍。
秦杉忙完出来,乐有薇正仰头欣赏前厅一整块横梁碑雕刻成的八仙过海图,人物惟妙惟肖,细节生动,她问:“梁柱用的是银杏还是香樟?”
秦杉略惊讶:“银杏。”
乐有薇转头问:“在想我是怎么猜出来的?”
秦杉点头,乐有薇轻松道:“很简单啊,银杏和香樟都有香气,能驱除蚊虫。袁婶说村里几十年没住人了,看,连蜘蛛网都没有。”
秦杉说:“你那天说,杉木造船很好,对木材有研究?”
说过的话,他竟然记得,乐有薇很开心:“我主攻玉器杂项,但是太零散了,要征集很久才能攒够一场拍卖会的量,而且很难出重器。明清家具就不同了,紫檀一上拍卖场,就会被热捧,我要是征集到大件就发啦,所以看了很多实木资料,将来想进军这一块。”
秦杉已经习惯了她爱笑,不由跟着她笑了。初次见面时,他只说陈贝拉订的老红木大案“不真”,乐有薇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猜测是哪里动了手脚,当时他就心生亲切感,可是不知道该跟她说点什么。现在他很想说话,正暗暗组织语言,乐有薇说:“哎,我是不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不太好吧?”
她也就客气客气,脸上可一点都没觉得不好。秦杉笑看她:“学不厌精,很好啊。”
铺垫至此,乐有薇感觉火候差不多了:“江天说,善思堂有一张紫檀八仙桌,我怎么没看到?”
“在佛堂。”秦杉在前面走,乐有薇跟上,心下暗自得意,不枉研究了几年木材,跟一位年轻的建筑师多多少少是有点共同语言的。但想把它骗到手肯定不容易,还是那句话,话少的人主意正,不轻易被他人改变。
善思堂使用砖砌封护墙,地面铺满块石,上下庭用的是黟县青石柱,这使得当年那场大火并未造成损毁性伤害,但是内宅各处木质构件遭了殃。
火是半夜里烧起来的,察觉的时候,火势不小了,主人仆人慌作一团。等到火被扑灭,木制家具损伤惨重。最可惜的是正厅供桌上的金丝楠木观音像,它是清代乾隆年制,江爷爷的满月照就是以供桌为背景拍的,观音像在烈火中大去,供桌也化作焦炭。
佛堂里放满了东西,乐有薇走到门口,一眼望见紫檀八仙桌,它在最中间的位置,桌腿有不同程度的残损,被秦杉用高高低低的板凳托住。
乐有薇围着八仙桌研究了好一阵,她在鉴定方面只懂点入门知识,判断不出具体的年代,但明代特征明显,雕工也精细,而且桌面是独板,价格又能高出一个等级。
最妙的是,桌腿问题远没有原以为的那么严重,乐有薇端起相机,连拍数张照片,问:“是菩萨保佑,才让它活得好好的吗?”
秦杉被她旁若无人地晾了半天,一点意见也没有,笑道:“一发现失火,就转移到佛堂了。”
佛堂四壁是青石,八仙桌得以幸存。乐有薇抚摸着桌面,它是残物完全不打紧,就跟哑巴美人一样,因静默而楚楚动人。何况是这么大的独板,她有把握为它找到好主顾。
乐有薇容光焕发,秦杉以为是在为八仙桌庆幸,说:“江爷爷以前回来那次,看到它也很惋惜。”
乐有薇抚着桌面问:“江爷爷说过它有多老吗?”
秦杉说是明代,但明代有两百余年,早中晚期价格浮动很大,乐有薇故意一叹:“缺胳膊少腿,不稳当,没法再用了,可惜了。”
“它会站起来的。”秦杉打开一只纸箱,掏出一块残件,蹲下来,放在桌腿边比给乐有薇看。从色泽上看,很相似,可惜残件纹饰太明显,跟这件八仙桌不匹配。
乐有薇要过残件,认出是屏风的脚,上面的纹饰是灵芝如意纹,很典型的清中期特征。紫檀在清代有寸檀寸金之称,她这下是真惋惜了,用一整根紫檀木料做屏风的脚,完整器肯定很富丽堂皇。
秦杉再拿出一件,乐有薇乐了,是炉灰盖,只有巴掌大。但它除了太小,从肉眼上来看,跟桌腿匹配度很高,像一家子,表亲那种。
佛堂是秦杉的藏宝阁,他献宝似的,把两年间收罗到的紫檀残件一件件比划给乐有薇看,整张脸都在发光,很是高兴。乐有薇一件件地看,说出分别是何物,秦杉的语气是不加掩饰的赞美:“你都知道!”
