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贵妃显然和她是不谋而合,且也当真是豁出去了,有好几次故意显得躲闪不及,额头成功地被瓷片擦破了一点皮,见了血,她哀哀哭倒:“陛下,臣妾有付所托,臣妾实在是拿公主没法子,公主非要将这外男留在宫里,臣妾主理后宫以后从来没遇上过这种事,求陛下替臣妾做主啊!”
“轰隆”,元墨一脚踹翻了桌子,在所有人震惊的视线里怒喝一声:“他妈的这是什么狗屁皇宫,老子不玩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胡闹!”
皇帝御宇多年,大约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象,元墨满以为他会震怒,没想到吼完这两个字他便掉头向和妃,“带公主去梳妆,这般模样像什么话?如何见列祖列宗?”说完竟是转身就要走。
元墨:这脾气也太好了点儿吧?
还好魏贵妃不负元墨所望,跪在地上大声道:“陛下,这秽乱后宫的外男是公主带进来的,臣妾该如何处置?”
“公主长在外头,不知事,你们身为长辈,要多多教导,不能再让她出差错。”皇帝说着,望向齐云,“至于你,身为外男,擅入后宫,罪该处死,但念你是初犯,留你一条性命,发配岭南。”
和妃急向齐云道:“快谢过陛下不杀之恩!”
“慢着!”
“慢着!”
两个声音叠在一处,元墨发现齐云几乎是和自己一起开口。
“当年是云大家救草民一命,草民为报救命之恩,追随云大家。从侍奉云大家的第一天起,草民就知道她是陛下的女人,”齐云深深道,“草民对宫中规矩略知一二,不敢毁坏云大家清誉。陛下若是不信,可以让人为草民验身。”
元墨还没明白“验身”是什么意思,齐云便自己跟着皇帝身边的太监走了。
片时回来,太监回皇帝:“验明无误,确实是干干净净的妥当人。”
皇帝脸色大为好转:“齐云忠心护主,德行可嘉,赏五品执事,以后就留在宫中吧。”
又道:“吾儿孝心可嘉,朕定会好好奖赏。”
事情怎么会这样?
是和妃解释之后,元墨才明白什么是“干干净净的妥当人”。
据和妃说,齐云是她的远房表哥,赴京赶考,因为染病花光盘缠,被客栈赶了出来。和妃便将他带回双璧坊照料,他由此认得了云画情。
这和红姑说的略有不同。
不知是不是为了替和妃隐瞒出身,红姑没有提和妃与齐云的关系,只说齐云是赶考的学子,病倒在路旁,云画情将他捡了进来,悉心照料,并甚是欣赏齐云的才学,让齐云在红馆住下温书,以备来年再考。
可是第二年开考之日,云画情发病,齐云弃考回到红馆,一心一意照顾云画情,直到今日。
元墨心里有点难过。
之前红馆生意惨淡,穷得都要在后院自己种菜吃,当时她天天发愁怎么翻身挣钱,现在回头去看,却发现那竟是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
那时云姨在树下画画,齐叔给她送茶。
那时红姑一边喝着酒,一边等待着师父回来。
那时茉莉还在,女伎们聊天斗嘴,每一天都很热闹。
那时她还没有遇见姜九怀。
那时命运的帷幕还没有拉开,一切都安静美好,像一幅着墨不多的水墨画。
去太庙的路上,和妃叮嘱她:“后宫处处是杀机,你今天是运气好,我也没想到表哥能为小姐做到这一步。以后你若再这么莽撞,再给魏贵妃抓住把柄,可是要把你往死里推。你以为她今天只是来收拾齐云吗?一旦齐云秽乱后宫的罪名坐实,你母亲便也保不住了,知道吗?”
这种勾心斗角的地方让元墨十分烦躁。
公主认祖归宗,太庙前,风家的宗室耆老和太常寺的官员几乎都到了,又因皇帝寿诞,百官皆来贺寿,皇帝大手一挥,便命众官随行。
太庙巍峨,贵人云集,声势浩大。
和妃同魏贵妃一左一右导引着元墨踏上太庙石阶,和妃悄悄地告诉元墨,平日里只有大朝会祭天时,才有如此盛况,可见陛下对元墨的看重云云。
元墨明白,这一方面是让她感恩戴德乖乖听话,一方面是敲打魏贵妃,毕竟三人走在一处,哪怕再小声,魏贵妃又不是个聋子,当然听得见。
但这次魏贵妃好像偏偏就是个聋子,全程毫无反应,眼皮都没有多掀一下。
皇帝在太庙正殿等着元墨。
堂上站着宗室耆老,最年轻也有六十多了,头发一个比一个白,胡子一个比一个长……蓦地,元墨的视线顿住。
姜九怀穿一袭玄底团龙的海水云崖蟒袍,站在离皇帝最近的位置,看着她走近。
他怎么会在这里?
这不是风家的祖宗们待的地方吗?
像是看懂了她脸上的震惊与疑惑,皇帝微笑着答:“风姜两氏不分你我,情同一家,彼此有大事,向来都都是要请对方观礼的。更何况你与九怀本是旧识,得见你认祖归宗,他自然也很为你高兴,是不是,九怀?”
姜九怀从元墨踏上石阶第一刻那一刻起,他的视线便落在她身上挪不开。
他一直都知道,他的阿墨是世间最美的那块玉,要用最明亮的珠宝最耀眼的锦缎披挂,这些东西能让常人的容颜失色,并且反衬出容貌的平庸,但阿墨不是。阿墨的容貌像是火中烈焰,衣饰就像木柴,木柴越多,火焰便越高。
风家自谓是凤鸟之后,尚正红色,元墨通体像是被红色火焰包围,乌发挽出繁复的高髻,一只展翅的凤钗盘踞在发间,高傲地昂着头,赤金凤首下衔着一串流苏,底下坠着一粒水滴状红宝石,红到惊心耀目,正垂在元墨的眉心。
元墨有一对飞扬的长眉,再加上一管挺直的鼻梁,让她整个看起来神清骨秀,扮成男孩子的时候只觉得清爽至极,没有一丝脂粉气,此时衬着这盛烈红装,别有一股冰清玉洁的妩媚。
元墨一眼就看出了他眼底专注和灼热,顿时有点心惊肉跳,喂,你表现得太明显了大哥!
但姜九怀好像丝毫没有要掩饰的意思,颔首道:“陛下说得是。”
这个时候他们俩不是应该装出不是很熟的样子最好当众反目成仇吗?
你这么配合,小心皇帝当场就塞给你一个公主啊朋友!
太常寺卿过去请示皇帝,得到允准后,太常寺卿朗读了一篇长长的祷文,用词又拗口又艰涩,元墨一个字也听不懂,不过用膝盖猜也知道,大概是告诉风家的列祖列宗,皇帝陛下捡回了一个女儿,现在要在诸位面前检验一下,看看这个女儿是不是风家血脉。
两名宗亲托着一只托盘上前,托盘里放着一把匕首,一只金碗。
金碗盛着半碗清水。
——水有问题。
元墨蓦地起了安宁的话。
元墨悄悄看了魏贵妃一眼。
魏贵妃脸上看不出什么不同,但放握在身前的手却微微发紧。
尤其是发现元墨在打量她的时候,她的嘴角微微僵硬,弯出一个不甚自然的微笑。
非常地心虚。
但是完全不必啊。
元墨非但不怪她,反而想给她放串鞭炮送个礼。
贵妃娘娘干得好!
皇帝拿起匕首,在指上轻轻划过,一滴血滴进水中。
和妃连忙上前替皇帝包扎。
元墨心想幸亏和妃包扎得快,不然伤口都愈合了呢。
魏贵妃在这方面显然晚了一步,绢子才掏出一半,和妃已经过去了,魏贵妃脸上掠过一丝恼意。
但就在和妃替皇帝包扎的时候,一时动作过大,竟不小心碰倒了金碗,金碗里的水洒了一地。
“臣妾罪该万死!”和妃立即跪地请罪。
“罢了。”皇帝虽然不悦,但在这大喜的日子也不便发作,命人再换一碗清水,然后重新滴了一滴血。
这一刻,魏贵妃的脸色有多难看,元墨的脸色就有多难看。
还我那碗有问题的水啊!
如果心能发声,元墨和魏贵妃一定能异口同声。
元墨心不甘情不愿地拿起匕首,大约是脸上不情愿太过明显,皇帝柔声道:“别怕,虽有些疼,忍一忍便过去了。”
元墨很想对天翻一个白眼,轻轻拉了一下指尖,也滴了一滴血。
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水中。
元墨也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盼着两滴血不能相融。
但人目睽睽之间,两滴血入水即化开,缓缓融合在一起。
“血脉相合!”捧托盘的宗室耆老大声宣布。
众人行礼高呼:“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宗室耆老也齐声道:“列祖列宗保佑,恭贺陛下拾得遗珠,恭喜公主归宗!”
元墨心中最后一丝希望消失,垂着脑袋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视野里忽然多了一截海水云崖的衣摆,跟着一只手握住她的手,轻轻用手绢裹住她指尖那道小口子。
他的动作缓慢细致,神情专注温柔,好像这小小伤口是世上最重要紧的事。
元墨的神魂好像被劈成了两半。
一半在咆哮:混蛋你在干什么啊!还嫌皇帝赐婚的企图不够强烈吗?用得着这么暗示鼓励他吗?
另一半却是看着近在咫尺的姜九怀迷迷瞪瞪,心思飘忽,如在云端。
啊,最喜欢看阿九穿蟒袍了呜呜呜,高贵、遥远、深邃,异常美丽,像受世人供奉的神祇。
姜九怀感觉到她想缩回手,手上用了点力气,不想松开。
她的手就在他的指间,能碰触到她让他觉得安心而愉悦。
他的心也被分成了两半,一半表示能这样握着她的手就很好了,另一半却恨不得在场所有人全都消失,整个世界只剩他和她两个。
她的人就在他面前,明明一伸手就能抱住她,低头就能吻住她,但他却什么也不能做,只能借着这只手帕的帮助,贪恋她指尖的一点温度。
她的唇上涂着鲜红的口脂,红得明艳,红得饱满,像枝头结得最好的那一颗樱桃,让他想一口吞下去。
“阿墨,”他低低地开口,眸子里隐隐有火星四溅,“你穿这红衣极美,穿嫁衣也一定很好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