“我报过培训班,请教过大师,还经常去展会和拍卖会,算不上都知道,略知一二,还得多见见。”乐有薇存心打击他,“你几箱子残件,都没哪件跟桌腿正好配上,况且还不止一条腿,要找到什么时候?”
秦杉听不出她的意图,依然很高兴:“两年就有这么多收获了。”
乐有薇问:“找不到呢?”
秦杉满有把握:“继续找。”
果然是个很坚持的人,乐有薇换个方向攻坚:“江家人不住这里吧?”
他们都不要它,你还执着什么。秦杉却还是听不出来,解释说江爷爷少小离家,他父亲去世后,这宅子是江爷爷的二弟三弟住。再后来,二弟一家移居海外,三弟去世,三弟的子女们也陆续在城里买了房子定居。每年清明祭祖,才有后代回来一趟,但不过夜,久而久之,这里变成了荒园。
乐有薇说过,会慢慢听,秦杉就给她看他刚来江家林的照片,慢慢说起他带着助手小五等人,足足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才把疯长的杂草和灰尘清理完毕。乐有薇更找到理由了:“你弄成现在这样,绝对超出江爷爷的期望了,这张桌子就别强求了。”
秦杉摇头:“会找到跟它匹配的。”
自从得知善思堂有张紫檀八仙桌,乐有薇就没少琢磨如何说服秦杉,但所有预设的说辞在秦杉面前都失了灵,她只能开门见山了:“让它待在这儿,却不能使用它,等于是明珠蒙尘。为什么不放它一条生路,让它去个珍惜它的场所?”
秦杉坦白道:“乐小姐,我没听懂。”
乐有薇继续发动攻势:“江爷爷说了,善思堂任你处置,你不考虑出让它吗?喜欢紫檀家具的人多,有的不像你这样要求完美,他们找人把它修补得大致能用就很满意了。变废为宝,物尽其用,才是最理想的,你觉得呢?”
秦杉语气很坚决:“不能出让。”
乐有薇挫败:“为什么?”
秦杉说:“我外公说,桌子是一户人家的印。”
乐有薇没听懂:“印?”
秦杉伸出右掌:“就像统帅的大印,托江山之物。”
这说法新鲜,乐有薇是第一次听到,不由想起往事。爸爸当年工作的灯具厂濒临倒闭,一家人搬出工厂宿舍,在外面租房子。为了省点钱,租的是毛坯房,里面空荡荡,一家人在爷爷家打地铺暂住,周末,爸爸带着妻女去逛木材市场。
爸爸做了杉木床,再挑了榉木做成饭桌。那时本地流行圆桌,爸爸却说吃饭的桌子还得是八仙桌,大方。
方方正正的桌子,方方正正的帅印。古语把正房夫人称为正印,也含有稳定护佑,能显荣达之意,乐有薇走了神,秦杉以为她没听懂:“按我的理解,这句话是说,桌子是家里的定海神针。”
乐有薇抬头看他:“什么?”
秦杉慢慢地说:“即使是孙悟空来要,也会翻江倒海。”
乐有薇心一抖,自6岁起,她很怕听到这个词,她说:“你外公这个说法,我以前从没听过。”
秦杉听出她语声有异,就说得详细了些。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他外公家族遭过难,衣物、书籍和生活用品都被抄了去,还办了一个“资本主义生活展”,所幸饭桌重达百余斤,那些人搬动时闪了腰,狠砍了几刀作罢。
外公说,祖祖辈辈传下来一句话:桌子是一户人家的印。只要还能有个吃饭的地方,一家人都围在一起,日子就能过下去。桌子还在,家就在。
可我家破人亡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吃过饭的桌子,后来去了哪里,不知道了。那个租屋后来住着谁,不知道了。
乐有薇脑子昏沉起来,秦杉抚着八仙桌,接着说:“这里是它的家,它大难不死,吃了苦头,不能流落在外。”
乐有薇没办法再游说秦杉出让八仙桌了。明明是来鼓动他的,反倒被一个自称有表达障碍的人说服了,见鬼。她转开脸,去看那一箱箱紫檀残件,不管怎么说,江天的手串生意有着落了,自己也能开个手串专场,台下全是肯掏钱的善男信女,也还不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